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

第93章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93章

小说: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王殿下自武清起兵,四方之民风景云从,如今已然拥兵三十万,兵锋之厉,不可阻挡。本官建议衡王拥护定王,天下宗室本就是一家,拥护定王,助定王在山东领导抗清大业,这又有何不妥?”
    “这,,,这,,,”
    李起在武清起兵的消息他前几天也是知道了,开始他也是很吃惊,惊讶皇明宗室竟然出了一个这么了不起的人物。
    不过惊讶过后,赵应元又是不以为然,心说这定王估计也是哪个人推出来当旗子的,现在别看闹得厉害,但其实和衡王朱由棷一样,也就是个提线木偶。
    但是不管定王是不是提线木偶,现在他的势力确实是巨大,谢升建议衡王拥护定王,这无论是从实力上讲,还是从血缘上讲,亦或是从法理上讲,都是正确的,没的说,这一点毫无疑问。
    见赵应元“这这”了半天,却也是说不出半句反驳的话来,谢升不由得是自鸣得意,
    一个匹夫,竟然敢跟我斗嘴皮子,这和找死有什么分别!
    赵应元身后的李士元见赵应元无言以对,一张老脸憋得通红,不由得是轻声对赵应元说道:“表叔,不如回去再做定夺,表叔你不同意,难道他们还能做什么不成?”
    赵应元一听,也对,现在整个青州府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不同意的事情,谁又能办成!
    “殿下,本将还有军务在身,先行告退。”
    赵应元说完,也不等朱由棷回答,便是转身而走,不过在离开的时候,赵应元的目光还不忘狠狠的瞪了一眼谢升,最后一甩披风,愤而离去。
    见赵应元如此,谢升心说看来自己要说服他投靠定王的计划算是落空了,本以为自己说服了衡王,他就会顺势而为,拥护定王。
    没想到这匹夫如此贪恋权利,竟然丝毫不把定王放在眼里,更何谈投靠拥护了。
    心中虽是感叹,但谢升还是不忘对朱由棷说道:“殿下,这赵应元如此嚣张跋扈,以后一旦被他抓住机会,那必是董卓一般的乱臣贼子,还请殿下一定要心中有数!”
    谢升积极卖弄口才,哪知道那朱由棷这时候却是反问一句天雷滚滚的话,差点把谢升雷的晕过去。
    “董卓,董卓是谁?天下乱了这么久,怎么本藩没有听过他的名号,也没见过他,他是哪人?”
    “啪”的一声,赵应元回到自己的府邸,狠狠的便是操起一个茶杯,将之摔在了地上。
    一众府中下人见赵应元这般恼怒,都是吓得瑟瑟发抖,生怕惹到他,引来灾祸。
    “还不快收拾,想死不成!”
    跟在身后的李士元见无人敢上前收拾破碎的茶杯,便是一声怒喝,这才是有那躲不过去的下人战战兢兢地上来收拾。
    “表叔,你这是何必,不过是一个臭老九而已,表叔你要是真的气不过,我这就让人把他宰了。”
    “你懂什么!”
    赵应元没好气的说了一声,而后便是气呼呼的坐到了椅子上,胸口这时候还在上下起伏,看来被谢升给气的不轻。
    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赵应元这才是说道:“一个谢升算什么,重要的是那定王。他手下那么多人马,要是真的来了山东,真的来了我们青州府,那本将哪里还有站脚的份!
    当初受不了那王鳌永的气,一刀把他砍了,本想拥护衡王登基,博一场富贵,哪知道那衡王连阿斗都不如,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呵呵呵,,,”
    李士元听了,竟然是呵呵笑了起来,惹得赵应元瞪着眼睛看过来,“你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
    “表叔你别生气啊,我有主意对付那定王,保管叫表叔你不但不会受到损失,还会实力大增!”
    “哦,你有什么主意,快说。”赵应元一听有这好事,不由得是两眼放光。
    见李士元一脸急切,李士元也不敢再兜圈子,道:“表叔你可以先假意答应拥护定王,等到他信以为真的时候,表叔你可以找个机会把他!”
    说到这里,李士元右手掌不由得做了一个下劈的动作,
    “只要定王一死,表叔你就可以趁机收编他的手下人马,这样一来,表叔你不但不用担心地位不保,还能趁机做大,将整个山东都收入囊中!”
    赵应元听了,不禁是颇为有些意动,不过他还是担心的说道:“谋杀宗室,那可是灭九族的重罪啊,这要是传出去,以后我赵应元岂不是要遗臭万年!”
    “嗨,表叔你多想了,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谁知道谁啊,到时候往马贼鞑子他们身上一推,谁知道!”
    也对,这年头每个人都是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定王别看身份尊贵,但是在这年头出现什么意外,那也是可能的,只要没有证据,谁又能说什么。
    “但是定王手下二三十万人马,而且想来他手下的猛将也是不少,要想除掉他们,这谈何容易!”

第两百四十三章 乃祖风范
    李士元见赵应元已经是在考虑如何动手了,这也就意味着赵应元已经是采纳了自己的意见,李士元很高兴,道:
    “他几十万兵马又怎么样,难不成还能每时每刻都带在身边不成,就算是天皇老子,不也有落单的时候,还怕没有机会。
    到时候我们大可让衡王出面,邀请定王去衡王府吃酒席,我们事先在衡王府埋下刀斧手,不过是手起刀落的事,顺带着还能把定王手下的猛将一并杀了,为我们顺利吞并他的人马除去绊脚石。”
    “好!”
    赵应元听李士元说的有道理,不由得是击掌叫好,“你这计划真是天衣无缝,那衡王本就是宗室,按照辈分来讲,他还是定王的叔叔,做叔叔的邀请侄子来赴宴,他没有不来的道理。”
    赵应元越说越是兴奋,这要是真的计划顺利,最后真的吞并了定王的人马,那他就是山东的第一号势力,放眼天下,那也是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哪个人敢小瞧。
    不但如此,有倒是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那时候自己势力一旦做大,也许那衡王死活不肯登基,那就是天意,以后自己也可以当皇帝也说不定。
    若是当不了皇帝,凭着自己手中的人马,到哪里不是大爷,这以后的富贵还能少得了。
    “就这么办!”赵应元最后一拍桌案,算是下定了决心。
    见赵应元如此,李士元不由得是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而后李士元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一回来,李士元立即是将房门关的死死的,最后写下了一封书信,将之交给了最信得过的手下亲兵,
    对他叮嘱道:“记住,这封信事关重大,绝对不可以假手他人,你一定要亲自交给方大人!”
    将信送走后,李士元得意的露出一丝微笑,暗暗说道:“山东,总有一天是我李士元的天下!”
    第二天一大早,那赵应元便是带着李士元一道来到了衡王府,找到了谢升。
    这时候的谢升因为受到了朱由棷的赏识和信任,被朱由棷挽留住在了衡王府,以便随时给朱由棷出谋划策。
    谢升不是青州本地人,所以留在衡王府住宿自是再好不过,所以他也就没有过多的推辞。
    一见到谢升,赵应元就是满脸歉意的对谢升说道:“谢大人,昨天末将一时不知大人苦心,让大人见笑了,回去后,末将想了很久,觉得大人你是对的,
    如今鞑子入关,占我汉家土地,还夺我京城,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定王殿下起兵反清,末将自当效死追随,以报先帝隆恩,以全臣子忠义!”
    谢升见赵应元这样说,不由得是大喜过望,道:“将军此言当真?你真的想通了!”
    赵应元郑重的对谢升恭敬跪拜,道:“末将想通了,末将真心悔过,还请大人给末将一个机会!”
    谢升见赵应元如此,以为他真的是看清了大势,知道定王比衡王有前途,这才是悬崖勒马,决心追随定王。
    “将军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谢升高兴的将赵应元扶起,“有道是悬崖勒马,为时未晚,如今定王殿下雄才大略,立志扫除妖孽,澄清宇内,再造大明,中兴社稷,将军你以后跟随殿下,还愁没有机会出人头地,封妻荫子?”
    “大人所言极是,末将以后定当一心一意追随定王殿下,甘愿效犬马之功!”
    看着一口一个要为李起效死的赵应元,谢升心中无比激动,看来昨天自己的雄辩是将他骂醒了,让他看清了局势,这就好,这就好啊,自己的这一趟行程算是圆满了。
    而后谢升立即是草写了一封书信,命随行的魏千章快马加鞭的送去给李起,将衡王和赵应元决意相投的意思告诉给了李起,让他放心带人过来,这里的一切已经是安排好了。
    崇祯十七年十月十三日,青州城外十里长亭,谢升,魏万章,赵应元,李士元,衡王府长史张宝龙等人便是在这长亭等候。
    因为在这一天李起即将要率领人马抵达青州,他们这些人一早得到消息,不敢怠慢,都是一大早的来迎接了。
    谢升,魏万章,衡王府长史张宝龙等人皆是翘首企盼,一脸热情高兴,唯有那赵应元和李士元两人颇有点心情忐忑。
    老话说做贼心虚,他们两人定下毒计,要杀害李起,现在正主就要来了,也不知道李起是否会真的相信他们,所以他们心里难免不安,
    “士元,听说这定王不比寻常宗室,英明神武,有乃祖风范,万一被他看出来了,他不会先下手为强吧!”
    忐忑之下,赵应元不由得是对李士元低声问道,一副不安模样,已然是没有了往日的杀伐果断,生怕事情横遭变故,到时候死的可就是他了。
    李士元作为赵应元的手下,事成,他则可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坐享其成。
    事败,他则不过是无数个从犯里面的一个,有道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一般来说,只要态度好,他是不会出什么事的。
    于是李士元定了定心神,道:“表叔,那定王左右不过十七八岁的小子,英明又能英明到哪里去,不过是吹出来的而已,如今我们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何必再去多想。”
    赵应元听了也是觉得有理,是啊,想我赵应元征战几十年,什么场面没见过,还能怕一个黄毛小子。
    于是赵应元深呼吸几口气,平复心情后,便是和众人一道,将目光看向远方,等待李起的到来。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左右,时间也是到了正午十分,突然,只见远处出现几十骑快马,快马匹匹彪悍雄壮,马上的军士也是雄赳赳,气昂昂,一看便是精锐无疑。
    他们在空旷的大地上纵横驰骋,马上军旗被劲风吹的猎猎作响,很是威武气派。
    谢升见此,高兴道:“来了,来了,这是定王麾下郭云龙将军的骑兵。”

第两百四十四章 无巧不成书
    “什么,定王麾下还有骑兵?”赵应元听了谢升的话,不由得惊讶一声,一双眼睛瞪的老大,满脸的不可置信。
    不怪赵应元如此失态,实在是这年头骑兵万分精贵,若是谁手下有骑兵,那走出去都是要硬气三分,谁都得给面子,陪小心。
    可是此时的定王却是有那精贵的骑兵,这叫赵应元如何不惊讶,要知道这定王才起兵多久,骑兵是那么好弄的吗?
    “呵呵呵,,,”
    见赵应元如此,谢升不无得意,呵呵笑了笑,道:“将军有所不知,自定王殿下在武清起兵后,四方景从,前来投靠响应的人不计其数,其中便有这郭云龙。
    郭云龙郭将军本是辽东将门世家,以前在辽东镇吴三桂麾下任参将,后来吴三桂背叛大明,郭将军气愤之下,和吴三桂大战三天三夜,最后兵力不济,这才是引兵而走。
    后来听闻定王殿下武清起兵,郭将军大为振奋,毅然决然的带着麾下两,,,两千关宁铁骑来武清相投。”
    其实郭云龙只带了两百骑兵来投李起,但是这时候谢升为了给李起壮声势,震慑一下赵应元,便是直接多说了十倍,
    反正李起的大军有二三十万人,只要大军一驻扎,到处都是大营,到处都是人堆,而且也有一定的戒严措施,他赵应元要想搞清楚是怎么回事,谈何容易。
    “两千骑兵!还是关宁铁骑!”
    这下赵应元的脸色更加是煞白,比之开始要震惊十倍不止。
    要知道两千骑兵,还是关宁铁骑,这是什么概念,就这两千关宁铁骑,便是对上十万步兵,那也是不怕啊。
    有这两千骑兵在手,不敢说无敌天下,但是天下何处去不得!
    震惊过后,赵应元不由得是想道:老子征战几十年,那也不过是只有百余骑兵,他定王一个黄毛小子,眨眼的功夫,能有这么多的骑兵,你哄鬼啊!
    但是紧接着出现的一幕却又是令赵应元当场惊愕,久久不能自己。
    只见开始那数十骑兵呼啸过后,后面紧接着便是又出现一支规模庞大的骑兵队伍,人数少说也是千人以上。
    他们抽打着胯下战马,在马上尽情纵横,那奔跑冲锋的气势好似毁天灭地一般,直教人感到一股巨大的压迫力!
    “没,,,没想到定王殿下真的有两千关宁铁骑!”
    赵应元在震惊之中喃喃自语,一边的李士元也是同样如此,比赵应元的震惊神情也是好不了多少。
    只有那一旁的谢升是得意无比,这出现的庞大骑兵队伍,正好和刚才他的话相佐证,令他在赵应元李士元等人面前是大为有面子,这叫他如何能不得意。
    有道是世上的事真是无巧不成书,刚才千余骑兵震撼出场的阵势乃是李起有意而为之,为的当然是展现自己的实力,震慑一番赵应元。
    毕竟赵应元敢杀清廷招抚使王鳌永,而后又扶保衡王朱由棷坐殿,可见这人乃是一个人物,这样的人要想彻底收服,那是不容易的。
    所以在赵应元彻底对自己归心之前,李起决定先让赵应元见识一下自己的实力,让他知道跟着自己那是有前途的。
    于是李起将之前几次战斗缴获的战马全部拉了出来,这些战马林林总总的也有一千多匹了,如果那些伤重的战马没有死去,那战马数量还会更多。
    这些战马李起一直以来那也是有打算的,那就是利用这些战马尽快的组建一支战力强悍的骑兵队伍。
    这个计划因为一直以来没有时间实施,所以被耽搁了下来,现在为了展现自己的实力,以震慑赵应元,李起便是直接把这些马拉了出来,让人骑着马跟在郭云龙的两百关宁铁骑后面跑上一圈,来个震撼人心的出场秀。
    这些骑马的士兵虽然不是真正的骑兵,但是他们一路上也是和战马多有接触,骑在上去奔跑也是可以的,
    再在郭云龙他们这两百关宁铁骑的引领下,战马自己就可以跟着奔跑冲锋,上面的士兵只要不掉下来就可以了。
    从现在的效果来看,李起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赵应元,李士元等人确实是被这骑兵给震慑住了。
    不过李起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一番安排,竟然和谢升无意之中吹的一个牛皮相吻合,这倒是意外。
    等到骑兵队列过后,便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群紧随其后,先是一个小小的黑色一块,慢慢的,这黑色小块越来越大,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已经是遮天蔽日!
    而在这些人群前面则是一个全身着深黑色盔甲,腰悬三尺青锋,眼神无比坚定的青年俊才昂然坐于一匹宝马之上,此人不是李起又是谁!
    “定王殿下来了!”
    谢升高兴的惊呼一声,脸上的喜悦再也是掩盖不住。
    一边的赵应元和李士元他们见李起的大军遮天蔽日,最少也是二十多万人,这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