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武家天下 >

第74章

武家天下-第74章

小说: 武家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战事再次落入胶着地巢窠。

    弘治二年时小笠原信岭一百骑、下条伊豆守一百五十骑与松冈新左卫门父子地五十骑在信玄地命令下转属于饭富源四郎麾下信玄统一信浓地过程中四郎与兄长饭富虎昌往往身处第一线奋战。由于两人勇不可当地作战方式打响了武田军地名号。所以后人常以两人阵下兵士穿着地红色作为武田军地代表。但实际上整个武田军只有他们饭富兄弟地部对身着红衣。高阪昌信地部队统一穿着枯叶黄色地衣衫信玄、武田信繁地部队则是黑衣部队。

    永禄三年。信玄趁长尾景虎忙于应付国内地不稳势力和一向宗且因继承关东管领地上杉氏与相模北条家反复征战之时。由高阪昌信在信浓川中岛筑建海津城。引起翌年上杉谦信来犯。两军于川中岛轰轰烈烈大战一场。可惜当时人在八幡原地饭富源四郎并未留下什么事绩。

    永禄六年。源四郎改名三郎兵卫尉昌景年七月受命出征飞国。使当地豪族江马氏归降武田。

    在信玄指挥武军成功攻占西上野让关东相、越争斗保持微妙的平衡后为了打通上洛的道路并扩充武田家的实力,信玄决定攻打骏河今川家是却遭到信玄秉性刚强的世子武田义信的反对,义信强硬地反对父亲这种背叛同盟的不义之举。

    永禄八年十月田义信游览灯会为由进入师傅饭富虎昌的宅第,要求虎昌能像当初协助父亲将祖父信虎放逐至骏河国一样起兵帮助自己驱逐不义的父亲信玄。

    而当时昌景巧来到哥哥虎昌的家里头,尚未见到哥哥就听见义信来访的消息而先退居到他们交谈的隔壁房间,就在这个房间里饭富昌景惊闻知晓了义信的逆谋,连忙赶至御馆通报主公信玄,听见亲子背叛的信玄自然是百感交集,但是他仍然安慰昌景说:真是辛苦你了,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相信你心中也不好过吧?没想到昌景的回答竟然是:比起背叛哥哥,被自己的亲生儿子背叛的主公不是更加难过吗?

    事实上,饭富虎昌起兵预谋会被三郎兵卫所知悉,是由一连串的巧合组成得,但太多的凑巧反而突显其中的不寻常,几乎如此判断:饭富虎昌是有意地把消息泄漏给弟弟昌景知道的。就是希望能藉昌景的口让信玄知悉这件事以保障主公的安全,同时也可以由自己担下一切罪责以免与义信牵上任何干系。

    饭虎昌的起兵在孤立无援下很快就失败了,当时第一个赶往救护信玄的正是饭富三郎兵卫昌景。早有觉悟的虎昌很干脆地一人承担下全部的罪名,与四名随从切腹自尽,义信则被送进东光寺软禁。

    虎昌死后,信玄非常赞赏昌的忠诚,为了奖赏他,也为了消除‘饭富氏‘这个背叛的象征,信玄把昌景升为包括饭富虎昌旧部五十骑在内的三百骑的侍大将,并让他入继名门山县家。

    应:年间,山县主家信迁入甲斐侍奉武田家,后来其孙山县河内守虎清因为劝谏信虎的暴行而被信虎斩杀,山县一族从此无后而断绝,直到信玄让昌景继承山县家,才再度延续了山县一门的家名。

    之后山县昌景就一直担任信玄的先锋转战四方,其率领的赤备军也因此名扬天下,而真正让山县昌景之名轰动全国的一役则是元龟三年时武田家上洛途中与德川家康的三方原会战,当时家康拒绝了由川一益转达的信长之意固守城池,反而主动出击。该役之中山县昌景率领手下五千人担任先锋的职务,与秋山信友以强力进攻的锋矢阵硬生生将德川家康的鹤翼阵突破,之后倚仗骑兵队的速度优势追得家康狼狈不堪地抱头鼠窜,甚至还一度有意切腹自杀后才勉强逃回滨松城。

    日后每当家康回想起那时的画面总不免心有余悸道:那个叫做山县的武将,可真是强得可怕,当初我也差点死在他的手上。后来在武田家灭亡之后,山县昌景的遗臣全部都被家康编入井伊直政的麾下以图组成德川家的赤备军。

    信玄在上洛途中因病身故前还特别将山县昌景找来嘱咐他:明天要将武田的旗帜插在京都的~田玄病殁之后接任家督的是四子胜赖或许是因为山县昌景毕竟是虎昌的弟弟吧,所以虽然当初他并不像马场信房、高昌信等人直接出言反对由胜赖为继承人但两人之间的关系始终不好,所以一向在信玄身边的昌景很快就遭到外放,被任命为骏河江~城的守将。

    长筱会战前,山县昌景已经和老战友高阪昌信之子高阪昌澄连手围攻长筱城十天了道这次的战役与去年的高天神城之战大不相同,更何况去年击退德川军夺下高天神城的武田军并不是毫无损失以山县昌景写信劝谏希望胜赖能够听一次他的话,千万不要出战。

    可惜沉浸在拿下连父亲亦强攻不落的高天神城光环的胜赖完全听不尽昌景的忠言,执意进攻。而在两军交锋之前一向对家康的求援虚应故事的织田信长竟然出兵了,原本多年来武田家并未将德川氏消灭,一来是与上衫、北条氏的争战未结束、二来就是因为在家康背后还有可动员近十万兵力的织田信长,因此当年就算是信玄也是在一切准备妥当信长包围网令信长焦头烂额时方一举上京以图霸业。(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胜赖本阵的昌景与内藤昌丰、马场信春等齐声反对主赖的强行突破战略,最后胜赖出言驳斥诸将之见家祖源义光的铠甲及源义家的白旗两样家传之宝前宣誓:神明照鉴,纵无御旗、盾牌也要出击。眼见胜赖战意高昂昌景再退一步,建议胜赖派出诱敌部队、引诱敌方过河然后趁敌方半渡的时候予以截击,以防备织德联军在时断时续的梅雨季节中发挥出洋枪兵的优势,因为梅雨季中土地湿滑会不利于骑兵冲锋,但是只要天气一放晴,洋枪就会充分展现出强大的火力,但是这个提案仍然胜赖给否决掉。

    长筱会战中山县昌景依旧身任先锋一职率领自己的部队进行猛烈的突击,可惜这一切在织德联军三千多挺洋枪和拒马栏之下完全化为乌有,一直立于部队最前锋的昌景硬直直地坐在马背上被火枪射杀,死亡后手上的指挥扇也未松开,享年仅四十六岁,墓地在甲州惠林寺。

    赤备是为了在战场上分别自军和敌军,而把所有军事装备上都染上红色以作为统一的精锐部队。

    日本战国时,全部身着红色甲冑的骑兵部队,使用三米竹枪和小型铁炮的近卫军。赤备被称作是“孝雄阵前的铜墙铁壁”,武田家落败后,赤备部队曾经被各个实力收编。代表有:武田家的山县昌景赤备骑兵,德川家的井伊直政的“井伊赤备”,与大~之战时真田幸村的真田队(这个其实不是真的赤备,只是用于提高军心的装饰)

    提到赤备,很多人自然联想到战国甲斐名门武田家的那支“侵略如火”的王牌部队。统一的火红盔甲,独特的训练机制,出众的战斗能力,顶尖的领军武将,无使它成为整个战国的一道特殊风景,此外,它更是一个极具色彩的名词。

    自武田信玄接过武田家督以来,便着手一系列的改革,军备问题自当是首要问题之一。其实信虎时代的甲斐武田军,已有着相当的战力,但还不够成熟,虽然平定了甲斐自己身边的豪族势力,但要想向领地以外的地方扩张,就必须组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武田信玄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其麾下重臣饭富虎昌。再说饭富虎昌其人,可以说是当时信玄手下除武田信繁外最具综合能力的干将了,其人不仅在作战军事上有丰富的理论经验,在治理领地上也有一套十分了得的功夫。所以从他自身来讲,也是责无旁贷的。这样饭富虎昌的倡导下,一支由他调教的特殊部队初现端倪,这就是为后人所熟知的赤备,但从当时来讲还不能称为王牌部队竟这只是刚刚开始一个要澄清的是,武田家还拥有其它军事部队力量,赤备并不是唯一的部队兵种,比如还有小山田信有的特殊攻城部队,这些都是信玄上台军事改革的成果。

    以前对赤备最直观的了解是备就是红甲骑兵,其实这样理解也不算特别片面竟它还是以骑兵为主的部队。曾经在一期名为《惊奇档案》的杂志中看到一片这样的文章,题目为“长之战-日本战国骑兵时代的彻底没落”。在读文章的同时,仔细看了看插图(这些插图都是那个时代的画师绘制的,其中大部分作为历史参考资料,所以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其中一副图清晰的反映了那场战斗里赤备的作战情形:在部队最前沿的是步兵,同样是着红色盔甲面则是精锐的骑兵。由此可见,赤备的兵种大概分两种为步兵骑兵。可能还可以分细一点,步兵里可能还会存在长枪兵刀兵,甚至弓箭兵。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分士兵还可能是身背弓箭,手持兵刃的‘综合型’步兵。再谈骑兵,其实赤备真正的核心战斗力应该是骑兵,至于作战的方式,其实是存在问的,比如有人认为是类似欧洲中世纪的骑兵突击那样,直接在马上作战的,也有人认为是骑兵机动,靠近敌军则下马近身肉搏,个人理解可能后者略多一点,但即使如此,赤备的威力仍令人惊叹。饭富虎昌缔造的赤备究竟是怎么个训练、作战的具体方法,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武田的赤备有着与其它部队一个最大的不同点:人员配置。战国里大名手下的步兵俗称足轻,这里面包括许多农民、商人、豪族等许多其它职业的人,这些并不是武家出身的武士。比如说到了农忙时期,那些农民则担心自家的农田而分心作战。而赤备不同,其建制均为真正武家出身的武士,其中还包括一些极具组织观念的忍者,可以说他们生来就是为作战服务的。在作战时,赤备讲究小组的团队分工、协作,因此时常能够以一敌二,有时甚至能以一挡三,所以说赤备的战力强并不是表面上看那么简单,其中还是有一些说道的。

    关于赤备的初阵,很难发现。

    但追溯到1555年的第二次川中岛合战,个人觉得这可能算是赤备锋芒的首次真正体现。是年,上杉谦信派越后猛将柿崎景家率兵武田境地,武田方则由饭富虎昌率领麾下800赤备为先锋迎敌,结果成功击退柿崎景家,赤备名声初震。后来,因饭富虎昌牵扯到信玄长子武田义信的谋反事件中,引咎自裁,赤备的指挥棒落入了武田四名臣之一的名将山县昌景的手中,但这依旧不妨碍赤备的扩展壮大。北条家的五色备之一的赤备,就是于1569年那次与武田摩擦后而正式编制的。

    而在1573年的三方原合战则是赤备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性战役,此役仅依靠山县昌景和秋山信友的一部先锋赤备就把德川家康打得体无完肤,尽管骁勇的三河兵竭力抵抗,但依旧不敌火一般的赤备,家康事后心有余悸,还故意请画师

    了一副惨败的模样,以后挂在自己案头,时刻鞭策自这次战役,家康也记住了山县昌景和他的赤备,并在1582年武田被消灭后收编武田赤备的残党,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精锐部队,并由他手下的井伊直政统领。

    1575年爆发的长合战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因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战,抛开这些表面的不谈,只谈赤备在此役中的表现。可以这么认为,赤备在这一役中是有着上乘表现的,在武田军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武田军左翼赤备队在山县昌景的指挥下突破两道栅栏,与迎面的织德联军激战,混战中,直透重围,信长麾下的柴田胜家,川一益等在近身作战中显然不是山县率领的赤备的对手,但凭借人数优势,织德联军还是奋力抵抗此时山县昌景麾下的部队也只剩几百人,但他仍义无反顾的整合余部,然后直扑就在眼前的织田信长的本阵(三道栅栏后就是织德联军的本阵),此时武田军还有最后的一线胜机(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但织田信长不愧是名将紧急时刻急调一部横切山县的赤备队是将他挡住,而此时,本多忠胜一眼识出山县昌景,并高呼其名,结果织德联军的洋枪手对准山县昌景一阵齐射这样,这位武田军中赫赫有名的猛将应声落马身中弹死于乱军之中。大将的哄然到地,使得本来形势不利的武田军如同当头棒喝,骁勇的赤备也瞬间士气猛跌,无力再战,全军仅存的最后希望也随之不复存在。此役武田的精锐赤备伤亡殆尽,大部分精英战死此也一蹶不振。

    “实力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实际具有的。”德川家康稳坐如钟咸不淡地对秀忠说“现在天下虽然已经掌握在丰臣家手中,但我们德川家在小牧长久手一役力抗丰臣让天下群雄震怖。丰臣秀长以我们全部是舰船参战为由将我们编入地位较低的水军,未尝没有打压我们德川家风头的意思。毕竟们德川家风头太健的话,丰臣家的脸面就不太好看了。”

    “原来如此。父亲,那么,在四国的战场上,我们是否不要去抢立战功了,就混混大锅饭了事?”德川秀忠也不笨,很快意识到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也有了隐伏待时的想法。

    “不,我们要立下卓越的战功,在各路诸侯面前显示我们德川家的强大。不过,我们不要主动申报任何的功绩,任何事情,牵涉到功绩方面,就尽可能轻描淡写。”德川家康似乎早已智珠在握。

    “要是这样的话,们岂不是要在群雄面前抬不起头,毕竟没有立下功勋的话,在群雄面前很难说上什么话的。”德川秀忠为难地说。

    “公道自在人心。只要我们实力,并不需要什么表面的荣誉。有朝一日,天下人一定会对我们敬畏有加,莫敢不从。”德川家康沉静地说。

    “是,父亲。”德川忠受教。

    “德川家康,德川秀忠,你父子竟然在第一天军议就迟到!”也许是受到丰臣秀长的授意,也许是自作主张,村上武吉故意迟迟不通知德川家康具体的开会时间,又把他的军营安排得比较便远,这样一来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虽然在收到通知后就第一时间赶来,仍然迟到了片刻。

    “那因为…”德川秀忠试图申辩。

    “这是在下父子的错失,都督可按军规责罚。”德川家康冷静地说。

    “按军规,军议迟到要责打三十军棍。”上杉景胜是个十分善于把握时机的人,他继承上山家后,与德川家的领地之间只隔着一个小小的真田家,两家的冲突已经不可避免,只是爆发的早晚问题,他于是借这个时机发难。因为路途遥远,上杉集也从水路而来,并且是取道毛利家的周防长门绕行而来。显然,上杉家业不愿让自己的军队通过丰臣的领地,以免丰臣家对自家大军动什么歪脑筋。

    “既然军令如山,那么,来岛通总,你给我去立即执行。”村上武吉是个面无表情地吩咐。

    “是!”来岛通总领命,率武士将德川父子押下受刑。

    村上武吉是战国时代风云人物中的日本最强海盗。

    村上武吉是能岛村上水军的头领,战时是相当活跃的海上机动部队,后加入毛利元就靡下,为严岛合战中毛利元就的胜利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被称为日本最强的海盗。

    村上武吉,出身于濑户内海上的能岛村上水军,父亲是村上义忠。村上水军的历史十分悠久,由于濑户内海上的岛屿多半面积狭且土壤贫瘠,无法完全供给岛上居民充分的粮食,所以岛上居民便利用自己对水路的了解成为雄据当地海域的一霸,设立私家海关对来往的船只收取帆别钱,也就是船上货物价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