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对顾炎武此行,虽然说略感失望,但是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这高杰手下有一个李成栋,另外还有一个刑氏在,这两人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反观刘泽清军中,却是连一个像样的人物都没有,所以说此行顾炎武虽然没有办成事,但是责任也并不全在他。
信中,顾炎武向李起承认了自己办事不力的错误,同时也请求李起可以准许他们用兵。
若是有条件,顾炎武也希望李起可以派出大军予以支援,以确保战事可以一击得手。
李起其实这时候也想出兵,好好给李成栋他们一点颜色看,但是此时的他却是一时之间抽不开身。
因为此时正有数以万计的百姓在定王府外请愿,他们的诉求则是希望李起可以留在南《》京登基称帝。
李起对于百姓的诉求,一直都是认真对待,但是这次心里却是不禁有所疑惑。
老百姓一直以来对于官府都不会有过多的要求,只要能够活命,他们几乎一辈子都不想跟官府扯上任何关系,这是封建王朝老百姓的普遍特点。
但是现在老百姓竟然主动来请愿,并且规模还如此之大,若是没有人带头组织,只怕没有人相信。
而且大明王朝自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那里已经定都两百多年,现在不光是天下的老百姓习惯了神都在北《》京,就连南《》京的老百姓也已经习惯了,
而现在他们突然提出这样的一种诉求,可想而知,里面必有蹊跷。
于是李起让刘桃树在暗中细细打听,很快就打听清楚了,
原来是那些买田置地的商人在暗中鼓动,为的当然是希望李起可以顺应民心民意。
这样一来,他们在南《》京城内城外置办的田宅土地就可以价值倍增,大赚一笔。
反之,如果李起不在南《》京登基称帝,那么他们手中的这些屋舍土地,就不会有人接手,他们花大价钱买来的这些东西,便一时之间变现不了。
这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打击。
须知他们许多人都已经是将身家全部投入到了这场豪赌之中,甚至有人不惜举债,借高利贷去赌。
所以这些人他们是输不起的,在焦急的等待当中,他们迟迟等不来李起在南《》京登基称帝的消息。
于是他们暗中悄悄串联,鼓动老百姓,让老百姓来定王府请愿,希望李起可以在南《》京登基称帝。
老百姓一直以来都是最容易被人鼓动的,稍稍几句话就可以挑起他们的情绪。
再加之李起本来就在老百姓心中威望极高,李起在哪里,哪里自然就最为安定,百姓就最为安全,所以老百姓自然也是非常渴望李起留在南《》京当皇帝。
这样一来,他们都可以得到切切实实的好处,首先安全就绝对不是问题。
再其次,南《》京以后达官显贵多起来了,那么自然也将比以前更加繁荣,老百姓也可以沾沾光。
也可以说是各有所需吧,老百姓稍稍被人一挑动,便是纷纷结伴而来,到定王府门前请愿。
老百姓这么好鼓动,这也出乎那些奸商豪赌者的意料,同时也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因为一直以来李起对于百姓的诉求,那基本上可以说是有求必应的,对老百姓那真可谓是好的没得说。
现在面对数万计百姓的请愿,李起一定会答应留下来,这样一来,他们这一辈子可就吃穿不愁了,逢人便可以吹嘘自己的这一次豪赌了。
“这些人倒是好算计。”
李起喃喃自语了一句,虽然脸上不怒不喜,看不出什么很大的情绪波动。
但身边对李起极其了解的刘桃树,他还是感觉到了李起的愤怒和为难。
现在李起如果答应了老百姓的诉求,那么无疑便合了这些奸商意,同时也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但若是不答应百姓们的诉求,老百姓无疑也会对李起有所怨言,李起在他们心中那光辉伟岸的形象自然也会有所折损。
那些奸商小人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这才有如此心思。
刘桃树自然是十分气愤,对李起说道:“殿下,这些人竟然敢鼓动百姓,威胁殿下,不如这一切便交给属下去办吧。”
第五百四十五章 苦衷
面对着刘桃树的请求,李起只是微微笑了笑。
李起知道只要自己一点头,那么刘桃树这一出去,便不知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
即便不杀这些人,那这些人也将一下子将整个南《》京的大牢塞满。
这样的局面自然是李起不希望看到的。
对于这些人,李起自然也是非常的看不惯他们,但是他们目前的表现虽然说多少也是在威胁自己,但毕竟也没有到令人发指,不可容忍的地步。
这就像后世许多的商人一看行情不行了,就雇人去打砸自己的售楼处,为的就是要引起朝廷的重视,然后让朝廷出台政策保护他们,维持社《》会《》稳定。
现在这些奸商们虽然也在威胁李起,但毕竟也只是在街头巷尾诉说而已,要拿确凿的证据,也不可能拿得到。
而且不能因言获罪,这是明末这个时期主流的社会观点。
李起如果以这个来问罪于他人,自然是会引起天下人的不满,李起也将给天下人留下一个不能虚心纳谏的印象。
这对一个君王来说是一个极其恶劣的评价,若是再被有心人宣扬,这将对以后的施政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
所以李起现在并不打算对他们进行强硬手段,因为李起认为市场会给他们血琳琳的教训。
“走,出去见见百姓们。”
李起从容的便是带着刘桃树,魏千章,魏万章几人出了定王府,来到了一众百姓的面前。
百姓见李起出来了,都是激动不已,
“殿下,殿下,求殿下留在我们这里登基称帝吧,我们本来就是大明朝的国都啊。”
“是啊殿下,你就留在这里吧,殿下你就留下来吧,这里也是你的家,也是我朱明皇族的家啊。”
百姓们一个个都是说着心里的话,有那容易动感情的人,这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
当然,这些人是真情流露,有的人却未必如此,只见有一些人在背地里贼眉鼠眼,看向李起也是一脸的奸笑。
心说这下定王还不得上当。
然而接下来李起的话却是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并且给了他们极其重大而致命的一击,使得他们从此之后便是坐立不安了。
“乡亲们,你们都起来吧,都起来罢。”
“不,殿下你不答应我们,我们就长跪不起。”
长跪不起,这句话一直以来便是极其要挟人的话,多少人带着一大帮人就这样跪在某个人的面前,说着不答应就长跪不起之类的话,
而之后,往往他们也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但是很显然,李起并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有所让步。
“乡亲们,你们要知道国家大政方针既然已经制定,便会有他的道理。你们知道当年成祖爷爷为什么要迁都吗?”
老百姓自然是不知道什么国家的大政方针,百姓都是一脸疑惑的看着李起。
李起又道:“那是因为我大明王朝一直就有那心腹之患,在广袤的草原上一直以来就有着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
他们走了一拨又一拨,但是他们每一拨人对我中原王朝都是虎视眈眈。
就像我们大明刚建立时那草原上的鞑靼人,那是何等的嚣张,何等的不可一世,土木堡之变,他们甚至带领着几十万大军包围了神都。
后来鞑靼人没落了,又有那满州鞑子崛起,他们在凶残程度上一点不输鞑靼人,残杀我大明无数百姓便是铁一般的事实。
对他们,难道我们不应该防御吗?
对他们不加防御,那么一旦让他们寇边入关,那我大明王朝,还有整个汉家天下,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李起通俗易懂的话自然也是让老百姓对游牧民族有了全新的一番认识。
“怎样防御他们?最有效最坚决的措施当然是将神都设在他们的面前,以帝王最坚决的信念和意志去抵御他们。
正已经为如此,这才有了成祖爷爷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遗训。
乡亲们你们想一想,我本藩把神都迁回南《》京,那么这无疑也将削弱在京畿之地的驻军,
游牧民族若是再一度攻打我们,而我们南《》京离那里地跨千里,鞭长莫及。
他们入关后又将直接威胁我们的中原地区,你们想一想那时朝廷又将面临何等的危险?天下百姓又将面临何等的危险?”
说到这里,李起郑重对百姓们躬身下拜,
“乡亲们,不是本藩不听从你们的建议,实在是此事事关天下江山社稷,事关天下百姓安危,事关汉家生死存亡,这等大事,本藩实在是不敢轻举妄动,擅自更改啊。”
说完,李起更是一下直接对一众百姓跪在地上,大声道:
“如果乡亲们不能够体会本藩的苦衷,不能够体会朝廷的苦衷,一定要对本藩咄咄相逼,那么本藩也只能在此长跪不起了。”
李起这般态度,立马就是让所有的百姓震惊了,他们都是呆愣在那里,所有的人全都傻了。
这年头,在封建王朝,试问又有哪一个百姓见过亲王对自己下跪的呢?
而且这个亲王还是即将要登基称帝的君王,未来皇上,这等场面,别说是见到过,便是在戏文里,那也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
“殿下,你快起来吧,是我们不懂事,我们不敢求你迁都了。”
“是啊殿下,你快起来吧,我们不敢再说这样的话了。”
“我们不敢了,不敢再说了。”
李起的这一跪,他们试问又有谁敢受呢?
百姓们一边慌忙躲避,一边大声疾呼,只想要把李起劝起来。
“乡亲们,你们能够体会本藩的苦衷吗?还要本藩在这里登基称帝,以后留在这里当皇帝吗?”
“殿下,我们都知道殿下的苦衷了,原来这事情竟然有这么严重,我们一直都不知道啊,
现在殿下说了,我们自然也知道轻重缓急,我们以后再也不敢向殿下说那样的话了。”
“是啊,是啊,我们不敢了,不敢了。”
第五百四十六章 利令智昏
一众百姓在李起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讲解下,自然也是明白了李起的苦衷,朝廷的苦衷。
就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请愿活动很快便是在李起的干预下结束了。
然而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是结束了,但是背地里却才刚刚开始。
因为李起的那一翻话,无疑便是已经郑重表态了,说自己不会留在南《》京登基称帝。
这样一来,那些在背地里面搞小动作的奸商们。他们自然也是知道李起以后一定是要离开南《》京的。
这真真是要了他们的命了。
要知道他们为了尽可能又快又多的购买那些田地宅院,那都是花了比市面上高的价钱买来的。
虽然说未来不可能变得一文不值,但是亏本,要砸在手里,一时之间不能变现,这自然也是注定的。
他们一个个的都是如露了气的皮球一般瘫坐在地上,面如死灰,脸色惨白。
不也很快便有一人站起来,道:“不行,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
这个人叫做王先通,乃是这些人里面购买田地宅院最多的人,
这一次,他不但是用万贯家财全部用来购买田地宅院,还不惜借了高利贷,就是因为这一次赌注下得太大,所以使得他根本输不起。
李起若是真的离开南京,那么也将意味着他彻底的输了这一场赌注,到时候不但要被债主追得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还要被亲朋好友唾弃,因为他不但是借了高利贷,还对所有亲朋好友张了口。
也正因为如此,他是所有人里面第一个跳出来要反抗的人。
他的话自然也是得到了其他几个奸商的一致认同。
他们听了都是精神为之一振,不过很快他们却又是蔫吧了。
“不坐以待毙,我们又能如何呢?定王殿下武功赫赫,手里的军队更加是钢铁雄狮,
虽然说我等府内家丁也是数以百计,千计,但是真要是对上定王,还有他的大军,那也只是螳臂当车,不,我们连螳臂都不如。”
“不错,定王对付鞑子那都跟玩一样,从来都没有失败过,对付我们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吗?”
一直以来,李起和他的大军就像一个神话一样被老百姓传颂,所以当这些奸商想到要对抗李起的时候,他们本的便是退缩了。
鼓动一下老百姓还是可以的,真要真刀真枪的和李起干,便是借一百个胆子给他们,他们也没一个人敢。
他们能够想到,王先通自然也能想到,所以王先通并不打算用武力去对抗李起,因为他知道这样非但没有半分胜算,反而会使自己死的更快。
他另有一番计较,只听他说道:“这件事情我们当然不能硬来,所以我们得用巧,使计。”
其他人等都是来了兴趣,“王老爷,你有什么妙计,快说来我们听听。”
“是的是啊,王老爷你快说说,我们都急死了。”
这些奸商们个个都是急不可耐,王先通便是对他们一阵耳语。
他们听罢,都是露出了高兴的神情,仿佛如那落水的人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眼神之中又是散发出了希望的光芒。
“王老爷真是妙计啊妙计啊,只要这计策顺利实施,定王殿下便是想不在这里登基称帝,那也不行啊。”
“不错不错,王老爷真是妙计啊,我大明历来便是以孝治天下,这回定王殿下是不得不就范了。”
王先通被他们一阵夸赞,心里自然也是非常得意,不过此事毕竟关系重大,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所以他也是郑重叮嘱道:“几位老爷,你们也知道定王殿下武功赫赫,所以这件事情我们只能在暗地里做,切莫走漏风声,否则我等都人头不保。”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几个奸商自然也是纷纷点头答应。
这些人虽然说是利令智昏,但多少也有那么一点理智,知道这件事情的轻重,所以他们自然也是人人郑重答应,拍着胸脯说保证不会走漏风声。
见他们都是郑重答应下来,王先通也是急道:“那好,事不宜迟,我们分头行动吧。”
“好。”
几个奸商大声答应,之后便是兴冲冲地各自忙去。
七八天后的一个晚上,深夜,王先通等几个奸商带着几十个百多个仆人,行走在漆黑的夜道上。
只见此时这些仆人,他们每个人都是肩扛手提,肩上手上都是满满的包袱,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一些什么。
王先通当先走在前面,此时也是志得意满。
很快,他们便是来到了目的地,凤阳皇陵。
凤阳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老家,因为朱元璋是第一代开国国君,所以他的老家自然也就成了龙兴之地。
在这里,朱元璋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皇陵,将自己的父母和兄弟都埋葬在这里。
而朱元璋自己百年之后也在这里安息,所以这里也成为了大明的龙脉所在。
不过别看凤阳对大明王朝来说有这么重要,但是有必要说的是他在军事防御上,却是分外的不堪一击。
在历史上,张献忠就带着人马攻打凤阳,谁知道凤阳竟然一打就打下来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一点悬念都没有,一击击破。
破凤阳后,张献忠在这里一阵烧杀抢掠,甚至还将朱元璋和他父母兄弟的皇陵都给挖了。
挖人祖坟,这是极其犯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