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原始人日记 >

第132章

原始人日记-第132章

小说: 原始人日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时间,就该是两个部落大搞建设的时期
  然后通过技术输出和文化输出,将两个曾经敌对的部落联盟慢慢融为一体,加快房屋建设和垦荒耕种的推广,力求在两到三年之内,建立起来基本的粮食保障,同时加强军事训练,武装起来一支至少三个百人规模的半农半猎的准军事化组织。
  再然后,继续往东南扩张。
  ……
  新院落二期建设已经过半,已经开始砌砖。
  进度比去年的大院建设略慢。
  但巴族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建房经验,只要砖石木材供应得上,赶在一月雨季来临之前完工应该问题不大。
  另外一群俘虏全都是年轻力壮的男野人,可以死劲儿造,还不用像去年那些部落联盟雇工一样顿顿鱼肉管饱,小心翼翼照顾他们的情绪。
  俘虏得有俘虏的觉悟,偷懒挨揍才是本分,大鱼大肉那绝对是错觉。
  巴族的俘虏在辛苦忙碌搞建设,距离几十里外的乌族和其他几个部落同样如此,在部落或者家族的压迫和驱使下帮忙挖矿、打猎、建房,正在积极劳动改造,为他们错误发动的战争接受惩罚。
  从十一月中旬开始,乌族已经陆续安排俘虏在猎人的押送下送来好几次矿石,按照协议,巴族也兑付了不少陶器或者麻布,双方皆大欢喜。
  不过有快乐就有忧愁。
  进入十二月之后,天气更加寒冷。
  河流几乎完全断绝,就连井水都下降到不到一米的深度,整个部落两百多人的日常生活用水几乎都无法满足。
  徐晨只能让人又在河道中央挖了一个近两米深的大坑,用沁出的水为建房提供用水,一群俘虏的日常饮用和洗漱也都只能在里面进行。
  雅文吧
  而部落人口这次突然翻几倍的膨胀之后,徐晨才更加明白乌族为什么内部矛盾重重的根源了。
  缺衣少食分配不均只是最表面的现象。
  居住环境和用水等生活问题才是最大的矛盾。
  如果巴族依旧还是住在山上那个山洞里面,根本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中大型部落,因为这个山谷之中就没有其他合适的大型山洞提供住宿,没有任何扩展的空间。
  而住宿是部落生存最基本的条件。
  住都住不下,更别谈其他的生存条件了。
  另外随着人口爆炸式增长之后,用水问题也日益突出。
  夏秋还不严重,等到寒冬一下就凸显出来,一口井根本就不够用。
  乌族眼下面临的就是这些最突出的生存问题,居住拥挤,用水困难,部落内部各家族每天都在为这些事情争吵,矛盾自然越来越多。
  但在河滩上挖坑取水,上百人都在里面洗漱取用,每天还要取大量的水用于房屋建设,环境脏乱不说,卫生状况也十分令人担忧。
  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生活用水问题,徐晨在二期大院和外面又各自开挖一口水井。
  古和举分别担任两口水井的监造工程师,各自带着几个俘虏开挖建设。
  另外为了保证所有人的基本食物供应,尽量保留更多的植物种子作为粮种,打猎捕鱼的人数也增加了许多。
  打猎队伍扩充到二十人规模,其中一大半都是从俘虏中挑选的经验丰富的精壮猎人,由风统一训练指挥,莫和句两位副首领协助,每天早出晚归打猎捕鱼,收获的肉食勉强能够维持。
  为了让所有人能够尽量吃饱有力气干活儿,一群新来的女人在跟着阿母和母巴等人学习纺线织布编草鞋打草鞋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之外,每天都还安排一部分人到附近的山坡上挖山药补充食物来源。
  以前的巴族就像一个光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但眼下,不得不面对发展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
  不过人多虽然生活压力大,但也有了足够的人手参加更多的劳动。
  有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破解矛盾的关键,有徐晨这个挂逼在,巴族怎么都不会沦落到乌族的境地。
  因此在他的不断规划指导下,巴族的建设一样红红火火,只要完成规划的二期项目,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将再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有的矛盾都将在发展中很快得到解决。
  河滩上的泥砖慢慢又铺满了大片草地。
  山脚附近,每天都有大量的木头被砍伐下来,安排人用石刀石斧剥皮之后纵横交错的架起来晾干。
  工地上堆满了石头和泥土石灰,在好几个建设小组的忙碌下,房屋基脚日益完整,有些地方开始搭建脚手架和吊臂。
  上百人每天在房屋内外忙碌喧哗,成群结队的来来去去搬石头搬砖挑沙背水和泥。
  场面热火朝天,忙乱而有序。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一群俘虏也开始习惯这种压迫工作和巴族的这种快节奏生活,房屋建设很快走上正轨。
  新组建的第二家族在大嘴巴阿母每天恐怖的嗓门吆喝下,一群女人也都开始融合进这个新的部落,纺线织布、烧水做饭、寻找食物、空闲同样也要帮忙捡石头搬砖。
  因为修建的新院落以后就是她们生活栖息的家园。
  所有的女人都很期待自己也能早日住上宽敞明亮的大床房和干净整洁的大院子。
  至于拱火族……
  那似乎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了。
  虽然离开还没多久,但与巴族这种热火朝天充满生活希望和团结的部落比较起来,拱火族的内部矛盾一样凸出。
  在她们被掳掠离开了自己的部落和亲人的那一刻,她们是惊恐无助的,来的路上,有全都惊恐到不敢想象将会面对何种痛苦这折磨。
  但万万没想到,这次的遭遇,竟然是她们幸福生活的开始。
  敌人对她们巴心巴肝的好。
  不光给吃给穿还给男人,给宽敞干净整洁明亮的大院子,从此脱离母族那种拥挤嘈杂争吵不休的复杂环境。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对于巴族了解的越多,融入的越深,就越发的喜欢。
  偶尔或有想念亲人时候的难过哭泣。
  但哭完之后又会用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家园的建设之中。
  因为,这里才是她们未来的家园,充满美好生活的希望。


第227章 大生产和大建设
  十二月中旬,徐晨召集部落所有人,在山谷中进行了一场大范围的烧荒行动。
  这次的烧荒足足进行了三天。
  首先是将选定的两块新垦荒区域的野草焚烧干净,另外又专门用了两天时间,将河滩上的大片的野草一把火烧了七八里,从山脚附近一直烧到谷口位置。
  寒冬北风呼啸,还夹杂着细碎的雪粒。
  风助火势,早已干枯的一人多高的荆棘杂草在熊熊火焰中化作灰尽,滚滚浓烟腾空而起,弥漫整个山谷,染透半边天空。
  如此庞大规模的灰尘烟雾,就连远在几十里外的乌族都看的一清二楚,一群去年参加过巴族烧荒的雇工们激动无比,嚷嚷叫唤着巴族开始烧荒种田了,我们也要烧荒种田。
  于是几个已经决定抱紧巴族大腿的部落首领,根本就不去征求乌族族长的同意,各自在山谷内选了一块地也准备开始烧荒。
  因为徐晨已经答应他们了,等到寒冬结束的时候,巴族会有人前来指导他们垦荒耕种。
  而剩下一些部落家族的首领一看也不干了,这山谷是所有乌族共有生活的地方,怎么能够让你们随便圈占,好地方都被你们占了,我们去哪儿种地。
  于是在这群首领的争吵之下,乌族族长不得不召集所有部落首领开会商讨,加上刚从巴族游玩回来不久的小女巫也大力支持开荒种田,并且表示这也是大巫生前一直希望看到的事情,于是一群首领在争吵两天之后最终达成了协议,在族长和小女巫的协调下,各自划定了一大片耕种的区域,开始在一群雇工的指挥下清理隔火带烧荒清理农田。
  在这种事关部落的粮食安全问题上,无论对徐晨和巴族喜欢或者讨厌,她们都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巴族去年已经用他们的收获成果证实了耕种的有效性,的确值得大力推广。
  至于修房子的事在乌族已经无法向巴族苍族季族这些中小部落那样统一规划修建。
  虽然所有见过巴族大院的乌族人和一群部落首领都想住上那样的房子,但的确工程量太大,加上去年修房失败的惨痛经历,一些部落首领还处于谨慎的观望状态,眼下只有四个家族打算修房子。
  跟随徐晨出征回来的一群学习工已经在山下建好了两座石灰窑,已经烧出来不少石灰。
  另外去年的烂尾工程已经经过重新清理,四个家族决定联合在原址基础上重新划定一大块区域建房,到时候四个大院连在一起,构建成为一个庞大的院落。
  眼下新的基脚已经砌好大半,木头泥砖石头也准备了不少,主要建设劳动力就是徐晨送给他们的一群拱火族俘虏。
  这些人都是来劳动改造的,不用白不用。
  而且用起来他们才发现,这样打仗是真的好,既获得了大量赔偿的兽皮财物,又有了一群听话的强壮劳动力,也不需要吃的多好,只要保证他们不饿死冻死就行了,吃不饱还能让他们自己去打猎,不听话揍一顿就听话了,简直爽的一批。
  看着这些俘虏每天在呵斥打骂下老老实实的干活儿,房屋建设一天一个样的在延长增高,一大片房屋的慢慢开始出现整齐的雏形,那些没有志愿参加援助苍族的部落首领甚至乌族族长都开始有些眼急和后悔。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在部落,她们属于强势派,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但历经巴族崛起和大巫去世,女巫叛逃并且大巫传承旁落之后,她们在族群的地位和影响力正在快速消退,而这些以前实力弱小紧跟着徐晨的家族,则在快速的发展壮大。
  一旦山下这些院落修起来之后,她们再也不需要为了争夺睡觉的山洞与其他部落争吵,大量的族人就会向她们投靠,部落的矛盾和分裂就会越发明显。
  因为最近她们的家族许多人已经开始不满,私下埋怨是常态,甚至有许多年长的人直接当面指责她们这些部落首领没有为整个部落的发展努力,使得自己家族错过了发展的机遇。
  面对族人的埋怨和指责,族长和首领也只有打落牙往肚里吞。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部落分裂已经不可避免,许多首领和族人已经不把族长的话放在心上了,他们每天羡慕嫉妒恨的去山下观看正在修建的房屋和浓烟滚滚的石灰窑,热烈讨论的都是新房屋和院落,说的更多的却是巴族和徐晨。
  就连进山去开挖捡拾可以从巴族置换陶器的铜矿石,也成了几个支持巴族的家族独有的权力,其他家族无从染指,因为那个有铜矿石的山谷,已经被龙带着一群强壮的猎人完全霸占下来,每天带着一群部落猎人在山谷中来回拉练训练,同时守护开采权。
  看着每隔几天一群猎人就押着俘虏去巴族换回来一大堆的陶器麻布,其他家族只能满腹心酸苦涩的旁观,愤怒都没有用,只能无可奈何的叹气旁观。
  几家欢乐几家愁。
  在这个远比去年更加寒冷的冬天,联盟六个部落都不约而同的开启了大生产和大建设的序幕。
  在巴族的引领和先进技术传授带动下,这个寒冷的冬天虽然一样难过,但却都爆发出史无前例的活力,显露出一副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
  巴族山谷。
  烧荒之后又下了一场小雪。
  大片焚烧之后留下的黑色灰尽地带,在经历一场热胀冷缩的交替之后,土壤竟然变得湿润松散起来。
  在徐晨的带领下,除开正在建房的主力之外,剩下的人全部投入了大规模的农田开垦工作。
  有去年垦荒的经验,今年相对来说组织起来要轻松容易得多。
  徐晨作为垦荒总指挥,先带人在选定的烧荒区域大致划定了一个垦区范围,因地制宜的规划田埂、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
  然后就由母巴和阿母分别带领两族男女,按照规划开始清理里面的石头、荆棘、开掘沟渠等任务。
  去年种植了一百亩面积,虽然前后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但收获还是非常喜人,因此今年徐晨的胃口大了不少,一口气又规划出来三百亩农田的面积,占据了顺河而下的大片山脚区域,长足有两三里,几乎占据了河谷一侧一半面积。
  而且选定的位置全都是去年夏天涨水没有淹过的区域,力求避免涝灾减产。
  至于干旱,徐晨眼下没办法顾及太多,因为想要修建合适的灌既沟渠,那就要对整个山谷来一次大规模的引水规划。
  他虽然有些想法,但眼下时间来不及不说,人手照样不够。
  山谷之中引水最方便的莫过于野狼谷,地势高,水源也比较充沛,但要从野狼谷修建一条几里长的灌既沟渠穿过几块相连的农田区域,工程量不比修两座大院的规模小,另外要保证供水稳定,还得在野狼谷口修筑一道分水坝,同样又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因此这件事只能留到春耕之后再看情况。
  实际上历经一年熟悉之后,徐晨对这个原始时代的气候环境也有了一些大致的认识,总体气候炎热湿润,降水充沛,植物繁盛,春夏干旱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就是眼下所谓的农作物其实都是野草,抗水抗旱抗虫能力都比较强,除开结籽少的一批之外,其他方面的功能都异常强悍,不会轻易就大面积干死涝死,最多气候异常造成结籽更少而已。
  望天收,在很长时间内一直都是人类的主要耕种手段,属于空手套白狼式的种田模式。
  对于新农田建设,母巴和新任家族首领的阿母都十分重视,每天早起晚归带着族人辛勤劳动,男人负责用木杵石锄清理荆棘树根开掘沟渠,女人则简单的用木棍挖掘石头搬运到四周砌成田埂。
  这是一件十分辛苦和劳累的事。
  但所有人都任劳任怨的积极劳动,全都非常努力。
  再过半个月就开春了。
  要赶在开春之前完成农田清理工作。
  徐晨没有参与具体的开荒工作,因为他正在为一块试验田做准备。
  种田想要获得丰收,除开老天爷保佑风调雨顺之外,还需要高产的良种才行。
  望天收只是人力不够时候的无奈举动,但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可以努力通过驯化改良种子,来提高粮食产量。
  当然,这个过程更加耗费时间和精力。
  但任何事都有个开始,既然决定带领这些原始部落进入农耕时代,这种事自然安排的越早越好。
  复杂的杂交手段他肯定更不会,但通过仔细翻耕土地,清理杂草,选择饱满粒大的作为种子,年复一年的不断筛选,也能从野生植物中精选培育出来一些相对高产的作物。
  哪怕一亩田只多收三五斤,四百亩农田也能多收一两千斤的粮食,足够一个小部落安稳的度过冬春。
  人多的优势在于大规模劳作,人少的优势在好养活。
  眼下大部分部落都是几十人的小型家族式部落,种上两三百亩农田,每年收获数千斤粮食,磕磕巴巴也能吃上大半年,将会极大的改善温饱问题。
  虽然他不是神农氏,也不是袁圣人,但他还是可以继承两位圣人的遗志,回到这个蛮荒的时代带领人类祖先战天斗地,尽量带领他们吃饱。
  因为只有吃饱之后,才会有多余的精力来搞事,他的王图霸业也才有成功的希望。
  光靠掠夺,不是长久之计。
  横扫六国一统华夏的大秦帝国,就是倒在穷兵黩武的掠夺之下。
  因为这种依靠战争积累功勋掠夺财富的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