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呵,,,”
李起听了戚正这话,不由得呵呵笑了笑,笑过后,李起对戚正说道:“戚兄,你也不要谦虚了,你的功劳大家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如果你没有立下足够的功劳,那我也不可能提议,大家也不可能通过,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就不要再推辞了,现在我解放军一切草创,许多部门都还在逐步改进完善,我们都是这个大集体的一份子,都是在为解放军的发展着想,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是发展一枝花,哪里能开哪里插的精神。戚兄,你就不要谦虚推辞,领命赴任吧!”
李起的这番话不但是把戚正说的激动了,就连岳来,刘凤成,关占山,张初九,曹顺他们这些人,也是听的连连点头。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是革命一枝花,哪里能开哪里插,这话说的真是好啊,一句话,就道尽了一心为革命事业,为解放军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的伟大情操,真是有水平啊。
他们哪里知道,这不过是李起盗用了伟大领袖的语句而已,当然,为了解放军的大发展,为了早一天实现天下太平,李起觉得盗用一下也无妨。
李起都这样说了,戚正自然也是不会再拒绝了,只见戚正郑重对李起抱拳说道:“那我戚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好!好!”李起很高兴,连说两个好字。
就这样,团长的职务就定下了,解放军第一旅第一团团长是李起兼任,第二团是岳来担任,第三团是戚正担任,这样最高级的指挥干部就已经确定,
然而戚正空出来的营长位置,必须要有人补充。
本来戚正作为李起第一团第一营的营长,那是李起的左膀右臂,为李起调度指挥都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的补充人选,也必须要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这一点不能马虎。
李起想了想,而后对刘凤成说道:“二哥,你就到我这第一团第一营担任营长,以后还需要你多多费心。”
刘凤成听了,不由得是对岳来和关占山他们对视一眼,而后只听刘凤成说道:“四第,我看我就不用调任了吧,我在大哥手里干的还是不错的。”
虽然说刘凤成现在也是个营长的职位,平调过去也属于不升不降,但是毕竟第一团团长的职位是李起兼任的,
在李起的手下当差,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接受任务,立下功劳,这样对以后的升迁也是很有帮助的,
但是刘凤成并不想调过去,而是想一直跟着岳来,在他手下办事当差,毕竟一直以来他就是岳来手下的人,对岳来的感情自然也是别人比不了的。
而且从权利架构来看,李起调离刘凤成的职务,让刘凤成和岳来分开,这似乎也是有一点分化岳来实力的意思,
免得岳来影响力太大,以后若是李起失去对岳来的管控,那么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岳来坐大,尾大不掉,影响到李起的权威。
如果把刘凤成调走,自然就可以大大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所以刘凤成不想调离岳来的麾下,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甚至心里对李起的这个调令,也是有了一点怨气,
心说:李起啊李起,现在事业才刚刚起步,你就学那权贵人家玩起了权衡之道,这是不是有点早啊?
照你这样的心思,以后若是你真的成事了,你还不得学那些个暴君屠戮功臣,这还得了!
能够坐在这里的人,又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每一个人都不是傻子,大家多多少少的都有一点对李起将刘凤成调离的行为,感到有一点意外,也有一点诧异,心里都在说这不会是李起在搞平衡吧。
心里有这样的心思,他们面上不由得也是变得更加郑重,甚至还有一点点的担心和惊恐之色,生怕以后李起再搞别的小动作,要是再搞出个什么监军来,那可就有的看了。
这一点他们倒也没有想错,那就是监军的办法已经是在李起的心中酝酿了,只是这个职务不叫监军,但是他比监军起的作用还要大,
只要这个职务付诸实施,那么从此以后,李起都将不再担心以后有人会有二心,然后带着军队背叛革命。
不过这些事情,李起都是一心为公,绝不是为了个人的什么权利和地位,如果李起有私心的话,也不用冒冒那么大的危险,跑到吴三桂跟前做卧底了。
同样,对于将刘凤成调离,李起也是一心为公。
“哈哈哈,,,”
见他们这样的神情,李起哪里还能猜不出他们心里的想法,只听李起哈哈大笑几声,笑过后,李起直接就是对刘凤成说道:
“怎么二哥,你是担心我对大哥有什么不满,以后怕大哥会威胁到我的地位吗?”
李起这样君子坦荡荡的行为,反而是让刘凤成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不不,,,”刘凤成赶紧是慌忙摆手否认,
其余一众人等见李起竟然公开说了这样的话,都是有些惊讶,感觉自己似乎是误会李起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诉苦大会
这时候,只听李起又是接着说道:“我们的队伍才刚刚成立,每一项具体的事务都需要有精干强将去执行,我作为首长,更是要起到带头作用,
但是我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为了我们的以后的发展壮大,我手下的几个营长必须也要是有能力有魄力的骨干,现在戚正去当了团长,我自然是要选派精干人员补上才行。
所以我得挑有经历的,有才能有能力的人才行,二哥你就是这样的最佳的人选,换了别人,能力不行,就会影响到我调度指挥,那时候对整个队伍的战斗力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这只是正常的调动而已,哪里又有那么多的弯弯绕子,现在我们的队伍不过才两千来人,还很少,哪里还需要玩什么平衡之道?
再说了,我和你们在坐的每一位都是割头换颈的兄弟,都是有过命的情谊在,都可以为彼此牺牲性命,
这样的交情下,我哪里还需要搞那么多的鬼心思,这些都是正常的工作调动罢了,现在我们队伍草创,调动的还不是很厉害,
等以后我们的队伍规模大了,人多了,那个时候调动也就更频繁了,
要是每一次人员调动,都像你们这样猜来猜去,那你们什么事也别干了,光是坐在家里猜哑谜,这一天也就过去了!”
有些事情其实坦白的说出来,更容易及时的解除误会,若是你不说,他也不说,都闷在心里,那时间久了,没事也要闷出事来,
所以现在李起光明磊落的把这些都说开了,大家反而是解开了心头的疑惑,对李起的调动和任命,更加是心里接受了,自若也就没有其他的看法了。
这时候岳来也是对刘凤成说道:“刘凤成,你就去吧,不要想那么多,四弟的为人难道你还不知道吗?再说了,大哥我也不是什么争权夺利的人,你这样想来想去,搞得我岳来反而是成了小人了。”
“哈哈哈,,,”
众人听了岳来这话,不由得就是哄堂大笑起来,一场误会也是消弥于形。
然后刘凤成自然也是不再推辞,欣然接受了李起的任命。
然后李起又是和众人商议了几个营长的人选,将在这次行动中表现非常突出的几个连长,全部提拔为营长。
至于营长以下的基层军官任命,李起则是交由各自团长来考察和任命毕竟,团长也需要有一部分的权利,不可能事事都由自己去操心。
参加会议的曹顺在一旁看得很感动,这样的场面就像几个好兄弟好朋友凑在一起唠家常一样,感觉很温馨。
不像在吴三桂的身边那样,凡是涉及到一些关于权利上面的事情,每个人都是勾心斗角,花花肠子一大堆。
有的人甚至更加不敢乱说话,生怕说错了一句话,就得罪了吴三桂,得罪了同僚好友,最后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那样的气氛和这里比起来,简直一个是严寒的冬季,一个是如沐春风春天,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这也让曹顺对解放军这个团体更加具有了认同感。
最高军官配置商定完毕,那么解放军再一次整编就迎来了如火如荼的进行。
在此后的几天时间里面,那些新加入进来的人,全部都是被分派进了解放军的三个团,从新规划整编。
经过他们的加入,解放军三个团也基本是人员满编,不像开始那样缺兵少员的那么厉害。
经过这一次扩编,解放军战斗人员达到了两千人,而且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经历过战阵厮杀,所以这战斗力自然也是不俗的,货真价实的强军,那是当得的。
而对于像班长,排长,连长这样的基层军官,李起则是对各个团长充分放权,让他们自由选择,提拔。
这样一来,许多的解放军战士因为在之前的战斗中表现英勇,也一一被提拔,成为了基层军官。
这让他们也是高兴不已,同时也大大的激励了其他的解放军战士,让他们在以后的战斗中,更加有了一往无前的气势。
以此同时,通过对最基层的军官任命,各个团长营长的权威也是得到了大大的加强,这也为他们灵活指挥队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经过了五天的基础训练,那些新加入进来的俘兵,这时候也是渐渐安心了,虽然不敢说对死心塌地,但至少不用为自己的小命担心,
这一点也是被李起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这是第一步,也是可喜的一步,是归心的一步,慢慢来,不急。
这一天下午,当大家结束了一天的训练,然后吃罢晚饭后,李起便是将所以解放军战士召集起来,开了一个诉苦大会。
为什么要诉苦?
因为只有知道苦难,才能明白美好生活是多么的可贵,才能对一切本不太重视的东西,加以重视,并且有守护他的决心。
这也将会是以后政委的主要工作之一,所以李起将曹顺带在身边,以便于言传身教。
等到人都到齐了后,李起便是开始了,下面的戚正,岳来,刘凤成,关占山,张初九,曹顺他们也是一一坐在下面,仔细倾听。
“战士们,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今天我们来到这里,都是因为这个世道太乱了,这个混乱的世道让我们背井离乡,这个世道让我们以加入分别,甚至是生死之别!”
大家听着这样的话,都是在心里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妻儿,还有兄弟朋友,不由得,大家就是变得悲伤起来,眼睛也是渐渐的红了。
“这位同志,你是哪里人?为什么会来到我们云蒙山?又为什么会加入到我解放军的队伍里面?”
这时候,李起便是随意的对一个解放军战士问道。
这个战士不是李起事先找好安排的,确确实实的是李起随意挑选的,这个年代的人,又有几人不苦,所以李起根本不用事先安排。
第一百四十七章 张有信
那个被李起问到的战士叫张有信,今年二十六七,老家在辽东,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另外还有两个姐姐,三个妹妹,加一块就有九个了。
其实他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不过因为疾病的原因,这三人都没有长成,要不然,那就是一十二个了,这么多的兄弟姐妹,真真可以说是一个手足多多的大家庭啊。
如果是在太平年月,这样的大家庭是很幸福的,也很热闹的,但是在这样的年代,从出生的那一刻,便注定了这是一个苦难的开始。
本来张有信的家里是不错的,是一个颇有家资的人家,生活还是不错的,要不然,他爹娘也不敢生这么多,生了也养不活。
但是美好的生活在九年前改变了,那一年张有信的老家被鞑子祸害了,他们兄弟几个带着爹娘,还有姐姐妹妹们躲避战乱,但是在路上不幸被鞑子俘虏。
当时他的爹娘便被鞑子毫不留情的斩杀,因为上了年纪的老人是不能为鞑子干活,提供生产的,所以老人和小孩,鞑子都是不需要的,见了就杀。
眼见爹娘要被害,姐姐妹妹要被侮辱,张有信和他的哥哥弟弟们自然是以死相抗,不想在鞑子的屠刀下,张有信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被砍死了,只有张有信和另外的一个弟弟因为受伤了,没要被杀,毕竟鞑子还要留着他们当奴隶。
至于他的姐姐妹妹们,不用想也知道要面对什么样的待遇,因为不堪受辱,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当场或撞墙,或因为反抗激烈,被鞑子杀害。
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她们则是反抗不过,求死不成,被鞑子侮辱,而后被鞑子带回家里当了玩物。
而张有信和他弟弟两人,也是被带回鞑子的庄园,成为了鞑子的奴隶,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见过他的姐姐和妹妹,也不知道她们在哪里,过得怎么样。
苦难并没有结束,五年前,他的那个弟弟因为病了,不能干活了,被鞑子的包衣奴才扔出了庄园,尽管张有信苦苦相求阻止,但是这丝毫改变不了什么。
当张有信见到他弟弟的时候,他的弟弟已经是被活活冻死。
那一刻,对鞑子的无边仇恨让他咬牙切齿,他将自己的嘴唇都咬出了鲜血,他很想去和鞑子拼命,
这个信念支撑着张有信在苦难的奴隶生涯里面活下来,在这一刻,这股信念达到了顶点。
但是像他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多,鞑子又哪里不会有防备,再加之鞑子是不会直接管理像张有信这样的人的,代替鞑子管理的是那些阿哈包衣,
所以张有信根本找不到机会报仇,哪怕是一点机会,都没有找到,要不然,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希望,他也不会放过。
后来,张有信遇上了一个机会,逃出了鞑子庄园,张有信分外珍惜这次机会,他一路小心翼翼,昼伏夜出,终于这一次老天对他不薄,让他逃出了鞑子的地盘,回到了大明的治下,来到了关内。
在关内,张有信尽管也很想要报仇,但是凭着他的能力,报仇是痴心妄想。
但是他不曾有一天忘记爹娘和兄弟姐妹的惨死,报仇,是支撑他活下去的唯一信念。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张有信在一户大户人家当仆人,后来闯军来了,把他做事的老爷杀了,同时也把他裹挟进了闯军的队伍里。
之后,他甚至跟着李自成参与了一片石打战,那一天他很兴奋,他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有机会报仇了!
但是当他心怀无限希望,希望可以手刃鞑子的时候,他身处的闯军却是兵败如山倒,他也被溃散的闯军裹挟着逃离了战场。
最后,张有信被吴三桂士兵俘虏,很幸运,他没有被杀,反而是被编入了吴三桂的大军,成为了吴三桂大军的一员。
再后来,紧接着又是吴三桂投降清廷,而他张有信也是迫不得已,跟着一并投降。
当然,这不过是一个表面的假象而已,在张有信的心里,报仇的信念没有一时忘记。
终于,他在一次黑夜当中,趁着一个鞑子不注意,竟然亲手杀死了一个鞑子兵!
那一天,张有信哭的成了一个泪人,他觉得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好想自尽,然后去寻找自己的爹娘,还有那兄弟姐妹。
但是在他拔刀自尽的那一瞬间,他又是停止了手里的动作,
“杀一个还不够,最少要杀十个,才能为爹,娘,哥哥,姐姐,妹妹他们报仇雪恨!”
爹,娘,八个兄弟姐妹的血海深仇,又是再一次的支撑张有信活了下来。
但是自那以后,张有信再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