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

第19章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第19章

小说: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家,大明,会回来的!”
    说完,李起走了,只留下杨老头傻傻的看着李起他们离去的背影,
    不知多了多久,杨老头竟然是孩子般的哭了起来。
    李起带着张长发,张长贵两人一直在县城里面转到了天黑,把县城的地形都是知道的清楚,见时候差不多了,便是又再次的回到了那梁友春的家门前。
    “你们两个,一个在前门看着,一个在后面看着,若是有不对劲,就办做猫叫三声,知道吗?”
    张长发,张长贵两人答应一声,李起便是翻墙进去了。
    “汪”“汪”“汪”,,,
    轻手轻脚,李起便是进到了梁家宅院,李起正要去找人,却是一阵剧烈的狗叫声传来,这声音来的突然,加之李起这时候抹黑进宅,鬼鬼祟祟,好些没把李起吓死!
    “是谁?有贼啊!快来抓贼啊!”
    梁家的家丁听见狗叫,以为有贼进来了,便是大吼几声,不多时,便是有七八个家丁仆人手里拿着木棍,砍材刀什么的出来了,许多的房间
    听到动静,也是点上了蜡烛,一时间,整个梁家都是惊动了。
    “怎么回事啊?”
    梁家的老爷子,梁友春那七十多快八十的父亲梁茂生,在一个丫鬟的搀扶下,出了自己房间,来到院子查看动静。
    “老爷,这旺财一直在那叫唤,估计是进贼了,小的们正在找呢!”
    “快找,快找,一定要细细搜查,每间屋子都要搜,知道吗?”
    “哎,老爷放心,小的知道。”
    这兵荒马乱的年月,亡命之徒不知道有多少,再加上梁友春背着朝廷,跟鞑子做买卖,现在又认了鞑子当爹,这自然也是怕被民间义士盯上,所以李茂才不敢大意,吩咐家丁们一定要仔细查找。
    不过他们搜查了许久,每一间房屋都是搜查了,却都是没有找到李起,最后只得是以为那狗被什么东西给惊到了,亦或是贼人听到动静,吓得早就是跑了,折腾了半夜,他们这才是回去睡觉了。
    这李起哪去了?
    原来这李起听见他们要搜查,再见边上有口水井,直接就是顺着绳子钻到水井里去了。
    期间,也有梁家家丁探头在水井里面看了几眼,不过这时候李起已经是钻进了水里,所以倒是没有被发现。
    等到外面的动静没了后,又是等了许久,李起这才是悄悄的爬了出来,不过这时候李起却是要更加小心了,生怕又被那狗给发现了。
    “咳”“咳”“咳”,,,
    那梁茂生年纪大了,这醒来后,一时之间真是睡不着,而且咳嗽起来是没玩没了,他不知道正是他这咳嗽的声音,把李起给吸引过来了。
    悄悄推开梁茂生的房门,李起借着灯光,只见一个丫环正在给一个老头拍打着后背,李起按照年纪和身份地位知道,这老头该是梁友春的父亲梁茂生了。
    李起不敢耽误,一个健步窜到了那丫环身边,一个手刀打在那丫环脖子处,把她给打晕了。
    “谁是,”
    “别出声!”
    李起压低声音,拿着手里的砖头威胁道。
    梁茂生老于世故,知道这时候小命就在李起的一念之间,别管外面自己有多少家丁仆人,这时候自己就是人家手里的蚂蚁,是死是活,全看人家心意。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老头子与好汉往日无冤,近日无仇,还请好汉看在老头子风烛残年的奉上,饶过老头子一命!”
    这时候的梁茂生,生死关头,连那讨厌的咳嗽都好了,不咳嗽了,说话特利索。
    “呵呵呵,,,”
    李起冷笑几声,道:“看你这么大年纪,大半截身子已经是入土了,就算我不杀你,你也没有几年好活,所以我饶你一命!”
    “多谢好汉,多谢好汉。”
    梁茂生见自己还有一线生机,顿时是精神百倍。
    “好汉大恩大德,老头子无以为报,不巧家中还有一些积蓄,好汉若是不嫌弃,还请好汉受个累,带回去买口酒喝,算是老头子的一番心意。”
    到底是老于世故,不用等李起开口,梁茂生就是主动来给李起送银子了。
    李起自然是不会拒绝,这就是他来的目的啊。
    “很好,该给多少,你自己看着办,我这人很随便的。”
    本来李起是想要让他拿些铁料粮食,自己好带回去的,但是又一想,这自己一路上还带着那些村民,要是再拖几车铁料粮食什么的,那实在是太累赘了,
    于是李起只管要银子,反正到时候还要路过密云,只要手里有银子,到了密云再买就是了,买完,直接就可以带人进云蒙山了。
    “来人,叫管家过来。”
    梁茂生一声喊叫,没多大的功夫,梁家的管家就是进来了。
    那管家一见梁茂生身边坐着一个人,很是面生,再一联想到刚才家里进了贼,一下就是吓得慌了,浑身直打哆嗦。
    “梁发,你不用害怕,这位是我的远房外甥,都是家里人。”
    “哎,小的知道,老爷您有什么吩咐?”
    “你去准备五千两银子,我要用。”
    梁发一听就为难了,道:“老爷,家里也没这么多现银啊,库房里最多只有三千两,若是老爷不急的话,明天小的再去钱庄取来?”
    梁茂生将目光看向李起,询问李起的态度。
    李起想了一会,知道像梁茂生这样的人家,在如今这样兵荒马乱的年月,那金银都是要存放在自己家里的。
    但是梁家可能有点特殊,那就是他梁茂生的儿子梁友春在外面做生意,做生意最是需要金银,所以可能金银都在梁友春那边,这边也许放的就不多了。
    “三千两够了。”
    李起也不贪心,反正这梁家以后也是要常来常往的,不急这一时,给他留个好印象,下次来,不至于把他逼的狗急跳墙。

第四十九章 老于世故
    见李起没有为难自己,梁茂生松了一口气,看来今天这命算是保住了,真是好险啊!
    “那你立即去把那三千两银子取来。”
    “是,小的这就去取。”
    这时候尽管梁发在心里已经是认定李起八成就是那闯进来的贼人,但是无奈自家老爷就在李起手里,他也是不敢乱来。
    并且老爷梁茂生也没有做什么暗示,看来老爷也是不想这事情闹大,免得发生意外。
    想到这里,梁发不敢有什么其他的心思,便是一心为李起准备银子去了。
    不多时,三千两银子取来了,好大的一箱子,这下李起犯难了,这么大的一箱子,少说也是三百斤以上,这让自己怎么带回去?
    “你们没有银票吗?”
    梁茂生讨好的笑道:“好汉,这银票本来是有的,但是这世道混乱,为了防着出现意外,所以我们早早的就是把银票给兑了银子,也好在我们兑的早,要是晚兑两个月,那家存银子的钱庄就找不着了。”
    李起听了,也是点点头,
    这年头乱成这样,拿银票跟拿现银,那自然是完全不一样,就好比同样是买东西,拿银票在这时候是基本买不到东西的,因为店家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兑换出金银,但是拿金银,就一定可以买到,这就是区别。
    所以说银票和金银虽然都是钱,但也是有本质的区别,只听说过乱世黄金,没听说过乱世纸钞银票的,这都是经验之谈啊!
    可是这三百多斤的,怎么拿出去呢?
    自己进城的时候就被搜了个干净,这要带出去肯定是不行的。
    李起想了想,对梁茂生说道:“这样,明天还请梁老爷亲自陪我出城,有你在,想必那些守城的士兵不敢乱来,梁老爷你看怎么样?”
    梁茂生哪里还敢说个“不”字,自然是连连答应。
    “好好好,好汉要走,老头子我自然也是要出城十里相送的,还请好汉放心,犬子与这三河县官颇有交情,那些看守城门的衙役是不敢为难好汉的。”
    “这就好。”
    李起看着梁茂生,心说这老家伙在这样的年月,又是在儿子叛国投敌的情况下,能够活到现在,那还真是有两把刷子,不说别的,就从跟他谈话以来,他处处主动,处处为自己着想,搞得就算自己真的想要杀他,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好汉,这夜深了,你是需要老头子给您安排一间厢房休息,还是就在老头子这里对付一晚上?”
    “我就在这里先对付一晚上,反正这也睡不着,你让下人别靠近这里,也不要乱对外面说,免得发生误会。”
    “应该应该。”
    梁茂生连声答应,而后对那管家梁发细细交代,那真是千叮咛,万嘱咐,要府里的下人们一定要老实,安分守己,无论如何不能出事。
    一边的李起见梁茂生说了半天,这个也叮嘱,那个也叮嘱,也是心里好笑,都说有钱人,年纪越大,越是怕死,看来这句话放在梁茂生的身上,那真是一字不假。
    梁发下去后,李起便让梁茂生安心睡觉,他自己也靠在一个椅子上,闭着眼睛休息,李起也不敢睡着,只是合着眼睛休息,这是什么地方,李起哪里敢有半分大意。
    一夜过的飞快,很快天就是亮了,早上起来,洗漱过后,梁茂生对李起是好吃好喝好招待,尽管是大早上的,但那好酒好菜也是摆了一桌。
    这年头还是古代,不比后世,古代普通老百姓一直以来那都是一天吃两顿饭,第一顿叫“朝食”,在早上九点钟到十点钟吃。
    第二顿饭叫“哺食”,在下午四点到五点的时候吃。
    像后世那样一天吃三顿饭,那还是近现代以后才渐渐普及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然是因为穷嘛,没吃的嘛,要不然,他们还会不吃吗?
    古代生产力低下,不论是种田的工具,还是种田的方式方法,还有化肥农药,还有种苗,等等等等,这些都远远比后世落后,以至于一亩地根本产不出多少粮食,
    若是一亩地产个三百斤粮食,那就是高产了,那就是肥田了,一般的田地,也就是一亩地百十斤而已,和后世一亩地一千二三百,一千五六百,甚至是两千斤,那是根本没得比。
    这也就是为什么普通人家种二三十亩地,却往往很难养活四五口人的原因。
    不过别管普通百姓活成什么样,那有钱有势的人家,那还是照样锦衣玉食的,便说这吃的,他们早上起来的时候那也是照样吃,哪里还用等到九点十点。
    不过即便是早上就吃,他们吃的也不会太过油腻,一般也就是一些小笼包,油条,皮蛋粥什么的,像现在这样满满一大桌的鸡鸭鱼肉摆在李起面前,那是不可能的。
    梁茂生这样招待李起,估计也是怕李起没见过世面,上些早点出来,怕李起怪罪他怠慢了。
    但是对于这些,显然这梁茂生是想多了,因为不管他上些什么来,李起都是不可能吃的,所谓害人之人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一点,李起在这样的年月,那是不敢忘记一分一毫的。
    “梁老爷你自己先吃吧,我不饿。”
    听李起这样说,老于世故的梁茂生自然也知道李起在担心什么,反正只要李起不认为自己慢待了他,那就可以了,于是梁茂生呵笑着点点头,便是自己一个人吃了起来。
    他吃的倒也简单,一笼小笼包,一碗皮蛋粥,还有一小碟的咸菜,倒是会吃。
    吃罢后,李起便是让梁茂生安排出城的事情,这些那管家梁发早就是安排妥当,只等动身。
    李起和梁茂生出了梁府,瞥眼见到了那张长发正躲在角落里,李起便对他招招手,示意他过来,这时候也没什么好瞒着的,反正控制住了梁茂生,别的什么也不怕。
    “去把你弟弟张长贵叫来,我们一起出城。”
    “哎,”
    张长发答应一声,去叫弟弟去了。

第五十章 乌达黑莫古里
    等到张长贵也给叫来了,李起便是让他们跟在马车外面,自己和梁茂生两个人坐在马车里,而后向着那城门走去。
    “哟,这不是梁老太爷嘛,您这是要去哪啊?”
    梁茂生的马车到了城门口,立即便是被看门班头徐有四看到了,徐有四立即便是上来,点头哈腰,不住的讨好。
    李起在马车里一听这声音,就知道这家伙就是昨天自己进城,抢自己银子的人,心里不禁也是来了火气,正好现在可以借梁茂生来治治他,出了心中的一口恶气。
    于是李起把车帘子掀了起来,对那徐有四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那徐有四一见李起,就把他给认了出来,这不是昨天那进城的小子嘛,怎么他会在梁老太爷的马车里,难不成他们是亲戚?
    想到这里,徐有四汗如雨下,他们要真是亲戚,那自己这饭碗算是砸了,弄不好的话,小命都得交代了!
    “这不是看门的差爷吗?怎么,昨天劫了我一次,难不成今天你还要再劫我一次?”
    “这这这,,,”
    徐有四“这”了半天,也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一边的梁茂生听了这么几句,哪里还能猜不出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这些看门衙役的德性,除了一个劲的搜刮,哪里还能有别的事。
    既然这样,何不给李起出口气,讨好他一番,这样一来,自己这条老命就更加是保险了,反正徐有四不过是个蚂蚁臭虫一样的人物,踩了也就踩了。
    “哼!”
    梁茂生“哼”了一声,然后对徐有四冷眼说道:“小徐啊,这位是我的外甥,怎么,你们认识?”
    徐有四一听梁茂生这话,那吓得脚都打抖,好些没跌在地上。
    这梁茂生的儿子梁友春可是在鞑子大官面前都能说上话的人物,这样的人要是来找自己麻烦,那还不跟碾死一只蚂蚁一样吗?
    徐有四反应过来后,对着马车里的李起就是跪下了,不住的抽着自己的嘴巴。
    “小的有眼不识泰山,爷您一定要多多包含啊,以后小的不敢了,小的不敢了,求爷放小的一条生路吧,小的上有老,下有小啊,,,”
    李起见徐有四昨天还一副皇上老大他老二的样子,现在却是跟一条烂皮狗一样,要不怎么说人做事不能太过分呢,你就是玉皇大帝,不还有碰上孙猴子的时候吗?
    不过徐有四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这德行丝毫没有引来李起的半分可怜,因为这徐有四脑后的那根金钱鼠尾辫实在是太恶心了,李起只感到一阵反胃。
    “长发长贵,给我好好教训他一顿,让他涨涨记性!”
    李起对马车外面的张长发和张长贵说道。
    那徐有四见李起这样说,不但不害怕,反而是心花怒放,因为他知道只要打过这一顿后,自己就算是过了这一关了,这饭碗和小命算是保住了。
    张长发张长贵两人得了李起的命令,也是不客气,他们也知道这时候正是出气的时候,哪里还会手下留情,对着那徐有四就是一阵的拳打脚踢,狠狠的打在那徐有四身上,打的他是哀嚎不止。
    “咕嘟居里噶度啪嘿,,,”
    就在张长发,张长贵打徐有四的时候,只听得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李起赶紧是寻声看去,只见一个健壮清兵大摇大摆的走了过来。
    李起认得他,他就是李起昨天吃阳春面的时候,见到的那个闯进汉人家里,强,奸汉人女子的那个清兵!
    李起不禁是眼中闪过一道寒光,鞑子,鞑子都该杀!
    梁茂生也注意到了那个鞑子,知道这个鞑子叫乌达黑莫古里,是个清军步甲兵,在驻防三河县的清兵里面,也算是颇有地位。
    李起见梁茂生神情,似乎认识那鞑子,于是李起对梁茂生低声说道:“梁老爷,我只要安全离开,别的我不求,你可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