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小城回史前-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木长四五十厘米,应该是一根长矛的杆子。也许是在拼杀当中折断了的。矛头应该是被狼族人拿走了,只留下了断杆。林迹很快认出这种光滑的表面就是用沙子打磨出来的,确认是自己人用的无疑,便带在了身上。
宿营的时候,林迹将这根断木修理了一下,把自己弯刀原来的刀柄取了下来,把它装了上去。
他的弯刀顿时就变成了能够双手握的样子。他觉得用这个来砍杀狼族人,给川升等人报仇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再往西面走,林迹让队伍散开四十公里,以每天五十公里的速度,南北迂回着搜索。
在鬼鹰和望远镜的帮助下,他们又发现了不少部落,也如前那般收服着。
只是,他们从东面一直搜到阴山南麓,一路过来都并没有找到狼族人的影踪。这些地方甚至已经过了狐族人的聚居地,但连狐族人他们也没有找到。
按理说,他们在草原上一路询问,应该能多少问到一点消息才对的。但没有,仿佛狼族完全没有到过西南一般。
当林迹在阴山下又收服了一个部落,和那个全心归附的部落首领聊起他们附近消失的邻居的时候,林迹才忽然想到了什么。
炽中是听过林迹东面入海的故事的,那他也就可能知道林迹沿途找人的办法。如果他要消除自己的痕迹的话,那他肯定会让接触过狼族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或者直接灭掉。
林迹之前也听其他部落说过附近消失的部落的事情,他以为是冬日的收拢计划取得的成果,并没有进一步去想。
但冬日收拢的队伍除了洪铸这一批人,其他人是基本没有到过阴山这一带的。也就是说,这些消失的部落更有可能是被狼族的人掳走了。
顺着这个思路,林迹此后的行程里便多了询问失踪部落的线索。
结果还真找到了一些头绪。
众人在阴山南面根据几个失踪部落的分布,进入了阴山,在山里依山往北也找了几个消失的部落,再进入了阴山北面的草原。
正当大家以为就要接近狼族人的时候,大家一路再走,连着走了一个月,到了贝加尔湖边,依旧只有消失的部落,不见狼族人的踪迹。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淡水湖。此时的贝加尔湖深蓝如海,鱼跃频频。此时虽已六月,岸边的一些山川上依旧冰雪高耸。只是不时有冰块坠入湖中,激起阵阵浪涛。
林迹虽然心里焦躁,但还是按下性子在这里休整了三天。
这三天里,林迹跟着大家一起打渔狩猎散步,有时候也在附近的温泉里泡上一泡。这里就算此时温度也只有十几度,泡泡温泉也不觉得热。这个过程里也跟大家讲解一下这个湖的淡水大概占世界五分之一这样的事实,让大家对此地保留兴趣。
到第三日晚间,林迹再拿起地图,他再次反应了过来:“妈的,狼族人没有往这边走,他们只是在收拢人手。”:
第232章 马蹄过处,都是领地
地图上消失的部落连成的曲线虽然连绵往北,不过有几个点却是明显偏西的。;要是狼族人一直在往北走,不太可能会往西面去屠杀了那几个部落再继续往北。而且此时这边天气太冷,根本养活不了多少人,由此可知狼族往北的可能性并不算高。
带着千人出来的林迹因为心急,像是急着回本的赌徒一般,一心只想获胜,很多细节自然就被忽略掉了。
经过这三天的冷静,他才发觉自己急于求成反而在做无用功。
想清楚这些,林迹索性进一步给自己松绑。他对伏狼道:“我们的归程可能要定在秋天,或者更晚一点。”
他确实急着回去见女儿,但目前追击狼族的事情不可能半途而废。此时不用考虑后勤的情况下他还让狼族逃出生天的话,以后掌握了驯马打铁耕种放牧的狼族人必定会成为蒙古部落的大敌,草原也可能将永无宁日。
他把时间放宽一些,这样他们还可能在草原上寻找几个月。如此一来,基本能找完西面到天山阿尔泰山一带。要是这些地方都没有找到,那就表示狼族人真可能远离了这一带草原了,林迹也就能安心回去,顺便在心里为炽中记上一功。
伏狼心里是不愿意林迹这么晚回去的。不过这次随着林迹出来,他见识到了更多的草原风光和各种奇珍异兽,让他眼界大开。他也喜欢上了草原上这种策马奔驰,一望无际的感觉。他想继续看看后面还有什么风景,因此并没有反对。
再次往西南寻找过去,队伍的队形和速度都没有放缓,不过林迹做了几个行军路上的调整。一是每隔七天可以固定休整一天。二是行军路上根据表现评定优秀十人队和百人队,在休整的时候进行颁奖。三是林迹恢复了每天的夜间小课堂,以解答大家路上遇到的困惑或者讲解一些草原知识以及其他。
如此调整之后,整个队伍的士气明显高昂了一个等级。
听到可以固定休整,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神态也变得更加轻松。跟着整个队伍的精神面貌都起了不小的变化。
评定优秀的奖励或者是拍照留影,或者是奖励些酒水,或者只是林迹下厨给他们煮点东西吃。但这确实大大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大家都抢着守夜,梳理外围,活捉人口,打听消息等,就算是唱林迹改编过的草原歌曲都变得更大声了。
能够跟着林迹学习自然是更加让人兴奋的。这种路上的学习,对见识增加的帮助实在不是一星半点。有些人听过林迹的讲课之后,世界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林迹态度也变得更加崇拜了。因为这些都是大王规定的世界运行规律
这一路走,大家遇到了更多的兽群,马群,矮马群,羊群,象群,长毛犀牛,驴群等等,不一而足。
在不影响队伍进度的情况之下,林迹也会带人去狩猎一番。
这里的马群和白马原来统领的马群已经不一样了,似乎连品种都出现差异。
白马原来的马群里,马的个头普遍偏矮,白马的体型在那些马匹当中如同篮球队员一般。不过在这里遇到的马体型都比较高,和白马相差无几。只是这里的马群规模都相对小些,一般都是只有几百匹的。林迹都怀疑白马是从这些马群跑出去的。
这些马相对来说,就变成高大的好马了。
但白马的能力依旧比这些马强上一截,因此只要遇到这样的马群,林迹都会骑着白马在马群里套取一番,将里面最健壮的那些马套回来,而后交给白马驯服,带在队伍里做备用马匹使用。
如此行事几番,队伍里又多了几百匹好马。这还让队伍增加了不少机动性。
路上遇到的矮马犀牛等,除了猎来剥皮吃肉,大家自然是不会对它们有更多的想法的。
不过要是遇到羊群、象群、驴群,在不影响进程的情况下,大家却很喜欢去扑捉它们的幼崽,因为林迹喜欢。
这些幼崽带着长途奔袭自然是很困难的。不过林迹也没有把它们带着上路的打算。这些幼崽的作用一般是赠与了沿途收服的部落。
这里收服的部落依旧要求他们往东面走,去蒙古部落报道。
但这里离蒙古部落太远,因此只让他们自己走就有些不现实了。林迹往往会在他们部落里留下一两个自己人给他们做首领。让自己人带着他们慢慢往东走,或者在靠近东面一些的地方建立蒙古部落的分部,就地进行驯养,等候焙阳等人来接收。
在这些野人部落里留下自己的一两个战士其实也是挺危险的。一个两人独木难支,很容易被人架空甚至被杀掉。
当然,为了收服这些部落增加人手也是不可能的。林迹需要留着大部分人对抗狼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迹用了一个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将上一个收服的部落里,比较忠心听话的勇士带在队伍里培训一段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将他们留在下一个部落,给这些首领做助手。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瓦解原来部落的实力,也能增加收服后面的部落的战力,林迹也不用花太多人力在这些事情上面,可谓一举多得。
收服来的一些确实比较聪明勇武的,也被林迹留在了队伍里,补充路上的减员。
如此一路行进,林迹又收服了三十几个部落,派出了几十个战士,队伍里的人数并没有减少。
队伍里,目前最被林迹看好的人是洪铸无疑了。这个追逐狼族失败,狼狈而归的十夫长如今已经成为了林迹警卫的十夫长。
要知道林迹原来的警卫现在大多数已经变成了百夫长,有些已经成为了分部的首领了。他现在是林迹的警卫十夫长,要是调出去的话,前途可谓不可限量。
一路之上,大家也可以见到林迹对他的培养不遗余力。
林迹的所有课程他都是会听的。有时候林迹想起什么,要临时讲一些管理,草原上的相关知识,也必定会把他叫到身边来一起听。
这一天林迹又随口讲了些这一带的地形以及这一带可以利用的野菜草药等资源后,洪铸忍不住问起来:“这里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杀了狼族的人就回去,不用占领这里吧”
林迹笑道:“我们应该把心再放大一点,马蹄过处,就要成为我们的领地。”
这个时候其他人都还在蛮荒里摸索,他已经带着大家崛起了。这个时候不多占一点,以后要占就难了。:
第233章 还是得半途而废
一路往西南而去,队伍的目标是阴山西面。
当走到了杭爱山东面戈壁的时候,林迹终于发现了狼族人的踪迹。
林迹对狼族人正在集拢人口的猜想基本是对的。这一路过来,草原上的部落在更大规模的减少,到了戈壁附近,更是一个活人也见不到了。
而在这里,则有人看到了狼族人的活动。
根据进入戈壁之前的一些幸存的部落描述,狼族人确实大规模出现过在这一带,掳走了数量不少的人口。而且从他们的口中,林迹还知道这些狼族人正在疯狂的驯马,驯象,驯骆驼等野兽。
狼族人最后的离开,至少有一半人是带着牲口离开的,人口规模估计有上万,方向向西南,时间是两个月之前。
林迹拿出自己画的地图标注上了这些,很快便发现自己一个多月前正好从这里东面几百公里外取道往北。
这就很有意思了。
也就是说,狼族人在两个月前的行动,不管从路线还是时间上都正好避开了林迹的追踪,而且还比较巧妙得将林迹引到了北面。
林迹觉得这可能是炽中在狼族内部取得了非常高的领导地位了。
因为只有他比较了解林迹的行军速度和风格,从而才能这么完美的躲开林迹的队伍。疯狂驯马驯象这些行为,也几乎是在完美的复制林迹之前做的事情。
如果炽中还是制定引诱林迹北上的人的话,林迹觉得自己真是小看了这个叛徒。
在十个百夫长之间传达了这个消息后,众人的情绪不可避免显得有些低落:“这么说来,我们面对是将会是五千骑兵可能还有大规模的象骑”
马骑兵的优势是速度,但如果是面对象骑兵的话,其实是没什么优势的。要是狼族人现在就有五千牲口,也能驯出一千象骑兵出来,他们这一千马骑兵又是劳师远征,将几乎没有什么优势。
马骑兵和象骑兵的演练在冬天的时候不止进行过一次,在一对一的情况下,马骑兵真的毫无胜算。要有胜算,起码马骑兵要做到三比一。
林迹信心不减道:“我们不用悲观,这个时候我们反而要高兴才对。”
“他们带着上万人口和几千没有驯服的牲口,必定走不快,我猜测他们两个月也走不了一千公里,也就是说,我们再找一个月肯定就能找到他们了。”
“战力对比大家也不要把他们想得太厉害了。之前和你们演练的战象,起码都是训练了三年以上的大象。他们就算有牲口,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形成有组织的骑兵的大家不要忘了,我们用了多少时间才驯服了这么多马和象,让你们达到今天这种水平。”
“而且,他们的牲口主要是用来吃的,会不断消耗。大地也不会让他们带走多少。”说话之间,林迹看向远处了荒凉的戈壁。
杭爱山西南是大片的戈壁和沙漠,狼族人选择通过戈壁躲开林迹的追杀算是一招臭棋。因为他们自己就会在里面折损不少人畜。
林迹的队伍是在戈壁滩外准备了三天才进入戈壁的。虽说林迹的小城能够供应粮食和水,但林迹还在外面准备了足够了水和草料带上了。此时几乎人人双马,备用的马匹便用来驮运这些。
进入无人的戈壁后没有人指路,要找到狼族人的踪迹非常的困难,不过在鬼鹰的帮助下,他们第二天便找到了狼族人的去向。
他们在戈壁滩上找到了呈线性陈列的人兽的尸骸,在进入戈壁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
伏狼检查过这些骸骨,判断道:“这些东西死在这里最多只有两个月。而且,不像是故意散在这里的。”
有些骸骨是破碎的,那显然是被宰杀了留下的。但有些骸骨颇为完整,但散落零星,显然是掉队后饥渴而死的。
看到这些,先前低落的头目们再次燃起了希望。狼族人才进入戈壁这么点距离便出现了死伤,他们能活着走出戈壁的人畜应该真的不多。
这些骸骨正好成了路标,指导着大家一路跟随。
大家发现越往戈壁深处走,这些骸骨越多,特别是那些大象的骸骨尤为明显。大象消耗大,在缺水少食的戈壁里几乎没办法生存。大家一路数过去,几天的时间里便看到了几百具大象的骸骨。这让先前担忧象骑兵的百夫长们完全放下心来了。
不过跟着这些尸骸往前,林迹倒是发现了狼族另外一些更加危险的地方:他们正在成长。
林迹发现,进入戈壁的时候,大多数人兽的尸骸都是不完整的,众人自然一眼可以看出这是被剥皮吃肉后留下的痕迹。
也就是说,在此时不管人兽,都还是狼族人的口粮。
在戈壁里走了几日,兽骨依旧不完整,但人骨开始变得完整了。这表明这些人已经不吃人了。虽然原因不知道人员减少了,不用吃人就可以活命,还是信仰改变开始不吃人了。
到了接近戈壁另一边出口的时候,众人发现地面上只剩兽骨,不再有人骨。林迹带人挖开了一些翻动过的乱石,结果却是发现那些乱石下面埋着未腐烂完全的尸体,身边甚至有些破碎的陶器作为殉葬品。
这就是比较完整的丧葬礼节了。林迹也可以确定,这是狼族人正在成长的标志。
智人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吃人的现象虽然一直存在,但大多数部族其实是非常排斥的。因为在智人的认知里,普遍把同伴的生存和生死跟信仰结合在一起,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不吃同伴自然也成了比较普遍的认知。
狼族作为少数吃人的部族,却在吸收了更多的人之后在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显然能更好的团结那些新加入的部落。
他们这些自然算是成长,而且是极为快速的成长。
林迹不知道这个过程是如何形成的。但对狼族的重视无形中再上了一个台阶。能够这么快速进步的部落,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林迹不希望这个敌人再这么成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