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武家天下 >

第101章

武家天下-第101章

小说: 武家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白大人敕令下:真田家自即日起臣从于丰臣,特准真田家本领安堵,德川等家不得侵占真田一族所领。”金森长近照本宣科地说。

    “家康公,今后还望多多关照。”真田信幸假笑道。

    “哼!”德川家康拂袖而去。南光坊天海忙打圆场:“家康公最近贵体违和,他已经交代在下全权负责退兵之事,请两位大人不要介怀。”

    “好说好说。”毕竟是叫人家放弃到口的肥肉,金森长近也不由讪笑着说。真田信幸显得红光满面,看来他现在真兴奋着,德川家康越生气他反而越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此次出使丰臣的价值乎想象。

    在即将覆灭之时,真田昌幸再次表现出他“表里比兴”的一面,通过臣从丰臣秀吉,而让德川家与上杉家对他的背叛无可奈何。真田家终于成为独立的小大名,而对于家康等德川家将士而言,真田昌幸的名字已经成为心中永远的痛。

    “敕令,德川家康率军二万随军征讨九州。”这天,德川家康接待了大阪来的使者金森长近,原来是奉命前来要求他出兵九州的。

    1586年9月, 黑田孝高 率领着以 毛利军 为主力的讨伐军渡海进驻 丰前藩国, 毛利氏 的脑 毛利辉元, 吉川元春, 小早川隆景 全部随军出征, 总兵力2万5ooo。 大军所到之处, 丰前 的 山田, 广津, 仲蜂屋, 时枝, 宫城, 丰后 的 马岳城 皆望风归降, 唯有 小宫城 与 宇留津城 还在负隅顽抗。 但在 丰臣军 绝对优势的战力之前, 这两个小城就如汪洋中的两条小船罢了。 1o月4日, 小宫城 陷落。 11月7日, 宇留津城 也跟着沦陷, 城主与其亲属13oo多人被全部处决。 12月初, 黑田孝高 就扫平了整个 丰前藩国。 此时传来了 户次川之战 失利的消息, 黑田孝高 便停止进军, 等待 丰臣秀吉亲率的五万大军,以及他请来 的援军——来自三河的德川军。

    不幸的是, 名将 吉川元春 在出征途中, 于11月15日因癌症过世, 享年56岁。 吉川元春 是 毛利家 中的主战派, 对暂时屈从于 丰臣家 一直耿耿于怀。 此次出征之前, 吉川元春 已经患病不起, 就更不愿意为 丰臣家 卖命了。 都是 小早川隆景 和 毛利辉元 以家族利益“晓以大义”, 死拉硬拽, 吉川元春 才不得不拖着病体随军的。 在攻陷 小仓城 后, 终于病体不支, 吉川元春 带着未能逐鹿天下的无尽遗恨撒手人寰。 还有传说 黑田孝高 明知 吉川元春 的病吃不得鲑鱼, 但偏偏趁其病重期间, 进献以鲑鱼做的饭菜, 毒死了 吉川元春, 为 丰臣家 除一大患。

    1587年3月, 德川家康率3万大军正式进驻 九州岛, 开始执行丰臣秀吉交付的九州征伐任务, 欲扫平各路豪杰,平定九州。丰臣军2o万也在丰臣秀长的率领下陆续登陆,四国的长宗我部家也出动了两万大军。

    四国长宗我部家的现任家督信亲奉命参加丰臣家侵略九州的远征军并在一次战斗中阵亡,元亲最后一点的理智也随着嫡子的死而灰飞烟灭。此后的元亲,在狂乱中倒行逆施,宠信jian臣诛杀忠良、疏远弟弟香宗我部亲泰、处死家中栋梁。侄子吉良亲实,甚至逼死了亲生儿子香川亲和,最后干脆和全体家臣对着干,把遭到一致反对的末子盛亲立为继承人。

    或许长宗我部元亲所有的力量和生命已经随着1585年他对秀吉的屈膝而离魂远去了……失去了心就等于死,元亲大概就是这样子的人吧?

    “什么?长宗我部军被岛津军奇袭,全军覆没,长宗我部信亲战死?”收到这个情报,联军感到十分震惊,没想到岛津军彪悍竟至于此。

    “看来,虽然我军兵力占优势,也不宜与岛津家硬拼,就让德川军先上吧。”丰臣秀长沉吟道。

    “要想打败岛津,关键是要先搞定大友!”受到出战命令的德川家康,开始考虑如何尽快收服苟延残喘的大友。虽然刚刚险胜黑田官兵卫的三万大军,但大友家也是惨胜,已经没有多少实力抵抗德川的兵锋。

    九州,本是以大友、龙造寺、岛津三家最为强大。近年,岛津家迅崛起,大友家已即将被岛津家所灭,龙造寺也在岛津的兵锋下风雨飘摇,岛津家统一九州已经是大势所趋。然而,丰臣家的九州征伐,中断了岛津家在九州的霸业。

    大友氏的出身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起源于源赖朝的庶子。但另一种源于镰仓时

    期执权之一中原亲能的养子近藤能直的说法更为有力。按其说法,近藤能直在作了

    中原氏养子后拜领相模国大友乡,因此而改姓大友氏。

    自从后来大友能直被源赖朝任命为丰后国守护以来,大友氏稳居这一职位。到了南北朝时期,大友氏泰因为拥护足利尊氏转战,又得到了丰前、筑后守护的职位。从

    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九州守护大名。

    战国时期,大友家经义长、义槛、义镇三代,完成了向战国大名转变的过程。此后与萨摩岛津氏、肥前龙造寺氏三分九州,展开连年征战。虽然曾一度辉煌,但自从

    天正六年被岛津家大败于日向后,就开始走向衰落,不得不臣服于秀吉以保家业。

    朝鲜之战时,大友义镇之子义统因在出战时失态,被没收领地。堂堂的名门大友家彻底败落。后来只是作为德川家康的旗本而存续下来。

    大友宗麟是时代九州的战国大名、并同时是位天主教大名。大友氏第二十一代领主。本名大友义镇。因大友氏始祖出自上古名门藤原氏,故正式姓名又可记为藤原义镇。最初他皈依禅宗,之后改信天主教接受洗礼。父亲是大友义鉴,母亲是义鉴的续弦(出自大内氏)。同父异母的弟弟是大内义长。宗麟的正室是奈多八幡宫奈多鉴基的女儿、田原亲贤的妹妹奈多夫人。其子有大友义统、大友亲家、大友亲盛。官位至正四位下左卫门督。幼名盐法师丸。佛教法名宗麟,天主教洗礼名堂。弗朗西斯科。

    大友义镇出生于丰后国府内城。父亲义鉴原本有意将位子让与义镇的同父异母弟盐市丸,因而欲废嫡长子义镇。155o年(天文十九年),支持义镇的重臣们谋反,将盐市丸及其母亲杀害,义鉴亦负伤后去世,这次政变被称为“二阶崩之变”。宗麟遂于二十一岁继承大友氏丰后及肥后国领主的地位,后势力扩大,成为六国大名。

    大友义镇继承领主地位后,菊池义武(大友义鉴之弟、义镇的叔父)在肥后夺取了守护一职。但1554年(天文二十三年),菊池氏灭亡。他接受了陶晴贤的邀请,派遣弟弟大友晴英继承了大内氏,晴英改名大内义长。1557年(弘治三年),大内氏被毛利元就消灭,大内义长自杀。毛利元就继承了大内氏在西国的领地,开始进军原本大内氏在北九州的领土,大友家与毛利家正式决裂。

    大友义镇遂与尼子氏结盟,于筑前、筑后、丰前等地扩大势力范围。他的领地丰后府内城还出现了跨时代的大事——日本最早的外科手术。1559年(永禄二年),在足利幕府支持下他被任命为九州探题。次年,任官左卫门督。至157o年(元龟元年)他已成为九州最强的势力,九州境内九国他占有北部六个。

    大友家曾经是九州屈一指的强藩。

    157o年(元龟元年),继续与毛利军交战。此外于今山之战中,龙造寺隆信击败其弟大友亲贞率领的六万大军。1576年(天正三年),他传位给长男大友义统,隐居至丹生岛城。

    1577年(天正四年),南九州的岛津氏开始进军日向国,夺取了日向大名伊东家的领地,伊东义祐因此逃向大友家寻求庇护并反击,宗麟一方面也希望夺下日向国并建设为基督教圣地,名义上以继承人大友义统领军出阵,实际上自己则在后方做战略指导。但在1578年(天正六年),在耳川之战中因家臣之间意见不合导致大败,多数重臣阵亡。另外,将家督让与大友义统后,他与儿子之间领导意见的不和亦造成大友氏的衰退。当时已开始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试图经由谈判协调岛津与大友两大九州势力和解。义镇于1586年(天正十四年)亲赴大阪谒见秀吉请求支援对抗岛津。但岛津氏仍持续侵略大友领地。同年12月岛津家久军占领了他的府丰后国府内城。丹生岛城被包围,大友宗麟一度使用大炮“国崩”,死守丹生岛城。

    1587年(天正十五年),丰臣秀吉亲自领兵动九州征伐,终于使岛津氏降伏。在秀吉的统治下,大友义统被确立拥有丰后一国。秀吉原有意封与大友宗麟日向的领地,但宗麟因年纪已大而辞退。

    同年他在丰后国津久见病死,享年五十八岁。 法号:瑞峰院殿羽林次将兼左金吾休庵宗麟大居士。

    大友宗麟的墓地位于大分县津久见市,此外在京都市北区的龙宝山大德寺的塔头寺院瑞峰院和津久见市上宫本町的响流山长泉寺有他的牌位。瑞峰院藏有他的肖像画。

    大友义镇以天主教大名的形象广为人知。1551年(天文二十年),他认识了在丰后布教的耶稣会传教士沙勿略,并成为好朋友。二十七年后的1578年(天正六年),他改信天主教并受洗礼,并派遣家臣带领亲笔信给葡萄牙国王。同时他对领地内的布教活动加以保护,进行与西方的贸易。他另与博多的大商人岛井宗室交相友善,进行与明朝和朝鲜的贸易。他曾梦想要建立天主教王国,但终于在耳川一战后梦碎。

    大友义镇的性格被评论为个性自私。他曾经抢夺家臣的妻子,并因为信仰天主教与妻子离婚。另外也有沉溺于酒色、横征暴敛等记录,这成为很多家臣和亲族反抗他的原因。他因废弛政务,重臣立花道雪常对他多所劝诫,也因此他很怕见到立花道雪。

    1582年(天正十年),他曾派遣了天正遣欧少年使节团前往罗马觐见天主教教宗。

    大多数的大友家史事中大友宗麟都是作为一个主导者出现。与立花道雪的勇猛,吉冈长增的智谋相比,很少能从单节的记载中看出宗麟的性格。然而写完他的一生,从他这一生的军政事迹与其它方面的细节描写中,大概能勾画出这样一个人的性格了。

    从幼时起,母亲的早逝、父亲的猜疑、继母的厌恶到岳父兼师长入田亲诚的背叛,一个人在成长道路上经历了这一连串的变故,难免会变得冷酷无情起来。早年的宗麟,似乎正是因为这样才对血缘关系上最亲的人产生厌恶,所以前后有诱杀亲叔父菊池义武,舍弃亲弟大内义长之事,这作为一个战国大名的行为不难理解,但从人性角度来看却是极为残酷之事。他强夺家臣的妻子足以称得上暴君,对茶具的收集称得上狂人,而这又显示他对人对物**的执着,这也应该是由幼时过度压抑转变为一朝突然可以为所欲为爆的结果。这样的性格,只能用没有任何道德观来解释。而对田原亲贤的重用、对基督教的狂热、后来与奈多氏的离婚也说明他性格上的有着太多的狂暴与轻率。

    同时,他似乎天生就具备了作为一个战国大名立身于世的素质,所以能在二阶崩之变后的混乱中带领大友家走向辉煌。陶晴贤之乱所造成的时势对他而言是功不可没,而抓住这些机会做出一番成就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吧。吉冈长增的回归,对户次、吉弘、臼杵三将的提拔重用,虽称得上是一时的风云际会,但由此也能说明宗麟有着慧眼识人的君主气质。对于这些长年忠勤之臣,宗麟可以说一直是偏爱有加的,所以安排户次鉴连和吉弘镇种分别继承了立花、高桥这样的名门。

    反过来说,战国大名的身份与经历,使得宗麟不断得成长,特别是在与毛利的对决中达到**。与毛利最初的交锋中,三十岁的年龄差距使得宗麟在元就面前显得过于幼稚,所以轻信了与毛利的约定转攻伊予,而被毛利在北九州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一气之下落入道的行为也是这种不成熟的表现。随后的交锋中,宗麟开始充分利用大友在九州的优势,用强大的兵力迫使毛利依kao国力正面对决,这样大友至少不落于下风,此时同样是老人的吉冈长增得以挥谋略。而作出由高良山本阵折返丰后本国,这样的决断,一方面就要有对前方将领的信心,另一方面要有不怕冒险的精神,因为大友诸军悬于筑前筑后,此时的丰后空虚,若毛利动突袭,宗麟很有可能一网成擒,再则当时濑户内海西部是毛利水军与三岛村上水军的天下,由海路将大内辉弘送往防长,本身就是一场赌博,所以宗麟要采纳吉冈长增的这番奇计,也是需要一定胆识的,大概元就也考虑过这些情况,所以在听到宗麟由本阵转返丰后时并不在意,而听到大内辉弘在防长起事时才愕然,他也没料到宗麟能有此作为。到此时,宗麟比其当年已经成长了许多了。正是因为元就的绝世谋略与宗麟的不断成长,才使得这两人的对决在史上显得颇为精采。

    然则,若无陶晴贤之乱,大友家是难以涉足丰前与筑前的;若元就不是已经入末年,宗麟称霸北九州还尚须时日。时与势作用在没有道德素质与具有优秀君主素质这样复杂性格的宗麟身上,造就了他的事业,也毁灭了他的事业。在与强敌的艰难交锋中,优秀素质得以挥,人得以成长,事业壮大;而一定时期内的太平无事,使得宗麟没有道德素养与节制,沉溺于物欲的劣根性得以更多的表现出来,这却是大友家走向没落的原因。

    最后要说的是,宗麟作为一个战国大名的不足之处也有不少。先来说他的行事不够狠辣,二十年间秋月与高桥诸豪族屡降屡叛,皆应宗麟没有在力所能及之时果断狠辣的将之完全灭绝,龙造寺也是因此才余烬不灭后来死灰复燃,这些都给大友家造成了不少麻烦;另一方面,宗麟的眼光与志向始终有太多局限,没有在称霸北九州后实施更大的扩张,在战国,守成大多就意味着衰落灭亡,曾经的强者毛利与上杉也未能拖出这个规律。这些也是宗麟远不如信长的地方,所以,他注定不能成为一个天下人。

    尽管宗麟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物,但现在的人仍将之视为一代伟人,并为之在大分广场上树立了雕像以示纪念。

    大友与博多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333年镰仓幕府被打倒时期,当时大友氏因功被授予博多附近的领地大友瓢单滨,从那里开始展起对外贸易,后来随着大内进入北九州,博多成为大友与大内势力争夺的焦点。而宗麟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博多都是由大内控制着。随着大内的灭亡与大友对筑前的控制,博多商人与宗麟的交往也变得频繁起来。

    在大友家刚进入筑前的弘治元年,宗麟便开始笼络博多的商人,给于神屋家的龟菊“左卫门尉”的官职,1566年,宗麟还派臼杵鉴劝说外出躲避战火的神屋宗浙由松浦的唐津回归博多《神屋文书》,这一切都表明宗麟为拉拢商人,振兴博多的贸易费了不少心思。

    最开始的交往中,宗麟显得颇为质朴,并未对博多的商人和物品表现出太多的兴趣,此时主要是商人们不断的向宗麟献上物品,对此《岛井氏文书》中的记载有:“永禄八年,岛井宗叱(常写作宗室)向宗麟赠送锻子;七月二十三日,宗叱送上家传的印盒;九月十九日,宗叱送上高丽烧茶碗。”到次年,宗麟才次向岛井托购“博多唐织”。在大友打败毛利称霸北九州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