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全班穿越去团建 >

第53章

三国:全班穿越去团建-第53章

小说: 三国:全班穿越去团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协需要尽快处理妥当!
  不多时,刘协重新来到之前离开的宴会厅,比去时快了不知多少。
  宴会厅内,除了那些个大臣,还聚集了太医署的所有太医。
  为首的则是太医令,王然。原本的太医令张奉因为参加何氏谋反一事被斩首,王然又因为造出蒸馏酒有大功,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太医属的长官。
  “陛下到!”
  常公公一声大喊,众臣惊醒,纷纷散开。
  刘协皱着眉头走过去,看见王允的身体就躺在地板上,没有了任何生气。
  “真的没救了?”刘协看向王然,问道。
  对方可是神医华佗的同门师弟,若是王然都救不过来了,那王允也算是走到头了。
  当然,自己可以断定,王允此刻只是濒死状态,若是放到现代的手术台上指不定还能抢救过来,可这里是东汉,只要没了呼吸、脉搏停止了跳动那就是死了。
  这种濒死,用长生不老丹肯定是能救活的,但是刘协不会用。
  不说救了王允有什么好处,今后的麻烦就是一堆,长生不老丹给自己的同学兄弟姐妹们都不够,怎么可能给王允?
  正思考的时候,王然黯然的回答:“禀陛下,因为汉庭酒浓度太高,再加上司徒大人年事已高,身子承受不住,气血相冲,筋脉逆行,神仙也难救了。”
  “司徒大人呐!!您怎么就这么去了!”
  “王司徒!说好的再喝三天三夜呢,您怎么……唉!”
  “子师啊,你怎么就先为兄一步离去了呢!王家没了你该怎么办啊??”
  “司徒大人啊,我们还需要您来主持大局呢,呜呜呜……”
  一听到医术高超的太医令王然在陛下面前再次断言,众臣一片哀声。
  其中王允的兄长,右扶风王宏哭的最为伤心,痛哭在地,扒在地上在王允的旁边,他人拉都拉不起来。
  “唉。”
  刘协也哀叹,不过不是因为王允的死,而是对方死后带来的麻烦。
  王允这个人,若是他,大汉也不会把好不容易得来的复兴之机给丧失了,所以刘协对他一直就是不抱有好感的。
  他走到王允的尸体前,观望的两眼,旋即转身,平静道:“常公公,传朕旨意,王允意外身亡,念及其对大汉之辛劳,以公侯之礼葬之。”
  “众位爱卿,宴会结束,都散了吧。”
  说完,刘协便离开。
  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陛下的反应似乎跟他们想的不太一样。
  但还好遵从旨意散去,一场盛宴也就此告终。
  不想喜事完了,他们就要办一场丧事。
  ……
  刘协回到自己的寝宫。
  没有再去后宫,没去承德宫找董贵人,更不敢再踏进桂宫一步。
  现在也不是想那个的时候,再忍不住,也不能冲动,
  王允死了,太原王氏恐怕会一蹶不振。
  和王氏有牵连的士族可能也会遭殃,但王氏的对头们,可能就会趁机发展。
  自己这个天子,要做的就是平衡其中的利益权力波动,稳定朝局。
  不过,王允死后,最为重要的一个东西,却是司徒这个位置!
  说实话,刘协早就想换掉王允这个司徒。王允这人不过是仗着三朝元老的资历,一直坐到今天这个位置,其实能力并不咋地。
  从历史上他杀董卓后,专权,不听陈宫的建议,要对李傕郭汜赶尽杀绝就可以看出,此人不堪大任。
  而三公之一的司徒之位,位高权重,不说其他,单单是一项掌管教化的权力,这是刘协目前最为重视的。
  自己刚刚推行科举,大力发展官学,要在地方建立学校,培养人才,倘若让王允来管,士族子弟不是随便走后门咯?刘协还真不放心。
  “那……又该让谁来做这个司徒呢……”
  立下,刘大天子顿时陷入了苦思冥想。
  似乎现在的朝堂上,还没有一个他看得上眼,觉得合适的。
  朝堂上的任何一个官员,给了他们这个权力,就只会助长一个家族的势力,成为第二个王司徒。
  对朝廷真正发展的帮助,可能微乎其微!
  刘协倒床,酒醒了不少,辗转反侧之下,一不小心压到了耳朵。
  他顿时明悟,想到一个人……刘贝啊刘贝,本班长看好你!
  这家伙老爸是教育局科长,从小耳濡目染,应该很适合干这行!


第123章 匈奴犯凉州
  翌日……
  风和日丽,万里无云。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天气,王允的丧事举行,满城风雨。
  任嫣嫣也不得不回到王府,去给她这个义父奔丧、守灵。
  刘协恩典,以公侯之礼葬之,也算是给了王氏一个颇大排面。
  只不过,王氏可能就要像何氏那样,从此走向政治中心的边缘了。
  也在当日的早朝之上,刘协公布了让宜城亭侯刘备接任王允的司徒之位,位列三公。
  因为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有着当朝皇叔的身份。
  众臣也没有异议,就算有,也只能憋着,因为主持大局的士族之首王允,已然逝世。
  而豫州的突然归附,文武百官都为之惊骇,难道那刘备真是皇室宗亲,是忠于大汉之人?
  连立足于天下的根本,堂堂一州之地都这样拱手了,他们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
  或许,他们今后见到刘备,曾经一个织席贩履的。
  也只有乖乖立在一旁,喊一声刘皇叔。
  而刘备的归附只是其一,兖州的曹操归附,才是让众臣血压陡升的一剂重药!
  兖州啊!
  曹操手握二十余万大军,如今灭了淮南袁术,兵力更是增长到了三十万有余。
  如此势力,直追天下第一诸侯袁绍,竟然也归附了朝廷?!
  赵温、士孙瑞等九卿重臣难以置信。
  ……
  下朝后,百官纷纷从明光宫大殿出来。
  “赵大人啊,你怎么也不说句话,就让刘备那山野村夫做了司徒?”
  “行了,你不也没说话嘛,还是想想今后怎么办吧,我可不想见到那刘备叫皇叔。”
  “就是!”
  “刘备来了长安,陛下就把豫州交给了一个叫诸葛亮的,还封为豫州牧,这让我们情何以堪?”
  “唉?可是下官听后说那诸葛亮十二岁便以卧龙闻名于天下,有经世之才啊。”
  “我呸!什么经世之才,不过一黄口小儿!”
  士孙瑞摇了摇头,宽慰了一句,“各位大人别抱怨了,幸亏陛下没将那曹操召回来,这局面已经算好的了,接下来还是尽力把官学办好。”
  “这才是陛下最看重的,说不定大家伙还有翻身之地呢。”
  语罢,众臣相互叹息,也只好如此了。
  三日后,刘贝带着二弟关宇进了长安。
  当晚,刘协就拉上老贾几人,在汉庭酒楼里大吃海喝了一顿。
  刘协还赏了一所大宅子给刘贝,日后,后者可就一直呆在长安和他们一起共事了。
  尤其老贾,他们两个现在都是三公,百官之首,可以说刘贝这个司徒一当,刘协便又在无形间收回了大部分权力。
  ……
  同一时间,雍州西边的凉州府。
  西凉刺史马腾正一脸愁苦,左右踱步于堂中。
  忽然,一名魁梧壮汉,身披草黄色斑驳盔甲的中年将领走进来。
  “庞德将军,那匈奴真的来了五十万大军??”马腾问道。
  庞德同样愁的不行,回答:“回禀主公,匈奴人这次恐怕是倾尽所有,来势汹汹啊!”
  马腾闻言,身体直接一软,倒坐在了位子上。
  “父帅!”
  一旁,马超立即上前去,扶住前者。
  父帅最近的身子越来越不好了,现在居然还来了匈奴大军,这简直是火上浇油,凉州将面临巨大危机!
  “北方匈奴……怎么攻打我凉州?”
  马腾于座位上,手撑着额头,百思不得其解。
  而且匈奴人已经好久没有进犯过中原地区了,怎么就在今天来了呢。
  “主公。”
  “我凉州八万步兵,一万两千西凉铁骑已准备就绪!”这时,庞德坚定的道。
  “好,好……”
  马腾没有了任何办法,只能举整个凉州的兵力去抵御匈奴大军,不然这群人南下,他的子民全都会遭殃,惨不忍睹。
  “父帅,要不我们向朝廷求援吧。”一旁的马超道。
  马腾眉毛一扬,若有所思,“朝廷?”
  “这恐怕……”
  马腾心中明悟,如今的朝廷,灭袁术,收刘备曹操,兵锋正盛,有收复天之气势。
  朝廷确实有抗击匈奴的实力。但是……自己割据凉州,若是向朝廷求援,岂不意味着就此归附了朝廷?
  现在的汉廷,他可不能确认自己是否真的值得归附,若那天子仍是个傀儡皇帝,那还不如在凉州发展。
  就算和匈奴拼个你死我活,也绝不听命于那腐败的朝廷!
  然而,庞德将军却是劝道:“没错啊主公,大公子所言有理,我们完全可以求助于朝廷啊。”
  马腾再次叹息,没有说话。
  庞德看出其忧虑,旋即又道:“主公大可不必担心,我凉州归附朝廷绝不是一件坏事,百姓一定会过的更好!”
  他知道自家主公是一个贤良忠厚的人,割据在凉州也是为求自保,其实心里一直对汉廷抱有期望。
  就是在担心当今的天子,能不能做得了诸侯的主,还天下一个安宁。
  “庞德将军何出此言呢?”
  “末将曾有幸与朝廷的羌州牧陈公台结识,是他告知末将的,当今天子实乃圣人之君。”
  “陈公台?陈宫?”
  “我是听说朝廷打下羌胡后设置了羌州,但是和当今天子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是温侯吕布带兵打下的嘛?”
  庞德不由发笑,悠悠道:“主公有所不知,那年天子仅在十四之龄御驾亲征,亲自拿下羌胡,亲手斩杀羌胡第一勇士。”
  “敢问这样的天子会做他人傀儡吗。”
  语毕,马腾猛地一惊,仰天长啸。
  “哈哈哈。”
  “天助我也!天佑我大汉!”
  他当即决定,“超儿,速速传书长安,请求救兵,就说我凉州马腾部,愿归附朝廷!”
  “等等主公!”这时,庞德阻拦道,“朝廷恐怕不会这么轻易就答应出兵,末将愿意亲自手书一封给羌州的陈宫,以保万无一失!”
  “好,就有劳将军了。”马腾拱手。
  羌州、凉州、雍州三地相望相邻,相信今日传书,最多三日就能达到天子手中。
  他们有接近十万的凉州勇士,挡住匈奴大军半把月不成问题!


第124章 我姚阳为复仇而来
  匈奴,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南匈奴,此时以右贤王于夫罗为可汗,依附于大汉朝廷。而北匈奴,在西汉时期便被赶到中亚地区,和鲜卑族融合,西汉北匈奴战败,表面上对汉帝国臣服,却早已在坚昆建立王庭,以郅支单于一代发展至今。
  这一次,便是这支北匈奴,卷土重来!
  北方沙地,大漠孤烟,尘埃漫天。
  一片密集人影出现在大漠之上,慢慢的,百人……千人……万人出现,不过这还远没有停止,直至数十万计有余!
  而在数十万人的前方,有一个强壮的青年,穿着虎皮黑牛裙,背负战斧,脸上煞气十足。
  他便是这次浩劫的推动者,姚阳,原羌胡可汗姚沙的小儿子。
  两年前,刘协攻占羌胡,将羌族牧民驱逐到北境,他便趁乱混到了人群中,躲过一劫。他带领这两万多族人,历尽艰辛,终于到了鲜卑族地。
  姚阳不惜以尊贵的血统,认了现在的北匈奴可汗耶摩多为义父,成为坚昆王庭的第四世子。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
  “中原,等着!”姚阳看着南方,咬牙切齿,眼神有复仇之火燃烧。
  这时,一名约莫五十来岁,弯胡子、面黄肌瘦的男人出现在姚阳身旁,话带忧虑的道:
  “世子啊,我们欺骗了耶摩多可汗,若是拿不下中原,可如何是好?”
  姚阳瞬间冷冽的瞪了对方一眼,厉声道,“住口!现在要叫我四王子殿下!”
  “是,是,四王子殿下。”男人立即改口。
  惊措不堪。
  姚阳心里明白,此刻的他,再也不是什么尊贵的羌族世子了,而是耶摩多的义子,鲜卑的四王子殿下。
  王子……呵呵。
  听起来多么尊贵的一个称谓啊!
  可是,这匈奴人最初不过是和他们羌族相同地位罢了,匈奴分裂,血脉早已不纯,北匈奴比之南匈奴更为次之!
  他堂堂羌胡直系血脉,竟然认了个杂种当义父,这简直就是对先祖的大不敬、是亵渎!
  怎奈……现在的北匈奴,强盛的坚昆王庭,早已远超两年前的羌胡,和那名存实亡的南匈奴。
  姚阳不过二十来岁,清楚自己心中忍受着万般屈辱,但他也深深的明白。如今,只有依靠义父耶摩多,才能报仇雪恨。
  杀汉帝,报父仇!
  这样他才有机会重新振作羌族一脉,还祖先们铸造的无上荣耀!
  “四王子殿下啊,您在可汗面前立下誓言能够一扫中原,若是失败,我们的结局……”
  “可想而知啊!”弯胡子男人忧心忡忡道。
  姚阳却一点也不在乎,道,“哈琵老师你是知道的,中原自黄巾之乱以来,早已形成了各方诸侯割据的局面。”
  “鲜卑人消息不灵通,我们却了如指掌!”
  “否则,父汗当年也不会囤积十万石粮草准备南下。”
  “只可惜……”
  姚阳说到这里,心中更气愤。
  那该死的汉廷皇帝,竟然在寒冬突袭羌地,他们全族筹措准备了大半年的粮食,全都给那汉皇做了嫁衣!
  父汗也死在汉军手中,这让他这个尊贵的羌族世子怎能不恨?
  “好吧,海口已然夸下,不成功便成仁!”
  “大不了,我跟着世……四王子再逃一次!”
  姚阳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膀,自信笑道:“放心!”
  “我这个义父啊,表面上看似平静,其实呢。”
  “野心比我们想象的都大!”
  “不然,他也不会不顾王庭大半大臣的反对,坚决派五十万重兵给我。”
  “呵呵呵。”
  “坚昆王庭有十大元帅,现在三个都派出来了,可见义父对中原的渴望啊。”
  姚沙似笑非笑,他赌的,就是这位“义父”内心最深处的欲望。
  现在看来,他是赌对了!
  要知道,王庭的十大元帅每一个都手握重兵,最少的,手上也有十万兵。
  每一任可汗都起码要得到过半数的元帅支持才能继位,这次的五十万大军中,有三十多万都是三大元帅的战士,剩下的十多万,才算是真正的王庭公兵。
  “好!”
  “不论如何,末将都将追随四王子殿下!”哈琵坚决道。
  他从小教习世子姚阳武功,也忠于伟大的羌族。
  现在,他便只有姚阳一个主子,姚阳想要做的,就是赴汤蹈火他也在所不辞!
  姚阳笑笑不再说话,眸光闪过,胸有成竹。
  五十万大军,凭借现在分崩离析的汉廷王帝国,拿什么来阻挡?
  “报——四王子殿下!”
  “还有一日路程,我军便可抵达凉州!”
  “好,加速前进。”
  匈奴骑兵奔来,汇报了又离去,马不停蹄。
  姚阳嘴角微微勾起,羌州被黄河守护,想要攻打朝廷,从西北的凉州是最佳选择。
  据她所知,凉州现在是刺史马腾在镇守,战士不过十万。
  只需杀马腾,破凉州,五十万匈奴大军便可直达雍州!
  他要亲手斩杀汉皇!
  以及……射杀了父汗的那名红甲汉将!
  他如今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