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日记-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磁铁矿粉,就能染出纯黑的布料。
至于其他颜色,种类繁多,各种植物矿物几乎都可以用来染色,染出来的颜色也繁复多样,只是最终效果差异很大。
但最终比较耐用的颜色,也不外乎红黄青蓝黑这些后世常见的颜色,其中以黑色、青色、蓝色为最容易,绿色红色黄色等次之,另外如褐色、紫色、橙色等也能做出来。
至于其他杂乱的颜色就太多了,随心所欲什么颜色都有,而且无法固定配方,只能看随机用到的植物和矿物种类。
也就是说,虽然眼下染料五花八门,但最终还是不能逃脱人类文明发展的路线,能够大规模印染的布料,还是后世几种最常见的颜色。
因此这次徐晨开设染布坊,主要固定就是印染黑色、蓝色、青色、红色几种布料,至于其他颜色,可以染线用作装饰,而不会大规模制造。
第595章 军服
染坊因为对水和土壤的污染比较大,因此徐晨将厂址选择在南门往下三里之外的季苍河岸边。
这里有一条小溪,刚好汇入季苍河中。
厂房也比较简单,就是用木头搭建几个凉棚,四周用栅栏简单围上一圈防止野狼毒蛇,凉棚里面用陶砖和石灰泥浆砌成几个两米见方的小染池,然后准备一些石臼、晾晒架、陶盆等简单的工具就行了。
染坊虽然很快修好,但会染布的眼下只有巴族一群女人。
徐晨本来想把十三姨和几个成年女人安排到染坊负责,但这样巴族在拱火盆地这边的管理就没人了,于是他只能让人划船回去,从巴族又召来几个精通染布和缝衣服的女人。
如此前后忙碌了足足半个月时间,染坊才终于完全到位。
接手染坊管理的是七姨,看起来头发已经开始花白,但实际上也才不到四十岁,只是这时代艰难的生活,让这些女人男人都衰老的特别早而已。
不过头发虽然开始灰白,但得益于这些年的丰衣足食,七姨的精神状态却非常饱满。
做事风风火火嗓门也不小,因为她就是阿母的女儿,继承了阿母的大嗓门基因。
技术人员到位之后,徐晨又从巴族和其他部落挑选了七八个心灵手巧的年轻女人帮忙,为了让染坊尽快走上正轨,徐晨专门为染坊拨了一千钱的启动资金,从王宫仓库让人仔细挑选了五百匹质量不错的麻布,然后通过议政殿发布收购各种印染要用到的植物种类。
因为这些植物大部分都没有名字,而且既不能吃也不能用,平日几乎都算是杂草荆棘,徐晨只能让七姨和十三姨等巴族一群女人各种采集一些之后,教王城附近的部落认识之后去寻找。
如此又是几天过去,第一批印染材料准备的差不多之后,染坊正式开工。
以前在巴族染布,都是小打小闹,女人们想染布的时候,都是自己提着篮子背着背篓到河滩山坡寻找适合染色的植物,采集回家捣烂直接涂抹在布上,一般也就一匹两匹,大部分都是用来染线绣花,因此这些麻布和麻线的颜色也就非常杂乱,同一种植物同一种颜色,但每次染出来都不一样,因为用量不同,染的时间也不一样。
但正规的大规模印染就不行了,必须保证每匹布的颜色统一,而且要达到一定的颜色标准,因此染渍时间要一致,染的方法也要完全相同才行。
徐晨以前动手染过布和麻线,因为巴族女人染布就是他教的。
但和其他技术一样,徐晨只负责发明创新,但不怎么负责日常生产,对改进工艺也不怎么上心。
最开始麻布出来之后,为了在乌族开办的故母节上一鸣惊人,他缝衣绣花为一群小姨做肚兜勾引男人。
但后来乌族被征服之后,这些事情他便不怎么管了,偶尔为了装逼让女人们染一些红布做披风和头巾之外,就只有为一群巫缝制巫裙染色染线,而这些事情也根本就不需要他操心。
随着巴国的建立,禁军的组建,以后还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徐晨需要通过不同颜色的服饰来区分官员和平民,禁军和普通猎人。
虽然官员和禁军不会高人一等,但却能通过服饰体现他们与众不同的独特身份。
就像用绣花巫裙和不同颜色的披风来体现巫这个群体的高贵身份和级别一样,这种视觉上的区分,很容易让人辨别出巫这个特殊群体,从而给予保护和尊重,同时也会在彼此之间形成一种等级差别,然后慢慢习惯这种差别,最终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等级体系。
因此染布在很长时间内,将会用于巫、官员和禁军这些特殊管理和权力阶层,而且徐晨不光要制作统一的禁军服装,还要制作代表不同等级的官员服装。
徐晨骑马带着扑和甲两个新的工具人来到染坊的时候,七姨带着十多个女人正在忙碌。
院子里面堆放了好多用于印染的花草植物原料。
这些植物按照所需颜色进行分类之后,有的取叶,有的取花,还有的取根茎,清理干净之后分别送去不同的凉棚下面用铡刀切碎,再用石臼杵成不同颜色的浆料,用陶盆倒入染料池中。
条件比较简陋,因此染布方法也比较原始。
若是正规的染坊,肯定会对这些染料进行挤压过滤,对染液进行二次三次提纯,这样更加有利于均匀的染透布料。
但眼下没有色素提纯的技术,规模也还达不到需要大规模提纯染料的级别,另外对染布的要求也不需要太高,只要颜色比较均匀就行了,反正都是原始人,大家都不怎么讲究,就算给他们用丝绸锦缎,也没有一个人讲究的起来,一天两天便是一身的泥灰。
徐晨在染坊呆了大半天,看着一盆一盆的植物浆料被倒入染料池,等到数量足够之后,再加入一些石灰水和矿石粉末原料调配之后,就把一捆捆的灰白色麻布解开之后丢入染料池中,用木棍按压搅和,让布料完全浸入浆料之中。
为了让布料染透,这个侵泡过程会持续好几天。
不过到底染几天最好,徐晨自己也不知道,只能让七姨和一群女人自己把握和总结经验。
染坊既然已经开工,那么服装缝制也很快就要开始,最好在入秋之前完成所有禁军和官员的官服制作,到时候在巫祝大会上统一亮相。
王国建立,也必然要有新的气象,徐晨希望每年都能让巴国有不同的变化,这样才能体现欣欣向荣的气氛,而服装和衣饰,就是最能体现时代感的东西。
但相对于染布来说,服装制作就麻烦多了。
首先是军服和官服的颜色、样式、款型等要先确定下来,然后还要招募手工足够精巧细致的女人剪裁缝制,而且一定要保证质量,不能像各部落自己穿的衣服那样粗糙简单。
服装厂徐晨暂时将其放置王宫之中,就是当初皮巫最先居住的那一排房子,本来是餐厅、书房、储藏室和休息室,但自从寝楼修好之后,徐晨就再也没有用过,一排房屋大大小小七八间,另外还有专门的厨房和厕所,用来当服装厂刚好合适,而且也方便徐晨每天指导和检查。
房子有了,最近一群木匠在加紧打造长条木作和桌椅板凳,另外徐晨还专门在木工作坊和铸造工坊定制打造一批工具,包括各种大小的铜针、剪刀、顶针、裁刀等缝纫工具。
另外服装厂不光要做衣服,还要制作皮甲,因此徐晨又专门定制了一批专门制作加工皮革的冲子、铡刀、削刀、铜锤、钩针等工具。
在筹备服装厂和打造这些工具的同时,徐晨每天也在抽空设计禁军制服盔甲和官服。
对于服装设计,整个巴国除开徐晨之外,谁都不会。
从最初设计制作第一条麻布大短裤和叶的裙子开始,这些年各部落的衣服款式基本上没太大的变化,只是春夏秋冬长短不一样而已,除开一群女巫的衣裙是他精心设计之外,他很少创新设计衣服款式。
不是不想,是没必要。
以前大家都还没吃饱饭,对于穿衣,尚且都还停留在冬天穿暖的基础上。
但麻布出现毕竟已经有八年时间,这几年农业发展迅速,粮食逐渐富足,麻布衣服的普及率现在也已经很高,随着衣食住行各方面越来越好,未来对于服装的追求也会逐渐体现出来。
徐晨相信,一旦禁军制服和官服出现之后,一定会在各部落掀起一股新的穿衣潮流。
因此这些禁军制服和官服的设计,徐晨也数易其稿。
最开始他真的想把军服设计成党卫军那这样的款型,但很快又被他自己推翻翻了,并不是太前卫,而是制作太复杂,远远超出了当前一群刚拿针学会缝制衣服还没几年的女人的能力和水平。
眼下的水平还仅仅停留在把布按照身材尺寸勉强剪切成大小长短的样式,然后用铜针和麻线粗糙的缝合在一起。
这几年虽然工艺水平一直都在进步,但这种进步很小,还远远达不到徐晨的要求。
就算是徐晨把这种笔挺的制服画好并且裁剪好,最终只让她们缝合在一起,结局也会让人掉牙,粗糙的手工最终会毁掉整个作品,成品的样式绝对会让人惨不忍睹。
后来,徐晨还设计过类似中山装和飞鱼服的款型,最终都被他pass掉了。
随着设计图不断的更改,衣服的样式和款型也不断的往宋唐汉秦等朝代退却,最终变成了比较简单的内衣外袍的装束。
因为衣袍结构简单,除开长短和胖瘦之外,根本就没有太多的要求。
不过毕竟是禁军衣服,代表着王权和脸面,太简单也不行,因此徐晨经过几天的慢慢修改之后,这套禁军服装被完整定型。
里面是上衣下裤,普通白布制作。
外面是一件类似中款风衣的深蓝色外套,立式衣领,用衣扣,牛皮腰带束腰,左胸口会缝上一块皮革的禁军铭牌。
除开衣服之外,每个人还会有一顶牛仔帽一样的硬皮帽,帽子上还会有龙纹青铜帽徽。
另外还配有挎包,匕首、水囊、腰刀、腰牌等物。
脚下是半长皮靴。
总体来说,这是一种融合了古代和后现代,东方和西方各种风格的服装。
凑在一起似乎有些不伦不类。
但这也是徐晨在不断精简改进之后感觉最好的设计。
简单、实用、大方、稳重。
最主要的是这种衣服适合战斗和骑马,缝制起来也比较容易,只要女人稍微认真一点儿,就能很好的完成缝制工作。
第596章 酸臭的染布
制衣厂筹建完之后,首先开工制作的是盔甲。
盔甲制作相对衣服来说更加复杂,材料也更加考究。
但相对衣服要求合体修身的效果来说,盔甲就要粗糙多了。
虽然人类用兽皮几万年了,处理加工也有很久远的历史,经验也不算少,但实则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脂肪处理和硝制,不过自从徐晨发明大量青铜加工工具之后,眼下许多部落已经能够熟练的制作不少皮具。
巴族更是远远的走在前面,已经能够用各种不同厚度和硬度的兽皮,根据需要制作出不同的马具和衣服皮具。
因此相对于制衣来说,盔甲制作起来显得更加轻松一些。
徐晨要做的就是设计出一个统一的皮甲样式,然后收集挑选合适的兽皮进行裁切和缝合加工。
不求好看,但求形制统一,兼具实用功能。
徐晨没亲眼见过古代的皮甲,但影视当中见过不少,而且也积累了这么多年的经验,眼下设计出来的一套皮甲样式也很简单,用厚实的兽皮制作护肩、护胸、护背,其他地方则用相对柔软一些的制作连接部位。
样式和此前的盔甲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细节上会要求的更加精良结实。
按照统一规格将各种兽皮切割之后,用冲子沿着缝合线打出小孔,然后用钩针和麻绳将其牢固的缝合在一起,在一些比较厚硬的连接部位,还需要用铜钉进行加固。
铜钉依旧是用含锡量比较高的青铜制作,质地比较软一些,可以冷加工,用铜锤敲打就能延展变形。
皮甲制作占了两间房子,一间负责挑选切割,一间加工缝合,采用流水线作业。
人员也是从巴族和拱火族一些接触皮甲较早的部落进行挑选,切割加工以男人为主,缝合以女人为主,各自有七八个人。
为了盔甲穿在身上看起来比较大气上档次,皮甲完成之后还会用桐油和各种颜色的油漆进行一些后期处理,另外每个禁军还将配套盔甲制作一件红色的披风。
红色代表着热烈,具有很醒目的视觉冲击。
眼下唯一用红色的是神殿的红衣大巫,她的身份不属于任何一个部落,单独属于神殿。
徐晨用红色来装饰禁军,目的也是体现他们与众不同的身份。
以后,只要看到红色服饰的王城人员,那就要特殊对待,因为他们代表着王宫和神殿,代表和巫王陛下和大祭司。
染坊和制服厂陆续步入正轨之后,时间一晃也进入了三月。
气温越来越高。
经过六七天的浸泡之后,染坊的第一批布料开始取出晾晒。
徐晨再次骑马来到染坊的时候,隔老远就闻到一股酸臭味儿。
当他走进染坊院子的时候,看着挂满凉棚和院落五颜六色的染布的时候,差点儿被浓烈的味道冲的从马背上栽下来。
这些由植物直接打浆制作的染料侵泡时间太长,已经发酵酸臭。
幸亏这染坊远离王城和定居点,再加上河滩宽阔敞亮,比较透风,要不然这味道会更加浓烈。
七姨和一群女人还正在从各染池中不断往外捞取布料,地面上到处都是滴落流淌的五颜六色染浆,把泥土陶砖都全部染变颜色。
染凉棚下面的气味更加难闻。
徐晨捂着鼻子在各个凉棚和染池来回查看了一番,发现染池中浮满一层发酵之后的气泡,捞取搅动的时候,散发出一股股更加浓烈的酸臭气息。
不过好在布料的确都已经染透,颜色看起来也比较统一,但布料上也占满了大量酸臭的染浆。
如果就这样晾干的话,布料肯定十分难闻。
若是直接用这种布料缝制成衣服,穿在身上也一定比较酸爽。
脑补一下情节。
前方来了一队威武严整的禁军骑兵,一个个趾高气昂,结果一路疾驰而过,熏翻一路百姓。
朝廷官员出现,路人纷纷惊恐掩鼻捂嘴退避。
这样的情形也太糟心了。
到时候体现的不是王城的威严,而是慢慢会变成一个笑话。
看来还得想办法提高染布的工艺才行。
因为制作染浆的材料大部分都只能在春夏时节采收,而夏天温度更高,动辄四十多度,以后要不了六七天,估计两三天染池就臭的如同粪池了。
不过染布工艺徐晨是真不会,以前的染布都是临时用植物汁液和各种矿物粉末混合之后简单涂抹,最多放半天一天时间,晾干之后就是一匹染布,从没有像这样用大型染池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浸染加工。
这次建造染坊,徐晨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同时也是希望色素能够尽量染透麻纤维,让颜色更加均匀和稳定。
但没想到,特么的竟然就泡臭了。
“晨嘎,布都臭嘎!”
看见徐晨,七姨和一群女人围上来七嘴八舌的诉苦。
虽然她们自小就习惯了各种混杂的气息和屠宰野兽之后残留的各种腐烂变质的味道之中。
但这种浓烈的发酵酸臭味道还是让她们十分不适应。
徐晨自然更加不适应,在凉棚和染池之间草草观察了一遍之后赶紧退到院子的空地上大口喘气。
“七姨,这些布不要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