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天下-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1584春,长宗我部元亲成功压制了一切反对势力,胜利完成了统一四国的历史壮举,然而他的辉煌事业也已走到尽头……就在元亲统一四国的1584,完全接管了织田信长的一切事业、志在平定天下的丰臣秀吉以其弟丰臣秀长为主将,举倾国之兵入侵四国。面对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占压倒性优势的丰臣大军,长宗我部的抵抗就像是挡在推土机前面的屎壳郎,一切的英勇都归于徒劳……
织田信长原本有意渡海攻打四国;但随着他在本能寺之变遇害而作罢。1582年,有一举吞并四国之野心的织田信长,以【织田的盟友三好家受到来自长宗我部的威胁】为借口,以第三子织田信孝为主将、四宿老之一的丹羽长秀为副将,率领数万大军计划入侵四国,却因为【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葬身火海而草草收场。
天正13年(1585年)约六月;成为的丰臣秀长奉秀吉约十万兵力攻打四国地区;而统一四国的大名元亲只有两至四万的军队左右;秀长先命令小早川隆景;起天正之阵攻破金子元宅防守线;防线全崩;八月元亲投降;而秀吉把伊予、阿波和赞岐收为已有;只留下土佐一国给元亲治理;此事离元亲统一四国;仅一年左右。
1585年(天正13年)准备统一全国的羽柴秀吉(丰臣秀吉)派小早川隆景率军在四国的伊予国新居郡着陆;金子城城主;金子元宅准备跟有压倒性优势的小早川隆景决一死战;长宗我部元亲势的金子元宅准备了2ooo兵力与德川家康势的3oooo兵力战斗;战争为之惨烈;而一些仰慕金子元宅的民众都一齐对抗德川氏;后来金子城陷落后毛利军立即进军高尾城;7月12日;两军开始战斗;双方都有很大伤亡;7月17日;金子元宅放火烧掉高尾城;抱着以死殉国的决心在野野市原(野々市ヶ原)。与德川军进行最后决战;最后;金子元宅在野野市原战死;2ooo人全军覆没;而德川家康为了对金子元宅和他身边的2ooo名死士表示敬意;在野野市原建了一个千人冢(过千人的墓地)。此战为秀吉四国征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战。
长宗我部元亲于此战失去了最大据点伊予;防线全崩;对四国征伐军节节败退;很快就向秀吉投降了。
“我该死,我应该死在战场上,而不是向丰臣秀吉屈膝投降!”在一座杂草丛生的墓园,长宗我部元亲跪伏在墓前,向墓中的仙人诉说着自己的不甘和愤怒。
因为丰臣秀吉的仁慈,赦免了长宗我部的抵抗之罪。没收伊予、赞岐、阿波三国土地,但允许保留土佐一国作为为丰臣家充当打手加炮灰的本钱。对于力屈投降的战败者而言,不仅保住了脑袋而且还获得归还一国的领地,秀吉的器量果然比他之前的信长要雄伟太多,一般人都会感恩戴德的吧。而对于投降后的元亲来说,鬼神之勇已经随着光荣和自尊一起永远弃他而去了……
失去雄心壮志的元亲,唯一的安慰是大有出息的嫡长子信亲,在把家族的前途托付给继承人后,自己过起了充满享乐和迷醉的退休生活。
“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是能干的儿子也不行。”一个低沉的声音忽然想起。
“你是德川家康?滚,你这个丰臣秀吉的刽子手,要不是你率军攻下伊予,我们四国的力量绝没有这么容易崩溃!”长宗我部元亲现在早已失去理智,他不顾一切地怒吼着。
“我听说你也是汉人出身,祖先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后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其子孙弓月君东渡到日本,并定居山城国开创东瀛秦氏一族。到了修建京都广隆寺并移居信浓国的秦河胜一代时,这一族开始有了正式记载。到第二十六代能俊时移居土佐长冈郡宗我部乡,并改姓为宗我部氏。但是临近的香美郡宗我部乡亦有宗我部氏,所以为了区分。能俊一族称长宗我部氏,另一族称香宗我部氏。应仁之乱爆后,土佐守护细川氏一心上洛而无暇顾及领国。长宗我部氏趁机大肆扩张,一举确立了以长冈郡冈丰城为中心的土佐七雄之一的地位。从四十一代家督文兼开始。长宗我部家拥护一条教房、房家父子转战,因此又扩大了势力。这引起了土佐其它豪族的敌视。永正五年,本山、山田、吉良、太平等势力联合进攻长宗我部氏的冈丰城,不久城落,家督兼序战死。兼序之子国亲逃到中村城受一条房家的庇护。在一条家的帮助下,国亲在14岁时夺回了冈丰城,此后依次灭掉天 竺、山田、国沢等势力。你既然是苍陆的汉人出身,应该听过一句话,叫做卧薪尝胆,十年不晚。”德川家康另有图谋地说。
长宗我部元亲回想起祖先的荣耀,面色有所缓和。弘治二年(1556)。在长子元亲的活跃下大败本山氏,国亲 去世后,元亲继任家督。他不但消灭了本山氏、安艺氏等土佐势力。还将长宗我部氏带到了一个称霸四国的辉煌时期。 总体来说,长宗我部氏源自上古的归化人中自称秦始皇子孙的一支是通行的说法,但是各种资料在细微处却存在着不同之处。
太田亮在《姓氏家系大辞典》中提出长宗我部氏是苏我氏的部曲——宗我部氏的后裔,由于居住在土佐国的长冈郡内,所以称为长宗我部。这一说法也为海音寺潮五郎在其名作《武将列传》中《长宗我部元亲》中所吸收,海音寺将其与长宗我部氏的“秦氏说”糅合在一起,海音寺观点的大体内容是:上古的大族苏我氏与在文化上具有特殊才干的秦氏关系密切,秦氏也得赖苏我氏的庇护和支配而展,后来秦河胜的子孙成为了苏我氏在土佐地方的领,居住在长冈的一支就以长宗我部为苗字,而居住在香美郡的一支则以香宗我部为苗字。
要说到长宗我部氏的“秦氏说”就必须先简略说明一下秦氏,秦氏是所谓秦始皇的子孙弓月君远渡日本流传下的一支,是日本古代所谓“归化人”中最有力的氏族,其分布以畿内为中心,东至关东常陆、下野,西至北九州的筑紫一带,遍布各处,一族繁衍展很是繁荣。《三代实录》中“元庆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条中记载,秦宿弥永原等男女十九人被赐予惟宗做为姓氏,永原等自称是秦始皇十二氏孙功满王和其子融通王的后代。《史料集览》中的《长宗我部谱》中提出长曾我部氏的始祖最早是在伊势桑名登陆日本,在桑名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迁移至土佐国本山乡。
一般日本史学界比较认可的说法是秦始皇的十二世孙功满王和其子融通王在仲哀朝、应神朝之时归化,普洞王在仁德天皇之时受赐波多姓,至推古天皇之时秦河胜受领山城国葛野郡,其后河胜的后裔移居至信浓国更级郡小谷乡,当地的稻荷山治田神社就是这支秦氏祭祀之处,就这样一直以更级郡小谷乡为本处定居繁衍直至平安末年。其后秦能俊在承久之乱时举族迁往了土佐国长冈郡宗部乡。宗部乡位于物部川和国分川的下游的香长平野,自古就是土佐国的先进地带,古代的国府也设立在此。其西南面的江村乡,东南面的筱原乡、大曾乡也是天然的富庶之地,这样的自然条件对于宗我部氏的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南海通记》中记载,能俊在迁移至宗部乡后即以曾我部为姓,治承四年(118o),源希义在土佐举兵呼应源赖朝,宗我部氏跟从着香美郡的豪族夜须行宗响应希义。——希义是赖朝之弟,在平治之乱之后被流放至土佐国介良庄。最后希义受到平家的攻击而败死。
虽然诸说纷纭。而且多有抵牾,但是可以肯定是长宗我部氏是在镰仓时代之际由信浓迁移至土佐而成为当地的地头豪族的。
土佐国的宗我部氏共有两支:一支就是长宗我部氏,另一支则是香宗我部氏。两支虽然都以宗我部为苗字但是,两支源出却是截然不同。香宗我部氏的氏源是清和源氏义光流一条氏流,义光的三代孙、甲斐武田氏的始祖武田信义之子次郎忠赖以一条为苗字,忠赖之子秋通则又改苗字为中原。其后因为勋功受任香美郡宗我部乡和深渊乡的地头,于建久四年(1193)从甲斐迁移过来,遂以香美郡香宗城为主城,定居土佐。后改苗字为宗我部,又为了区分长冈郡的那支宗我部氏而改称香宗我部氏,而其家纹却一直沿用了象征着武田一族的割菱。
“你骗我!现在丰臣家得势,尚且可以给我留下一个土佐国,但如果你德川家得势,还未必能给我保留一个土佐呢!”长宗我部元亲显然并不信任德川家康。
“我没有要求你信任我,只是来劝慰你一番。以你的眼光,应该知道任何事情都是很容易改变的。如果将来生什么事情,比如你的儿子长宗我部信亲在接下来的九州征伐中阵亡…”德川家康提醒长宗我部元亲说。
“你放屁!你儿子才会阵亡呢!你全家都阵亡!”长宗我部元气暴跳如雷。
“我是说如果。子孙能够能干并且长寿,我们做父母的自然高兴。但是如果白人送黑人,我们也必须坚强地去面对,并努力在艰苦的条件先保住家业,起码能够领有一国,让子孙不至于流离失所,成为亡国奴…”德川家康语重心长地说。
“嗯,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家康,谢谢你,我确实需要振作起来,我才五十多岁,还可以为子孙做很多事情。”长宗我部元亲忽然怒气消失,迅平静下来。
“听说长宗我部元亲现在很颓废?”这天,丰臣秀吉饶有兴味地问亲信岛左近。
“之前确实是这样的。不过,据说因为德川家康的劝说,长宗我部元亲现在振作了很多。”岛左近说。
“混账!受降协议上已经写得很清楚,长宗我部家仅保留土佐一国,勒令长宗我部元亲传位给世继信亲,不得以任何理由参与政务,他难道胆敢干涉土佐的政务吗?丰臣秀吉暴跳如雷地说。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之前长宗我部家还是敌国的时候,虽然拥有数万大军,但也并不如何放在丰臣秀吉眼中。可是现在长宗我部家已经归顺丰臣,要是长宗我部元亲这个老狐狸再有什么图谋的话,就会严重影响家中的安定,这种事情万万不能允许生。
“这倒没有。我只是听说长宗我部元亲现在经常游山玩水,以及教导儿孙,生活似乎过得有滋有味,没有以前的颓废荒淫的情形生。主公,这也是好事啊,我看这个老人也怪可怜的。”所谓英雄惜英雄,岛左近对长宗我部家凋零至此,自然怀有一些同情。
“嗯。严密监视长宗我部元亲,他要是有任何异动就立即向我汇报!”丰臣秀吉似乎还没有完全放心。
“哈哈,这就是安宅船的图纸?”在冈崎的造船厂里,德川家康兴致勃勃地浏览着得居通年之子得居通久献上的安宅船图纸。
“是的主公。按照家父与主公的约定,我今后就是你的部下了。如果在造船方面有任何吩咐,在下一定竭尽所能为您达成。”得居通久似乎很能干的样子。
“嗯,干得不错。我会拨给你一些工匠和水手,你给我先造十艘安宅船出来。”当时,即使是已经掌握铁甲船制造技术的丰臣水军,大部分舰船仍然采用的是安宅船,这是因为铁甲船太过昂贵的缘故。
“主公,不但如此,受到九鬼嘉隆的启,我也在研究铁甲船的制作,不过,我觉得仍然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不过我会努力去探索的。”得居通久说。
“嗯,铁甲船不是那么容易搞出来的,你努力就可以了,不要有思想包袱。”德川家康安慰说。
德川家康回到三河后,家臣们便建议讨伐盘踞在北信浓的真田家。
1585年5月,接到德川家即将入侵的线报,真田家上下如临大敌。
真田一族在五月的忌辰特别多,巧合得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不是说五月不吉利,但是对真田氏来说,有太多重要而难以忘记的事。五月古名皐月,真田骄家曾经才这个月生很多的不可思议祸事。
真田幸隆,又名幸纲、弹正忠、一德斋。
永正十年(1513)——天正二年(1574),信州豪族海野氏之嫡流、海野栋纲的女婿(也有的说是其次子),出仕武田信玄,成为“信浓先方众”的主力。其智谋在武田家中屈指可数,曾用其智谋巧取信玄力攻不下的户石城。是战国三弹正之一,人称“攻之弹正”。
真田昌幸又称为安房守、武藤喜兵卫,是现任真田家当主。
天文十六年(1547)出生,真田幸隆之三男,兄长信纲、昌辉战死后继承真田家。主家武田氏灭亡后,巧妙地运用手段周旋于上杉、北条、德川、丰臣等强大势力之间,并最终得以支配上田、沼田的领地。
真田信繁又名左卫门佐、幸村,永禄十年(1567)出生,真田昌幸次子。关原之战后隐居于九度山,应丰臣家之邀进入大坂城。根据大坂城的弱点,在城南建造“真田丸”出色地打击了德川军。大坂夏之阵中,英勇善战而被称为“真田日本第一兵”。
矢泽赖纲(萨摩守、纲赖、赖幸) 是真田一族。
永正十五年(1518),真田幸隆的弟弟。幼名源之助、开始称赖幸。天文12年(1543年)帮助幸隆作为武田信玄的信州先方众表现活跃。幸隆死后,天正3年昌幸继承真田家,协助昌幸攻占岩柜城,并成为城代。后又参与攻占小那渊城、名胡桃城、小川城等城池,天正8年成为沼田城城代。天正13年北条氏邦进攻沼田城;赖纲死守城池令其无功而返。真田家与德川家的第一次上田合战(神川合战)时,成功从上杉景胜处请来了援军,引导上杉方须田满亲领兵赶来救援。此外,赖纲还创建了中之条的林昌寺。
矢泽赖康(但马守、赖贞) 也是真田一族。
天文二十二年(1553)出生,矢泽赖纲之子。武勇不下其父,与赖纲一起在沼田和吾妻方面奋战着。关原之战时归属昌幸的嫡子信幸。辅助在大坂之战中作为德川军出征的信幸之长男信吉、次男信政。矢泽氏此后世袭松代藩的家老职。
常田隆永(出羽守、道尧),生年不详,真田幸隆的弟弟。通称七左卫门纲富、新六郎隆永、出羽守隆家。称常田氏,追随哥哥幸隆转战各地。后成为上州长野原的箱岩城城代。永禄3年(1563)遭到上杉军攻击;很好地守护了城池。但其子俊纲于此战战死。心灰意冷的隆永剃出家称道尧,元龟3年(1572)时死去。不过也有他在上杉军攻击居城时战死的说法。
镰原幸定(大和守)大永三年(1523)出生,真田幸隆最小的弟弟。成为上州三原城城主镰原幸政的养子。镰原氏是海野氏的支流。幸定和儿子幸重是信玄的麾下,担任上州先方众。与幸隆一起攻打羽尾幸全,占领了岩柜城。子孙担任沼田藩真田氏的笔头家老一职。
真田信纲(源太左卫门尉) ,天文六年(1537)~天正三年(1575),幸隆的长子,昌幸的长兄。幼名源太左卫门尉,成为武田信玄的亲信,与父亲一起转战各地。率领二百骑,名列“武田二十四将”之一。永禄4年(1561)的川中岛之战,信纲加入山本勘助设计的“啄木鸟战法”中的奇袭队。在武田信玄与德川家康的三方原之战中有着惊人的表现,是豪勇之将。天正2年(1574),父亲幸隆死后继承真田家成为家督。可是,天正3年,武田胜赖在长筱之战中输给织田、德川联军。信纲与弟弟昌辉一起于此战英勇战死。长野县真田町有信纲的菩提寺信纲寺。
真田昌辉(兵部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