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翰林院学子,哪一个人不是饱读诗书,对古往今来的事情都是了解。
一听马士英这话,哪里还能不知道里面蕴含的巨大机会。
要知道这上门请愿,那就是传说中的劝进啊!
一旦到时候李起登基称帝,他们作为劝进中的一员,那自然也是有功劳的,到时候自然也是会有赏赐下来。
若是表现的好,入了李起的法眼,简在帝心,那一辈子的命运也将就此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而这一切,几乎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只需要随大流,跟着大家去喊两句口号而已。
这般机会,叫他们如何能够错过。
“不错,殿下仁义,心怀天下,然而淡泊名利之心也是实在太过犹甚,我等身为大明士子,又怎能不去劝说一二。”
“是极是极,殿下如今身负万千民望,乃我大明不二之主,我等身为大明士子,怎可坐视殿下如此埋没才华,若如此,我等绝不答应!”
一众学子人人都是欢呼唱叫,激动的那是不得了。
“那我等今日便去定王府请愿。”
说完马士英便是昂首阔步,走在最前面,领着数以百计的学子,向那定王府而去。
很快,马士英的举动便是传到了那些高官显贵的耳朵里。
这些人心里直骂娘,心说这马士英可真不是个东西,大家都跟那吴选村约好了,约定了明天才求见定王,劝进请愿。
哪知道这小子今天就带着人去了,这风头岂能让他一个人抢去!
于是这些人也是坐不住了,纷纷邀朋唤友,也是加入到了马士英的行列当中。
马士英对他们的到来,也是没有丝毫介意,相反,他还很高兴,这样的场面落在定王眼里,不正可以突显自己的一呼百应吗?
就这样,人越来越多,队伍又是越来越大,场面越发壮观了。
不过和前天吴选材他们不一样,吴选材他们是百姓自发,今天却是以马士英等官僚为首,意义又是不一样。
吴选材等人的劝进,意味着李起等到了民心。
而马士英等人的劝诫,则意味着李起得到了这些官员的拥护和支持。
不管这些官员是真心还是假意,这都意味着如今的大明,不管是朝廷高官,还是军民百姓,他们至少在新君的继位人选上,都达成了高度一致。
这样的军民百姓,高官显贵,极其罕见的同时拥护一个人,这在封建王朝,可是很少有过的事情。
如此也足以说明现在的李起,是何等的威望卓著。
“殿下,他们又来劝进了。”
李起听了,颇为有些惊讶,因为据李起得到的消息,吴选材他们当时说三日之后来,也就是明天才会再度前来请愿,
却是没想到他们今天就来了。
“呵呵呵,,,这几个老人家,还真是急不可耐啊。”
“殿下,不是他们,是马士英牵的头,来的也是朝廷上的那些尚书侍郎,高官显贵,还有那数以百计的翰林院学子。”
“哦,是他们,还是马士英牵的头?”李起不由的是来了兴趣。
这个马士英,因为前翻李起的操作,使得他惹怒了弘光皇帝,无奈之下,马士英只能辞官归隐,回乡去了。
却是没想到这时候他竟然突然又跳出来,而且还公然拥护自己,为自己大唱赞歌。
这真真是颇为让李起感到意外。
都说政治上的人物,最是拿得起,放得下。
讲的就是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在官场上,真真可谓是至理名言。
这不,现在马士英就是个典型,要说他之所以被弄的丢了首辅之位,那都是被李起给害的。
别人兴许还不知道,但是作为当事人,而且又是人精一般的马士英,他难道会不知道吗?
所以按照一般的人情世故来说,他对李起应该咬牙切齿才对。
可是现在,这情况却是截然相反。
由此可见利益的力量有多么的巨大,能多么的能够改变一个人。
“殿下,你是见还是不见呢?现在他们都在外面等着。”
“那就让他们等着呗。”
尽管说一众官员,他们的态度比之普通老百姓往往更加重要,
毕竟官员可以作为一个牵头人存在,也可以作为一个势力存在,而老百姓往往是盲目的,盲从的。
所以按理来说,对待官员的态度应该要更加慎重才对。
但是在李起这里却是完全不一样。
在李起看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自己始终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一致,那些什么官员,乡绅,全部都是虚无缥缈的浮云。
府外,马士英及一众官僚学子,他们已经在那里翘首期盼,不过等了许久,都是不见李起出来。
这不由得是让他们心里发急了,有的人甚至在心里已经开始埋怨了,
“这个定王究竟是怎么回事?前天那一些贱民来请愿,他还亲自跑出来迎接,现在我等官绅学子前来请愿,他却是视而不见,这不是视我们如无物吗?”
不过这样的话,他们也就只敢在心里说一说,在面上,谁敢吐露半个字?
所以脸上,他们无不是一副无比虔诚的模样,只等待李起的到来。
“臣,马士英求见定王殿下,祈求殿下感念天下苍生,早日登基称帝,还天下太平。”
此时的马士英,因为早已辞官归隐,所以身上没有任何官职在身,自称为“臣”,这是不合规矩的。
但是他这样的一种自称,无疑也是在向李起释放一种信号,一种想要迫切投靠李起的信号。
这一点很重要,也容不得马虎,所以马士英在说“臣”的时候,咬字极重,也不管李起听不听得见。
第五百一十七章 马士英的表演
马士英说完之后,便是一撩下摆,郑重对着定王府门前叩拜下去,一副虔诚无比的模样,分外庄重。
有他带头,其他一众官员,以及学子,人人皆是如此效仿,山呼道:“我等求见定王殿下,祈求殿下感念天下苍生,早日登基称帝,还天下太平。”
许多百姓这时候见那一个个身着袍服的官员,都是跪在了李起的定王府门前,也是来了兴趣,
一个个的对他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你看看你看看,这些个当官的平时人五人六,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没想到在定王面前,那比孙子都乖。”
“这还用说吗?也不看看定王是什么人,别说定王这么厉害,就算不厉害,没本事,那也是堂堂一字亲王,这身份尊贵,哪是他们能够比的。”
太阳渐渐西下,那落日的余辉照在马士英及一众官员学子的身上,显得是那样的苍茫。
这些人已经在定王府前跪了整整一个下午,若不是今天天气还算凉爽,估计此时已经有人中暑昏死了。
不过饶是如此,却依然有许多的官员支撑不住,在那里紧咬牙关,一幅痛苦难堪模样。
这事情若不是事关身家性命,这些人早就支撑不住,回家去了。
不过比身体的折磨,更让他们忧心的是李起对他们的态度,
为什么自己这些人在这里跪了这么久,定王却依然没有出现?
要知道大家可都是在给他做台阶啊,在扶保拥立他当皇帝啊,这样的事情随便换在哪个人身上,都不可能视若无睹,
就算你定王高风亮节,真的不想当皇帝,但你总得出来说句话吧,总得出来安慰一下吧,
毕竟大家做这样的事情,那都是为了你当皇帝,是一翻好意,可如今这算怎么着?
“马大人,这定王是不是还在心里怨恨我们?”
“是啊马大人,定王今天这态度,看着着实是吓人啊,以后会不会对我们秋后算账啊?”
听这些人在耳朵边如苍蝇一般嗡嗡直响,马士英却仿佛浑然不觉,好似老僧入定一般,只是跪在那里不动不语。
也不知过了多久,只见定王府的大门终于是打开,
从里面昂首阔步便是走出一人,此人英姿勃发,气宇轩昂,身上那从容自闲的气势洒脱而浓烈,好似任何人都不看在他眼里一般,这不是李起又是谁?
“臣马士英,拜见定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时刻在心中关注着定王府门前动静的马士英,第一个便是作出反应,双膝紧上前去,一下就是到了李起的面前。
其余人很快也是反应过来,纷纷也是膝行而前,而后一脸渴望的看着李起。
众人眼神中那对李起又敬又畏的样子,着实是别有一番意味。
李起见一众人等皆是可怜巴巴的一副模样,心里不由得也是好笑。
自古以来君强,臣便弱,君弱,臣便强。
这里面固然有诸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往往还是取决于君王是否有足够的驭下之术。
只要君王驭下之术历害,再强悍的臣子,也被磨的没有脾气。
就像那刘邦,朱元璋,跟随他们一起开国的那些文臣武将,这些人经过战火洗礼,哪个人不是人中龙凤般的人物。
但是这又怎样,在刘邦朱元璋面前,这些人都乖的跟猫似的,看他们不顺眼,一个一个杀,江山照样稳得很。
但若是换作没有什么魄力手段的君王,像这样的文臣武将,几个君王敢动手?
而现在李起便已经在慢慢掌握这驭下之术了,
不管眼前这些人以后会不会成为自己的臣子,李起现在都已经在慢慢的打磨他们,就算是出出气,也要折磨他们一下。
让他们跪了一下午,这些人的心气都是磨去了七八分,一个个变得老实起来。
以前那种目无君王,动不动就叫嚷着要死谏的,现在也没人敢说了。
“你们这是何必呢?本藩只想当一个大将军,为我大明征战,为我大明开疆扩土,
至于这皇位,以本藩如今这年岁,还有德行,实在是不堪大任。你们又何必如此苦苦相逼呢?”
李起一副千不肯,万不肯的模样,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李起不想当这个皇帝呢。
不过很显然,像马士英这些常年混迹于官场的人物,李起这话是不是出于真心,一看便知,哪里还需要去过多的印证。
李起话音一落,马士英便道:“殿下,臣亦知殿下无意大宝,但如今正值我大明危难之时,极需一代雄主主持大局,操纵天下。
否则,一旦再生变故,江山便有再度倾覆之危,试问我大明历经劫难二十余载,如何还能受得了这般颠簸,还请殿下以大局为重!以江山为重!以天下万民为重!”
“是啊是啊,还请殿下以江山为重,以大局为重,以天下万民为重。”
一众官员皆是齐齐高呼,声声呐喊,有那激动的都已经流下了眼泪,在那里不时的用衣袖擦拭。
不过他们眼角却是时不时的看着李起,一见李起目光看过来,他们便哭诉得更是热烈。
马士英又道:“殿下,您登基称帝,乃天下万民所盼,乃是历史大势所选,还请殿下顺势而为,勇登大宝,肩负天下,还我大明天下朗朗乾坤。”
“殿下!”
最后马士英一声疾哭,竟然是忍不住双手抱住李起的脚,在那里嚎啕大哭起来。
“殿下,自从李张逆贼祸乱天下时起,我大明百姓便历经磨难,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
如今好不容易盼得殿下重整山河,天下百姓好不容易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芒,难道殿下忍心就这样让他们的希望覆灭吗?
殿下,求求您看在我大明天下乱了这么多年,百姓苦难了这么多年的份上,您就当这个皇帝吧。
今天殿下若是不答应,臣马士英便就此长跪不起,滴水不进,直到跪死在这里!”
第五百一十八章 得意的马士英
“不错,今日殿下若是不答应我等的请求,那我等便无颜面对黎民百姓,亦愧对大明社稷,如此,我等只有跪死在这里。”
“是极是极,我等翰林学子也只能长跪不起,恳求殿下以天下苍生为念,登基称帝。”
那一众官员士子这时候纷纷学起了马士英的样子,一个个都表示要滴水不进,长跪不起,直到李起答应为止,
否则,他们就打算跪死在这里了。
不过这样的话,那估计也就只能吓唬吓唬崇祯帝,至于李起,那自然是不可能把这话当真的。
当然,就算他们有这个心,真的打算死在这里,李起也不会在乎,这些人死了更好。
“本藩已经说过了,本藩无德无能,何以登此大宝?你们既然要跪,那便跪着吧。”
说完,李起不再理会众人,头也不回,便是进了定王府。
而这些人眼见李起离去,一时之间也没有多做表态,还是那般跪在那里,只等李起再度回心转意。
不过这一次李起似乎是狠下了心肠,对他们的跪拜请愿充耳不闻。
于是乎一夜过去,李起都是没有再出现,那些请愿的人许多已经是是偷偷溜走,回家休息去了。
不过天一亮,这些溜溜走的人又再次溜回来。
如此这般过了三天,期间吴选材也是按照约定,带着一众乡绅百姓前来再度请愿。
不过他们却是被李起再一次回绝。
吴选材他们倒也没有像马士英这般长跪不起,只是惋惜几声过后,便回去了。
只留下马士英,及一众官僚士子,还那般跪在定王府前。
“怎么样,刘叔,这些人在外面跪了三天,现在如何?死了几个?”
这些人扬言长跪不起,还滴水不进,这样三天过去了,怎么着也得死上几十人,百来人。
所以李起还真希望能够在他们之中看到那比较有骨气的,说话算话的。
不过现实却又是让李起失望了,
“殿下,这些王八蛋每到深夜便偷偷溜走,天不亮又回来,回来的时候人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就这样在这三天,现在他们一个个跪在那里跟没事人一样。”
“这些个家伙,我就知道没一句实诚话,当年父皇就是被这些人玩的一愣一愣,最后把江山都给玩没了。
又想跑来玩我,门都没有。”
说到这里,李起又是想起了马士英。“对了,那马士英如何?”
“他倒还真是有口硬气,这三天就愣是没离开过,只是喝了一点水而已,饭食却真是没吃,倒还真是小看他了。”
李起听了虽然惊讶,但也没有感到太过意外,
毕竟马士英这人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奸臣的骂名,但是在大事大非上,他还是不错的。
他宁愿投河自尽,也没有接受清廷的招揽,从这一点看,这人虽然私德有亏,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分得清楚。
此时他如此这般坚决的拥护自己,看来也是把所有的希望都投注在了自己的身上。
看在他为大明殉难死节的份上,就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李起心里这样想着,便是让刘桃树给他送去一碗稀粥。
“马士英,这是殿下赏给你的粥。”
马士英听了,顿时便是激动的热泪盈眶,
两只手颤抖的接过那一碗稀粥,舍不得吃,只是像喝茶一样在那里细口细口的抿着,生怕几口就喝完了,再也没有了一样。
其他人见马士英得到李起赏给他的一碗粥,都是羡慕不已,围拢过来,眼睛都像喷火一般。
他们倒不是稀罕一碗稀粥,而是这里面它有非凡的意义在。
这是一个信号,这说明李起对马士英已经是有了感动,以后说不得还要起用他。
见此,有那官员忍不住开口向那刘桃树询问,为什么马士英有,他们没有。
刘桃树没有客气,说道:“你们还好意思问有没有粥喝,也不看看你们这一个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