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

第80章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80章

小说: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李起才是知道在自己被鞑子关押的这短短时间,鞑子竟然两路出击,一路由阿济格统帅,直奔李自成而去,一路由多铎统帅,直奔弘光朝廷而去。
    而且这两路大军皆是各自五万人马,一共那就是整整十万大军啊!
    这十万人马若是放在我们汉家王朝,那自然不能说有好多,但是放在鞑子身上,那他们可就跟把身家性命压上去了一样,这几乎就是鞑子能够动用的所有人马了,看来这鞑子所图不小啊!
    明白了现在的情况,李起不禁说道:“这样看的话,这时候鞑子在京畿之地可就没有多少人马了!”
    李起这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愣,再看李起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仿佛是把主意打到了鞑子身上。
    众人都是很快反应过来,难道说李起这是要趁机发动对鞑子的全面进攻!
    想到这里,众人无不是一阵惊愕,岳来道:“殿下,虽然鞑子大部主力派出去了,但是他们留在京畿的兵马力量还是不可小窥,再加之殿下身体刚刚痊愈,不宜征战,我看我们不如再等等时机!”
    戚正也不同意此时用兵,戚正道:“殿下,我也知道殿下光复大明江山的期望是有多强烈,但是如今京畿之地的抗清势力除了我们一家,便再无其他,若是贸然发动大战,只怕力有不殆啊!”
    李起没有说话,只是走出房间,看着外面正在警戒的士兵,李起思量了一会,而后对岳来问道:“我们现在可以动用多少人马?”
    岳来戚正两人对视一眼,岳来道:“一千人。”
    “足够了!”
    李起一言而决,转过身来,便是对众人说道:“当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旗,手下不过百余人,但是月余时间便景从百万,如此,足可见举旗的力量不需要多大,但是时机很重要!
    如今鞑子十万大军派出去了,剩下的兵马还要分兵镇守许多地方,力量真可谓是十分的薄弱。我敢说若是我没有被抓,估计鞑子还不敢那么放心大胆的派那么多人出去呢!
    现在鞑子兵力空虚,时机真是难得,我们一千精锐人马起事,再加上我这“朱三太子”的名号,还怕不能成事!”
    刘桃树魏千章魏万章三人见李起这般大气磅礴,丝毫不把鞑子看在眼里,这份胸怀天下的模样,只让他们是心中翻江倒海,热烈无比。
    刘桃树第一个大声赞同道:“殿下,只要殿下一声令下,刀山火海,刘桃树万死不辞!”
    魏千章魏万章两人也道:“我们唯殿下之命是从!”
    谢升吴天明两人也是点头赞同,对李起要义然举事的举动表示支持。
    只有那岳来和戚正两人还是感觉有点草率,岳来对李起道:“殿下,属下觉得还是有些草率了,我军和鞑子兵力还是相差甚远,若是一旦公然举事,必定遭到鞑子朝廷的兵马围剿,那时候,只怕我军难以应对啊!”
    戚正也道:“是啊殿下,此等大事,还是要从长计议啊!”
    “哈哈哈,,,”
    李起丝毫不为所动,哈哈大笑几声,笑过后,李起道:“你们太看得起鞑子了,鞑子之所以能够占据京城,乃是因为我大明横征暴敛,再加之天灾不断,这才是以至于民乱四起,最后被鞑子捡了便宜,若是我大明不乱,给他鞑子一万年时间又如何!”
    众人听了李起这话,皆是认同,这话说的确实是实情,鞑子说到底不过是尔弥小邦,即便武力强盛一时,但是整体国力和大明来比,还远远不在一个档次,
    这一点从鞑子几次入关洗劫大明,不管他打到哪里,最后都只能回去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么大的大明,他们占不住啊!
    而后李起又是说道:“我之所以要大举举事,不但是要抓住这有利的时机,还是因为鞑子两路人马前去攻打弘光朝廷和李自成,
    若是让鞑子消灭了弘光朝廷和李自成,那么鞑子席卷天下之势将更加明显,许多的人在看到这一点后,便是会加入到鞑子的阵营里面去,这样鞑子的实力也将再度跳上一个台阶。
    此消彼长之下,那时候,我们要对抗鞑子就更加是难了,死的人也更加是多了!”
    李起把话都说到这份上,岳来和戚正自然也是没有再反对的理由,于是他们都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见众人的意见都是统一了,李起精神大震,立即是做出了部署,
    “既然我们就快到武清了,那我们就在武清再度举事,待到人马壮大了,再直奔京城,把鞑子赶走,一举光复京都!”
    “属下遵命!”“属下遵命!”“属下遵命!”,,,
    五日后的武清城,此时的街道仿佛是突然多了许多的生机,往日里那冷冷清清的街道,这几天却是感觉热闹了起来,小摊小贩的叫卖声,百姓的熙熙攘攘声不绝于耳,好似太平年景一般。
    此时的武清县衙,新任武清知县张浩年正点头哈腰的站在一个鞑子老爷面前,对鞑子老爷汇报这些时日的武清事务。
    这个鞑子老爷是满达海手下的甲喇额真沙多余,上次满达海活捉李起后,志得意满,在班师回朝的时候路过武清,为了防止那黄廷和武嘉潘再度闹事,便是将沙多余所部人马留在了武清,以备不时之需。
    “沙多余大人,武清在我大清的统治下,在沙多余大人您的镇守下,百姓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盛世景象一日更盛一日,特别是从这几日起,那更加是繁荣兴盛,此,足可见我大清乃是天命所归啊!”

第两百零九章 祈福求雨
    知县张浩年不停的在沙多余面前说着好话,大拍马屁,奴才德性是显露无疑。
    但是这时候的沙多余却是满脸的担忧之色,对张浩年的好话是全然没有听进去。
    张浩年见沙多余这样,哪里还能不知道沙多余在想些什么,毕竟这时候他也是听到了一些风声,说是满达海王爷出了事,说是李起跑了,满达海被杀了。
    对于这个谣言,张浩年是不相信的,要知道满达海那是什么人,那可是堂堂正红旗旗主王爷,还是当今礼亲王代善的儿子,那本事可是大得不得了,哪里是那么容易杀的。
    于是张浩年对沙多余开导道:“沙多余大人可是在为满达海王爷的事情烦忧?
    若是的话,奴才还请大人不必担忧,满达海王爷可是天潢贵胄,自有天上星宿保佑,说李起那个反贼被人给救走了,那还有点可能,但是说满达海王爷被人杀了,这却是绝无可能,满达海王爷身边八旗精兵俱在,乱贼如何杀的了!”
    “可是,,,可是这谣言说的有鼻子有眼,甚至连满达海王爷怎么被杀的都说的跟真的一样,这要真是真的,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沙多余一脸的担忧神情,看来满达海有可能出事的消息还是给他巨大的压力,他此时孤军镇守武清,手中虽然有一千正红旗精兵在,但是真若是满达海出了事,军心不稳之下受到贼兵攻击,那可就麻烦了。
    沙多余这样担忧,张浩年却是满不在乎的笑了笑,不屑的说道:“大人多虑了,自古谣言又有哪个不是有鼻子有眼,要不然,谁信呢!
    再说了,若是那李起逆贼真的被人救走了,满达海王爷真的被人给杀了,这么大的事情,朝廷不可能不发文书下来让我们提高警惕,早作预备,现在朝廷无事,正可以说明这谣言乃是空穴来风!”
    这话说的还真是在情在理,毕竟和传言相比,朝廷的文书可信度更高,若是满达海真的死了,那还得了,整个京畿之地还不得被朝廷翻个底朝天,那逆贼便是藏到天涯海角,那也放不过他啊!
    “哈哈哈,,,”
    想明白其中关节,沙多余不禁是哈哈大笑起来,看张浩年的眼神也是柔和了许多,沙多余赞许道:“你这奴才倒是有几分激灵,不错,为本官赶走了烦心事,记你一功。”
    张浩年大喜,赶紧是对沙多余跪地叩头,连声道谢,这般的无耻谦卑之态,真真是看得人作呕。
    而后,张浩年又是说起了另外的一件事,“沙多余大人,昨日本县乡绅向下官提议,说是近来烈日炎炎,久未下雨,恐怕今年田地里的庄稼要歉收了,所以乡绅们希望官府可以出面祈福求雨,
    下官觉得这时候我们正好可以大大的搞一个祈福仪式,一来可以彰显我大清一心为民的善政,二来也可以安定军心民心,不知沙多余大人意下如何?”
    像祈福这样的事情本来属于民政,是地方县令这样的文官来操办,根本就不需要向统管军队兵马的武官来说,
    但是这年头武官地位早就不可和几十年前同日而语,再加上这武清又是以武立国的清廷统治下,而且又是初定,一切都不是很稳,正是需要武官来稳定地方,大显身手,
    所以这时候的武官自然是地位超然,可谓是地方军务民政司法一把抓,什么事情都是统兵的说了算。
    这般情况,张浩年自然是要事事向沙多余这个统兵大将请示,哪里还敢擅自做主。
    沙多余听了,也没有太在意,大手一挥,说道:“小事而已,你去操办吧,到时候本官去看看,有本官在,你们这里的神仙要是敢不下雨,我把他庙拆了,神像砸了!”
    “好好好,有大人出面,想必这求雨之事一定是马到成功。”
    而后,张浩年便是开始着手安排祈福求雨之事,说来也巧,这第二天便是黄道吉日,选日不如撞日,张浩年便直接安排第二天在县城郊外的土地庙举行祈福求雨大典,命令县衙一众官吏做好准备。
    一夜过得飞快,第二天,沙多余带着一百余精锐鞑子兵在张浩年的引领下,便是出了武清县城,去往郊外土地庙。
    此时,土地庙前已经是摆好了祭坛,十几个武清乡绅也早就是等候在了土地庙门前,在那里态度恭敬谦卑的等待着沙多余和张浩年的到来。
    见他们来了,一众乡绅齐齐跪地,道:“奴才恭迎沙多余大人,张大人。”
    这些个乡绅在说这话的时候,只感到比吃了苍蝇还要恶心。
    像以前大明的时候,他们这些乡绅那可是地方上的实际统治者,那朝廷派下来的县令,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拜他们的码头,要是县令得不到他们的支持,那他这县令就当不长久,也当不顺畅。
    那时候乡绅的地位是何等的风光,走到哪里都是一副当家老爷的样子,时不时的做个样子,来个修桥铺路,建庙铸堂什么的,许多百姓也是对他们尊敬有加。
    这般的风光,什么时候跪拜过谁,县令又怎么样,最多给你拱个手,点个头,这就算是给你面子了。
    但是现在到了大清统治,他们这些地方大老爷一下就都成了奴才,不但见了县令要跪拜,就连这些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武夫丘八,那也要跪拜,而且跪拜的更加要一丝不苟,
    要是态度稍微有那么点不恭敬,直接提起来就杀头,连堂都不过,罪也不定,真是一点王法体统都没有。
    早知道鞑子朝廷是这德行,当初就算是毁家纾难,那也要帮着大明打流贼,打鞑子。
    哎,现在想这些又有什么用,为了苟活性命,奴才就奴才吧,跪拜就跪拜吧,当狗就当狗吧。
    再说那沙多余见一众乡绅都是对自己态度恭敬,很高兴,很得意,大手一挥,道:“好奴才,好奴才,都起来吧。”
    “谢大人。”,,,

第两百一十章土地庙突变
    一众乡绅都是恭敬站起身来,毕恭毕敬的站到了两旁,而后簇拥着沙多余和张浩年进入土地庙。
    一众乡绅中只有一人脸上闪过一丝不屑的笑容,这个人叫何宝生,是武清县有名的乡绅,这一次提议祈福求雨就是他的主意。
    这时候的何宝生眼角不由得打量了几眼沙多余和张浩年,见他们两人都是如往常一般,并无其他反常举动和姿态,不由得心中有些得意,
    何宝生心里暗道:沙多余,张浩年,我倒要看看你们还能笑多久!
    沙多余在张浩年和一众乡绅的簇拥下进入了土地庙,首先映入他眼帘的就是那土地公神像。
    沙多余不由的露出了鄙视的神情,不屑的说道:“这就是你们汉人的神仙,一脸的傻笑模样,跟个傻子一样,哪里有我们满人的萨满法师厉害。”
    一众乡绅脸上都是不由得涌现一股温怒神情,对沙多余公然诋毁土地公,都是感到不满。
    不过不满归不满,倒也没有人敢说什么,这般想说又不敢说,想怒又不敢怒的感觉,真让一众乡绅是感到无比憋屈。
    乡绅如此,那县令张浩年倒是不以为然,只是在那里点头哈腰的对沙多余奉承道:“沙多余大人说的不错,想我萨满法师乃是全天下人的神,以后天下人自当也供奉萨满法师。
    不过此时再铸造萨满法师神像已经是来不及了,所以还请沙多余大人包容一下,先将就凑合着用一用。
    等以后下官命人铸造萨满法师神像后,我们就可以把这土地公神像给换了。”
    “哈哈哈,,,”
    沙多余见张浩年这样说,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笑过后,沙多余高兴的对张浩年说道:“你这个奴才倒是会说话,很好,很好,以后本官一定会在王爷面前为你多美言几句,到时候少不了你这奴才的好处。”
    “奴才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张浩年见升官有望,不由得是心花怒放,一张脸都堆成了花。
    这时候那何宝生便是走了出来,对沙多余和张浩年说道:“沙多余大人,张大人,这时候不早了,我们可以开始祈福求雨仪式了。”
    沙多余点点头,示意张浩年可以开始。
    张浩年得到示意,大手一挥,便是示意仪式开始。
    不多时,仪式正式开始,从土地公神像后堂便是走出来两排作道士服饰打扮的人,为首之人细看之下赫然便是那岳来!
    只见岳来领着十余人便是先对沙多余和张浩年躬身见礼,并无跪拜,然后岳来他们便是开始在大殿内作法。
    只见岳来手里拿着三支香,不停的在空中打转,嘴里也是念念有词,一幅做法模样。
    如此这般进行了一炷香的时间,其间岳来动作并无变化,可谓乏味至极,枯燥至极,沙多余和张浩年两人都是不由得不耐烦了,心不在焉起来。
    但是仪式并没有结束,他们也是没办法,只的是在那里干站着。
    就在此时,岳来便是眼中余光在沙多余身上一扫而过,见沙多余已经放下了戒备,
    猛然之间,岳来便是从那宽大的衣袖之中抽出一把利刃,趁沙多余不注意,一个箭步便是上前抵住了沙多余的咽喉!
    从岳来骤然发难,到成功将利刃抵住沙多余的咽喉,这整个过程还不到一个眨眼的时间,可谓是快如闪电,这让正百无聊赖的沙多余如何能招架得住,还未反应过来,便已经既成事实。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所有人都是傻了眼,
    怎么回事?这个道士怎么好好的把沙多余给劫持了,众人惊愕不已,久久的都是回不过神来。
    等沙多于反应过来后,刚想要出拳击打岳来,不想岳来手中利刃往前轻轻一划,沙多余咽喉处便是划出一道涓涓细流。
    “别动,再动一下要你的命!”岳来狠狠的道。
    沙多余见此,也是不敢乱动。
    “反贼,反贼,有反贼啊!”
    张浩年反应过来后,便是不住的大声喊叫,但是很快他的声音便是噶然而止,因为同样也有一把利刃抵住了他的咽喉,制服他的正是刘凤成。
    与此同时,在那土地公庙外突然间也是冲出来五百多精悍士兵,将那沙多余带来的一百多鞑子兵团团包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