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174章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174章

小说: 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司令,弟兄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啊?”陆战团的团长林彬说道。他是军校培养出来的正经军官。
  马胡子自认为自己的也是正经的军官,除了有时候把自己的坐舰当媳妇儿外。
  这次去奇袭嘉兴,马胡子实际上是有腹稿的,只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跟手下表达出来。
  “林团长,这样吧,你在军中挑上100名最精锐的士兵,跟我一起进城。我去找嘉兴的知府吃个酒,跟他商量一下,能不能投靠我淮海军。”
  林彬一听,有些懵逼,这叫哪门子奇袭,这是逗我玩吗?
  看着林彬一幅“你不靠谱”的表情。马胡子只得继续解释道:“我如果告诉你,我跟嘉兴的知府大人认识,你信不信。”
  “嗨,就知道你们不信!”马胡子有些失望,自己都是做了司令的人了,咋还那么不让人信服呢。
  “俺老马在这长江下游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想当年俺还是一个把总的时候,那嘉兴的知府还是吴江县县丞,那时俺们还一起合作剿过一支水匪,破了一个大案。”
  “要不是这个案子的功劳分了一半给他,这老小子估计还在县里面熬资历呢!”实际上马连奎是把功劳卖了一半给人家。
  ……
  马连奎娓娓道来,他并不擅长讲故事,所以底下两人也就凑合着听听。
  反正意思明白了,老马有办法混进城去。
  太湖水师的船队浩浩荡荡从运河上来,就挨在运河边上的嘉兴府城不可能不知道消息的。
  淮海军的跟朝廷之间的关系,大家都心知肚明。
  双方之间只是没有戳破那一层膜……哦,是窗户纸……
  嘉兴知府并没有接到上级的命令,他不知道淮海军突然南下是要干什么。
  所以他只能命令守城的兵将关闭城门,紧守城墙。
  这是常规操作。


第二七四章 淮海军来了
  嘉兴知府名唤杨儒,以前确如马胡子所说是一名县丞,而且是一名举人出身的县丞。
  不过他的举人是自己正儿八经考出来的。能混到今天这个位置,除了他个人有一定的能力之外,自然也是花了不少的银子。
  以他的出身再加上他的财力,能够做到知府已经是顶了天了。
  所以杨知府只想在任上好好地捞上一笔,然后回到老家安心养老。
  在嘉兴做知府有好有坏。好处是紧靠着繁华的松江、上海,嘉兴的商业也跟着沾了很大的光。
  当然杨知府在这里也能更容易捞到钱。
  即使是仅仅为上海提供丝绵、粮食等原材料,也让嘉兴府的百姓过上不错的日子。
  杨知府是个好官,他一般不捞百姓的钱,他只捞商贾的钱。
  当然百姓能吃饱饭就不错了,他们可没有什么现钱。
  守着运河边上,商贸发达,嘉兴府的税收不用担心收不上来。
  所以杨儒这个知府做的倒是颇为顺心的。而且政绩和官声都还不错。
  但是有一点不好的地方就是离淮海军太近。杨儒终日提心吊胆,生怕淮海军哪天就跟朝廷闹翻了,杀了过来。
  浙江巡抚何桂清很重视嘉兴的防务,派了一名参将领着三千绿营协防嘉兴。
  再加上嘉兴府自己组织的团练武装,光是府城的守军就有四千多人。其余县城则主要是自己组织团练。
  杨儒将兵力全部都放在了府城之内。
  这日下午,杨儒午休之后,正在府中纵情泼墨。这位杨知府的日常生活还是很正经的。
  忽然外面有衙差来报。杨知府被打断了雅兴,皱了皱眉头。
  “大人,有商船来报,淮海军的炮艇带着一大票的运兵船从运河一路南下。”
  “什么……”杨知府的手一抖,上好的宣纸上落了一大滴墨水,瞬间蔓延开来。
  这养气的功夫还不到家啊!
  “巡抚大人那边可有什么军令。”杨知府索性把毛笔往笔架上一扔。
  这个事情有些突然,淮海军并没有对外宣布什么事情。
  而且就在前两天,淮海军还派兵出海去帮洋人打仗呢。这事情大家都知道。
  七八千士兵坐着洋船出海了。有人说董书恒是准备学那虬髯客一般去海外发展了。
  还有传说朝廷要给董书恒在海外封王。
  反正,东南一片多少人的眼睛都盯着淮海军,有关淮海军的八卦从来都没有停过。
  那衙役报到:“回禀大人,上头并没有军令下来。”
  “这可如何是好?”杨知府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要是对淮海军表现的太强硬了,真的挑起纷争,那到时候有罪的就是他了。
  但是也不能就这样放着对方在自己的辖区内随便出入啊。
  哪怕是朝廷的军队,没有上头的军令,也不能够随便越境啊。
  淮海军的实力,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杨儒是知道的。
  肆虐了好几年的长毛,打得朝廷的军队找不到北,可是在人家淮海军手下,没几天就被打的分崩离析,匪首都被灭了。
  这说明什么?再简单不过了。
  就像小孩子玩的斗兽棋一般,狼怕豹子,豹子怕老虎,那么狼遇到老虎会如何?
  “快快去告诉段参将,让他紧闭城门,断不可对淮海军态度强硬。一定要好言相劝。”
  段泉是个武举出身,能够在浙江这样的富庶之地做上参将也是背景深厚。
  他们段家本就是浙江本地的大商人。商贾子弟带兵,可以对家族生意多照顾。
  所以段泉考上武举之后,他的家族就用钱将他送到了这个参将的位置。
  段家跟淮海军也有合作关系。
  现在上海滩有名的小财神胡光墉就是浙江人,这让淮海军跟浙商合作起来亲密无间。
  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联合起来一起坑洋人的银子。
  不过现在家族对段泉的支持明显少了,淮海军对商业的保护政策,让商人再也不用担心做生意的安全问题。
  在淮海军的地盘做生意,只要你遵守淮海句的律法,那么就可以“为所欲为”。
  不过这次他到嘉兴这边驻守,家族还是给段泉打了招呼。
  官场道道千万条,明哲保身第一条。
  千万不要跟淮海军起冲突,段家担心这个子侄的行为会连累到段家跟淮海军的合作关系。
  毕竟现在谁都知道淮海军跟朝廷的关系紧张。
  在这商人的眼中实际上更偏向淮海军一些。
  淮海军说完全以律法管地方,商人们并不完全信,但是目前来看,淮海军还是讲信用的。只要交了该交的税,淮海军还是将他们当人看。
  朝廷虽然也有律法,但那在地方官的眼中就是个笑话。大家都没把律法当回事。
  在朝廷眼中,商人就跟肥猪一样,随时可以杀了吃肉的。哪怕你有背景,那也顶多是个走狗,走狗有一天也可能被烹了。
  段泉到了嘉兴也是战战兢兢,他可是守着浙江的门户。
  哪怕是杨知府不跟自己这么交代,他也绝对不会向淮海军挑衅。
  可是关了城门做鸵鸟也不行啊。
  那支可恶的淮海军船队竟然在嘉兴府城外的运河码头停了下来。
  这是要干什么?是要老夫招待他们吃酒吗?
  杨知府就站在城门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远处的淮海军船队。
  打头的是两艘火轮船,那金属质感的外壳,加上船上黑洞洞的炮口。
  杨知府一看到就是一阵心悸!
  反正他已经派人去报告巡抚大人了。剩下的就是怎么将这些淮海军打发走,或者跟他们耗下去。
  正在这个杨知府出神之时,身边的段参将惊道:“船上的人下来了!”
  果然从船上下来了一队人,大概有四五百。
  这些人下船之后,就开始整队。
  那花绿的军服,一看就是淮海军的人。
  再看那整队的速度,以及整齐的行进队列,确实是一支精锐之师。
  “淮海军打来了!”不知道那个士兵喊了一声。杨知府和段参将都被吓了一跳。
  段参将知道手下都害怕淮海军,那是打长毛打出的凶名。
  段参将赶紧下去安抚手下。不然哪个胆小的要是一不小心扣动了手中的火铳就麻烦了。
  “所有人都把火铳和弓箭放下!”为了防止走火,段参将想了一个办法。
  “老杨,是我啊,快开城门。”一个大破锣嗓子在几百米外就响了起来。那声音传的老远。
  杨知府有些老眼昏花,看不清远处那人,只是觉得这声音甚为熟悉。
  那声音是这股淮海军士兵前面的领头之人发出来的。
  那人的身型高大,极为壮硕。
  对方喊自己“老杨”?我他妈一个文官,什么时候有军中的老友了?
  杨知府在心中疑惑。
  一会儿那支队伍就走到了城下。
  杨知府才看到穿着一身军官制服的马连奎。
  这个马连奎换了一身皮,辫子和胡子都没了,但是杨知府还是认出他来了。
  “哎呀,是马将军啊!您怎么投了淮海军了。”
  “咦?杨大人,你这话怎么听起来有点不对啊,说得本将从贼了一般。咱们淮海军不是朝廷的军队吗?”马连奎在城下就拉下了脸。
  杨儒这个老东西,紧闭城门这不是把我当贼防了吗?
  想着,想着……
  马连奎整个人的心情都不好了。
  “杨儒,你个老匹夫,站在城楼上跟我居高临下地说话时什么意思?你这是要跟我们淮海军开战?”
  要是在以前,马连奎一个小小的武将是不敢跟文官这么说话的。
  但是,在淮海军中熏陶了这么久,心中早已经没有了文尊武贱的那种思想。
  况且,他现在是淮海军的将军,淮海军那是打出来的声望,走到哪里不是高人一等?
  朝廷的这些文官早就已经被摆到鄙视链下游。
  马连奎当然不给他面子。
  这么喷一个文官,老马的心中很爽。
  说完了,他在等着杨儒怼他。
  “哎呀,马将军误会了,嘉兴城门关闭,那是因为浙江最近总有会匪作乱。巡抚大人下令戒严,老夫也不得不遵照执行啊。”
  咦,这杨老匹夫竟然忍了。不过说的话全他妈是扯淡。
  “会匪?在哪呢?兄弟我带着兵来的,让我帮杨老哥灭了。”
  “不用老烦马将军了。马将军何故来我嘉兴?”绕了半天杨儒终于问出了正点。
  “哦,我们董总督派遣小弟我到杭州支援何巡抚剿匪。”马连奎胡乱扯道。
  反正浙江这边没有电报,他杨儒没办法拍个电报去找何桂清确认。
  “怎么遇到故人,不请兄弟们进去喝杯酒吗?当年咱们可算是一起出生入死过的,你这读书人也不讲礼仪啊。”
  “马将军,哪里话,杨某自然要尽地主之谊。”
  “马将军进城,我们小聚一下如何?城外的将士,老夫自然会派人送上酒肉犒劳,如何?”杨儒自然不会放淮海军的大兵进城。
  “杨大人,要是不放心,我就带身后这五百人进城如何?”
  “马老弟,哪里话,我怎么会不放心,要不老弟你带上50人进城怎么样?实在是我那儿地方太小啊!”
  “不行,300人。”
  “100人,不能再多了。”
  “200人,你这是在防贼么?”
  “好,就两百人,还请老弟让其余士兵,在船上稍待。”
  城下的马连奎的嘴角在帽檐的遮挡下微不可查地翘了起来。
  哼!老东西,使来使去就那么几招。
  马连奎知道这杨老头肯定要跟自己讨价还价,所以才带上五百人,实际上他本来就准备带200人进城。
  只要这两百人,他就有把握将杨知府他们完全控制住。


第二七五章 欧皇马连奎
  嘉兴府城的望海楼,位于南北大街之上,坐西朝东,面向大海,楼高三层,三楼高度超过了城墙,其最高处每日可以照到越过城墙的第一缕阳光,称为紫光阁。
  今天晚上整栋楼都被杨知府包下来,城中的富商大户,头面人物全都到场,为淮海军的客人接风洗尘。
  杨儒不知道马连奎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百人进城应该翻不起什么风浪吧。
  为此他还征求了段参将的意见。
  段参将也觉得没问题,城中几千兵马,只要小心应对,这两百人是无论如何反不了天的。
  有了段参将的保证,杨儒的心中安稳多了。他就担心这个马胡子进城后就翻脸抢了城门。
  到时候自己就有口难辩了。
  还好,杨儒进城的时候很安分,他身后的士兵更排着整齐的队列进城。
  让杨儒看了之后,回头再看段泉手下的绿营兵以及那些跟乞丐一样的团练,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除了剪了辫子以外,这些淮海军也是爹妈养的,一个嘴巴两只眼睛,怎么就差距这么大呢。
  为了防止意外,杨儒让段泉将兵将都部署在城门内的大街上,里三层外三层。
  光是城门下的这一段就挤了不下千人,就跟是在夹道欢迎淮海军一般。
  进入酒楼,马连奎带来的手下被放在了一楼。他只带着十几个人上了三楼紫光阁。
  嘉兴府的头面人物都聚集在这里。
  酒菜很快就上齐,杨儒是一刻都不想多留淮海军,故意让厨房将菜做好都端上来。
  他也不想跟这个马连奎有多少瓜葛。一个粗鄙的武夫以为傍上了淮海军就臭屁的不行。
  要不是看在其东家淮海军的分上,杨儒才不会鸟他呢。
  “呵呵,杨大人今天真是热情哈。俺老马就不客气了啊。”马连奎看着这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哈喇子都要流下来了。
  这要是不吃的话,可不就浪费了嘛。马连奎天天住在艇上吃的都是跟士兵们一样。他早就想上岸打打牙祭了。
  “我马连奎先干为敬。以后大家在这长江下游遇到什么难事就报我马胡子的名号。”马连奎一杯酒下肚,满嘴跑火车。
  也不管周围的人,自顾自地吃了起来。不时应付一下过来敬酒的士绅。
  老马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形象,风卷残云一般地吃饱喝足。看得一旁的斯文人心中直摇头。
  不过杨儒却巴不得这个马胡子快点吃完滚蛋。
  “哎呀,吃饱了。杨大人的饭菜真是可口啊!”马连奎刚才不仅自己吃,还招呼跟着他的弟兄也一起吃。
  “呵呵,马老弟吃的习惯就好。以后没事的时候多来我们嘉兴做客。”杨儒笑着说道,这是想要送客了。
  可是这个马连奎却没有挪屁股的意思。
  “杨大人啊,话说你这知府也做了好多年了吧。就没想着更进一步?”
  “老夫只是举人出身,有今天这一步已经是要感谢天恩了。”
  “哎,杨大人这话说得太没志气了。我等身在官场之人怎么能不思进取呢。”
  “你看我以前在绿营,那是爹不疼,娘不爱,就那几艘破船。在看现在,不是也开上了洋人的炮舰。手下一次也能拉出万把人。”
  这是在吹牛了,光是他的太湖水师也就千把人,这次跟他出来的陆战团,只是暂时归他辖制。不过老马自己脑补成了他的手下。
  “董大人仁义无双,治理下的两江更是社会安定,百姓富足,商业繁荣。我想在做的商户都是深有体会吧。”
  在做的一帮嘉兴商贾都跟淮海军关系密切。自然是一个个连连点头。
  “董总督,天纵奇才,挽狂澜于既倒,自然不是我等可以比拟的。”杨儒也没营养地赞扬了一句。
  “是啊,杨大人说的好啊。董总督不忍见浙江百姓再受会匪侵扰。所以决定接管浙江,以后浙江就跟两江其他地方一般,可以安享太平。”
  一听马连奎这话,杨知府的脸色顿时就变了:“你,你马胡子瞎说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