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皮草成了董书恒手中又一个捞钱重器。
这些皮草甚至还能够出口,以前欧洲的皮草来源基本上被俄国人垄断了。
现在淮海公司也加入了皮草的竞争行列。
董书恒还嘱咐鲍有志继续对北美的沙俄殖民地进行打击。迫使其放弃沿海的据点。
美洲公司的目的是赚钱,当他们发现美洲地区不但不能帮他们赚钱,还成了一个花钱的无底洞时。
董书恒相信他们自己就会主动放弃那里。
至于让淮海军现在就去直接占领那里,不是董书恒不想。而是他现在没有那个实力,也没有那个精力。
进入北美后,董书恒就直接跟英国以及美国人的势力接壤,到时候怎么处理跟英美之间的关系,就成了一个问题。
所以,还不如好好地将远东给经营好,这里离阿拉斯加就一海之隔。什么时候俄国人坚持不住了,派上一支舰队就能够将那里收回来。
第二二七章 远东安排
在远东,在黑龙江畔,董叔恒的那些手下大将们可没有时间想以后得事情。
每一次战争都是对原有生活秩序的破坏过程。
所以当战争过后,那些战争的受害者们,那些战场周围生活的普通百姓。他们要进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恢复原来的生活。
将战争破坏的一切,包括物质上的、精神上的东西全部回归到原来的样子。
鲍有志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
他再也不是那个自由自在的、风流倜傥的淮海军军官了。
当雷西尼奥的军队被击败后,活下来的江东人埋葬了逝去的兄弟。
不管是缅怀逝去的亲人,还是为了庆祝胜利。在豪爽的江东百姓这里都少不了一场酒。
东北爷们儿的豪情总是与酒挂钩的,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
酒跟粮食一样,在东北这种苦寒之地,是家家户户都要储备的物资。
酒自然是烧酒,南方那种酸酸甜甜的米酒只能当水来漱口。
各个屯子迁来山谷的时候自然是将自己屯子里的烧酒都带上了。
于是一场庆功宴下来,一个个都喝的醉生梦死。
至于安全问题不用担心,有支援过来的淮海军兄弟帮看着。
大家完全可以放心地大醉一场。
鲍有志是跟各个屯子最熟悉的淮海军军官。他算是江东百姓跟淮海军之间联系的纽带。
因此,他自然是要去参加六十四屯组织的庆功宴。
按照江东老爷们儿的性格,鲍有志今天要是不喝得酩酊大醉,那就是他们没尽到礼数。
鲍大人喝醉了,自然要有人照顾一下,可是那些大老爷们儿们自己都醉的不成型。
所以一直跟着鲍有志后面的徐月娥只能暂时放开了男女大防。
这江东的女孩可不像关内的女子一般讲究,这里汉人跟少数民族杂居。
汉人固然在影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影响了当地汉人。
这江东的汉人女子虽然不会像少数民族的少女一般,搭个白帐篷,遇到过路的人就跟人家借个种。
但也不是那种扭扭捏捏的关内女娃。
于是剧情的就向正常的轨道上发展了。
虽说我们鲍司令以前睡过的朝鲜女人、日本女人不知繁几。甚至很多都怀了他的崽子。
但是这汉人的良家姑娘他却从来不敢祸祸,要是让董大总统知道了肯定要剥了他一层皮。
既然动了人家,自然要负责任。于是,这会儿鲍司令正忙着在徐家屯办婚礼,这徐月娥就是鲍家的正房大妇了。
鲍有志父母都不在了,他没什么讲究,也不需要父母之言。只要向淮海军军部补一份报告就成。
徐老爷子也是江东土生土长的人,不是关内的那种老学究。
虽然孙女闹出了这样的事儿说出去不好听。但只要不说出去就好了。只要两人真的成了亲,就没有啥后顾之忧了。
为了抢时间,婚礼什么的也由徐家这包了。
鲍有志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作为一个海军将领指挥了一场陆上的战斗,最后还捞了一个媳妇儿。
杜航对鲍有志这个军中的前辈那是羡慕嫉妒恨啊。千里迢迢帅军支援,结果吃了一肚子的狗粮。
喜酒没喝就带着人马向上游杀去了。俄国人在上游还留下了一些据点,现在正好趁其不备拿下来。
俘虏的俄军也不都是硬骨头,总有几个愿意做带路党的,所以淮海军一路向上游定点清理,非常之顺利。
王啸帅军进了黑水城,居中调度。上游的那些小据点只要派上小股部队就能够拿下。
鲍有志马上就要带着舰队离开,当然还拐了了个媳妇儿走。
他现在在考虑在哪里安个家,将媳妇儿安排一下,总不能带着媳妇儿住在军舰上。
鲍有志走后,这里大局就由王啸暂时主持。
当然等董书恒的军令到了,他又要开始挪窝了。
庙街的林威,这些天忙着庙街的恢复。当然他还要继续扩建庙街城。现在他手上光是俘虏就多了四五千人。加上军队、民兵,整个庙街现在人数达到了七八万。
这已经算是一座不小的城市了。
现在是夏天还没问题,但是再过几个月就又要到冬天了。他们要建更多的房子,要收集过冬的物资。
这次缴获了大量的木船,这些船极大地方便了黑龙江上的运输。
太刀队这次也立了大功,庙街的行政人员要统计功劳,然后给他们分配土地。
土地自然是在远东规划的这些农场周围分配。
农场就是以后远东聚居区的核心。
淮海军以农场作为开拓的先锋,再以这些农场为中心发展成为小城镇,最后向周围扩展建立村寨。
整个黑龙江流域加上北海沿岸,安置个几千万人没有问题。
所以现在缺的还是人!
另外,为了有效开拓庙街北方的土地。
林威组建了一只由当地少数民族猎人、日本太刀队以及特战队组成的北进开拓先遣队。
这个先遣队的任务沿着外兴安岭向北扫荡俄国人在马加丹、东西伯利亚的据点。
彻底将这里的俄国人清除掉。
他们的任务非常的危险,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现在趁着冬季来临之前,林威已经让他们出发了,就沿着俄国猎人攻来的林间小路。
他们将物资放到驯鹿或者马匹的背上。有些猎人还带着他们驯养的雪橇犬。
这支军队看起来非常的不整齐。简直是杂乱无章,甚至连语言都不通。
部落猎人跟日本人之间骂架都骂不起来,因为他们都听不懂对方说什么。
不过他们都听汉人的话。特战队的指挥官就是这支队伍的总指挥。
另外鹿首是部落猎人队伍的指挥。之前战斗中立了大功又侥幸活了下来的酒井小五郎成为太刀队的首领。
这次林威这边很大方,不管是猎人还是日本人,在他们原来的兵器基础上又给他们每人配备一把燧发枪。
最为关键的是这支队伍是没有监察官的。林威就是要将这些人像野兽一样放出去。
出了外兴安岭就是一望无际的蛮荒之地,不能指望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谨守纪律。
那样只会束缚住他们的手脚。
其实,林威也不知道自己放出去了什么?他只是觉得有必要这么做,不能每次都是躲在庙街等着敌人打过来。
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那种终日提防的感觉真的不好!
当然向北开拓也是董书恒之前制定的既定方针。
领土不是你嘴上说是你的就是你的,需要有人去宣示。
尤其是那些偏远,环境恶劣的地方更是如此。
如果董书恒想要西伯利亚这片土地,那么就要有一批勇敢的先行着去探秘这里。
后来的人才能够顺着他们的脚步前往那里生活。
能够进入这支探险队人,无论是鹿首还是酒井小五郎都是非常的兴奋。
前路漫漫,充满了危险,但是同样也充满了机遇的。
能够进入这支队伍,首先说明他们已经是淮海军的正式一员。
等他们回来之后,还有丰厚的奖励等着他们。
俄国人能够在那里生活,那么他们没理由不能过去。
队伍中的猎人大多生活在外兴安岭的森林中,这里的环境并不更北一些的地方好,他们知道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去的法则。
这些人将为政治队伍提供生活指导?
而特战队也是受过极端环境训练的,而且他们有先进的战斗技巧。
知道如何高效地对付小股的敌人,他们是这支队伍的匕首。
而那些日本人,他们都是太刀队中的佼佼者,他们很多人都是近战肉搏的能手。
而且这些人吃苦耐劳,服从意识很强。只要确定了上下级的关系,他们就会绝对地服从命令。
三类人员在这支队伍中正好可以完美地互补。
乌苏里江以东的滨海之地,自海参崴往北数十个农场同时开建。
如果乘船沿着海岸线航行,就能够看到一阵阵硝烟弥漫的场景。
这是农场的开拓者砍伐树木之后在烧荒。
这些农场都是挑选了最好的地方,地上的土层积攒了厚厚的腐殖质。
今年他们已经来不及种植了,他们得先将生活设施给建立起来。
这个冬天他们必须依靠带过来的补给,以及他们在当地的狩猎、采集来维持生活。
每个农场是以一部分原来的农场老人,带一部分新征募的新人组成。
这种以老带新的模式可以让淮海军的农场滚雪球式地增加,而且不会改变既定的管理模式。
更多的移民还在一批批地往远东赶,这条线路淮海军有几个固定的补给点。
这是一条成熟的线路,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沿着这条海上线路到远东生活,缓解关内地区的人口压力。
现在董书恒正让远洋公司,沿着这条线路开辟一条北美的航线。
从库页港向东到千岛群岛再到阿留申群岛,最后到达北美的西海岸。
这条线路比从日本横滨转道夏威夷群岛,旧金山的线路要近的多。
这次北海水师的一部去北美洲袭击沙俄美洲公司的据点只是一个目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探查这条海路。
太平洋连接东西的海上线路只有北、中、南三条。
北线就是董书恒现在探查的,实际上是由俄国人开辟的。
中线是美国人开辟的,途径夏威夷和日本进行中转。这条线路淮海公司已经开辟了跑旧金山的专线,不过这条线路上的船队名义上是美国西海岸公司的船队。
南线是当年西班牙人开辟的,南线的岛屿最多。但是靠近赤道,海况也最恶劣。现在淮海公司跑秘鲁就是走的这条线路。
一个国家航海事业的崛起,海路的掌握同造船技术一样重要。
董书恒现在这样四处开辟航线,也是为将来华夏成为航海大国打下基础。
第二二八章 发展江宁
有时候老天爷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喜欢捉弄一下弱小的人类取乐。
之前天热的时候,董书恒想去江西避暑,可是事情接二连三地找到他。
现在忙好了,一场台风袭来,又让天气凉快了下来。
今年的台风并不大。
因为淮海军重新修建了海堤,而且设置了水闸。
往年司空见惯的海水倒灌,今年奇迹般地没有发生。
让很多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都将此传为神迹,甚至有人说董书恒是共工转世。
如果你能征服大河你就是英雄,但如果你能征服大海,那你就是神了。
当然了对于这种谣传,董书恒只是一笑而过,他没必要去制造这种谣言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当你神话了自己,以后你的继任者要有很大的概率会想你一样神话自己。
因为他继承了你的权力,再继承你的神力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一个确实有能力又头脑清醒的神没有太大的危害。
怕的是那种明明没有什么能力,更别说神力的人,他们很容易真的将自己当做神。
那么他想展露神力,就会对这个天下带来无穷的危害。
比如说洪秀全这样的传教传到最后将自己都洗脑了。
在董书恒心中更希望去用制度和法律来巩固自己统治。
法律和制度时候看似是在约束你,实际上他们更大的作用是在保护你。
就连在自由主义横行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都说“没有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人想要自由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自由不被侵犯,那就要先约束自己周围的人,当然这种约束也必然要施加到自己身上,不然别人也不会遵照执行。
董书恒认为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统治者。
从中国历史上的横死率来看,统治者似乎是一个弱势群体。
……
有了水利工程带来的好处,今年江北种植了大量的水稻。
当然也有很多不适合做水田的地方种植了大面基的棉花。
由于两江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棉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棉花的价格一路走高。不光是农场,就连许多农户自己都会种植棉花。
董书恒仿照后世,让军政府倡导各地组建种植经济作物的合作社。
让一些经济作物的种植更加科学,同时销售也更加顺畅。
魏玉珍似乎比董书恒还要忙,不仅仅要管理自己的报社,还要到书院教书。
最近她似乎又跟笃姬成了朋友。
董书恒突然发现凡是跟自己有些瓜葛的女子,都成了魏玉珍的朋友。
当然除了吕飞燕除外,那个女人现在已经成了朝廷通缉的头号女匪首。
清廷开除了十万两白银要买她的人头。这些钱自然是山西的那些狗大户出。
吕飞燕过去这段时间将重心转移到了山西方向,在山西几进几出。
官军根本就拿她没办法。山西的那些大户就遭了殃。好几个晋商家族祖宅被攻破。
存放百年的大银球都被太行纵队融了带走。
这对于这些山西老抠的刺激非常大。
抠门如他们一般,也开始出钱训练民团。山西这个清廷的后花园开始向着军阀化发展。
再来说这个魏玉珍,董书恒怀疑她是要提前确立自己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
当然也有可能自己有好感的女人都有相似之处,她们碰到了之后会物以类聚。
想到这里董书恒摇了摇头。还是家中的慧儿最是省心。每天陪伴着母亲,对自己言听计从。
董书恒不明白自己这样一个有着后世生活经验的人,为何还会喜欢那些身上带有后世元素的女人。
两江那些想将闺女送进董书恒被窝里的名门大户,可是多了去了。
也许是因为几个女人都没有裹脚?
董书恒前世的时候还见到女人裹小脚的样子。
那是隔壁邻居家的一个老太太。
老太太就是从小裹脚,一次她当着几个小孩子的面把袜子脱了。董书恒就见到了她被裹后的小脚。
小脚趾都被拉扯着长到了脚梁自的中间位置,离着前面四个脚趾老远。
真的像鸡爪一般,那次差点在董书恒心中留下阴影。
不过那是前世最后一次见到那样的脚了。
来到这个时代以后,没想到自己的周围全是这样的脚,包括他的母亲。
慧儿是到了他家才开始裹,董书恒将她解开之后,小丫头的脚还没怎么变形。
……
“玉祥,玉珍最近在忙些什么?”
“呃,这个,您这可难倒我了,我这个妹子比我们两个哥哥都忙。”
“家父现在整天呆在博物馆南边,也没时间管她。您最近不是给他送去了一些上面带字的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