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全班穿越去团建 >

第74章

三国:全班穿越去团建-第74章

小说: 三国:全班穿越去团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江东待了六年。
  孙策的实力他在这段时间里是亲眼目睹。
  江东水师之强盛,可抵五十万大军!
  战船千余艘。
  已然发展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地步!
  而刘协摆摆手,依旧淡定依然:“不,朕明日还是准备去一趟州府,面见周瑜、孙策二人。”
  乔蕤一听,不知如何是好。
  简直心急如焚!
  突然,他想到一事,于是道:“陛下,有一事您可能还不知。”
  “何事?”刘协问。
  “孙太守和大都督并不在建业城,甚至不在这丹阳郡之中。”乔蕤悠悠的答道。
  “哦?”
  刘协摸了摸下巴,道,“他们去了哪里。”
  乔蕤定神,如实回答:“半月前,会稽郡沿海岸边有海寇侵扰。”
  “孙周二人亲自带兵去了沿海地带清理海寇。”
  “没有两三个月,是回不来的。”
  这一年来,江东境内,海寇四起。
  侵扰沿海岸的渔民村庄,特别是会稽郡。
  对江东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孙策周瑜亲自带了五万大军前去清剿。
  “海寇?”
  听完乔蕤的解释,刘协不禁陷入沉思。
  海寇?
  难道是那个岛上的人?
  如今正值夏季,北赤道暖流确实可以将岛上的人轻松带到大陆上来。
  “没错,正是海寇,而且数目庞大,光是会稽郡统计的数目,就快要接近两万。”
  刘协沉思点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孙策和周瑜确实是没有两三个月回不来。
  那接下来可就麻烦了。
  回去是不可能回去的。
  但要他一直在建业等着,那更不可能,纯粹浪费时间。
  于是,刘协毅然决定:“乔将军,麻烦你明日为我备好车马,我要去会稽一趟。”
  “什么?!”
  乔蕤陡然大惊。
  去会稽?
  听到这句话,他一口老气儿差点没喘上来。
  “陛下啊,您就带了两个护卫。”
  “而且是微服出访,孙策等人可不知是您啊,万一出了什么意外朝廷那边谁担待得起?”
  “臣恳求你,快回京吧!”
  他虽不知刘协到底要搞什么动动,但就这么去沿海。
  稍微遇上两个海寇,不定就会出事!
  “朕意已决。”这时,刘协起身来笑呵呵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朝床上一倒,便闭眼不再说话。
  乔蕤不敢再打扰,只能一脸无奈的退出屋去,默默将房门关上。
  “来人。”然而乔蕤前脚刚一走,刘协一双眸子又睁开。
  淡淡唤了一声。
  嗖!
  影密卫出现,半蹲在床边,静听刘协接下来的指令。
  “让建业城的影密卫负责人来见朕。”
  说完,刘协再次回归慵懒的状态,双目合起。
  “喏!”


第173章 我要反了这朝廷,踏碎这江山
  半个时辰过去。
  又一名黑影出现在屋内。
  自然是邺城内影密卫的负责人。
  只不过这人来时,显得有些慌张。
  “影密卫邓明,参见陛下!”
  刘协没有睁眼,继续躺在床上,双手叉在后脑勺,翘着腿,淡淡开口:“来得还挺快。”
  影密卫邓明立即拱手,顿声道,“陛下召见,岂敢拖延。”
  “是么。”
  刘协反笑,“那为何,建业城内的情报组没有向朕禀报江东的实情呢?”
  邓明浑身一怔,紧张道:“陛下指的是什么。”
  “江东招兵买马达到了五十万之巨,战船千艘,防御工程和战时相差无几,安难道这些不该禀报么!”
  顿时,刘协睁开双眼,眸中寒光大显。
  凌厉的看向邓明。
  “属下没,没来得及……”邓明结结巴巴道。
  “哦?”
  刘协突然站起身子,坐在床沿上,目光依旧凌厉,刺得邓明不敢直视。
  “那你的意思是江东是在一个月内就发展到这个地步的吗!”
  各州各郡的影密卫机构每月初都需要朝朝廷汇报各地情况。
  无论时间大小,事无巨细!
  但对江东的情况,刘协收到了信息一直都那样,平静的不能再平静。
  在他统治大汉的六年以来,不说全国小康,但各地的民生起码会变好一个层次吧?
  可江东呢?
  什么都稳定在诸侯乱战的水平,这不是瞎报是什么。
  不然他也不会怀疑到孙策、周瑜的头上,亲自走访江东。
  “不……不敢!”邓明惶恐至极,吓得双膝跪下,声音颤抖道。
  但无论他怎么说,建业影密卫被孙策发现、收买的事实已是必然!
  他还真小看了孙、周二人。
  影密卫自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砰!”
  刘协一掌轰出,随即发出一声闷沉的响声。
  邓明单凭肉体承受了这一掌,顿时喉头一甜,鲜血渗出。
  刘协负手而道:“朕再给你一次机会。”
  “明日辰时前,召集丹阳郡内所有影密卫来见朕。”
  “另外,通知会稽郡那边的影密卫也做好准备,朕五天后便到。”
  “此事终了后,你自行回长安总指挥部领死,否则,你全族陪葬。”
  刘协的声音很平静,却直摄人心。
  邓明闻言,似肝胆俱裂,最终咬牙,定声道:“谢陛下开恩!”
  影密卫的规矩,就是这样。
  因个人原因导致任务失败,受大刑。
  逃跑、投敌,诛九族。
  刘协这样惩戒,已经是让邓明戴罪立功,格外开恩了。
  随后,邓明回到据点,召集了影密卫。
  加上他,刚好一百二十人。
  所有人按照刘协的吩咐,快马先至沿海岸,等候刘协接下来的指示。
  晨日高悬。
  建业内,看似平常如故。
  实则已经风起云涌。
  就连孙策之弟孙权,也失踪不见。
  乔府大门外,马车已经准备妥当。
  乔娇、乔婉两名同学皆来相送。
  而姜维,刘协本不想让他跟着一起行动,但现在又不方便告诉他事情来龙去脉,只能依着他。
  至于绑架了孙权,也只是刘协留的一后手。
  已保万全之策。
  ……
  同时,江东的另一边,会稽郡的沿海岸地带。
  有一座离海边最近的小城。
  小城已经破旧,城内虽还住有居民,也只是海边原本的渔民,靠着捕鱼为生。
  但从海寇骚扰、抢掠杀人开始,他们就不得不搬到这座小城里。
  也算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而孙策、周瑜的五万大军,就在此间驻扎在了城外!
  城中……
  一收拾完善府邸内。
  有二人对坐交谈。
  此二人,年龄相差无几,约莫都在二十多岁左右。
  左边一人,面容刚毅,棱角分明,即使是坐着,背脊也如剑一般笔直。
  他便是江东太守,孙策,亦是孙彻。
  而右边,自然是亦是周于。
  他黑发披散,薄衫纶巾,眉眼间有股睥睨天下群雄之色!
  但显然……
  他们此时的谈话产生了什么争议。
  “我不!”
  “我还是觉得应该先处理海寇,直接打到对岸去,这样才能解除我们沿海的边患。”
  孙彻坚定的道。
  然而周于却是甩头,甚至有些不耐烦了,“唉……我说你个孙傻子,怎么就是听不明白呢。”
  “我没说不解决,但现在正是过江夺取天下的大好时机。”
  “我们准备了六年,等的就是这一刻,区区海寇,掀不起什么风浪。”
  “日后再收拾也不迟啊。”
  如今天下已定,汉室续了六年命脉。
  中央和地方的局面基本是就快稳定,若在不出手,他们的机会就更加渺茫了!
  ——但是——
  孙彻还是不以为然,皱眉道:“我们五万大军都来了,会稽也有百艘战船,直接杀到对岸去不就完事了?”
  “现在才八月初,等到夏季过,风向才会偏转,否则我们怎么去日岛。”
  “等这一个月,再收工,一来一去,起码得半年,那时候黄花儿菜都凉了。”
  “你还想不想当皇帝了!啊?”周于大声质问道。
  他真是感觉,每次和这小子说话都很累。
  要不是现在打不过,要搁以前寝室里边,早特么干他了。
  孙彻眉头不解,不说话,插着手陷入了僵局。
  良久,他才松了一口气,道:“行,解决了沿海倭寇,就回建业。”
  当年他们兄弟两个穿越到三国,那可真是白手起家。
  三国大变,两个人简直如履薄冰。
  现在终于发展壮大,时机成熟。
  绝不能再等,错失良机!
  周于这才开怀一笑,拍着自己的胸脯保证,“这才对!”
  “我们兄弟作为堂堂的穿越人士。”
  “就是应该反了这朝廷,踏碎这江山!”
  周于一副斗志昂扬的模样,甚是激慨。
  “对了,我送去乔府的聘礼,乔蕤已经收了。”
  “到时候大小乔,你我兄弟二人还是一人一个!”
  孙彻白了他一眼,努努嘴道:“你就真不管乔婉了?”
  周于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然后又转过身去,望向天空道:“大丈夫三妻四妾是常事,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你也别念着一个乔娇不放了。”


第174章 海寇袭城
  五天后……
  鲁肃来到孙彻、周瑜面前,风尘仆仆的样子。
  “太守、都督,事情已安排妥当。”
  “五万大军已经回撤,只留下五千人清剿沿海贼寇。”鲁肃走来,拱手道。
  “哦?子敬啊,你来了。”
  孙彻连忙笑着招手。
  每次出征,他是势必要带上鲁子敬的。
  鲁肃虽自谦愚人,但其智谋权衡都相当出色,他和周于坐镇后方,事情交给他来办,这些年从未出过差错。
  江东的发展少不了鲁子敬的功劳在里头。
  安排大军回撤的事,既然对方汇报如此,那就不必再过问了。
  孙彻坐在首位笑着,连忙朝他招手。
  周于坐在左位,鲁肃便在右位坐下了。
  “太守大人,我们何时启程返回建业?”鲁肃坐下后问。
  孙彻举起酒杯,朝鲁肃敬了敬,一口闷下肚后,道:“今夜便回。”
  鲁肃点点头,回敬了一下,也是饮酒一杯。
  这时,周于问道:“子敬,荆州那边可有来信?”
  鲁肃顿了顿,看了看四周,无人才道:“公瑾料事如神,那荆州的大将军蔡瑁,还有刘表的后妻蔡夫人想要拥立幼子刘琮继位。”
  “照目前的消息来看,刘表已经重病不起,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长子刘琦被软禁,恐怕刘表一死,蔡瑁也会对他下手。”
  听到这里,周于、孙彻对视一眼,都是点了点头。
  没有了刘备的参与,按历史走向确实应该是这样。
  蔡瑁、蔡夫人一家害死刘表,拥立幼子刘琮,最后执掌荆州大权!
  蔡瑁虽然只是一个长水校尉,但实际权力远远不止于此,三国里荆州水师是仅次于江东的军队,蔡瑁一人掌管了荆州全部水军力量,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他就是荆州的兵马大元帅。
  如今刘表熬不了多久了,正是他蔡家夺权的时候。
  但是……
  周于、孙彻可不管这些,他们荆州的事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不过蔡瑁掌权,比之刘表,对他们江东来说可是有大好处的。
  周于咧嘴一笑,问道:“我的亲笔手书呢,蔡瑁怎么说?”
  鲁肃拱手,沉声道:“他……同意了。”
  “哈哈哈!”
  周于直接放声大笑,就连孙彻,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笑容。
  一月前,他俩就打定主意这蔡瑁要夺权。
  比对刘表,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最主要的,他姓蔡,不姓刘,蔡瑁不是刘姓子孙!
  这也成为了东吴拉拢荆州一起反朝廷的必要因素!
  现在看来,果然不出他们所料。
  蔡瑁同意了!
  而这时,鲁肃严肃的道,极为认真:“伯符、公瑾啊,我们当真要反?”
  “大汉已然统一六年,天下归顺。”
  “这一出兵,那可就没有回头箭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还好说,但若是败了,我们可就坐实了反贼之名,死无葬身之地!”
  周于收回笑容,看向他道:“子敬你是怕了?”
  鲁子敬昂首道:“自然不惧。”
  周于笑了笑,又问:“子敬我问你,这些年来,我江东的发展如何?”
  鲁肃不置可否,坦白的道:“经济增长空前,百姓富足绝后,军力堪称顶峰。”
  空前绝后,历史巅峰。
  这八个字就是江东现在的样貌。
  在鲁子敬心里,他还从未见过有发展到江东这样空前繁荣的一方属地。
  乱世中,这绝对是称霸天下的最大资本!
  若把这样的江东放回十年前,董卓之流不过翻手可灭,袁术袁绍亦不过小贼尔!
  在这样的江东面前,任何诸侯都只能是螳臂挡车!
  周于笑容更甚,接着道:“若是我们江东,再加上蔡瑁的荆州大军,敢问朝廷可能抵挡?”
  鲁肃整个人直接愣住,眼神明灭不定、变化万千。几秒后,方才吐出几个字:“天下将无人能挡,朝廷……可灭!”
  “那你还有何顾虑。”周于浅笑摇头,品尝着杯中美酒。
  鲁肃心服口服的道:“公瑾所言极是。”
  从他和周瑜结为好友,投靠江东以来,他们一起共谋大事,将东吴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将军队训练成了虎狼之师,为的不就是成就一番伟业?
  鲁子敬心中的雄心壮志也再次被点燃,熊熊燃烧!
  “既然大事已商定,天色也不早了,子敬,你也早点回去歇息吧。”这时,孙彻笑道,“明日,我等就返回建业。”
  “嗯。”鲁肃点头,但他刚刚起身,门外突然冲进来一名士兵。
  孙彻、周于目凝而视:“发生何事了?”
  士兵似乎跑的太急,冲进堂内撑着膝盖喘着大气,竟是直接失声说不出话来。
  几秒后,他才喊道:“报太守、都督、鲁大人,海寇攻进城了!”
  “兄弟们已经死了上千人了!!”
  “什么?!”孙彻眉头大皱,惊道。
  他们的大军刚刚撤走,这该死的海寇就夜袭城池,这是被对方逮着机会了啊!
  此刻,周于急忙询问:“海寇来了多少人?”
  士兵回答:“回都督,数不胜数!”
  “从我们大军来会稽后,从未与海寇有过大规模的正面冲突,我军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多海寇袭击!”
  “大概是多少!”周于大喝,再次询问。
  士兵颤了颤,努力思考才回答道:“起码……有我军的三四倍……”
  “遭了。”一旁,鲁子敬低声叹道。
  他们全都意识到,海寇之前就是故意不跟他们打,等大军一撤就来偷袭。
  近两万海寇,就凭这小破城再加上5000兵马根本挡不住。
  整个城镇很快就会被夷为平地!
  周于也是急了,抓住士兵的胳膊道:“大军呢,大军行至哪里了?”
  士兵害怕的道:“陆,陆逊将军已经派人传信让大军返回支援,但就算是急行军,也还需要一夜时间才能返回沿海。”
  “陆逊将军正带领将士们拖延时间。”
  “一夜?”孙彻眉头紧皱,估摸着道:“勉强能行。”
  说罢……
  孙彻便套上盔甲,拿起战戟,带人朝城门赶去。
  小霸王孙策,八星巅峰战力,何惧海寇!
  周于、鲁肃相视一眼,便也追了上去。
  巧妙运用兵法守城的话,五千对两万抵挡一夜,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