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原始人日记 >

第58章

原始人日记-第58章

小说: 原始人日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闹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但留给巴族的却是一座足够庇佑所有人的豪华住所。
  面对这巨大而宽敞的崭新家园,所有巴族人短暂伤感之后,又变成了抑制不住的喜悦和自豪,一群女人根本就不需要母巴的安排继续在院子内外忙活起来。
  新建成的院子太大,门窗都还裸露着,需要编制草帘遮蔽风雨,虽然内外都简单清理过,但仍旧还凌乱堆放和散落着大量的砖石泥土和杂木草屑需要重新清理,许多地面还要仔细拍打平整。
  另外打算在山下居住,还要把山洞的东西都搬下来。
  乔迁新居,带来的既是快乐,也是更加的忙碌。
  所有人都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全部搬到山下来住,因此全都铆足了劲儿在干活儿。
  男人们背着背篓挑着藤筐上山,将山洞里面锅碗瓢盆和粮食兽皮粗麻等生活生产物资不断往山下搬,
  女人着将这些东西重新整理归类分别放入房间。
  母巴和几个年长的女人分别带队管理。
  一群孩子则在房前屋后肆意奔跑嬉戏熟悉新家的环境。


第100章 相爱相杀
  一群雇工离去之后,窑厂留下一排简陋的茅草窝棚。
  眼下虽然已经用不上,但徐晨也没打算将其拆掉,而是重新用石头泥砖加固了一下,修成了马厩和一群猴子住的房间。
  据说马和猴子一起养比较好,他决定试试。
  本来开始是打算把小马放在大院里面养的,不过规划蓄养牛马猪羊的侧院还没修;因此只能暂时作罢。
  猴子依旧分成两群,窑厂一群,剩下山洞喂养了一段时间的几只弱小的猴子则拴在大院里面。
  山上这几只性格相对温顺一些,加上徐晨训练的时间也更多,已经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口令,但窑厂这群猴子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公猴;除开猴子首领因为抓回来的当天就被一群狂躁的野人当场干掉之后,剩下的猴子虽然被吓破了胆;对人类十分害怕;但偶尔也会因为抢夺食物或者其他事情发生打斗,徐晨担心伤害到女人孩子,因此决定依旧分开养着。
  两只小狼已经长到了七八斤重,浑身皮毛支棱,开始脱离凶萌幼崽的状态向野狼的方向发展。
  但跟着人类生活了几个月之后,两只小狼对人类的恶意和警惕性已经很低,除开依旧不太听从口令,倔的一批之外,对人类的各种杂粮食物已经没有太大的抵触,不过每次只要狩猎队带回来还在滴血的猎物,它们总是会在四周逡巡并且呲牙咧嘴发出野兽般的嘶吼,血脉深处对血肉的进食欲望和野兽的凶性表露无疑。
  不过徐晨已经叮嘱过所有族人,任何时候都不能给两头小狼吃生冷血食,所有族人也都严格遵从,因此到眼下两头小狼一口生冷的血肉都没有吃到过。
  狼和人类不对付,但竟然和猴子也不对付。
  不光上次猴群袭击山洞的时候差点儿把两头小狼蹂躏致死;捉回来的一群猴子对两只狼崽更加不友好;只要看见便会群起而攻之;就像九世仇人见面一般。
  自从山上养了一群猴子之后,山洞顿时热闹多了,整天都能听见小狼嗷呜嗷呜的嘶吼和一群猴子上蹿下跳吱吱乱叫的身影。
  只要有接近的机会,必然会发生撕咬和打斗,有时候一群男人吃饱喝足闲暇无聊,还会故意把小狼和猴子凑近拴在一起,看它们打架获得原始而低级的快乐。
  而每次这种打架,小狼总是备受欺凌,被猴子咬的嗷嗷叫唤着东躲西藏,实在躲不过了,就往人群腿缝里面钻,猴子敢欺负小狼,却始终不敢进攻人类,因此每次看到小狼躲在人类腿脚下瑟瑟发抖的时候,只能张牙舞爪的吱吱叫唤威胁一通之后罢手。
  如此一来二去,小狼慢慢从人类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安全保障,对人类的亲近感也更强了一些;现在慢慢已经不拒绝人类的抚摸,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人还没接近便呲牙咧嘴的露出尖利的獠牙发出威胁。
  这个现象让徐晨也感觉十分惊喜。
  所谓黑社会娶泼妇;一物降一物。
  一群在人类面前彻底认怂的猴子,让两只始终视人类为寇仇的小狼开始认怂。
  这对徐晨来说绝对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只要这样继续下去,两只小狼的变化就会越来越大,驯化成功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越来越大。
  不过随着两头小狼慢慢长大,实力不断增强,未来必然会和一群猴子产生更加剧烈的冲突。
  小时候受过的欺负,长大了一定要欺负回来。
  一想到未来可能满院子狼奔猴跳连带鸡飞猪跑的喧闹和混乱场面,徐晨忍不住打几个大大的寒战。
  那场面太酸爽,简直不敢多想。
  后世农村一直都说猴子和狗子是天生的敌人,相见必干。
  难道就是因为远古时代人类驯养猴子和狗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剧烈冲突吗?
  徐晨不得而知。
  但眼前的局面,却是让他又惊又喜,又爱又恨,暂时也顾不得以后的发展了。
  大院大门进出的位置,徐晨在进门左边的墙脚下搭建了新的狼窝,狼窝对面,就是猴笼。
  世袭的两大仇敌集团,从山上搬到山下,依旧还是只能做邻居相爱相杀。
  不过为了不让两个族群发生不可开交的争斗,拴的绳子都收短了许多,最多能够相隔半米的样子互相威胁罢了。
  安顿好这两群畜生之后,徐晨把目光落在了院落中央这空空荡荡比标准篮球场还大的空地上。
  烧荒清理之后,空地上覆盖着一层碳灰。
  并且中央还有一大堆篝火晚宴之后留下来的灰烬。
  虽然已经前后简单收拾过两遍,但仍旧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其间还有不少凌乱丢弃的石头、破砖、干结的泥巴和木棍草屑等等。
  这个院子,以后就是族人平日干活儿休息、晾晒粮食衣物的主要场地,因此还需要好好规划安排一下。
  住在山洞的时候,四周通风开阔,洞口上方古藤垂挂,燕子垒窝,洞口附近都是树木,旁边还有一口山泉,虽然面积比较狭窄,但却是鸟语花香,自然和谐,特别是夏天,四周树林浓荫蔽日,山洞显得十分清凉。
  但移居到山下之后,虽然场地开阔,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从亲和自然的舒适性来说,反而是下降了不少。
  这房屋院落前后左右一棵大树都没有,只有靠后面数十米外的山脚下有一片树林,但树木都不是特别大。
  等到夏天,整个大院肯定会很晒。
  虽然房子里面可以遮阴避凉,但对于习惯席地而居在户外干活儿的原始人来说,他们肯定不习惯。
  就像徐晨小时候熟悉的农村。
  夏天哪怕再热,村民们也不喜欢待在家里,而是聚集在村头河边几颗大树下里面,笼罩在浓密的树荫之下,吹着夏日的热风,一边干活儿一边聊天,其乐融融,其乐无穷。
  农村这种习惯古老相传,怕是从原始人就开始了。
  因为徐晨从来没有见过部落的男女在山洞里面干过活儿。
  山洞就是睡觉和存储物资的地方。
  所有的活动都在洞外。
  哪怕是寒冬,他们也会围在洞口的火塘四周纺线织布,聊天说笑。
  至于一群男人,火塘四周都很少呆,几乎都在洞口外的空地和树林边缘干活儿。
  因此,面对这除开房子啥都没有的整座大院,徐晨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些绿化工作,为族人在这里生活做一些长远规划。
  这个时代除开人不多,其他啥植物动物都多。
  想要种植花草树木简直太简单了,出门到处都是。
  不过徐晨也并不想胡乱挖几棵树回来栽上就完事。
  除开遮阴之外,美观实用也很重要,因此他决定还是好好去山上寻找一番。
  于是他带着古和举两个贴身跟班扛着木锄石锄上山挖树。
  从实用出发,移栽的树越大越好,栽活之后很快夏天就能绿树成荫。
  但对于眼下的用的工具来说,又只能尽量选择那些最多一人高的小树,再大的挖起来就太费时费力得不偿失了。


第101章 刀耕火种
  眼下是冬末春初,虽然气温比前些日子略显暖和了一些,但其实依旧很冷,早晚还有寒霜甚至冰凌,根本就看不到任何初春的气息,另外根据经验,就算是开春了;气温仍旧还有可能发生剧烈反复。
  倒春寒再下几场雪丝毫都不奇怪。
  山坡上依旧还是草木凋零的样子,树林之中依旧孤寂寒凉,除开野鸟和松鼠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蛇虫,不过若是仔细去看,那些高举的萧索枯枝之上,已经能够看到一些细小的嫩苞,染上一抹微微浅浅的绿意。
  春天果然要来了啊!
  徐晨气喘吁吁的在山林之中穿行,看着已经开始萌芽的植物;心中不由多了不少感慨。
  本以为这个冬天会很难熬。
  但没想到一栋大房子修下来,竟然就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虽然感受过一天两顿的饥饿,也感受过深夜那种入髓的寒凉,但整个部落终归还是毫发无损的过来了。
  甚至还增添了一个幼小的家庭成员。
  无论对于他还是对于整个部落来说,这都是值得骄傲和喜悦的事情。
  树林里各种树木让人眼花缭乱,徐晨和古和举两人仔细分辨交流。
  庭院栽树,一定要有价值,要么有经济价值,要么有观赏价值,要么有实用价值,若是这三者能够综合为一体,那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徐晨首选自然是果树类植物。
  山上野果树不少,但大多数都不能食用,或者说食用价值很低,不过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寻找,他还是在古和举的指点下挖到了三棵果树。
  虽然这些树都叶子落尽;但徐晨大致还是能够辨认出来两种。
  一棵应该是类似李树或者苹果树。
  另外一棵他确定就是桃树,因为树干上还有沁出的桃胶;这玩意儿小时候他采集卖过。
  剩下的那棵根据枝条完全无法判断。
  虽然这些都是果树,但徐晨也知道都是最原始的野生品种,基本不会太好吃,就比如桃树,没有培育嫁接的野生桃树都是毛桃,肉少核大,虽然能吃,但口感味道都很一般。
  不过任何驯化都是有一个不断人工栽培选育的过程,你不去栽种,它们永远都是野生品种。
  就和驯养小狼一样,明知道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他仍旧一直在坚持,不会轻易放弃。
  更何况这些野果树到处都是,根本就不需要花钱,万一不好吃或者栽不活,大不了拔了继续栽。
  就像养鱼一样,养死不怕,反正换鱼挺方便简单
  三人吭哧吭哧把三颗近两米高的果树刨出来扛下山;然后又吭哧吭哧在院子开始挖坑栽种;栽好之后浇水定根,休息一阵之后下午接着上山继续挖。
  如此忙碌两天,院子里终于栽上了一圈,虽然都是光秃秃的树枝,但整个院子看起来却感觉生动了许多。
  院子的树栽好之后,他又忙活一天,在大门前左右两边分别栽了几棵常绿植物。
  如此他的大院美化工作才宣告一个段落。
  房前屋后,种瓜种豆。
  从小农村生活的他,遗传了中国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老习惯。
  那就是只要看到点儿空地,总感觉想种点儿啥。
  而眼下刚修建好的这个巨大的庭院,内外前后都是空地,有若一张巨大的空白画纸,等着他去挥毫泼墨,因此光栽树是无法满足他胃口的。
  接下来的几天,他又把眼光盯上了房屋前后的大片空地,这次他就不是自己和古举三人干了,而是找来一群搬完家开始有些无所事事的男人一起干,把此前收集的一些刺瓜、野豆、麻等乱七八糟的种子都一股脑种下去。
  而随着山洞的物品慢慢搬空,大院内外清理美化工作陆续完成,巴族开始正式在山下定居下来,整个部落也开始慢慢恢复往日的生活状态。
  窑工重新回到窑厂继续制陶烧窑。
  风带着一群猎人继续出门捕鱼狩猎。
  两个工具男依旧每天啃啃啃啃的制作各种石刀石斧石锄木锄等工具,要不然就是搓树皮绳编制藤筐等等
  而原来负责砌房子拓砖的几个男人突然一下闲了下来,竟然有些不知所措,每天在院子里面进进出出,在房间里面转来转去,要不就是站在院子当中看着宽阔的院落和忙碌的女人发呆,要不就是在河滩上看着和泥拓砖的泥坑和草地幽然伤感。
  昔日和一群外族人热闹工作的场景,似乎还在眼前浮现,欢声笑语似乎还在耳边回响。
  不过徐晨才不会让他们如此消沉下去。
  他的宏伟大业眼下刚刚迈出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山下修房子的目的是什么,是种田。
  眼下已经开春,这件事也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因此徐晨很快就把一群无所事事的男人召集起来,扛上木锄石锄出门干活儿。
  距离院落不远,就在野狼谷口外面,是一大片烧荒之后留下的满是灰烬的裸露荒地。
  距离上次烧荒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风吹日晒加上几场雨雪的侵袭之后,这片荒地看起来更加的凌乱。
  焚烧之后的空地上,还稀稀拉拉的矗立着一些烧的黢黑的树木和荆棘刺丛。
  另外里面还有大量的石头。
  要想好好耕种,就需要把这些杂乱的东西全部挖掘清理干净。
  空地比较大,分布在一片起伏的小土丘上,为了方便耕种,不光要清理树根石头,还要分片规划田埂,因地制宜开挖一些简单的排水沟渠。
  虽然这些他都没有亲自干过。
  但自小在农村长大的他,耳濡目染还是都知道一些。
  站在焚烧过后的土丘上面简单观察一番之后,徐晨将一群男人分成几组,每组分别负责一块,体力强壮的负责挖掘清理树木荆棘和根茎,体弱一些的负责捡拾里面的石头和开挖水沟。
  因为面积太大,清理的石头也不可能都搬运丢弃到外面,只能都按照简单的规划堆成田埂。
  在没有驯服牛马和发明耕田的农具之前,人类种田的方法简单而原始。
  所谓的刀耕火种,就是冬天放一把火把农田里面的荒草秸秆全部焚烧干净,等到春天播种季节,便用棍棒或者刀具在农田里面挖坑埋下种子。
  这种方法在云南缅甸一带仍旧还在流行。
  因为无法深耕除草,因此农田里面一般都会杂草丛生,与农作物争抢土地的肥力,导致农作物长的十分凄惨。
  草盛豆苗稀就是这种原始耕种的最好写照。
  正因为种植方法简单粗暴,因此产量也低的可怕,为了增加收获,便只能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到春秋战国时期,人类文明已经算是高度发达时期,但仍旧还是大规模的采用这种古老的种田方法。
  一户五口,治百亩。
  若是深耕翻地精耕细作,根本就无法耕种这么大面积。
  虽然这种方法原始的让徐晨痛不欲生,但在眼下,却依然是最好的方法。
  挖坑埋种,望天收。
  所以,神明的作用和价值体现无疑。
  为了风调雨顺粮食丰收,遇到天灾就只能跪求风神雨神河神太阳神多多保佑。
  徐晨不知道自己到时候会不会也走到向神明磕头求饶的地步。
  但眼前最首要的任务是先把荒开出来,把种子种下去,然后看情况一步一步的去解决遇到的困难。
  未来,拦河筑坝,开掘沟渠,培育良种,驯养牛马,发明犁耙农具,真的要完成这场引领人类踏上农业文明的道路,还任重而道远。
  清理荒地相对于伐木拓砖捡石头修房子来说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