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

第82章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82章

小说: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多其话音一落,立即是被另一个牛录额真给骂了,“可多其,我看你是被汉人女子磨坏了家伙,没了胆子!那汉狗多又怎么样,别说他们只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就算是明军,那还不是在我们八旗面前跟狗一样见了就跑!
    可多其,你今天这话我一定会向沙多余大人禀报,沙多余大人不测,我就向固山额真大人禀报,到时候非要治你的罪不可!”
    骂可多其的牛录额真叫噶多玛,一直和可多其不对付,这一次逮到个可以光明正大奚落可多其的机会,他怎么会放过,自然是连削带打。
    噶多玛的话得到了另一个牛录额真图里求的赞同,图里求说道:“噶多玛说的对,我们还有九百勇士在,又据守武清城,还怕那些乱民干什么?
    要是弃城跑了,以后朝廷怪罪下来,就算是旗主王爷也保不住我们,我看还是先守几天,顺便再给朝廷报信,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可多其被他们两人一说,特别是那噶多玛,那样说自己,他更加是心里恼火,
    但是他们说的毕竟也是有些道理,自己一仗未打,就主张逃跑,这确实是有些说不过去,所以那可多其也是不敢再说什么了。
    而后三人分派任务,各自前去把守武清四个城门,那噶多玛极力主战,手下人马比可多其和图里求多,所以他一个人守东南两处城门,可谓是责任重大。
    不但要守城,还要防范和维持城内的稳定,以免到时候百姓趁机闹事,所以这样一来,三个牛录额真九百人的兵力就显得不足了。
    不过他们很快便是有了对策,那就是抓城内的青壮来协助守城,这样一来可以加强守城的兵力,二来可以削弱城内民壮的力量,让他们不敢轻易闹事。
    在鞑子的胁迫下,许多的城内青壮便是被抓上了城头,心不甘情不愿的帮着鞑子守城。
    不多时,李起他们便是带着人到了武清城下,见城门已关,城头上也是人头攒动,知道鞑子兵已经是有了准备。
    不过这些都在李起事先的计算之中,所以李起也不意外,开玩笑,这些都算不到,李起还叫李起吗?
    微微一笑,李起满不在乎的对身边的岳来说道:“大哥,你安排一些人冲上面喊话,就按我们事先计划的办。”
    “是,殿下。”
    要说岳来戚正刘凤成他们这些人自从知道李起的皇子身份后,都是个个对李起变得越来越恭敬了,张口一个殿下,闭口一个殿下,只恨不得为李起上刀山,下火海,
    他们这般态度,也是让李起由衷的感叹封建思想的威力实在是太大,让李起也是没法左右。
    不多时,在岳来的安排下,几百个大嗓门的百姓便是齐齐向城头的人汉人青壮喊道:“兄弟们,你们也是汉人,何苦为鞑子卖命!现在先帝三皇子定王朱慈炯登高举事,你们此时不弃暗投明,更待何时!,,,”
    一遍又一遍的喊话让城头的青壮都是心里不免动摇了。
    鞑子残暴,对地方百姓连对待猪牛狗马都不如,百姓早就是对其恨之入骨,这些青壮自然也是不例外。
    现在他们被抓着上城防守,本来就心里怨言极大,这时候再一听说举事是先帝三皇子带的头,还能没点想法吗?
    青壮这样的想法很快便是显露在脸上,守城的噶多玛便是历声对一众青壮喝道:“老实点,乖乖守城,谁要是敢乱动,老子砍了他!”
    话音一落,噶多玛直接便是一刀砍向了一个青壮,将之砍倒在地,立死当场。
    噶多玛这样做,那无非就是要杀鸡儆猴,给这些青壮一个下马威,让他们不敢有乱来的心思。
    若是换在往常,噶多玛这样的行为自然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毕竟鞑子平日里积攒下的威严很是雄烈,屠刀之下,一般百姓自然是不敢乱动的。
    但现在这是什么时候,现在是李起在举事啊,他还能没有后手吗?

第两百一十四章 让你死个明白
    只见青壮中一个汉子便是悄悄打量噶多玛,细看之下,此人竟然是那戚正!
    原来四五天前,戚正便是和黄廷两人悄悄的带着五百多士兵潜入武清城,他们的目的也很明显,那就是在鞑子守城的时候,可以里应外合,一举破城。
    为了以最大的程度降低自己这边的伤亡,戚正和黄廷两人也是做了分工,若是鞑子抓壮丁守城,戚正就带着一部分人上城去,到时候在城头发难。
    至于黄廷,则是带着剩下的人隐藏在民宅,一旦李起的人马到了城下,他便号召百姓参加举事。
    也正是因为他们陆陆续续的进入了武清城,这才是使得武清城出现了热闹景象,可怜沙多余和张浩年他们竟然是以为武清要繁荣了,殊不知进来的这些人都是敲响他们丧钟的人!
    此时的戚正见一众青壮都是敢怒而不敢言,见时机差不多成熟,他便是对边上的同伴使了使眼色,暗示他们准备。
    而后戚正便是嘴里大声说道:“噶多玛大人说的不错,我们能够为大清朝廷守城,那是我们祖宗积了德,走了运,要不然,我们哪里配有这样的光荣。”
    噶多玛见戚正这样说,不由得笑道:“哈哈哈,,,不错,不错,你这小子真是我大清的好奴才,等打退了乱民,本大人重重有赏。”
    “不敢不敢,能够为大人办事,那是小的的荣幸,小的哪里敢讨赏啊!”
    戚正一边说着,一边点头哈腰的走到了噶多玛的面上,一副无比谦卑的姿态,只看到噶多玛是得意无比。
    噶多玛心说:汉人就是汉人,永远都只配给我大清勇士当奴才。
    想到这里,嘎多玛看戚正也是越看越顺眼,见戚正走到了自己身边,不由得是拍了拍戚正的肩膀,说道:“好,好奴才,今天你表现的不错,晚上赏你一顿肉吃。”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戚正听了噶多玛的话,不由得是心花怒放,不住的点头讨好,一副悲颜屈膝的模样,看的身边许多不明就里的青壮都是脸上鄙夷之色越来越浓烈。
    然而就在戚正千般讨好嘎多玛的时候,就在噶多玛被戚正迷惑的时候,只见戚正猛然间便是一把抽出噶多玛身上的佩刀,对着噶多玛的肚子直接就是捅了过去!
    “啊”的一声惨叫,噶多玛双手紧紧握住插进自己腹部的佩刀,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这个刚才比狗还要乖的戚正,
    噶多玛忍着剧痛骂道:“你这奴才,,,你这奴才,找死!”
    戚正一脸凌然之色,说道:“找死?我看是你来找死还差不多,也不看看我是谁!让你死个明白,我叫戚正,乃是戚爷爷的后人!”
    说完,戚正手里的刀猛地一扭,那钢刀便是在嘎多玛的身体里面快速扭动了一阵,只把那嘎多玛疼的是魂飞魄散,一张脸瞬间便是惨白无人色。
    而后戚正便是一脚将他踢飞出去。
    这时候的嘎多玛已经是气息奄奄,虽然一时没死,但也是差不了多少。
    不过为了以绝后患,戚正见噶多玛没死,又是上前猛地挥刀劈砍,又是补了两刀,这才是把噶多玛杀死,
    而后戚正大手一挥,对一众守城青壮说道:“乡亲们,定王殿下举事,这时候正是我们汉人光复天下,驱逐鞑虏的大好时机。你们还在等什么?
    你们难道愿意帮助鞑虏侵占我们汉家的土地吗?难道你们愿意帮助鞑虏屠杀我们汉家的手足吗?”
    守城的青壮这时候见到了戚正这般表现,这才是明白过来,原来他讨好鞑子,那是为了响应举事啊,真是厉害,一出手就把那威风赫赫的噶多玛给杀了,换了别人谁敢啊!
    想到这里,众人无不是精神一阵。
    要说给人当奴才,当狗,哪个人天生就有这样的觉悟?
    没有!
    更何况大家都是汉人,一直将汉家之地视为蛮夷之地的汉人,那更加是一身的傲骨,别说给鞑子当奴才了,就算是给鞑子当爹,那还嫌这儿子长得歪瓜裂枣不好看呢!
    于是大家二话不说,纷纷便是举起了手里的刀,大声响应,
    “杀鞑子,杀鞑子,,,”
    把大伙的情绪挑动起来后,戚正便是怒目看着那些站在一旁的鞑子兵。
    这些鞑子兵开始被戚正那猛然间骤然发难,一举将嘎多玛杀死的行为给惊到了,都是久久回不过神来。
    直到这时候,这些个鞑子才是反应过来,见戚正对自己怒目而视,他们也是知道自己必须要搏命拼杀了,要不然的话,必死无疑。
    于是他们也不敢怠慢,立即是抽出砍刀,半夜神斧之类的,还有的鞑子张弓搭箭,对着城头的青壮便是一通砍杀和射击,也不管这些青壮这时候有没有响应戚正的举事。
    “杀鞑子啊!”
    戚正大吼一声,便是一马当先,直接向着那些鞑子砍杀过去,身边的一众跟随士兵这时候也是紧密配合,嘴里大呼杀鞑子,跟了上去。
    那些青壮这时候也是人人火气上涌,被一股热血完全支配,也是顾不得那么多了,跟在戚正他们的身后,便是对那些鞑子齐齐冲杀了过去。
    一时间,城头很快便是陷入了一片惨烈的厮杀当中,不时便是有人倒下,城头很快便是被鲜血浸染。
    不过戚正他们在人数上占了绝对的优势,加之此时噶多玛已死,鞑子兵无人指挥,军心大乱,所以这时候鞑子兵也是发挥不出平时的一半本事来,以至于在战斗中被戚正他们压着打。
    与此同时,在城内黄廷听到了外面李起让人喊话的声音,知道李起已经是带着大部人马来了,黄廷自然也是不敢怠慢,立即是和一众士兵在城内举事响应。
    “乡亲们,乡亲们,先帝三皇子,定王殿下朱慈炯已经在我们武清举事了,现在,定王殿下已经带着几万人马来到了我们城下,我们跟着定王殿下杀鞑子啊!”

第两百一十五章 紧急部署
    许多百姓听黄廷这样说,每个人也都是无比激动。
    鞑子在汉家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对鞑子自然也是早就痛恨无比,大家还因为家里的青壮被鞑子抓去守城,更加是痛恨增加,都恨不得生吃了鞑子才好,
    这时候听了黄廷这话,知道这次竟然是崇祯帝的三皇子带头举事,有他带头,那还有什么说的,操刀子干吧!
    “杀鞑子啊!”“杀鞑子啊!”,,,
    百姓群情激奋,都是回家拿来了家伙,有菜刀,有锄头,有鱼叉,有木棒,有扁担,甚至还有人拿着擀面杖,大家都是一窝蜂的在黄廷的带领下,向鞑子兵发起了攻击。
    如此这般,武清城内经过戚正和黄廷的这般动作,很快便是陷入了大乱之中,鞑子人人慌乱,胆战心惊。
    “吱呀”的一声,很快便是有士兵按照之前的部署,迅速将武清城门打开,迎接李起大部人马进城。
    李起见武清城门这么快就开了,很高兴,心说这戚正和黄廷果然是人中豪杰,我汉家有如此人物,何愁大事不成!
    “杀啊!”
    李起猛然拔刀,遥天一指,而后便是一马当先,带着万余人马便是杀进了武清城。
    他们一万多人冲进去,城内的鞑子兵更加是招架不住,城头城下,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士兵和百姓追杀鞑子兵,只把他们杀的是慌不择路,抱头鼠窜。
    在战斗当中,为了最大程度的激发百姓的热情,李起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对鞑子的厮杀,每每近身接战,李起都是亲临第一线,这无疑将众人的热情是激发到了最高点。
    不过李起杀的性起,可却是苦了刘桃树,魏千章,魏万章他们,
    他们自从上次李自成破城的时候和李起失散,那就懊悔不已,懊悔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无法向皇上交代,向大明王朝交代。
    现在李起奇迹般的又和他们相遇,这使他们都是重新活了一般。
    现在李起不顾危险,亲临战阵,他们自然是万分紧张李起,生怕李起再发生意外,那样的话,他们就真的是百死莫赎了。
    所以刘桃树和魏千章魏万章他们都是时刻紧紧跟随李起左右,保护李起的安全,
    许多鞑子还没跟李起交到手,便是先死在了刘桃树他们几人的手里,这也让李起是颇为有些遗憾,遗憾自己不能尽兴杀贼。
    在人民愤怒的汪洋大海中,鞑子兵很快便是坚持不住了,许多鞑子甚至为了逃跑,不顾一切,有的甚至还直接从城头往城外跳,希望可以侥幸逃跑。
    不过这武清城作为京畿之地的重要城池,那做的也是城高墙厚,那些跳城的鞑子又是在慌乱之中跳下,哪里还能有好结果,都是直接摔死,
    有那一时不死的,那更加是痛苦,将死未死,别人也顾不上他,只能是在那里凄息哀嚎,受着那剧烈的苦痛,最后在苦痛之中死去,那还不如直接死了的好。
    还有的鞑子兵为了尽快逃离,甚至直接就对前面的鞑子同伴挥刀相向,丑恶嘴脸,可见一斑。
    正义与邪恶的战争进行了整整一个晚上,武清城内的战斗才算是结束,所有负隅顽抗的鞑子兵全部都是被击杀,正义最后终究是战胜了邪恶。
    战斗一结束,李起立即是作出了安排,
    第一件事就是即刻派出百余士兵,将自己在武清举事的消息急速散播,务必在半个月内,将这个消息在整个京畿之地广为传播。
    李起并不担心鞑子知道自己这个定王的存在,会即刻来反扑,因为李起相信鞑子两路大军进攻弘光和李自成,此时鞑子能够动用的人马绝对不多,根本就不用怕他们。
    所以这样广为告知的散布消息,李起就能在最快的时间集合百姓的力量,吸引他们争相来投,到时自己在京畿之地就能掀起一股滔天巨浪,
    若是上天垂爱,自己直接就能将鞑子干翻!
    第二件事情就是李起即刻派出曹顺,让他带着几个人前去和弘光朝廷接触,让弘光朝廷赶紧出兵,配合自己,这样自己就更加可以顺风顺水,鞑子的末日就来的更快了。
    本来这事情算是事关李起在京畿之地成败的重要关键,所以李起一开始是打算派岳来,或者是戚正,再不济也应该是张初九,张来宝他们这些人去。
    但是这时候队伍飞快壮大,对各级军官的需求很是紧缺,
    不说岳来戚正这样可以独当一面的人,就算是张初九张来宝这样的人,那一时之间也离不开。
    所以最后李起思来想去,还是把这事情交给了曹顺来办。
    一来曹顺机灵,嘴皮子利索,派去当使者还是不错的人选,二来据曹顺说他有个表弟在弘光朝廷当兵科给事中,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办事,派他去正合适。
    第三件事情就是紧急征用各个乡绅的粮草物资,以备那时百姓风景云从,物资可以及时跟上,
    要不然,等到人马有了,却是要吃没吃,要喝没喝,那可就尴尬了,堂堂王者之师,没有吃的,这不是个笑话吗?
    征用乡绅的物资粮草,这若是别人来做,那自然是千难万难,但是这时候李起有了朱三太子,定王朱慈炯的名头在,那真是顺利的不得了,
    那些个乡绅一听李起需要粮草物资,个个争着吵着要毁家纾难,你不要他们的粮草物资,他们还跟你急。
    所以这事情做的那是相当顺利,本以为这些个乡绅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动乱,应该廋了,不行了,哪知道不过两三天的时间,李起便是金银满仓,粮米成山,
    这也是让李起感慨不已,心说还是小瞧了这些人,这些个王八蛋,真他娘的肥啊!
    三件事情一下去,事情就几乎成了一半,剩下的就看运气了。
    是的,一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