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83章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83章

小说: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已经比较模糊,只能看得清楚大概,可比起肉眼的效果来,绝对是扩大了十倍以上!
  这还是在城里有障碍物的情况下。
  如果是在野外呢?
  如果是在野外的山顶上呢?
  那不是能发现两三里之外的情报?
  这样一来,如果是白天的话,相当于给自己增加了一双千里镜呀!
  还用怕什么敌人的忽然袭击和包围?
  同时,在大规模作战的时候,将军手里拿着这个千里镜,岂不是能更好的观察战场上的状况,从而积极有效的调动兵力,突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打赢战争?
  想到了这里,方开岳拿着千里镜就往楼下跑。
  “诶诶诶,爹!爹!!”
  小胖子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大喊:“来人啊,有人抢我的东西啊,抓住他!!”
  好几个仆人和家丁听到少主人的叫喊,连忙从各个地方冲了过来。
  但他们看到的却是主人拿着一个什么东西在狂奔,小主人指着主人在喊,“快抓住他,抢回我的东西!!”
  一群仆人们默默的让开了道路,任由方开岳夺路奔出。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们两父子的事情,下人还是不要掺和得好。
  见到老爹转眼间消失在了院子的廊门外面,因为受伤而行动不便的小胖子,气得抓狂。
  他有一种预感,这个千里镜,从此之后就再也不会属于自己了。
  无耻啊!
  抢小孩子的东西,老爹你还能当一个好榜样吗!?


第128章 物以稀为贵
  柳铭淇觉得自己和皇宫有缘。
  昨天才来了一趟,今天晚上又来了。
  皇帝接见他的地方还是御书房,不过今天御书房的人很多,一看全都是气度沉稳的武夫。
  柳铭淇认识的高敬在,方开岳也在,江少吉也在。
  稍微一琢磨便晓得,这群人不是禁军九卫的大将军,就是将军,属于大康朝武将之中最为顶级的一群人。
  他们望向柳铭淇的眼神,都有些激动和亢奋。
  少年是聪明人,看到了方开岳,自然也就明白到了,多半是单筒千里镜的缘故。
  果不其然。
  坐在御椅上的景和帝,拿着一柄单筒千里镜道,“铭淇,这又是你做的?”
  “对。”
  少年爽快的回答道。
  “怎么做出来的?”皇帝好奇的问道,“我黄昏的时候拿着看了许久,如果站在高处的话,整个皇城的大概风貌,都能看得清楚啊。”
  “制造方法是秘密。”柳铭淇一本正经的道,“看到这么多将军,我想起了如果室韦、西羌这些蛮子们如果得到了千里镜的制作方法,那对于我们可是一个灾难,所以还是不说的好。”
  一群武将们连连点头。
  他们肯定是想到了把千里镜用在军事用途上面,也同样想到了不能让敌人得到这种宝贝。
  “但是如果只有裕王世子殿下能制造,时间花费许多不说,也不够我们大家用的啊。”一个壮硕的将军皱眉道,“起码要配备到校尉一级吧?而且还有那么多的边军,驻守将军等等,还要算上损耗,300个都不算多。”
  “可不止武将方面。”
  景和帝摇头,“水运航道要用、工部修建、南北水师也要用,起码要再增加200个。”
  “做不出来这么多。”
  柳铭淇摊开了手,“打造一个千里镜很难,不但需要的材料难找,更加耗费时间。”
  少年这就是在信口雌黄了。
  他做这个单筒千里镜,只是用了一个时辰。
  千里镜的原理说穿了不值钱。
  只要用一块凸镜和一块凹镜重叠在一起,便能实现放大远方物体的作用。
  两面镜子越是打磨得精细,那么放大效果便越好。
  他做好玻璃后,自己打磨了一块凸镜和凹镜,再让家里的铁匠用铜皮包裹起来,便整体齐活儿。
  稍微麻烦一些的,还是之前制作透明玻璃的过程,但作为一个物理和化学的博士,制造玻璃也只是稍微花点时间而已。
  制造玻璃不可能只做那么一点,现在柳铭淇工作室里面的玻璃一大堆,让人帮着打磨的话,最多十来天时间,就能做出几百个来。
  但是!
  俗话说得好,轻易能得到的东西,绝对不会珍惜。
  如果这一次柳铭淇十天之内交出了几百个,那么他们就会觉得来得很容易,不会好好当成宝贝一样的珍惜。
  因此丢掉、被盗窃掉都有可能,流传出去的风险很大。
  一个两个的千里镜被蛮族、海外小国们得到,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可如果他们得到的多了,那对大小兵团的作战,都是一种灾难。
  只有这些将军们自己好好的珍惜,才会尽可能的降低失窃的风险。
  所以,柳铭淇不能给得这么容易。
  至于少年怕不怕他们仿造出来?
  不怕。
  如果有现成的材料,依葫芦画瓢的打磨一块凹镜和一块凸镜,那是有可能的。
  但问题是现在除了柳铭淇,谁能做出那么透明的玻璃来?
  就连大康朝的工艺,都做不到纯净的透明材质玻璃,更别说蛮子们了。
  没有了透明玻璃,用那些充满了各种杂质的琉璃做凸镜和凹镜,效果差得绝对不是一点半点,能达到两三倍的放大效果,已经算是不错了。
  ……
  听到了柳铭淇的拒绝,一群武将们也没有意外。
  相反的,很多人都点了点头。
  景和帝也苦笑了一声,“铭淇,你从哪里找来那么纯净的琉璃?赵寿找内务府去问材料,结果他们都说没有见过。像是这样的琉璃,价格不菲吧?”
  大康朝也叫玻璃做琉璃,千年之前,琉璃比起黄金都还要宝贵,寻常的小贵族都不配拥有。
  随着时代的发展,玻璃制造方法的流入民间,琉璃再也不是什么王公贵族们才能用的宝贝,但因为实用性比较差,仅仅适合于装饰和摆设,大部分的老百姓都用不上它。
  当然了,一些特别珍贵的天然琉璃,在古董市场上面的价格,还是很感人的。
  东方的琉璃发展和西方完全不一样。
  西方喜欢越纯正的颜色越好,并且靠着纯净的玻璃,发展出了医学、化学、物理学等等的知识。
  东方的琉璃则是喜欢五彩斑斓的颜色,或者是如同宝石一样的红黄蓝绿等颜色最好,因为这样那看起来更漂亮,更华丽。
  一个偏向于实用,另一个偏向于享受,双方的科学发展逐渐的被拉开距离,那也是理所当然。
  回到大康朝来。
  大康朝民间都有不少的琉璃铺子,专门打造各种精美琉璃器具。
  内务府也专门有一个琉璃制作工坊,为皇家制作琉璃制品。
  但那些老师傅们劳作了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种透明纯净的琉璃,所以连连感叹,做这个东西的人真有钱,舍得来做实用器。
  如果是破损了,那可是让人惋惜不已呐。
  这些人已经调查过了?
  那就好办了。
  柳铭淇听闻之后,心中马上反应了过来。
  这群老油条不是好东西!
  之前他们是在诈自己的,想着能骗多少是多少。
  要是自己答应了,恐怕他们就得天天来堵门,非要把属于他们的一份儿拿走才会放过自己。
  “是啊,我也是找了许久,才找到合适的材料。”柳铭淇脸色凝重的道,“如果不是这种纯净琉璃,换成了有颜色的话,效果差很多,充其量就是比肉眼好一些。所以在没有合适的材料之前,我也不能拿劣质品来糊弄大家啊!”
  “你的意思是,以后都能难做出第二个了?”一位武将按耐不住的问道。
  随着他的询问,一群人纷纷望向了皇帝的桌头。
  景和帝抓紧了手中的单筒千里镜。
  如果只有一个,那给你们谁都不好,容易引发矛盾,只有放在我手里才最恰当。
  “倒不是。”
  柳铭淇道,“我已经吩咐人去继续找了,皇上和各位将军也可以去找,找得到纯净玻璃就能做。”
  一位武将显然懒得动脑筋,直接道:“殿下,你就直说什么时候才能拿出新的吧!”
  柳铭淇想了好一会儿,才回答说:“如果运气好,我估计到年底之前,应该能打造出十个左右。”
  十个?
  一群人面面相窥。
  “怎么办?我们九个大将军一人分一个?”
  “老朱你这就不对了,我们拿在手里发挥不了重大功用,还是给去轮值边疆的几个吧!”
  “那也只有三个人而已。”
  “不可能只有大将军用,将军不用吗?他们可是在最前沿的。”
  “唉,这么说起来,只剩下一个了?那我就勉为其难,替你们解决麻烦吧。”
  “去你的!”
  一群人在御书房里面闹哄哄的,吵得景和帝直皱眉。
  “肃静!肃静!”
  赵寿赶紧的大声喝叫了起来:“陛下在此,诸位将军请自重!”
  听到这话,他们才停下了争论。
  景和帝看了看柳铭淇,发现他一点压力都没有的样子。
  对这个惫赖小子已经有一些了解的景和帝,转而就有了新的想法。
  “铭淇,你这千里镜卖多少钱一个?”皇帝问道。
  “加上各种成本,恐怕要一千两银子一个。”柳铭淇沉重的道。
  “这么贵!?”
  底下有将军惊呼。
  在场的职位最低的都是禁军九卫将军,领正三品衔,岁俸银二千五百两,禄米二千五百斛。
  一个这么的小玩意儿,就能价值一位禁军将军两成的岁俸,简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哪怕是禁军将军们也有各种各样的补贴、奖赏,这样的价钱,也实在是太贵了,比整个儿都是黄金做成的都还要贵。
  景和帝也皱了皱眉头。
  不过他还是缓缓的点头,“好吧,我不跟你还价,不过在过年之前,你给我弄出二十个来,行不行?”
  “这个……恐怕不好说。”柳铭淇一脸为难。
  “那就这么定了!”
  景和帝武断的挥了挥手,“年底之前交二十个上来,我相信你可以的!”
  柳铭淇不觉苦笑,“陛下,您……唉,好吧,我只能说尽力!”
  “然后我们还得加上一条。”景和帝正色的道,“像是这样的千里镜,你万万不可卖给那些商人,尤其是那些跑运河跑海路的商人。
  这些人心中没有什么大义凛然,只要有钱,什么都敢卖。如果千里镜大批量的落入我们敌人之手,那可是一个灾难,你明白吗?”
  “小臣明白!”
  柳铭淇颌首道。
  不用皇帝说,他也会这么做。
  虽然卖给那些商人们,柳铭淇起码能挣几十万两银子。
  可作为一个有道德有良心的皇亲世子,柳铭淇当然晓得,有些钱是不能去挣的。
  这也是为什么柳铭淇不肯大批量供应给军方的原因之一。
  你今天敢给他们几百个,明天就有人敢说丢失了。
  用国家的安全去试探他们的底线,完全没有必要。
  ……
  注:玻璃在西方科学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如同火药一样。不过造化弄人,这些东西在我们国家,都是玩物,从来没有重视过。
  另外,荷兰玻璃商人汉斯力伯希发明了千里镜,但更重要的是他1608年就获得了千里镜的专利。在那个时候西方就有专利法了,恐怕尊重知识尊重发明,也是他们腾飞的最重要因素吧。


第129章 刀光剑影
  第二天一早,柳铭淇和裕王、裕王妃吃早饭的时候,听到了一条大新闻。
  “呵呵,儿子你听说了吗?”裕王妃一脸的幸灾乐祸,“昨晚苗黑子又弄了一个大手笔。”
  “是什么?”柳铭淇边吃包子边问。
  “他一口气抄了五十多家作坊,抓了一千多人,如今全部关押在帝京府巡捕衙门呢。”
  柳铭淇一愣,旋即明白了过来。
  好家伙。
  高敬和苗炎的动作真快啊。
  他表面上一脸的惊讶:“什么状况?怎么抓这么多人?”
  “他们抓的呀,都是伪造咱们家肥皂和花香精油的黑心工坊!”裕王妃喜气洋洋的道,“老天有眼!谁叫他们卖一些假货出来骗人的?没有那个手艺,偏偏要来骗人,赚那些黑心钱!活该!!”
  女人是很小气的。
  裕王妃对于那些抢自己饭吃的家伙,是绝对的深恶痛绝。
  要不是勋贵和王爷都没有实际的权力,她早就派人去抓了那些造假货的混蛋,吊起来抽打了。
  现在苗炎大规模抓捕,真的是狠狠的给裕王府出了一口气。
  “你说苗炎为什么会这么大张旗鼓呢?”裕王有些不理解,“我听说有几家工坊在距离京城五十里的地方,结果都被端了。”
  “呵呵,你这就不懂了吧?这叫除恶必尽!”裕王妃想当然的道。
  “不,苗炎肯定有别的想法。”裕王这点头脑还是有的。
  两口子在这边讨论,柳铭淇没有掺和。
  他琢磨起这事儿,心中还是有些震撼的。
  俗话说,会咬人的狗不叫。
  苗炎敢这么大手笔的抓人,那是他的性格使然,而且还因为可以得到更多的罚金,所以他不怕闹大。
  但最让柳铭淇忌惮的,还是绣衣卫衙门。
  他们的情报真厉害,涵盖了方圆上百里的范围,让五十多家工坊都被端了,可能是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从肥皂出来到花香精油出来,也不过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绣衣卫便能如此准确的抓住那些造假者的情报。
  甚至于柳铭淇还清楚,他们手里的肯定不仅仅是这些工坊的情报,这些工坊背后老板们的资料,相信现在也摆在了苗炎的案头。
  苗炎下一步肯定是把这些幕后老板们找来,威吓他们缴纳罚款,否则他可不会惯着这群人。
  要是没有绣衣卫的情报,苗炎充其量能抓住五六家、七八家,还不一定能审问出幕后老板——不是他们不肯说,而是有些人埋藏得很深。
  现在有了绣衣卫,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那些人就等着被传唤,被逼着缴纳巨额罚金吧。
  整整五十多家啊!
  不用想都知道全是有钱人手下的产业,以苗炎的性格,罚金数量少了二百万两银子都不可能。
  ……
  快中午的时候,柳铭淇在绣衣卫衙门里面,等到了从宫里回来的大都督高敬。
  “皇上叫本督过去,询问了昨晚发生的事情。”高敬也不隐瞒,“本来皇上觉得动作太大,牵连太广,但苗大人对他保证了,至少能罚金三百万两银子,他立刻不说话了。连带着御史台的言官们,也闭嘴不语。”
  三百万两银子?
  柳铭淇点点头。
  苗炎果然是天下一等一的狠人,这是要敲骨髓的节奏啊。
  朝廷本来现在就缺钱,三百万两银子,足以让任何人放弃对这些黑心商家的同情,包括了那些伙计们,都是活该。
  高敬迟疑了一下,压低了一点声音,“南宫相爷和马相爷提了一嘴,说过两年江南总督刘仁怀回京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把苗炎提升到江南总督的位置上。”
  “啊?”柳铭淇惊讶了起来,“真的?”
  “废话,只不过曹相爷不同意,而钟相爷也觉得,京城需要苗炎这样的法家大才来坐镇,才能保持稳定。京师比起江南来,还是要重要一些的。”
  听到高敬这么说,柳铭淇心中隐约有些明了,更多的却还是不懂。
  不知道什么原因,高敬喝着茶,慢慢的跟柳铭淇细细讲说了起来。
  刘仁怀为江南总督领兵部尚书衔,是实实在在的从二品,距离副相的正二品也就是一个级别,属于朝臣之中的顶级了。
  苗炎因为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