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347章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347章

小说: 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普鲁士的海防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说实话,普鲁士的海军在统一德国以前发展得尤为悲惨,虽然普鲁士拥有军事传统,但是那是指陆军,海军并没有受到重视。
  另外,当维也纳会议结束后,欧洲就进入了和平时期,普鲁士的工作重心就开始逐步的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军队的军费则被大规模缩减了,而不受重视的海军,更是没有多少军费了,所以几乎谈不上发展。
  1823  年,波美拉尼亚的省府向普鲁士王室提交一份关于建设普鲁士“海防军”的建议,因为波美拉尼亚省靠海,它的港口需要海防军的保卫,在西波美拉尼亚属于瑞典的时候,他们的海岸线是由瑞典海军保护的。
  自从波美拉尼亚全都归属普鲁士之后,波美拉尼亚的海防安全就出现了漏洞,因为普鲁士的海军几乎等于没有,因此这一时期的保卫工作大多都交给其他国家的雇佣兵。
  普鲁士的太子弗里德里希。威廉接受了波美拉尼的建议,在1824  年,威廉太子成立了一个关于发展海军的委员会,并且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海军发展报告,但是由于申请不到军费,而且没有得到军方的支持,最终这个计划不了了之。
  1829年6月8日,普王威廉三世突然性的开窍了,竟然开始发展海军了,他要求军队尽快建造几艘像样的大型军舰,对于这些军舰的使用,普王认为在和平时期可以用于训练海军学员、也可以用于物资的运输,到了战争时期又可以保卫普鲁士的海岸线。
  因此,普鲁士的海军就得到了普王的圣旨,开始缓慢地发展起来。
  1836年,普鲁士的阿达尔伯特亲王主导成立了一个海军委员会,阿达尔贝特亲王比较重视海军的建设,他就提议对现有的海军进行大规模扩建,并且制定了一个扩建计划,旨在建立一支拥有上百艘军舰和1。56万人组成的海军。
  但是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虽然普王认同这个计划,但是因为长久以来普鲁士都是一个陆战国家,国内缺乏建造军舰的技术人才;除了缺乏技术人才以外,普鲁士还缺乏懂建立大型海军的管理型人才,所以最终这个计划没有执行。
  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中,丹麦仗着海军的强大对德意志邦联一阵欺负。
  终于让阿达尔伯特亲王得到了宝贵的海军军费。
  用这笔钱,阿达尔伯特亲王从英法那里买了一批军舰。
  不过大都是一些风帆护卫舰,好在有好几艘上面安装了蒸汽辅助动力。
  正是靠着这支舰队阿达尔伯特亲王开始了他的东方之旅。
  这才有有了后来的复兴军与普鲁士之间的友谊。
  普鲁士要是从木制战舰开始发展,那么从无到有的他们是无论如何也赶超不了其他的欧洲强国的。
  在这个时候复兴军建造的铁甲舰让阿达尔伯特亲王看到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普鲁士可以直接放弃木制战舰,从铁甲舰开始发展之路。
  普鲁士在当时已经在钢铁冶炼,机械制造方面处于欧洲的领先地位。
  他认为发展铁甲舰正好能够发挥出普鲁士的优势。
  于是就有了这四艘铁甲舰。
  但是这一切欧洲的国家都不知道。
  这两年时间,普鲁士只是从英国人那里买来了四艘蒸汽辅助动力的护卫舰。
  实际上这些战舰也只是用来训练水兵。
  这能让水兵们尽快地熟悉蒸汽动力驱动下,怎么操纵舰船,以及如何去维护舰船上的蒸汽机。
  普鲁士这种明面上的情况,欧洲的国家都是知道的。
  丹麦自然就不用再担心普鲁士人海上的进攻。
  他们必然会将主要的兵力放在南边的荷尔斯泰因以及石勒苏益格地区。
  德国人要进攻这里必然要从吕贝克出兵,丹麦人是万万想不到普鲁士人会从海上进攻丹麦。
  这些维京人的后代认为北欧的大海上没有敌手。仅有几艘小船的普鲁士怎么可能会放弃其陆军的长处从海上进攻呢?
  “诸位,我觉得可以突袭哥本哈根,首先这里是丹麦海军的驻地。我们的军舰可以仿照马尼拉的战例将丹麦的海军在那里消灭。然后让陆军直接在哥本哈根登陆。”
  “而此时丹麦的军队全都在石勒苏益格地区。那么我们就能够包围哥本哈根逼迫丹麦国王。这样的话,战争就能够快速结束,从而节省大量的军费。”军事会议上,蒂尔皮茨语出惊人。
  演习科目结束之后,蒂尔皮茨缠着聂大华详细地讨论了的出兵丹麦的事情。
  聂大华也想通过蒂尔皮茨的嘴巴将这个计划转告给普鲁士军方。
  作为华夏一方自然是希望普鲁士能够胜利。
  一个强大的普鲁士或者是德意志帝国对于华夏来说是有利的。
  因为普鲁士在东方没有利益。或者说他们还没有插足太平洋地区。
  所以普鲁士对于复兴军称霸太平洋地区没有任何的阻力。
  他们的强大反而能够牵制住英法将主要的兵力收缩回欧洲。
  “蒂尔皮茨上校,你的这个想法风险太大了。就你们那区区四艘战舰,确定能够大败丹麦的海军吗?”一名陆军的老将质问道,其他人也都纷纷看过来,显然也存着同样的想法。
  他们显然是觉得这个年轻的海军将领在哗众取宠。
  普鲁士的陆军现在被一群老将把持着。而海军这边基本上都是少壮派。
  无论是军种之间的差异还是年龄形成的代沟都让他们无法很好地沟通。
  “各位将军,对于丹麦的海军,我们都有很大的把握打败他们,至少也能够拖住他们。在铁甲舰面前,丹麦海军的那些木制战舰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我不是在危言耸听,这是基于我们铁甲舰的性能做出的判断。”
  蒂尔皮茨知道自己的任务很艰巨,要说服这些老顽固可不容易。
  他见那些那些老将似乎并不相信,于是继续说道:“各位应该知道复兴军与西班牙人之间海战。西班牙人这次派到马尼拉的舰队可是要比丹麦的海军要强的多。”
  “但是他们用了八艘一千多吨的铁甲舰就在半天时间内歼灭了这支舰队。我们拥有四艘三千多吨级的铁甲舰,而且我们现在完全处在暗处。为什么不能大败丹麦人呢。我们的战舰的钢甲,丹麦人的舰炮根本就攻不破。”
  “他们的射程甚至都够不着我们。而我们战舰上的主炮可以轻松的撕碎他们的木制船壳。各位对于我们的克虏伯大炮应该有信心吧。”
  “我同意蒂尔皮茨的说法,诸位将军可能对于我们的新军舰还不了解。这是划时代的产物。相信你们要是亲身体会一下一定会认同这种说法不是夸大其词。”
  这时候,阿达尔伯特亲王站了出来,在海军一系只有他的地位最高。
  也只有他才能够在总参谋部的会议上说上话。
  别人不知道这些铁甲舰的性能,阿达尔伯特亲王确实再了解不过了。
  可以说正是他一手促成了这支铁甲舰队的诞生。
  现在他自然要站出来为铁甲舰队说话。可以说这场针对丹麦的战争都是为这支舰队出场做准备的。
  “诸位,大家如果还是不相信的话,我可以用我的王位作为担保。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我们的舰队可以击败丹麦的舰队。虽然说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但是这场针对丹麦的海战我们拥有绝对的优势,战争是可以通过算数计算出来的,而数字是最真实的,它们从不骗人。”阿达尔伯特亲王直接说出了一个大家都无法拒绝的理由。
  这下子场下的反应顿时僵住了。
  要不是在这样的场合,蒂尔皮茨都要忍不住流下眼泪。
  阿达尔伯特亲王为了他的这个方案,竟然愿意拿出自己的身份作为担保。这简直让他太感动了。
  而那些陆军的军官也都震惊的目瞪口呆。一个个不知道该如何说话。至少没有人再站出来反对了。
  “我也同意这个方案,大家还在犹豫,是不是因为你们陆军没有把握在海军控制港口的情况下,进攻哥本哈根的海防要塞。”这个时候又有一个人站出来,这就是威廉亲王。这位可是国王的弟弟,国王陛下的身体一直不好,大部分时间这位威廉亲王都是作为摄政王的身份存在。
  可以说这位威廉亲王就是现在普鲁士实际上的最高掌权者。
  这个时候威廉亲王出来发话相当于是一锤定音。
  接下来的事情就普鲁士庞大的参谋机构的事情了。
  整个战争进程就以舰队为核心进行设置。
  在石勒苏益格以及荷尔斯泰因地区德意志联军会布置一支以各邦国军为主的军团来迷惑敌人。
  然后海军突袭哥本哈根的丹麦海军基地。
  陆军直接在哥本哈根登陆,直捣黄龙,用包围其都城的方式迅速逼迫丹麦投降。
  此战虽然参战的邦国很多,声势浩大。但是的实际上真正的主力还是普鲁士军队。
  所以说整个战略都是普鲁士人在制定。
  为了这次计划保密性,突袭哥本哈根的计划,普鲁士甚至都不准备向其他的邦国通报。
  反正到时候普鲁士会派出一部分的军队跟这些人一起从南边进攻石勒苏益格以及荷尔斯泰因地区。
  就像原本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一样。
  ……
  此时的俾斯麦就像是一个合纵连横的谋士一般,在德意志邦联的各个邦国间奔走。
  他从未感觉到自己在工作上是如此充满活力。
  当初王韬提出的三场战争建立德意志帝国的事情,他一直记在心中,并且将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如果有一天能够打败法兰西,俾斯麦一定要让普鲁士的国王在凡尔赛宫登基。(网络用语“凡尔赛”一词不知道是否跟历史上德皇特意在那里登基以羞辱法国人有关呢?)
  现在他即将见证这三战中的第一场战争。而他也将借着这次机会更上一层楼。
  这次联合各邦国的行动要是能够成功了,那么俾斯麦在战争结束之后很可能就能够接手普鲁士外交大臣的工作。
  接下来,他将要做什么事情,俾斯麦已经在心中非常明确了。
  俾斯麦是一个有野心的政客,他希望自己的祖国普鲁士能够更上一层楼成为能够与英法平起平坐的一流国家。
  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黎塞留、白金汉那样名垂青史的政治家。
  这次外交活动非常的顺利。就像王韬所说的,英国人现在需要普鲁士在北方强势一些,以吸引法国的注意力。
  法国人已经消停了几十年。英国人希望能够让法国人继续安分下去。
  欧洲最好战的应该就是法国人了。
  最近的情况显示法国人明显是不再安分了。
  他们已经开始在很多地方向英国发起挑战。
  英国人不希望欧洲现在出现问题。因为东方的问题现在已经很严重。
  印度那边的形势对英国人非常不利。这次战争跟以往的土人完全不同。
  这次是有人在背后支持挑起这场战争。
  是有人想要挑战大英帝国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这个人是谁再明显不过了。
  这样的事情值得大英帝国全力以赴地去应对。
  那个东方的国家已经进入了英国人的视野。
  骄傲的英国人终于不再将那里仅仅当做一个市场。他们已经有一个成为英国人的对手。


第四七六章 新的世界第二
  当普鲁士人正在紧张的备战的时候。
  伦敦的首相府邸之内,一场专门针对复兴军的会议正在召开。
  “各位先生,我觉得我们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遏制那个东方的复兴军,他们在这两年时间的扩张势头太猛了,快到我们的都还没有主意到,他们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
  他站到了身后一张地图前,拿起一根指示棒指向地图的东北角。
  这是一张英国人使用的世界地图。
  英伦三岛所在的大西洋以及西欧地区处在地图的正中央。
  左边的是美洲大陆以及太平洋的东半部。
  向右边依次被他们划分为了近东、中东与远东。
  在这张地图之上,大片的区域标称了红色,这些区域都是英国掌控下的地方。
  这些红色几乎遍布在地图上的所有时区,所以现在的大英帝国是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指示棒所指向的地图右侧。那里算是远东地区。
  在地图上远东地区大部分都被标成了黄色。
  “诸位请看,这个黄色区域就是复兴军现在控制的区域,这些绿色的区域是他们间接掌控的所谓藩属国。”
  “这个复兴军原本只是被我们打败的清国下面的一个军阀。他们的头目名叫董书恒,原本是一个商人,在镇压清国的农民叛乱中崛起,成为了一个地方势力,因为他控制了清国的对外贸易,所以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对他采取拉拢的态度。”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董书恒拥有很强的外交智慧,并且对于我们的外交习惯非常的了解。他利用与我们的贸易活动不断地壮大自己。从欧洲以及美国进口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
  “我们刚刚得到的情报是他们的钢铁产量已经超过法国人,正在逼近大英帝国。他们的纱锭存有量达到了我们的三分之二。他们用了两年时间已经修筑了四千公里的铁路。即便这样他们依然在从欧洲进口大量的钢铁。”
  “我们与法国还有普鲁士都在向他们出口大量的钢铁。他们的这是要干什么?”
  “在去年年初的时候,他们发动叛乱占领了整个清国。在此之前,他们就已经表现出了对清国的野心。但是突然间,他们答应派兵到克里米亚参加联军作战,这让我们以为他们是在向我问示好。”
  “哦,好吧,我承认我们都被这支军队给迷惑了。以至于,当他们发动叛乱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的应对。”克拉伦登勋爵介绍道。
  很多英国的内阁大臣对这个东方国家的认识还停留在清国时期。因此,克拉伦登勋爵必须先给这些人讲清楚这个国家。
  “为什么我们就阻止不了他们,我们在东方的舰队呢?”一名官员插嘴问道。
  在大家的印象中,当年英国打败清国也没有费太大的劲儿啊。
  “好吧,当时这支军队是我们在克里米亚的盟友。而且他们的叛变是他们的内部的事情。”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毕竟我们要干涉的话也不需要什么理由。最主要原因是我们当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克里米亚地区,在东方的实力根本就不够去干涉清国的内战。”
  “要知道那时候复兴军已经拥有了一支舰队,他们还打败了沙俄在的太平洋的舰队,而这只舰队就是的我们卖给他们的,并且还是我们的海军教会了他们的怎么使用军舰。”
  “我想各位一定都觉得这非常的讽刺。但是的这确实就是大英帝国曾经做过的事情。我们都被金钱迷惑了。”这些事情反正都是上一届政府做的。所以克拉伦登勋爵这么说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够眼看着一个更加开明的势力去掌控了那个国家。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也许他们早就已经开始准备取代原本的清国政府了。”
  “他们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迅速掌控了整个帝国,然后他们还有能力对外发动战争。”
  克拉伦登勋爵说的口干舌燥,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
  这是来自华夏福建地区的红茶,这还是那个东方的主宰送给女王陛下的专用茶叶。
  这种红茶非常符合欧洲人的口味,这一款红茶虽然说是王室特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