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只要对方的身体还是肉长的,自己就可以用手中的太刀将他们劈开。
握着手中久别的太刀,他们在心中为自己打气。
“我酒井小五郎也要出人头地,也要自己建立一个家族!”浪人出身的酒井小五郎在心中对自己说道。
砍死一个俄国人就是十亩田,他在想需要砍死几个俄国人才够自己娶妻生子。
当然这些日本人并不是孤立的,他们的身后还有四百名手拿淮海军连发散弹枪的士兵。
这时候,散弹枪已经全部换上了17。3毫米口径独头铅弹。
这样的子弹射出去能够打死一头熊,只是减少了装药量,射程有限,不然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住它的后坐力。
很多士兵喜欢这种枪,是因为他手动换弹时拉风的“夸夸”声。还有其能够连续射出6发子弹的流畅感(其中有一发子弹是直接放在弹仓内)。
这些淮海军士兵会在太刀队冲上去之后,抵近射击那些跟太刀队肉搏的俄国士兵。
双方都在互相算计,俄国人这边还派出了一支精锐的掷弹兵连队。
18世纪后,尽管投掷手榴弹已不再是掷弹兵的主要任务,但他们仍然代表军队中身体最强壮的士兵,并在战场上进行突击。
因此,在欧洲军队中将掷弹兵的称号作为表彰军人英勇战斗表现的荣誉称号,也彰显掷弹兵是步兵当中的精锐及佼佼者。
这样的连队在整个西伯利亚师中只有三个。这时候穆拉维约夫将其派出来,显然是对这次进攻给予了极大期待。
当然这个掷弹兵连队这次是携带了手榴弹的。只是他们的手榴弹跟淮海军的不同。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铁球。
双方的壕沟已经拉进到了几十米。
当进入了投掷射程之后,双方不约而同地扔出了手中的手榴弹。
一方是黑不溜秋的大铁球,上面还能看到到燃烧的引线。另一方是带着木柄的铁疙瘩,个头要小一些。
“轰轰轰……”双方坑道的前沿都爆起了接二连三的爆炸声。
淮海军这边正在掘土的日本战俘还有一些靠前的太刀队瞬间被爆炸淹没。
俄国人那边同样如此,哪怕是俄国人更加强壮,在手榴弹的爆炸下,也同样的伤亡惨重。
爆炸就是冲锋的信号。
冲出来的俄国人都一脸的惊讶,因为对面的战壕中冲出来的竟然是一群穿着盔甲拿着太刀的旧式军队。
当然他们分不出日本人跟中国人的区别,同样听不出“杀鸡鸡”与“冲啊”的不同。
这个时候也没有时间去区分,没有时间去思考。
一照面,这些俄国士兵就用最快的速度射出了燧发枪中的子弹。
冲在最前面的太刀队立刻倒下了一片。
但是,剩下的人还是毫不犹豫地冲撞到了一起。
这些日本人的太刀很长,这弥补了他们个子矮小的劣势。
他们从小学习训练使用太刀,自然知道如何对付个头比自己大得多的人。
俄国人刺出刺刀之时,他们直接矮下身子一个翻滚,直接躲过俄军的突刺。
然后,借着身体的惯性,反身挥砍在俄国人的大腿后侧。往往一刀下去就可以划开俄国人的半边大腿。
当然不是每一名太刀队员都能够流畅地作出这样的动作。
也有一些日本人显然没有俄国士兵的速度快,被燧发枪上的刺刀刺穿。
不过还好,这些太刀队员竟然能够跟沙俄的掷弹兵精锐纠缠起来。
穆拉维约夫拿着望远镜看到了这一幕。
以他的见识,自然能分出那些是日本军队。他知道对面冲出来的这一群造型奇怪的老式军队是日本人,而非清国人。
“看样子英法不仅仅拉拢了中国人还将日本人也拉扯进来了。”穆拉维约夫在心中暗暗叹道。
这次的仗不好打了,英法显然是经过了充分的组织和准备。
正在太刀队与俄国人纠缠在一起之时。
紧跟在太刀队后面的淮海军突击队端着散弹枪冲了上来。
他们就像防暴警察驱散两队正在互砍的暴徒一般。
看到了俄国人高大的身影就是一枪打去。
散弹枪那跟小炮一般的声音此起彼伏。被击中的俄国人无一不是一枪倒地。
有的人被射中之后甚至还向后飞出一段距离。
这时候俄国人的心中肯定是早已经骂开了!
“这帮子清国人,也太他妈不讲武德了!”
就连太刀队也都在心中颇有微词,本来到手的十亩地,被淮海军补一枪就变成五亩了。
出战前定下的规矩是,这种情况下太刀队员只能算是助攻,功劳减半。
无奈之下,这些日本人只能再找下一个目标。
渐渐的,有些太刀队员发现这样跟淮海军配和,获得功劳的效率反而要高的多。
就这样淮海军突击队员跟太刀队员很默契地组成了搭子,日本人在前面做肉盾,格挡敌人,淮海军跟在后面补枪。
俄国人的个人战力是很强,但是也架不住淮海军这么不要脸的打法。
冲上去的士兵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倒下。
双的后续兵力也还在不断地向着战团集中。
原本满心期待的近战,现在成了俄国军队的绞肉机。
终于,穆拉维约夫率先放弃了。
就连手中的哥萨克他为没有准备排出去。
哥萨克冲锋的路上肯定会被敌人的火炮轰击,损失必然小不了。
“吹号,让士兵们退回来吧!”穆拉维约夫下令道。
这次被消灭掉的士兵都是军中的精锐,在西伯利亚和远东这样的精锐屈指可数。一旦减少了之后,就没有办法再补充。
现在俄国在西边集合了五六十万大军,在和英法联军战斗。不可能再抽调兵力到东方来。
因此穆拉维约夫手中掌握的就是俄国在东方几乎全部的生力军了,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了。
所以穆拉维约夫怂了,他赌不起了,想要退缩了。
“是,总督阁下。”传令兵听到了这样的命令,犹豫了一下才答道。
这次被寄予厚望的近战肉搏,竟然也以失败告终。
看样子只能在去想新的办法了。
见到俄国人竟然撤退了,意犹未尽的朴刀队竟然追了上去,倒是让他们尾随着俄国人砍倒了几个。
可是追了没一会儿就碰到了俄国人的步兵线列。一阵排枪过后,朴刀队又倒下一片人。
这时候,淮海军一方也响起了撤退的哨声。追击的太刀队这才退了回去。
一千人的太刀队此时只剩下了五百人不到。
但是这些日本人根本没有因为同伴的牺牲而受到影响。相反他们还非常的兴奋。
嘴巴里叽里哇啦地用日语交流着自己杀了几个俄国人,又助攻了几个俄国人,以及能够换回多少土地。
虽然很难理解这些日本人的心思,但是这样的仆从军才更好用。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
只要他们还有需求,只要用利益捆绑住他们,他们会一直是淮海军麾下最忠实的走狗。
会咬人的,有价值的走狗!
战斗告一段落,双方又进入了僵持的阶段。
这正是林威所希望看到的。因为淮海军耗得起,而俄国人耗不起。
所以现在林威很悠闲地在指挥部内吃晚餐。
而穆拉维约夫则在指挥部中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
他突然心中生出些许怨恨,怨之前逃回去的人没有将情报给搞清楚。
以至于,他带着这么多的军队到了尼古拉耶夫斯克,却被一帮子东方土著给拖住,进退不得。
晚上的时候穆拉维约夫又将将领们召集起来开会。
没有人想出新的办法,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强攻。
跟对方拼消耗,反正己方的人多。
下午的战斗俄国人损失了两千多人,而对方只损失了五百多人。
穆拉维约夫觉得拼消耗也不是一个好办法,也许最后先拼光的还是自己一边呢!
既然这样,为什么一定要硬拼呢?
穆拉维约夫是一个政治家,他的脑子显然是要比那些将军的脑子更加的灵活。
一棵树上吊死的那种人是棒槌!
但是穆拉维约夫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啊,他不想让这些将领们认为他是一个虐弱的人。
这就是政治家,政治家都是虚伪的,他们有自己的政治立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总是跟一般人不同。
第二二三章 山谷激战
当庙街的战火点燃的时候,鲍有志他们隐藏的山谷也未能幸免。
这么多人进入山谷,本身就很难消除痕迹。
沙俄的军队中还有擅长追踪的猎人。他们很容易就找到通往山谷的小路。
在战马的帮助下,雷西尼奥中校的手下很快就搜索了附近的所有屯子,可是他们一个人影子都没有见到。
最后终于在山谷发现了那些消失的清国人。
“哈哈,这些清国的老鼠,竟然躲在这里。”行军的队伍中,雷西尼奥嚣张地大笑道。
江东这片土地是黑龙江边少有的一片平原,而且是开发的比较成熟的地区。
雷西尼奥觉得他们家族在顿河边上的封地都不如这里。
这次战争结束之后,沙皇陛下肯定会在这里建立一座城市,然后再迁移大量的人口过来。
那么他雷西尼奥作为占领这里的功臣,总有机会在这里挑到一块好的土地。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将这里原来的主人消灭掉。
没了原住民,这里就是无主之地了,那么沙俄作为这里的发现者自然可以合法地占领这里。
这么些年,那些欧洲的列强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制造了大量的无主之地,还创造了一个国际法上的占有领土的原则——先占。
这个地球发展到现在哪来的那么多无主之地,在他们口中美洲、澳洲、太平洋上众多的岛屿都是无主之地。
并非那些地方无主,只是他们将这里的主人都杀光了而已。
雷西尼奥的自信还来源于身后的五千士兵,尤其是其中的两千哥萨克骑兵。
他相信有了这些力量,自己能够轻而易举地攻破那个土著躲藏的山谷。
雷西尼奥几乎是全军出动,他只想尽快地灭了这些人,到时候有时间,说不定可以到南边的清国地界转一转,听说那里有很多清国人的城池。
到时候随便打下几个,让手下的士兵们发笔小财,乐呵乐呵。
另外,如果能够打下城池就能够抓到女人,他们这次出来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这些精力旺盛的小伙子,估计早就已经要憋不住了。
俄国人向山谷杀来的消息已经被沿途的哨兵发了回来。
“大人,听说罗刹人来了五千多人,咱们能挡得住吗?”
消息传回,各家的家主都有些坐不住了。在远东地区的汉人多少都对沙俄有一些畏惧。因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当地人跟沙俄人的交锋中总是落入下风。
而且俄国人的凶残也深入人心。不然大家也不会称呼其为罗刹鬼了。
“诸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家应该清楚,如果山谷被攻破了,罗刹人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的,他们要的是这里的土地,是江东开垦好的良田。”
鲍有志有些恨铁不成钢,这些人到这个时候了,还在害怕。害怕畏惧又不能够解决问题。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死守山谷。守住山谷就是守住了家园,我们站在这里,江东就还在我们的手中,我们送出去的女人孩子就会多一分安全。”
“我相信我在庙街的兄弟会打败俄国人,反攻回来,到时候我们跟他们一起将这些俄国佬都留在这里,一个也不放掉。让他们成为这片土地上的肥料。”
鲍有志知道仅仅给他们喊口号是没有用的。等到战场上见了血了,见到倒下的亲人了,他们才会找到自己失去的血性。
“彭营长,带着弟兄们进阵地吧。”鲍有志对着陆战营的营长彭岳命令道。
“是,鲍司令!”
“诸位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吧,现在我们只能指望阵地上的小伙子们能够挡住俄国人。如果防线破了,我会跟他家一起堵上去。我们没有退路。”
鲍有志的话似乎是触动了各家的话事人。
困兽犹斗,更何况是人呢?
在走投无路之下,人的战斗潜力才会被激发起来。
武器已经分发下去,大部分青壮都分到了燧发枪。
二十五门火炮被安置到了一处隐蔽的高地上,居高临下,对着山谷外面,这是鲍有志从舰船上卸载下来的,炮手也是从船上调下来的。
谷口的堡垒用圆木巨石垒土加固过,看起来没有任何美感,但是却很皮实。
直到刚才进入阵地的命令下达后,对这个堡垒的加固工作才停止,这是山谷防御的最后一个防线。大家都希望它更加地坚固一些。
谷口外面还有两道战壕,战壕的外面有削尖的木头斜钉在地上做成了一道道拒马。
第一批民兵们在临时指挥官的带领下进入了战壕。预备队在堡垒后方随时准备支援。
民壮们使用的是燧发枪,不过鲍有志可不敢让他们排着线列阵型去跟俄国人干,那样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们的任务就是站在战壕中,将枪搭在战壕前的土堆上向前方越过拒马的俄军进行射击。
战壕挖的很宽,这是为了方便他们给燧发枪装填弹药。
这条战壕起到的作用主要还是给这些民壮们一个心理上的安慰。
“咚咚咚……”骑兵踩踏大地的声音远远地传来。仿佛是开战的战鼓一般。
隐藏在战壕中的民壮的心也跟着颤动。
“嘟……”随着一声长长的号声,俄军在山谷外两千米处停了下来。
“鲍大哥!”鲍有志正带着警卫在堡垒上方拿着望远镜观察着俄军的情况,突然听到了一道悦耳的女声。
徐月娥穿着一身短打的男装,小跑着走上了堡垒。双手在胸前拿着一把老式猎枪。
“月娥姑娘,你怎么来了?”
“我要跟你们一起杀罗刹鬼。”说着徐月娥还举了举手中的猎枪。
这把枪一看就是上了年代了,不过保养的很不错。后面还带着一根长长的火绳。呵,这还是一把火绳枪。
不过鲍有志并没有打消这个姑娘的热情。
以前只觉得她是徐老族长宠爱的孙女,应该会是那种有些刁蛮、任性的样子。现在看来,这姑娘还很倔强。
“是背着老族长跑出来的?”
徐月娥别过头,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
“好吧,你跟着我后面吧!”鲍有志说道。
他不可能让徐月娥去前线,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没办法给跟老族长交代。
这时候倒是他的身边比较安全,不仅有警卫,还远离战场。
作为总指挥官,他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亲临一线的。
淮海军在这方面有很严格的要求,战场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要是他突然心血来潮去带着士兵冲锋,那么军中的监察官肯定会参上自己一本。
刚才鲍有志已经目测了一下,山谷外的俄军大概有五千人。甚至有两千多的骑兵,这些骑兵应该是属于西伯利亚哥萨克,这些俄国骑兵都是职业的刽子手。
他们是俄国在远东扩张的主力军,也是屠杀原住民的罪魁祸首。
看着战壕前方的那些由粗大的原木制成的拒马,鲍有志的心中才微微放下来一些。
要是直接面对这些骑兵的冲击,估计这些民壮很可能直接崩溃。
雷西尼奥中校也在打量着这个山谷。
这里绝对是一个防守的好地方。从外面看只有一个谷口可以进到山谷之中。
谷口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