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武家天下 >

第119章

武家天下-第119章

小说: 武家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正十年,消灭了武田家的织田信长亦在本能寺之变中从人生的舞台上匆匆一鞠躬,北条氏政把握良机让当主氏直和三弟氏邦一同出兵袭击织田家派驻关东的指挥官泷川一益,在神流川之役中将其击溃,重新夺占上野,随即在织田军先后撤出新占的领地时,北条氏政派兵攻入甲斐都留郡和信浓佐久间郡、小诸郡,在甲斐若神子跟同样对武田旧领有兴趣的德川家康达成协议均分武田旧领,双方交换领地,北条家把在甲信的占地让给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则把在西上野的占地交给北条家,投入家康麾下的武田旧臣真田昌幸的上野沼田城也让给北条家。家康之女督姬也嫁给当主北条氏直,两家结盟。

    信长死后,本为其部将的羽柴秀吉攻灭了反叛的明智光秀,并平定了畿内一带。中国毛利家、北陆上杉家、四国长宗我部家相继臣服,连氏政的姻亲德川家康亦难躲时代的洪流投入秀吉麾下。出征九州岛岛前夕,丰臣秀吉布关东惣无事令,但未感受到秀吉威胁的北条氏政却以为关东八州已在掌握,和德川、伊达又有同盟关系,而且这严重违反北条家在关东的利益,于是不与理采,和佐竹氏、结城氏、里见氏等依然战事不断。

    天正十六年,秀吉在京都聚乐第召集全国诸大名,以氏政为,其弟氏照、氏邦都是无视秀吉的一派,氏政坚持认为秀吉出身低贱,北条一族没有理由向他臣服,只有氏规一人仍然透过家康与秀吉交涉,最后氏规在氏直的支持下达成只要真田昌幸将沼田城交还,北条家便投降的条件。但是氏政仍然在领内召集士兵及整修防御工事,当时收下沼田领地的氏邦将此地交由家臣猪俣邦宪管理,不料邦宪竟无视于秀吉将利根川以东葬有真田家祖先的名胡桃城仍为真田昌幸保留的协议而将之攻取,此事引起秀吉大怒,遂于天正十八年三月一日动包括了四国、九州岛岛军势的二十二万大军进攻小田原城。

    当初在秀吉出关东惣无事令时便已对其十分不满的氏政在领内再度下达总动员令,从各支城调度兵粮及武器,为了避免部将叛变,要他们交出妻子及家人做为人质,在城中贮备足够三年的粮草。战前的军议中强烈主战的氏政认为尽管秀吉招来了二十二万大军,出身低贱的他必不能让毛利、上杉等名族真心臣服,可一战破之。氏政以这样的论点与主张守城战的宿老松田宪秀争辩不休,直至战前兵力仍分散在各支城,兵粮、军资的分配也未稳妥,就以这样轻敌的态势迎战秀吉。

    尽管如此,氏政依然认为面对连名将上杉谦信及武田信玄都无法攻陷的小田原城,纵然秀吉名冠当今也非是败退不可,这样乐观的想法完全忽略了继承织田军制的秀吉跟上杉、武田的一大不同点,完成了兵农分离制的秀吉军是不怕打持久战的,他所要对付没有后顾之忧,不需要回乡操持农事的职业军人。

    第一座遭到攻打的是当初依据箱根天险来建筑由北条氏重臣松田康长镇守的山中城,在羽柴秀次七万兵力的猛攻下山中城不到半天便宣告失陷,秀吉率领大军一举越过箱根山包围小田原城。笼城期间,秀吉依黑田如水之谋,打破惯例允许诸大名的妻妾随阵,自己更以身作则带上爱妾淀姬,不时在阵地中观赏能剧、开茶会,小田原城内氏政、氏直等人也围棋、将棋、双六等各种博戏来打日子。就在这攻守双方都诡异地悠哉之时,在秀吉的命令下北条方的支城也被联军的各部队一一攻陷,只剩下北条氏规的韭山城、北条氏照的八王子城和成田家的忍城。

    六月二十四日,八王子城被攻陷的消息传来,同时流出小田原城内的笔头家老松田宪秀乃是秀吉内应的传闻,北条氏规放弃韭山城,投降秀吉军,回到小田原城,劝说氏政投降。见到大势已去,一直强硬主战的氏政也放弃了。七月五日,氏直之弟氏房出城来到丰臣方泷川雄利军阵中请降,秀吉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是要求氏政和同为全面抗战的氏照兄弟及家老大道寺政繁、松田宪秀四人切腹自尽以为谢罪。北条氏直则是在岳父德川家康的求情下获得赦免,但是领土被全数没收。

    七月十一日,北条氏政与氏照一同到城下侍医田村安清邸中自尽,由四弟氏规介错,享年五十三岁,法名慈云院殿胜岩宗杰大居士。

    北条氏照,相模北条氏康的次男,幼名藤菊丸,母亲是今川氏亲的女儿。父亲氏康为了谋求北条家势力的扩张而与关东各地植根深远的豪族结亲,氏照也在七岁时成为山内上杉家的武藏守护代,泷山城主大石定久的养子,大石家的继承人,改名作大石氏明。

    在北条家完全并吞了大石家在武藏的势力後,北条氏照便在氏康的命令下与大石定久解除了父子关系,恢复原姓北条,易名氏照,成为泷山城主,在其领内使用‘如意成就‘的方形朱印。与兄长氏政不同,氏照是十分深谋远虑的人且生性刚毅坚沉,可说是北条家中最接近其当主氏政之人,不仅仅是家中屈一指的战将,对北条家的内政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当年在北条与武田、今川成立甲相骏三国同盟时,房总的最大势力里见家也与长尾景虎缔造了房越同盟以和自第一次国府台会战後日益敌视的北条家抗衡,之後永禄四年参与长尾景虎的关东攻略,当主之子里见义弘更随越後军包围北条家的小田原城。

    永禄七年里见义尧、义弘父子再次应上衫谦信之邀和岩槻城的太田资正一同出阵,这时人在下总江户城的北条氏康察知里见家将大举进攻下总时决定与里见军一决生死,动员麾下所有家臣出兵再度与里见家在国府台交战,是役之中氏照十分活跃,竭力奋战,里见军大败,义弘和正木时茂落荒而逃,时茂的嫡子和弟弟一一阵亡。

    永禄十一年,下总栗桥城陷落,北条氏康击败以古河公方为的反北条势力,北条氏照因战功成为栗桥城主。之後在当年十二月武田信玄撕毁与骏河今川家的盟约,挥军攻入骏府城将今川氏真追放,为此北条氏康决定支援今川氏真而与长年争夺关东霸权的上衫谦信和睦以抗信玄,在相越同盟之中氏照与弟弟氏邦负责担任与上杉家礼仪往来的交涉任务,交涉期间信玄命甲信、西上野的家臣出兵包围小田原城,不过由於氏康不理信玄的挑衅固守城池而不得不退兵回国。

    北条氏康见武田军已退,机不可失急命北条氏照与氏邦由後追击,在三增岬的中里、上宿、下宿布阵,就在武田军精锐山县昌景所率的赤备骑兵队已从志田岬通过,内藤昌丰正指挥运粮队通过之时,北条氏照觊得此时让军中猛将北条纲成动攻势,突击内藤昌丰队。不料,奇变横生,应该走远的山县昌景竟然如疾风掣电一般回援,急袭北条军的左翼,引起北条军的大混乱,北条氏照饮恨败北,丧师三千,逃入半原山。

    父亲氏康于元龟二年去世,兄长氏政仿效父亲隐居让长子氏直继为家督,于幕後辅佐政事。终於亲理政事的氏政在父丧不久後便推翻了父亲以往的外交方向毁弃相越同盟,转与武田家再次缔结甲相同盟。以统一关东平原为目标的氏政向归属上杉家的关东豪族出兵,北条氏照作为北条军的主将征战各地,尤其活跃於北关东。

    天正三年,北条氏照先是攻下小山氏的居城只园城,小山氏当主秀纲逃往常陆依附佐竹义重,北条氏照也掌握小山氏领作为跳板进攻常陆,後来以栗桥城为根据将北下总、南下野完全纳入北条家的支配。天正十年,本能寺之变後出兵织田军撤走後已成空国的上野并攻入甲斐都留郡和信浓佐久间郡、小诸郡。当年尾古河公方足利义氏殁,将下总古河城也收入北条家的领土范围之内。

    当时同样对武田家旧领有兴趣的人还有统率东海道三国的德川家康,他夺取了甲斐信浓两国的大部份及一小部分上野。天正十一年,德川家康与北条家达成协议均分武田旧领,双方交换领地,北条家把在甲信的占据地让给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则把在西上野的占地交给北条家,投入家康麾下的武田旧臣真田昌幸的上野沼田城也让给北条家。家康之女督姬也嫁给当主北条氏直,两家结盟。

    此合约对占有沼田城的真田昌幸有损无益,昌幸大怒而拖离德川家转与丰臣秀吉合作。翌十二年,德川北条两家联手进攻真田昌幸。北条家以北条氏照为总大将,领七千五百兵马攻向沼田城,氏照连续三轮攻城但都被沼田城守将矢泽纲赖一力硬顶住,当进攻上田城的八千德川军惨败之消息传来後,氏照在几次小规模攻击皆不克後当机立断下令撤退,以防止步上德川军的後尘。

    天正十八年,得到德川家康臣服并攻降九州岛津家的丰臣秀吉要求北条氏政上洛服于丰臣家。氏政以为关东八州已在掌握,和德川、伊达又有同盟关系而不与理采,时任评定众笔头的北条氏照也以强硬的态度反对臣服秀吉,与氏政同为主战派。之後生了‘名胡桃城夺取事件‘,北条家臣猪俣范直奇袭名胡桃城,真田家守将铃木重则城破自刃。

    丰臣秀吉为此气极大怒亲率二十二万,甚至动员九州四国北陆的大名以雄雄烈火之势卷向关东八州。北条氏照为一门众中最为善战的主力将领所以留任小田原城协防,八王子、栗桥、小山、槺镜攘斓卦蚪挥杉页妓朗兀娑孕慵拇缶В险幌氲结嵩渥愕姆岢季⑽慈绲蹦甑纳仙狼藕臀涮镄判话阋蚍α付芡恕A露仗焐疵鳎岢季甭街Ф映宋砻凸グ送踝映牵送踝映窃谝蝗占湎萋洹

    八王子城失陷後十日,当主氏直之弟北条氏房出城至秀吉阵中要求以切腹来换取城兵与兄长的性命,秀吉答应了他的请求,小田原开城全面降伏,在秀吉的命令下北条氏照因为与兄长氏政同为全面抗战的主张者而被剖要求切腹谢罪。七月十一日,北条氏照随氏政一同到城下侍医田村安清邸中自尽,享年五十一岁,法名青霄院殿透岳宗关。

    北条家灭亡已成定局,如何在灭亡北条家后,让合适的人选来治理关东一带,成了丰臣秀吉的一件心事。

    1589年11月,应北条家的要求, 秀吉给信浓的真田昌幸下手谕,令他将沼田城让出来,而此城为真田家先祖之墓所在。昌幸犹豫之际,北条悄然以卑鄙手段将其夺来。尽管如此,秀吉仍然没有向北条家问罪,还是一再催促氏政进京。得了不少好处的北条家仍然不肯臣服,并特别声称北条与德川官位不同,待遇各异,不可同日而语。这激怒了家康,上书秀吉要求讨伐北条。正逢北条家部将猪俣邦宪强夺名胡桃城。名胡桃城代铃木重则自刃。在得到众多大名的相同意见后,秀吉同意对北条家开战。

    北条氏政在看到挑战后,却自鸣得意。自认为关东与骏河之间山峦重叠,交通不便,敌人粮食运输上有困难,因此战争越持久越有利。更何况自家的小田原城宛如乌龟壳般难坚固,因此并不担心。但是氏政不知家康早已从伊势大凑的商人处购买了三百只 运粮船, 另外秀吉也命部下九鬼嘉隆、加藤嘉明率粮船从水路运粮。秀吉还在东海与京都之间架设驿 站,以传递关东地图、城郭一览表、军事配备等消息。

    万事俱备后,家康率数万骑兵为先锋,宇喜多秀家率水军,一起出征北条家。其他众多大名也纷纷出兵响应。北条军在节节退守之后终于生变。北条家老臣松田宪秀先内应,其它将领也纷纷投诚。氏政则龟缩在小田原城内坚守,秀吉采取了围城的战略。经过长期的围城,小田原城内群疑蜂起、兄弟相疑、父子不睦。7月5日, 小田原城落,北条氏规、氏政自杀,氏直被放逐到高野山。

    北条氏规 ,北条氏康四子,韭山城城主。

    幼年,与德川家康在今川家同为质子,与家康交好。

    丰臣秀吉讨伐北条家时,力主议和。 小田原城被围一月后,从韭山城来与丰臣家谈判,入小田原城劝其兄氏政投降,保住了北条家一族。

    1589年后北条氏拒绝臣服丰臣家,于是丰臣秀吉下令全日本大名讨伐北条。家康在支援战线上有不少功劳,最终北条目在小田原城被包围一段时间后投降。战后家康转封关东,领有相模、伊豆、武藏、上野、下总全部,下野大部,上总小部,(至关原之战时,约为二百五十五万七千石),改建江户城为居城,并且继续原因是讨伐领地内的后北条氏残党,以及对领土进行检地。

    先,采取新办法配置家臣。德川家康在kao近江户的武藏、相模等地,集中了直辖地和封地在一万石以下的下级家臣。万石以上的高级家臣配置得尽量远些,分布的密度是关东的西南部略稀,东部与敌对性大名接壤的边境地带较密。显然,这样配置是一种临战体制。而且他在进入关东的同时,便决定将封地换算成产量给家臣。这些措施对进一步控制家臣,巩固关东新领地起了很大作用。

    其次,德川家康为了调整农村中的租佃关系,稳定新领地的秩序,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检地。其具体办法是,在土地登记册上,在隶属农民登记人姓名的右上方标上人名肩书,表明该人耕种的土地其领有权是属于哪个名主的。这样做,是既承认身为领主的名主的土地领有权,使其负担交缴年贡的责任,另一方面又承认租佃者尚不稳定的耕作权。这种措施对治理关东这种比较落后的地区是得策的。

    最后,德川家康也十分注意展领内的工商业。为了解决陆路运输和吸引外地商人来江户经商,从江户和周围农村征调人夫建立了道中云马役。为了解决水路交通问题,组织人力挖掘沟渠,使船舶可以直接停kao江户城下。又指定专人管理领内的度量衡;委托从旧领地跟来的土豪式商人展江户的市区建设和对工商业进行管理;1592年以后,铸造了号称武藏小判的一两金币,以促进货币流通。随着江户建设的步步进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外地商人纷纷来到江户。德川家康对关东的建设,为他后来夺取全国政权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援和巩固的根据地。

    13日,秀吉入城,将北条家关东 的领地封给了家康。此后,秀吉由小田原城出,,以德川家康为先锋,开始前往平定奥州。

    因为伊达家的支援,佐竹家集结了一万五千兵力顽抗。德川家康派本多正信前往劝说其归降。

    佐竹义重,战国时代的大名。河内源氏后代,为佐竹氏第十八代当主。儿子有义宣、义广、贞隆、宣隆和义直。幼名德寿丸、次郎。佐竹氏二十代家督,关东之名将、军事家及外交家;人称“关东之鬼”。天文十六年(1547)生于常陆太田城,父亲为“常陆之雄”佐竹义昭。

    幼年的义重,已是深具武勇之才,为重臣们所期望。永禄五年(1562),由于父亲佐竹义昭体弱多病,故于三十二岁盛年时早早让位予十六岁的义重;三年后病死,从此佐竹家走向最盛期。继承家督同年,义重迎来初阵,与相马盛胤对战于瓮之原,义重于此战中大获全胜,并连取七敌将之级,威振常陆。

    之后,义重开始统一常陆的计划。击退了附近的小田氏后,开始与关东地方的后北条氏和东方地方芦名氏对立,使佐竹军在两条不同战线上作战。后来芦名氏受到了伊达政宗的攻击,势力大减,于是开始以救援佐竹家为名对于伊达政宗。不过接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