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169章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169章

小说: 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着盒子和官道有一条长长的电线。
  电线上面覆盖着泥土和枯叶,进行了伪装。
  那名拿着起爆装置的队员正在小心地收起电线。这玩意儿的价格可不便宜。
  这是情报部行动局的一支刺杀小队。
  他们由蒸汽快速通讯船带到锦州外海,然后通过小船泅渡上岸。
  上岸之后,这些人隐秘到管道两旁寻找合适的伏击地点。
  每一步都做的严丝合缝,他们已经在这条官道上埋伏了两天。
  这次刺杀活动使用了大量新技术,不仅有电控的引爆装置,还使用了淮海军最新研制的炸药——硝酸甘油。
  这种炸药因为加入稳定剂后呈现黄色,又称为黄火药。
  继硝化纤维之后,舍恩拜又研制出另外一种适合作为炸药使用的无烟火药。被命名为硝化甘油。因为它是用甘油通过硝化反应获得的。
  所谓一路通,路路通,自从舍恩拜找到了硝化纤维的稳定剂之后,他似乎摸到硝化有机物稳定处理的门路。
  淮海军的兵工厂已经开始陆续采用硝化纤维替代原来的黑火药作为发射药。
  最先被替代的是火炮以及迫击炮的炮弹发射药。
  因为淮海军的火炮设计时候就考虑过了强度问题。现在替代了发射药之后,只要对炮弹进行一定的改造,并不需要动火炮的结构。配合上装了黄火药的弹头,使得淮海军的支援火力增加了不止一个量级。
  但是淮海军的53式步枪以前用的是普鲁士人发明的11mm黄铜黑火药定装弹,考虑到黑火药的威力较弱,这种子弹使用的还是包铅弹头。
  有了无烟火药之后,董书恒已经命令弹药厂那边研发一种新的子弹。
  相对于步枪来说,淮海军现在最迫切需要制造的是一款适应新式火药的子弹。
  这款子弹,董书恒没有放手给兵工厂试错。
  而是直接指定了7。62  ×54mmr步枪弹。
  这款子弹是历史上最成熟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子弹。
  董书恒相信时间能够检验真理,既然经过了时间的检验,那么说明这款子弹有它的独到优点。
  另外,现在的弹药设计师都习惯于用圆头弹,董书恒却下令让他们将这款子弹的弹头设计成尖的。
  而且直接用覆铜钢制弹头替代了原来的包铅弹头。
  子弹好了之后,一款1854式步枪便应运而生。
  它跟53式步枪没有什么实质区别,只是改造了枪膛的空间以及枪管的口径以适应新的子弹。
  当初董书恒在设计53式步枪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够造出来无烟火药。
  要不是碰巧找到舍恩拜这个老头。光是靠董书恒那一点点化学知识,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够造出无烟火药。
  有可能欧洲都已经有了可以实用的无烟火药,董书恒这里还没有做出来呢。
  既然有了新式的火药,就要用起来,虽然这意味了原来的53式步枪不到一年就要被淘汰。
  但是这也不一定会造成浪费。因为以淮海军的制造能力,还不能够快速地量产新的步枪以及子弹。
  就像之前一般,新枪的替换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且替换下来的枪支也会被换给二线部队。
  最后,所有的老式枪支都会流入到民兵的手中。
  淮海军海量的民兵队伍对装备的需求仿佛是一个无底洞一般,永远也填不满。
  淮海军这几年综合了清廷以及各地官府的数据。得出现在全国的人口数量在四亿五千万到五亿之间。
  这两年虽然多有战乱灾害,但是由于淮海军大量的收留流民,让人口并没有减少。
  反而因为两江地区鼓励生育的政策,以及淮海军从南洋大量进口粮食的原因。让人口继续快速增长。
  这么多的人口基数在那里,董书恒规划中的一亿民兵的目标并非不能够实现。
  所以淮海军对枪支的需求非常的巨大。现在每多一把枪,华夏民间就能够多一分的战力。
  在这种情况下,董书恒豪不犹豫就批准了54式步枪的生产计划,同时制造一款属于淮海军的重机枪的计划也提上日程。
  制造重机枪就必须要有外在动力,最常见的就使用子弹发射时自己产生的燃气动力,这在使用黑火药作为发射药的时候没办法使用,
  但是现在有了无烟火药。利用好火药发射药产生的燃气作为动力完成上膛、击发等动作这是以后枪支发展的方向。
  导气式的机枪在历史上主要是勃朗宁以及哈其开斯,还有马克沁。其中马克沁的原理要稍微简单一些,只是马克沁采用水冷设计,比较笨重一些。
  不过上面这些枪的原理,董书恒都不是很清楚,至于怎么去利用发射药的燃气,还是得靠董书恒手下的工程师自己去摸索。
  但是有一款机枪的原理,董书恒再清楚不过了。这种枪再过几年,美国内战的时候就会出现。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加特林。董书恒说的自然是手摇的加特林。这种枪的原理,就连董书恒都能够简单画出来。
  之前使用黑火药子弹,董书恒觉得没必要用机枪,因为黑火药太容易卡壳了。有了这枪反而是军队的累赘。
  不过他还是成立了一个小组,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现在正好可以将研究成果用上。
  抛开了枪的作用,这款加特林本质上还是一台精密的机器。
  这台机器的动力源是士兵的手,士兵用手转动摇把,驱动数支枪管围绕一个公共轴转动,从而完成连续射击。
  加特林的优点是射速高,威力大,而且枪管交替工作的方式使它能保持较好的持续火力,主要缺点是体积、质量大,消耗能量多。
  对于现在的淮海军来说加特林无疑的最佳的选择。而且今后导气结构成熟了以后,加特林也可以改为导气动力,或者改为电动。
  要知道到了21世纪这种多管的结构还在继续使用呢。
  不仅仅是枪支、火炮,新的火药给淮海军的很多武器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升级。
  手榴弹在使用了新的火药之后,威力增加了几倍。
  体积更小,使用更加方便的手雷,也被淮海军兵工厂研制了出来。
  还有淮海军的秘密大杀器——鱼雷。有了硝化甘油制成的黄色炸药之后,鱼雷这种东西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因为鱼雷爆炸部的重量对鱼雷的速度和射程都有很大的影响。而鱼雷爆炸部又必须得达到一定的威力才能够发挥出作用。
  换了火药之后,鱼雷所追求的更快、更远、威力更大这三个要件显然都得到了满足提升。


第二六七章 闽浙攻略
  咸丰要是知道赫敏挂了,肯定会睡不着觉。
  现在他才发现赫敏在的时候,他更有安全感一些。
  赫敏不在,咸丰甚至都不敢自己去打开那封信。
  还是安德海回来了之后,才帮咸丰将那封信给启了。
  信的内容很简单,但是咸丰看了之后气得差点吐血。
  董书恒简直欺人太甚!
  董书恒的信中的大意是:“咸丰,你作为皇帝就只敢玩这些小手段吗?你那个叫赫敏的老狗,很讨厌,这次帮你烹了。”
  “另外,这个事情没完,最近浙江、福建匪患严重,我们淮海军无甚事情,自是义不容辞,还地方百姓一个清平。”
  董书恒的要求很简单,因为你这次搞的小动作,我要治直接责任人赫敏的罪,同时要把浙江、福建划给我淮海军。
  这就是赤裸裸地打脸了。
  “嘭!”咸丰一把将那封信拍在了桌案之上。
  就连自己的手拍疼了,都没有感觉。
  “安德海,快去传军机大臣到御书房议事!”咸丰喘着粗气说道,显然被气得不轻,还没平复自己的心情。
  作为一个皇帝,咸丰的养气功夫还不够。
  董书恒自然不会提前把自己的战略目的交代给清廷的。
  当咸丰那边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淮海军这边已经开始行动。
  而淮海军在国内的战斗,每次都是谋定而后动。
  董书恒不想在统一的战争中给国内带来伤害。所以能够避免的战斗,他就绝不强攻。
  能够用特战队打开的城池,就绝对不会用大炮轰开。
  江宁,总统府,原来天王府前殿西厢、东厢全部都划给军部使用。为了方便称呼,军队的三总部对外通常统称为军部。
  而军政府由于部门更多,有一个单独的总部,就在以前的北王府。
  以前洪秀全上朝的大殿,现在改成了一个大会议室。龙座换成了主席台。
  殿下是一排排的座椅,长条桌。原来诸王议政的偏殿改成了一个小会议室。
  平时董书恒有事情要找各部门的负责人议事一般都会在这里。
  今天,董书恒在这里正式部署占领浙江、福建的战事。
  为什么要占领这两个省?
  董书恒自然不是因为心血来潮,这是淮海军高层一致讨论后决定的。
  第一,这两个省跟两江一样都是商贸发达的省份,兼并两省之后,淮海军才算控制住住外贸。
  第二,这两省地处南方,动起手来,清廷的反应应该最轻。
  第三,这两个地方淮海军已经完成了渗透,里应外合之下,很容易就能完成占领。
  第四,淮海军实际上已经制定出了一份灭清时间表。这次行动就是为了实现时间表的第一部 分。 
  现在淮海军内部也只有少数人知道灭清时间表这件事情。
  也就是说淮海军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那个时间表来做。
  这个时间表,充分考虑了淮海军的利益,同时也估算了满清可能做出的反应。
  这次调动的不仅是淮海军,复兴会在全国的力量都要调动起来,不仅是淮海军在准备,湖北左宗棠的鄂军也在准备。
  “诸位,刚才马宗武部长已经介绍了军队的整编情况了。但是新军的战斗力如何,还是得到战场上验证一下。”
  “这次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拿下浙江福建两省,将整个东南连成一片。”
  “严总参谋上,你将浙江福建的情况跟大家说一下。”
  “是总统,浙江全省现辖杭州、湖州、嘉兴、严州、衢州、金华、处州、温州、台州、绍兴、宁波共11府;定海1直隶厅;海宁1散州;玉环、石甫城2散厅;共辖75县。巡抚何桂清九月二十一日刚刚调任浙江巡抚一职。”
  “何桂清此人一直担任京官,无治军经验,此人好夸夸其谈,喜好清流作风。何桂清上任之后,在浙江无所作为,只是催讨税银,准备押解进京,讨好咸丰,因为浙江地方无论富户还是普通百姓都不喜此人。”
  “浙江目前有八旗、绿营兵共计三万四千多人。提督邓绍良,湖南乾州人,兵勇出身,之前一直随着向荣同太平军作战,此人作战倒是颇为勇猛,只是不善治军。其手下兵丁多为祸乡里。”
  “浙江并未编练新军,何桂清到了浙江之后也没有将心思放到军队上。”
  “浙江的驻军多在杭州、宁波、台州一线沿海地带布防,此处多富庶之地,驻军于此也是为了方便就粮。”
  ……
  严仕坤将淮海军所掌握的浙江情况简要介绍了一下。具体的地方布防情况自然是直接发到主攻部队指挥官的手中。
  “刚才,严总参谋长,介绍了浙江的情况,现在我跟大家兜一个底。”董书恒接着补充道。
  “我们在浙江的力量主要集中在湖州一地。湖州知府李存文早已经投靠我们,现在其手下有五千团练,由牛杰指挥,这支团练的实际编制是浙江守备旅。算是我们一直以来安插在浙江的一颗钉子。”
  “另外我们的太湖水师随时可以顺河而下,带着浙江守备旅直达杭州。”
  董书恒这么一说,大家恍然大悟。董书恒的警卫连长可不是一般的连长,大家基本上都认识,现在大家才知道牛杰的去处,怪不得他离开警卫连后就不知去向了呢。
  “这次攻打浙江,将会以牛杰的浙江守备旅为前锋。以他们的身份可以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我们第一个占领的城池就是杭州,控制杭州之后就能够瘫痪清廷在浙江的指挥。到时候再拿下其他各府也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彭玉麟率领教导师跟随守备旅进入浙江,全权指挥浙江的战事。”
  “接下家老严介绍一下福建那边的情况。”
  “诸位,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多是山地地形,只有东部沿海稍微平整一些,海运发达,但是内陆的道路非常的少。”
  “福建下辖:福州、福宁、建宁、邵武、延平、汀州、泉州、漳州、兴化共9府;龙岩、永春2直隶州;厦门城、云霄2散厅;共辖58县。另外还有台湾府,因为基隆设置南洋水师的军港,现在基本上被我们掌握在手中。”
  “福建巡抚现为吕佺孙,此人为江苏常熟人,之前与闵浙总督王懿德配合镇压小刀会起义,表现颇为出彩。”
  “不过吕荃孙的宗族皆在常熟,倒是有机会争取过来。”说道此处,严仕坤停了一下。
  董书恒看向曾宪章:“总理这边能找到合适的人去做说客吗?”
  董书恒接过了话茬,看向了一边的曾宪章问道。
  “之前,老严跟我说过了这事儿,我派人打听了一下。现在苏州军政府农业局的局长叫吕亦简是吕佺孙的堂兄,或许可以让他去走一趟。当然我们这边还要派人配合。”
  “好,这样再好不过,情报部这边派人配合一下。”董书恒对坐在那里还没说过一句话的郑剑吩咐道。
  “至于王懿德,此人倒是一个干吏,山东人,此人在福建的名声不错。治兵也有一套。”
  “福建背山望海,土地贫瘠,百姓好勇斗狠,地方上多有械斗,民风彪悍。王懿德将其中彪悍之人全部收入军中,给足军饷,这些人都对王懿德感恩戴德,战斗力爆表。”
  “所以此人要是不能争取过来,将是我们的大敌。”
  “福建现有绿营兵一万余人,另有新军万余,不足两镇。都是由之前的团练之中选拔出来的。新军所用洋枪多从厦门洋商处购买而来。”严仕坤继续说道。
  听严仕坤这么一说,大家明白了,福建可是比浙江难打多了。
  “福建那边大家无需多虑。我将亲自带兵搭乘南洋水师的战船进攻福建沿海地带。”
  “杨炳春!”董书恒对着左边的江西军区司令杨炳春下令道。
  “在!”
  “你们江西军区第二师负责西边的邵武、延平、汀洲三府。记住,你们的最大敌人是陡峭的武夷山脉。福建江西之间没有大路。你们只能够从武夷山脉间的小路行军。不过你们要等南洋水师到达之后,一起发动,所以行军的时间给你留足了。”
  “另外你还要安排好江西的防守任务,你们西边的湖南以及南边的广东很有肯能会遵照清军的命令对江西发起进攻。”
  “所以这次我没有再在从江西抽调军队,你们江西的地方守备部队也是各省中兵力最队的。因此你出发之前就要安排好防守任务。”董书恒继续安排道。
  福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闭塞的省份,这个省被武夷山脉、雁荡山、戴云山三面包围。不过其沿海多是天然良港。所以董书恒所带领的从海上进攻的军队将是主力。
  “彭司令,你们那边也要派一个团跟着舰队行动。”我将会在宁波将其放下,从海上突袭占领宁波府地区。”董书恒又对彭玉麟说道。
  南洋水师在舟山本就有基地。隔着宁波港非常的近。
  清军在宁波是有炮台的,要是发起正面强攻,肯定会带来损伤,另外,淮海军也不希望破坏这个炮台。
  这个炮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