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明-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拿出边军军饷不足,国家各地灾害频发需要救济以及边远地区的官员需要朝廷分发俸禄的理由,可东林党依旧不依不饶,偏偏就是不同意朱由校的请求。
什么不与民争利啊什么藏富于民的口号在他们口中蹦了出来,如同一个个耳光一样,狠狠地打着朱由校的脸庞。
这种情况下,皇帝要么屈从大臣,利益受损,落下一个好名声,要么惩罚甚至杀掉大臣,落下一个坏名声。
朱由校铁青着脸,他是第一次感觉到皇帝的无奈,这还仅仅只是他登基的时候,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与话事人,他居然使唤不动臣下,这似乎是挺可笑的,可又不得不接受的无奈。
第161章 新老板的无奈
由于天启皇帝尚处于年轻气盛的时候,而群臣又不肯妥协于这个年轻的皇帝,东林党人拿出儒家各种经典名言,什么者乎之曰来反驳皇帝,朱由校哪是这些混了三个皇帝时代的老油条对手,那一天可是把朱由校气的脸色铁青,窝了一肚子的火,最后朝廷之上只能闹得不欢而散……
散朝之后,叶小辰还未走出宫中,独自一人走在大道的时候却被一个站在路边的公公叫住,道:“叶大人,您来了……”
“这位公公……听你语气,似乎是等我很久了?”
叶小辰没有想到这种情况下还有个公公在等自己,纳闷问道。
公公笑了一下,道:“不是奴婢等大人,而是皇上,皇上仿佛叫我等奴婢专在此地等候大人您。”
“皇上又是怎么知道我在这?”
这话让叶小辰不寒而栗,他只觉得锦衣卫和东厂的眼线就忽然变得如此厉害了,就是他往哪条道出宫都摸得一清二楚。
“叶大人,咱宫中太监少说也有上千,出宫的路就那几条,皇上一道密诏的事情,让咱们在必经之路上等候不就是了……请大人跟我来一趟吧,皇上等候许久了。”
公公一挥拂尘,就转身离去,叶小辰被这个公公弄得一脸懵逼,无奈地跟了上去。
还是和以往一样,皇帝选择在了干清宫召见,只不过并不是在主殿召见叶小辰,毕竟那大殿之中放放置着朱常洛同志还未凉透的遗体以及刚刚搭建起来的灵堂。
干清宫旁边的一座小院子里边,朱由校在一亭子之内,早就为来客沏了一杯茶。
叶小辰来到后,朱由校安排站在他身边的一位公公给他搬了张凳子过去。
“叶爱卿,咱们是第一次见面吧……说起来,你与我们朱家还真是有缘,每一次与朱家的人相见,都是能够与不同的皇帝见面。”
朱由校见到叶小辰后,笑道。
看着眼前这个稚嫩的少年,叶小辰可不敢大意,没有将他当成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看,他爷爷是皇帝,他爹是皇帝,他也是个皇帝,就算他前面的日子没有受到待见,但帝王之心早在他心中萌芽……
总的来说,伴君如伴虎……
“微臣,叶小辰,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叶小辰并没有接过朱由校的话,直接跪倒在地高呼万岁,没法子他可不敢乱接帝王的话,更何况是一个未经人情世故的年轻人,天晓得他的脾气会怎么样,万一一个不小心答错了自己可就没有机会走出宫中了。
“朕就不跟你打哈哈了,想必你也看到了上朝的时候,那群东林人一个个道貌岸然的样子,仅仅向江南征个点的税,却以百姓威胁朕,朕这一次召你来,就是想知道爱卿你有何法子。”
朱由校看到叶小辰没有接上他的话,便开门见山直奔了主题,叶小辰还是沉默不语,他不敢贸然回答皇帝所抛出的问题……
“朕知道你在害怕什么,朕这里没有眼线……”
朱由校说罢,站了起来在叶小辰耳边轻声说道:“朕知道你有办法,你跟父皇说了那个办法,但父皇临终之前并没有告诉我,你若是不给朕一个办法,别以为平了岭南立了大功,朕就没有办法去贬你杀你!”
“朕再问你一遍,那群东林人一个个道貌岸然的样子,仅仅向江南征个点的税,却以百姓威胁朕,朕这一次召你来,就是想知道爱卿你有何法子。”
叶小辰错愕地看了朱由校一眼,发觉他眼里那股认真的眼睛,却又不像是开玩笑。
有意思,年轻的皇帝居然以威胁这种方式来对付自己,殊不知明朝的官员很多都不怕死,宁可被皇帝打板子打死,也不肯向皇帝低头。
甚至他们还希望被皇帝打死,这样可以落下一个好名声,可以名垂青史。
这也就是开头说到的,文臣掌握了话语权的状况。皇帝要么屈从大臣,利益受损,落下一个好名声,要么惩罚甚至杀掉大臣,落下一个坏名声。
不过叶小辰不想和皇帝对着干,也没有这个必要,作为一个穿越者首先第一件事肯定是以保住自己的小命,至于其他细水长流……
叶小辰回答道:“杀!”
杀!?
这下轮到朱由校错愕了,他曾经在气急的时候也想过以杀这个办法去解决掉东林党人一度接近左右朝廷的局面,可下边的人个个阳奉阴违,连税都收不上去更何况去宰掉东林的话事人呢?
自己估计还得遗臭万年呢……
叶小辰面无表情,继续说道:“我是说,借刀杀人,以借别人之手,清除路上顽石,唯有此招方可解决皇上心头难题。”
“爱卿你是说……”
朱由校很聪明,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叶小辰口中这句话的意思,并将眼神移到了身边的太监身上。
叶小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不错,借他人之手,东林人不过依仗地方势大,他们以为皇上是大明的主宰,只要击败皇上便可心安理得继续躺在江南温柔乡,却没有想到另一群人的存在!”
朱由校听完后,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那朕怎么办,要是朕这样做他们一定会认为是朕在借刀杀人!”
这个解决方法就更简单,叶小辰哈哈大笑:“皇上只需要装疯卖傻,做个不理朝政的昏君即可,昏是昏,暴是暴,两种意思天差地别!”
第162章 任职
朱由校听完后,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那朕怎么办,要是朕这样做他们一定会认为是朕在借刀杀人!”
这个解决方法就更简单,叶小辰哈哈大笑:“皇上只需要装疯卖傻,做个不理朝政的暴君即可,昏是昏,暴是暴,两种意思天差地别!”
说罢,指了指朱由校脚下的一把楔子笑道:“若是皇上不介意,在群臣面前装疯卖傻,做个沉迷于木匠活的皇帝,放权下给阉人,或许国库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朱由校听后,沉思许久,又抛出一个问题:“可是,手下的这些阉人若是阳奉阴违,朕要收一两,他们却对下边谎称要收十两,这可如何是好?”
“以剑制刀,东林人势必不会容忍阉人对他们征收税银,定会奏折上报,奏折不过阉人只过内阁,并呈递入宫,皇上只需要查看奏折便知阉人是否对其皇命阳奉阴违!”
“再者说,华夏大地历来帝王者,充上暴君如秦始皇始皇帝,一样认为中华第一帝,就算是暴君也无法掩盖其光芒,若是皇上能够振兴大明,其功德还比不上江南一群糜烂之辈?”
叶小辰摊开手,进入状态缓缓地吟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很明显了,朱由校又不是猪脑子也知道现在江南地区那些商人富得流油,他们倚靠着朝中的东林人士,这朝廷的眼皮底下将税降到最低,或者干脆不交税逃税,借此来撑起他们鼓囊的腰包!
可笑地是,那群东林人拿了钱后却上奏朝廷,劝皇帝不与民争利……
朱由校一想到自家国库穷的叮当响,老鼠进了都能饿死那种,那些东林人却劝着自己要省吃俭用节约成本,自己却在江南花天酒地就恨得牙痒痒。
“也是该是时候给东林那种吃里扒外的东西一点教训了,真当朕刚刚登基好欺负,不想点法子他们还真以为这天下不是朱家的天下了!”
朱由校咬牙切齿说道,手中的拳头被他捏的噼里啪啦作响。
“皇上,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这种事情需要一个手腕狠的,值得信任的阉人能做,而且恕臣直言,国库空虚不仅仅是天灾人祸,更有数万氏族藩王,趴在大明的肚子之上,毫无贡献却每年能拿数百甚至千两俸禄,一个二个则已,自太祖年繁衍生息下来早已破万,国库早已不堪重负!”
看到朱由校因为国家钱库气在头上,叶小辰顶着巨大的风险,又将明帝国最大的弊端之一挑了出来,那就是——藩王制。
朱由校听完叶小辰的话,坐在了椅子上久久没有回话,许久,他挑了挑眉,叹口气道:“爱卿你这么一说,这藩王每年需要朝廷的钱财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口子,可这些藩王以辈分来算都是朕的兄弟姐妹,若是向他们动刀子,朕不就成了建文帝,朕不就是成了一个不忠不孝的人?!”
皇帝也有皇帝的难处,毕竟这些藩王又不是建国初期个个手握重兵,随时都有造反的可能,而且这些个藩王他们入京朝见新皇帝,自己还得尊称一声皇叔,哪有什么理由去削藩……
“皇上,不妨可以尝试一下汉代是推恩令?”
“推恩令?”
朱由校一愣,叶小辰继续说道:“正是推恩令,若是皇上可以用此推恩令,不出三代君王,他们要是不学得一门手艺吃饭,在世宗穆宗甚至神宗一代的藩王基本可以上街要饭了,更别说武宗往上的藩王,大大节省朝廷的开支,将剩下的银子花在更好的地方!”
不过朱由校却担心说道:“朕就怕他们聚集起来造反啊,武宗皇帝的时候宁王可就造了反……江南两浙湖广两广这么多藩王,要是他们勾搭流民……爱卿好不容易平定下来的南方,可又要遭罪了。”
“哈哈皇上您多虑了,他们可不敢,要知道目前辽东虽然棘手,但中央实力并未削弱,更何况两广地区以及皇上所提地区,驻扎有朝廷直属的军队,实力便是话语权,他们区区几个家奴还想翻了天不可?!”
“再者说,建文皇帝,他曾经也想用过推恩令这招,但他推不了,那时候开国初期镇守边疆的藩王个个手握重兵,联合起来足以与中央对抗!”
“现在不同,藩王们手里没兵,但他们手里有土地,有银子,国家有难他们却无动于衷,仅仅就几个藩王有良心捐了多多少少地银子,其余者个个眼巴巴等着明年朝廷分下来的银子!”
一提到银子这个话题,朱由校就听得来气,仔细想想也对,户部今年送上来的账单也恰巧在他登基的时候呈送了上来,自己简简单单看过,发现藩王这个花费确实是占了大头。
“叶爱卿,你说的有理,朕自会考虑藩王上的问题,其中牵扯太多一时间朕是解决,首先解决地还是江南氏族的问题,这个毒瘤也是必需清理掉。”
“吾皇英明!”
朱由校虽然明白江南士族的问题和藩王一样牵涉其多,但也无法他必须要收回税权,收回银子自己中兴之梦才能一步步地实现。
一个下午的交谈之后,往后的日子,朱由校连续两三天秘密召叶小辰入宫,很快就到了十月份。
北方的天气早早地冷了下来,叶小辰掐指一算自己入京也有了两个月左右了,时间过得很快,现在的他是要收拾行李离开京城了。
“封,叶小辰为南京兵部侍郎,着今日开始前往南京任职,不得路上拖延时间,事务繁重还望大人今日尽早上路!”
叶小辰入京的结果最后尘埃落定,他依然按照嗝屁的朱常洛同志安排一样,前往南京挂上兵部侍郎的职位,同样地不仅仅是担任着兵部侍郎去处理南方部分事务,他还背负着皇帝地任务,彻查江南地区,顺带借助在南京的便利,给两广地区提供便利。
“叶大人,要走啦,老头子我来送你了。”
很平常的一个傍晚,红色的夕阳照在了北京城的街道上,将路过此地的每个人照的发红,叶小辰与那之前跟着前来几个护卫刚刚背好行囊跨上马儿,却听到后边传来了声音。
他回头看去,是孙如游一家子和王富贵正站在他的身后,刘诗诗哭得泪水哗哗直流,孙如游拿着一个包裹走了过来,道:“大人,孙某一些小小的心意,里边不仅有些盘缠,也有些上好的小米,路上大人可做着吃,路远咱就送你送到这了。”
孙如游说完了话,王富贵也急匆匆地跑了过来,道:“还有我还有我,这可是上好的女儿红,若是大人不嫌弃,为大人斟上一杯好酒,以酒送行!”
“你……大人您还会回来么?我是说,回来看我们,再看看你的店,我们的店已经初入正轨了。”
叶小辰听完几人的话,鼻子一酸,没有想到京城之中萍水相逢几个人还会前来,道:“三位,多谢三位前来送行,小辰自然感激不尽,未来待小辰回京述职后,定上门感谢二位!”
“刘小姐,三年之内我必回京,希望你可别败完了我的店铺,咱还得靠他吃饭哈哈!”
刘诗诗破涕为笑:“不会不会,就这样说定了哈不许撒谎,三年内一定回京看我们!”
“自然回来,三年后,春暖花开之时便是我们再见之日,时候不早叶某我就先上路了!”
他将碗中上等的女儿红一饮而尽后,拱拱手便向众人告辞,随着马蹄声由近传远,叶小辰的身影也随着夕阳西下,慢慢地消失在了众人的眼神之中……
与此同时,在叶小辰前脚一离开,宫中的东厂忽然就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东厂的一批忠诚的太监秘密调往了江南地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太监可是神宗时代就沾过血的太监……
第163章 未来
其实叶小辰对朱由校的话,还有些并未提到,他隐瞒了许多的话,因为后边的一些话是触及到能够真真正正左右朝廷之上那些人的利益,为了自保他得隐瞒下来,唯有将东林与藩王两个大难题解决了,皇帝才会考虑是否动刀这个棘手问题。
其实在叶小辰认知里,明末有着三股关键毒瘤:晋商——明末总BOOS,最大操盘手,之前就金钱开路买通边军与蒙古女真进行走私贸易,从后金之初就在与其接触,为其提供甲兵钱粮情报,除了自己亲自上阵以外所能提供的一切;
天启后期与后金的联系一度被切断,导致后金一度陷入断粮危机,直到袁都督砍死毛文龙后,后金入塞,重建联系。
后毛文龙时代,农民军爆发,每当农民军在明廷围剿下陷入低潮时,后金均能从晋商得到准确情报,然后果断入塞绕道入关逼迫明廷分兵,在反复拉扯中摧毁明军机动部队……
第二次入关就是农民军被困在车厢峡的时候,后金军攻入宣大逼得明朝不得不接受农民军投降。
结果明军援军刚跑到宣大便得知后金军回家了,投降的农民军又反了,于是又180°转头回去追农民军。
清军第三次入关那会,李自成都被撵进商洛山了,身边就剩十几号人。
结果清军在关内一逛就是半年。等李自成聚集人马再出商洛山时其势燎原不可扑,清军这次还顺手剁掉了卢象升、孙承宗。
第五次入关,清军2万人在螺山将明军10几万大军打得大败亏输,底裤都输没了的崇祯只得催促被农民军堵在陕西的孙传庭救驾。
手中无粮的孙传庭不得不搏一下,出潼关后却在汝州大败,最后潼关陷传庭死,明朝这下连棺材板最后一颗钉子都钉上了。
满清入关后成为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