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

第262章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262章

小说: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李起也可以强制命令,但是这很显然违背了李定国的意志,这会让他一生都不安心。
    “罢了罢了,既然你这样,朕也不管了。”
    李起说完便是悄悄对那身边的御医使了使眼色,然后便是离开了。
    那御心领神会,过了没多大功夫,便是寻了一个由头,走了。
    “怎么样,以他现在的伤势今晚能撑过去吗”
    表面上李起虽然是答应任由李定国,但是在心里他绝不可能看着李定国就这样白白浪费一条性命,
    这样不但大明王朝失去一个支柱,他妹妹坤兴公主也要守寡一生,这是李起所不愿意看到的。
    御医不敢隐瞒,说道:“回皇上,李将军腿上和胳膊上的伤口倒还好一点,唯独小腹上的那一刀着实是伤势严重。
    若是不能及早止血,上药包扎。便是十个铁打的将军也挨不过今晚。”
    李起听了脸色凝重,想了想,然后说道:“待会你找点迷香偷偷放在房间里,把他迷晕,迷重点,然后给他止血,包扎伤口,
    等过两天他醒了,在他醒之前把伤口全部清理干净,记住,一定要做好,不要让他察觉到。
    只要办成了,朕重重有赏,并且此事你决不可泄露半句。”
    “为皇上当差,不敢请赏。”
    那御医见李起严肃认真,心知这事情不小,于是郑重答应下来。
    这个办法也是李起现在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总不能眼睁睁的就看着他去死吧。
    果然,李起的这个办法当真是见效了。
    这御医乃是个中好手,找了一些特殊迷药,神不知鬼不觉的便是在房间里面点燃。
    李定国此时虽然还有意识,但却并没有寻常人那般清醒,很快便被迷药给迷晕了。
    而后御医便是给李定国止血,包扎伤口。
    李定国这一昏迷直到三天后才醒来。
    不过在他醒之前,御医已经遵照李起的吩咐,将伤口上的药全部处理干净。
    因为这御医医术高超,手段高明,再加上此事只有坤兴公主,李起,还有御医三人知道,三人配合默契,李定国自然不疑有他,心中也是一块石头落了地。
    之后李定国三刀报恩的忠义之名也远播四方,许多人都是将李定国视为大丈夫,真好汉,再也不敢把他当流贼看待了。
    以此同时,张献忠的谋逆之案也已经尘埃落定。
    那天晚上张献忠和孙可望两人,以及五六十名张献忠的心腹手下,他们都是当场被箭射死。
    至于刘秀,还有二十几个手下则被当场捉拿,而后他们和之前早已被捉拿的艾能奇一道接受审判。
    因为整个案件简单明了,极其清晰,所以不过五六天的时间便已尘埃落定。
    最后他们所有人都被判斩首示众。
    当然,李起并没有诛连他们的家人,在威严的同时也不失仁义。
    老百姓对李起的这个判决也是非常的拥护,因为整个案件从发生到最后尘埃落定,这每一个环节都是没有刻意隐藏,
    相反,反而是朝廷刻意的将消息向公众透露,使得即便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能知道事情的真相。
    所以自然也就没有老百姓去指责李起,误会李起在之前接受张献忠投降的时候便存了必杀之心,这样的误会都是没有发生。
    老百姓在观看刘秀等人被斩首的时候,人人都是激动高昂,大声咒骂着这些人不是东西。
    人群中,一个年约三十的清瘦男子,他一直都在时刻观察着老百姓的言语态度。
    当彻底摸清了老百姓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后,他便悄悄地出了人群,消失在街头。
    没多大功夫,他竟然是出现在了李起的御书房。
    此时那时刻在御书房侍候的太监宫女都已经被李起叫了出去,整个御书房内便只有李起和他两人在。
    “锦衣卫指挥使王孝珍,拜见皇爷,皇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错,此人便是李起之前秘密任命的锦衣卫指挥使。
    他叫王孝珍,是王承恩的侄子,也是一名太监。
    说来也是可惜,别看他的叔叔王承恩那么大名气,最后这太监的地位也做得很高,但其实发迹发的很晚。
    在王承恩发迹前,这王孝珍因为家里贫困,五六岁的时候就被家里送进宫来当太监。
    那时候的王承恩也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太监,并不能照顾家里,否则这小子也不用受这苦。
    不过后来王承恩因为跟随崇祯帝受到重用,所以他王孝珍也跟着沾光,在宫里混得不错,人人都是对他讨好巴结。
    后来李自成攻破京城的时候,王承恩陪着崇祯皇帝煤山自缢,那一天本来这王孝珍也是要一同前往的。
    只是因为当时皇宫太乱,他没有找到王承恩,这才是没有一起上吊。

第六百七十九章 敲打
   
    后来李起登基称帝,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恢复锦衣卫。
    不过大明实在是太大了,官员也实在是多了,在如果不对这些官员进行有效监督,不对四方军情平民情进行有效侦查,那么极其容易失控。
    所以后来李起便也想着可以先暂时恢复锦衣卫。
    李起之所以恢复锦衣卫,看中的就是锦衣卫成名已久,凶名赫赫,一恢复,立即便可有效运转,震慑力强大。
    而因为这锦衣卫的指挥使是一个重要的职务,所以李起必须要交给一个绝对放心的人。
    但是放眼望去,李起手下的那些大将比如说岳来,戚正,黄廷,郭云龙他们如今都已是独当一面的将军。
    李起还得依靠他们去征战四方,自然是不可能委任他们出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
    后来李起偶然得知王孝珍没死,对这个人,李起的身体本尊也有一些印象,但不是很深刻。
    这个人一进入眼帘,李起就感觉他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一来这王孝珍深受王承恩的影响,虽是太监,但很有些骨气和节义。
    二来他是一个太监,太监存在的基础就是依赖皇权,皇权如果不稳固,那么他也就将灰飞烟灭。
    所以从制度上来讲,这个制度的设计就已经保证了王孝珍对自己的忠心。
    第三,那也是离李起的一点感恩之心,毕竟当初陪着崇祯帝上吊的只有王承恩一人。
    王承恩现在能找得到的也就只有王孝珍这一个亲人而已,李起感念王承恩对崇祯帝的忠义之心,于是便决定试用一番王孝珍,看看他能否堪用。
    得到李起的任命,王孝珍自然是分外激动,都恨不得为李起去死。
    为了不辜负李起的信任和厚望,所以王孝珍在恢复锦衣卫的过程中也是劳心劳力,全力以赴,干的不错。
    特别是这一次张献忠的事情更加是大功一件,李起对此很是满意。
    “孝珍,你这次做的不错,若非你锦衣卫及时察觉张献忠的异动,只怕坤兴公主都会有危险。”
    得到李起的赞赏,王孝珍自然也是很激动,不过他依然不敢得意忘形。
    “奴婢,”
    一句“奴婢”出口,王孝珍又立即改口,“孝珍不敢居功,这都是皇爷手掌乾坤之故,小真不过是跑腿传信而已。”
    “呵呵呵,,,”
    李起微微笑了笑,“你小子倒还真是像你那叔父。”
    说完,李起又是话锋一转,问道:“百姓对张献忠谋逆一事如何看?”
    “回皇爷,百姓对张献忠谋逆一案皆是拥护皇爷的决定,没有人误会皇爷,还请皇爷也放心。”
    有道是水滴石穿,聚沙成塔。
    对民心,李起一向都是极其看中,若是有人因为张献忠的事误会自己过河拆桥,虚情假意,这自然不是李起希望看到的。
    得知百姓并没有误会自己,李起也是放心不少。
    而后李起便是向王孝珍下达了新的任务。“孝珍,李自成那边,还有多尔衮那边,如何了?”
    “回皇爷,锦衣卫,目前已有百余人进入陕西,前去恢复锦衣卫在陕西的架子。
    不过因为时日尚短,所以还不能发挥什么作用,不过还请皇爷放心,假以时日,打入李闯及其心腹宅院指日可待。
    至于关外的多尔衮,还请皇爷降罪,因为鞑虏防我大明甚严,我们派去的两批锦衣卫三十余人都是查无音讯,想来当是遭了毒手。”
    说到这里,王孝珍不由得也是有些沮丧。
    确实,自从多尔衮败退回去之后,那真真是风声鹤泣,大明但凡一点点风吹草动,他都是分外关注。
    而对他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他更加是严防死守,生怕有人借他在大明的几次大败兴风作浪,推翻他的地位。
    再加之多尔衮身边有洪承畴给他出谋划策,所以即使精锐如锦衣卫,现在依然也无法顺利打入鞑子内部,更枉谈打探消息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李起虽然有些失望,但不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李起也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高兴的。
    “不急,慢慢来,鞑子那边若是困难太大,可以先放一放,免得枉送性命。
    但是李自成那边要抓紧,那是我们当前的重中之重,他随时都有可能对我们朝廷用兵。
    所以锦衣卫要不惜一切代价打入李自成内部,探知他的军情,若是有需要,甚至要对他们进行刺杀。”
    “皇爷放心,孝珍一定尽力办妥,绝不敢有负皇爷所托。”
    “很好。”
    这时候李起又是话锋一转,说道:“如今锦衣卫己经不是以前的锦衣卫,许多事情你们要掌握分寸。
    对内是对内,对外是对外,在我大明内部,锦衣卫只有侦查和审讯之权,而无捉拿和审判之权,你明白吗?”
    “明白,请皇爷放心笑,孝珍明白皇爷心意。”
    这时候李起没有说话了,只是静静的看着王孝珍。
    王孝珍顿时只感到一股强烈的压迫感将自己紧紧包围,本能的,他便是将头深深的埋在地上。
    “王孝珍,小周子哪去了?”
    王孝珍听了浑身一个激灵,吓得不住磕头求饶,“奴婢该死,奴婢该死,求皇爷饶命。”
    “抬起头来,看着朕。”
    王孝珍不敢不从,支撑着颤抖的身子抬起头,看着李起。
    这时候李起平静的说道:“自古神兵利器,如果使用得当,皆可斩尽妖魔,无往不利。
    而如果使用不当,便会反噬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锦衣卫便是这神兵利器,但你不是主人,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只要你一心一意办事,朕便许你一世富贵。
    但若你收不住自己的心,管不住自己的手,那时,你叔父是你叔父,你是你,朕的意思你明白吗?”
    王孝珍心情无比忐忑,一颗心扑通扑通乱跳。
    “奴婢明白,奴婢再也不敢假公济私了,再也不取乱欺负人了,还请皇爷再给奴婢一个机会,奴婢再也不敢有私心杂念了。”
    

第六百八十章 要勾结吗
   
    敲打的差不多,李起自然也就没有太过深说,毕竟有些事情不需要说的太透。
    当然,这时候的李起似乎也已经说得比较通透了,只要王孝珍不是个傻瓜,自然也应该知道。
    即使是锦衣卫干着监视别人的勾当,但是他们也依然在被别人监视,这就是制衡。
    “起来吧,以后好好当差,自然有你的富贵,朕绝非凉薄之人,这一点你也应该清楚。”
    “多谢皇爷,多谢皇爷,奴婢以后一定好好当差,决不敢再犯了。”
    “下去吧。”
    “是,奴婢告退。”
    王孝珍连声答应,而后才是出了御书房。
    这时候一股西风刮来,王孝珍浑身一个哆嗦,王孝珍这才是发现自己的中衣已经是全部被冷汗打湿。
    “天威赫赫,天威赫赫啊。”
    王孝珍说着便脚步飞快的向着锦衣卫大牢而去。
    虽然现在锦衣卫的职权被李起严格限定,只有监视和审讯的权利,但毕竟审讯也要有地方,所以以前的锦衣卫大牢也是被保留下来,锦衣卫依然可以使用。
    王孝珍来到大牢,火急火燎的便是到了一个阴暗潮湿的牢房。
    牢房里,一个浑身是血,已经气息奄奄的人正躺在地上,这般如此,若是再拖个一二日,即便不用刑,那也别想活了。
    “快快快,让大夫给他医治。”
    不错,地上的这人就是被李起称作小周子的那个人。
    这个小周子以前也是宫里的一个太监,长得一般,但却是有一张伶牙俐齿。
    不过也正因为有这张伶牙俐齿,也给他招来了今日的祸。
    原来前几年还是崇祯帝的时候,那时候王孝珍在宫里和一个宫女结成了对食。
    对食,也就是宫女和太监结成夫妻,两人虽然不能像寻常夫妻那般行周公之礼,
    但是除此之外,两人和寻常夫妻没有什么两样,出双入对,彼此照顾,形成彼此依赖的精神寄托。
    王孝珍和那宫女结成对食后,两人开始的时候也非常恩爱。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减弱,后来这个宫女和小周子认识了。
    这小周子见那宫女很漂亮,于是也动了心思,因为小周子很是花言巧语,又还颇为懂得讨好人,
    所以一来二去,这小周子便与那宫女也偷偷地结成了对食。
    不过纸终究包不住火,最后这事情还是被王孝珍知道了,那时候虽然王孝珍没有今天这锦衣卫指挥使的地位,但他好歹也是王承恩的侄子,那地位岂是等闲。
    像小周子这样的小太监竟然敢抢他的女人,这跟找死也没有区别,所以得知事情败露后,小周子也是连夜逃出宫去,算是侥幸逃得一命。
    王孝珍本欲求王承恩再派人出宫捉拿,怎料后来李自成破京城,如此,这事情便耽误下来了。
    直到现在王孝珍被李起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他一上任,一边全力着手恢复锦衣卫,
    与此同时,他也派人去捉拿这个小周子,要报当年这个夺妻之恨。
    锦衣卫办事那岂是等闲,没两下工夫,便把他给抓拿了,不光是他,就连他在老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也是一并抓拿。
    一抓回来,王孝珍便对他一阵严刑拷打,以消心头怒火,这些自是不必多说。
    这件事情你说王孝珍那也不是全错,毕竟小周子明知那宫女已经和王孝珍结成了对食,还去招采,这也是有错在先。
    但王孝珍抓他一人也就罢了,也不能抓他一家老小啊,这就做得有点过了,所以说双方都有错。
    既然如此,李起自然也就没有对王孝珍太过追究。
    几个锦衣卫见王孝珍竟然这样要请大夫来给小周子治伤,都是有些惊愕。
    因为在此之前王孝珍对小周子那还是恨得咬牙切齿,都恨不得把他吃了,现在却是要救他,这转变的太快,他们都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
    “还不快去请大夫,这些小事难道还要我亲自去吗?”
    几个锦衣卫这才是反应过来,而后慌不迭的便是前去找大夫,剩下的人则是赶紧把这小周子扶到一个还算干净的牢房等待。
    经过大夫的一番诊治,小周子也没有了性命危险。
    大夫走后,王孝珍便是对那小周子说道:“狗杂碎,你给我听好了,这一次咱家对你一番折磨也算去了心头之恨,你也算得了报应,你我之间的恩怨就此一笔勾销。
    不过从今以后咱家不想在京城的地面上看到你,否则,看你一次打一次。”
    “多谢公公饶命,多谢公公饶命。”
    这小周子得知逃脱大难,高兴的不住磕头感谢。
    这件事情过去后,王孝珍在个人的事情上收敛了很多,对李起的敲打,他也是深深地震撼了,一辈子都忘不掉。
    此后他兢兢业业地当差,只希望可以多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