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70章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70章

小说: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说权力的分配,钱财的分配,还有……还有跟着的主子们的利益的争夺……哪一样不是刀光剑影,凶残万分的?
  一个残废的小宦官,别的不提,首先你就失去了任何上升的渠道。
  运气好还能一辈子混个温饱。
  运气不好,直接便会在年轻的时候就被派去做最累最苦的活儿,最后硬生生的累死在宫里。
  柳铭淇也从赵寿的言语中感受到了那股子悲凉。
  少年马上有了决定:“赵公公,你让人带我出去,顺便给我备一匹马。我去取点东西,在我回来之前,你让御医不要忙着给他上药。”
  “啊?”
  赵寿微微一愣,心想世子你掺和什么呢,难道你家有神药?
  没想到这话被景和帝听到了,他立刻道:“按照铭淇说的做,赶紧!”
  “是!”
  这下子赵寿没有半点犹豫,马上叫了一个千牛卫兵士,让他带着柳铭淇从皇宫后面的玄武门出去。
  在宫门外面的千牛卫哨所里面,千牛卫兵士找了两匹骏马,两人骑着便包着整个皇宫跑。
  足足绕了半个皇宫,柳铭淇才在皇宫正门的午门旁边,找到了等候他的大柱。
  大柱看到柳铭淇骑马飞奔过来,倏的站了起来,迎面朝着柳铭淇跑,直到柳铭淇“吁”的一声在他跟前勒住了马缰绳。
  “殿下,怎么了?”大柱一脸的紧张。
  “没什么,有人受伤了,把你包里的消毒酒精给我。”柳铭淇都来不及下马,直接伸出了手。
  大柱脸色一松,赶紧的从随身的包里找出了一个拳头大小的瓷瓶,外面还用厚麻袋给包裹住,免得寻常磕碰碎掉。
  拿到了瓷瓶,柳铭淇二话不说,直接又往回跑。
  幸好有马儿提供脚力,不然单是这么几公里的来回跑,就得让柳铭淇累得够呛。
  说是这么一大堆,实际上从柳铭淇离开到回到马场,时间也不过过去了一刻钟。
  他飞奔回到马场的时候,景和帝已经带着长乐公主在旁边歇着,还有人给他们撑起了御伞,可小公主的眼睛,老是往马棚那边看。
  见到了柳铭淇,长乐公主蓦的站了起来,挥舞着小手大声疾呼:“淇叔!淇叔!!”
  满头大汗的柳铭淇抽空还对她笑了笑,才一溜烟的冲到了马棚里面。
  此时御医已经带着两个徒弟匆忙赶了过来,正在蹲着看这个受伤的小宦官。
  小宦官也被抬到了一旁干净点的地方,旁边也围了好几个宦官,赵寿也在跟前。
  “哦,我的世子殿下,你总算回来了!”赵寿看到了他,连声道:“周太医已经等了一会儿了,他说再不给这个小子止血,就得死掉了!”
  那个四十多岁的太医闻言站了起来,皱着眉头正想对柳铭淇说什么,一个瓷瓶就递到了他的跟前。
  “这是消毒酒精,先用来给他消毒、杀菌,免得伤口感染。”柳铭淇喘着气道,“等到消毒完毕,才能再涂抹药膏,不然恐怕效果不好。”
  消毒这个词古代是有的。
  但“杀菌”却没有。
  周太医虽然有点疑惑,可他的医学素养还是有的,一下子就明白了消毒酒精的功能。
  他拧开了盖子,凑到瓶口一闻,一股刺鼻的酒味就涌来。
  “世子殿下,用酒来消毒,大夫们也曾经做过,但酒在酿造的过程中,混合了太多的杂物,有时候不但不会消毒,反而会促进伤口不断的发炎感染啊。”周太医道,“您看那些酒在太阳底下放几天,就会发酵生霉,也就是这个道理。它们还不如我们调配的金疮药呢!”
  “这个不一样!”柳铭淇一挥手,“赶紧的做,出了问题我负责……对了,最好是用干净的布蘸酒精,把污血和脏东西全部清除了,再直接浇灌上去消毒。”
  赵寿看到周太医迟疑,想了想刚才景和帝的吩咐,立刻咬了咬牙,吩咐道:“照做!”
  “好吧!”
  周太医没有办法,只能按照柳铭淇的办法做。
  “对了,你们几个按住他的四肢和身体,不要让他挣扎!”柳铭淇吩咐旁边的宦官道。
  他们几个面面相窥,心想这韩安都已经昏迷快死了,怎么还能挣扎呢?
  但想归想,可他们还是照做了。
  一直在听着他们说话的两个小徒弟此时拿出了准备好的布,蘸了蘸酒精,便开始了消毒。
  “啊!”
  酒精布才碰到小宦官的伤口,本来已经陷入昏迷的他,马上痛叫着挣扎起来。
  要不是几个宦官都按着他,并且马上加大了力道,小宦官恐怕就得挣脱开。
  “怎么回事?”周太医惊讶了。
  “消毒酒精有强烈的杀菌消毒作用,这是正常的刺激反应。”柳铭淇给他解释道:“反应越大,就证明受伤越重,越容易感染……看来啊,马脚上的细菌和地上草料的细菌,都已经沾染到他的伤口里面了。”
  说到这里,他瞪了一眼两个小徒弟,“赶紧继续啊,不要理他,现在清洗得越干净,之后就越不会感染,伤口愈合得也就越快!”
  周太医虽然对柳铭淇的理论虽然听得不大明白,可大致上的情况,他还是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
  所以他也点头说:“做吧!擦拭清洗得干净一点。”
  他这么吩咐不要紧,接下来周围的人全都受了罪。
  差点断腿的小宦官惨叫声直冲云霄不说,几个宦官也是拼了命才能按住他,并且还得小心他不能动那条伤腿,真是苦得很。
  小徒弟们也是一样,他们第一次把伤口清洗得这么干净,看到了破碎的骨头、破损的血管、撕裂的肌肉……等等,非常触目惊心。
  要不是他们也有不少的经验,当场就得昏过去。
  周太医没有昏,他目光炯炯的看着消毒的全过程,并且指挥小徒弟们拿着工具,把碎掉的骨头给取出来。
  惨叫声和触目惊心的伤口实在有些折磨人,赵寿很是不想看的,可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是握紧了拳头,观察了全部的动作。
  等到这些步骤都完成了,小徒弟拿起了小瓷瓶,有点胆战心惊的看了看柳铭淇。
  刚才只是蘸了酒精去涂抹,就已经反应如此激烈了,要是这么浇灌上去……
  后果怎么样,他都不敢想。
  只觉得自己手上的瓶子有千斤重,拿得手都有些僵硬了。
  柳铭淇淡淡的看着他,“怎么?你是大夫还是我是?浇啊!”
  小徒弟一咬牙,颤抖着手,小瓷瓶顺着小宦官的膝盖便转着圈儿的浇了下去。
  “啊啊啊啊啊……”
  小宦官本来刚才挣扎得都没有力道了,可现在忽然来这么一遭,痛得他双目圆瞪,嘴巴大声痛叫,张大得仿佛要撕裂了一样。
  但是下一刻,他还是撑不住,直接痛昏了过去。
  只有身子不断的抽搐,才提醒着人们他还活着。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小徒弟又倒了一圈过后,就要熟练多了。
  看着流出的血水被洗去,又开始流出来,周太医点了点头,“开始敷药吧!涂抹得厚一点!”
  “是!”
  小徒弟们依言做了。
  周太医又回头问柳铭淇:“世子殿下,这样就能完全防止他伤口感染溃烂高烧而亡吗?”
  “处理得及时,应该问题不大。”柳铭淇缓缓的点着头。
  这个世界消毒酒精还没有出现过,作为第一个被使用的个体,抗体当然不强,所以效果应该很好。
  但也不能代表没有例外,万一小宦官倒霉呢?
  那柳铭淇也没有半点办法。
  周太医对少年的说法也没有意外,大夫都不敢担保能救活病人,何况只是一种药物?
  不过他对这个消毒酒精却是很感兴趣。
  从小徒弟手里拿过了瓷瓶,周太医说道:“世子殿下,这个消毒酒精还剩下一点,老朽拿着研究研究,可以吗?”
  “可以。”
  柳铭淇笑了笑。
  他并不是什么藏私的人。
  消毒酒精本来就是在大夫手里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嘛。
  ……


第109章 景和帝:我运道不大好
  长乐公主最后还是看了一下被包扎得结结实实的小宦官,确定他还活着,才离开了马场。
  她还不知道,经历了这么一番事儿,景和帝已经有了决定,再也不要自己的小心肝来骑马了。
  要是刚才那一脚是踢在长乐公主身上,那该是怎么恐怖的事情啊?
  如若不是长乐公主很喜欢这匹枣红马,他都想直接把这匹马送出宫,交给羽林卫的军士们使用了。
  送长乐公主回了思浩殿,景和帝让柳铭淇陪他散散步。
  散步只是一个借口,他还是为了跟少年谈事情。
  不知不觉间,连续的几次献策成功之后,柳铭淇已经成了景和帝一个狗头小军师。
  “铭淇,你们家的便宜米粥和大馒头,还在继续卖?”皇帝问道。
  “在。”
  “什么时候结束?”
  “那要看我们的粮食能支撑多久。”柳铭淇挠挠头,“之前到的二万石粮食,应该可以再用十来天吧!”
  “苗太升之前跟粮商们谈的时候,他们献出了五万三千石粮食,还存放在仓库里面呢。”景和帝看似不经意的道,“你找人把这些粮食拖走,尽可能的多干一段时间吧!”
  少年笑了,“怎么,苗大人这是要补偿我?”
  “胡说八道!”景和帝笑骂了起来,“他才没有这个心思,而且这个粮食是在内务府的,是我的主意。你来赈灾和皇上来赈灾,不都是代表着皇家吗?一样的。”
  不得不说,景和帝在干正事儿的时候,心胸还是很宽广的。
  他直接把粮食给了裕王府,相当于也是在给裕王府宣传好名声。
  要知道,前段时间这位陛下可是发了罪己诏的,他的名声也需要积极行动来回复。
  “好吧!”
  柳铭淇也爽快,当即就答应了:“不瞒您说,这段时间妙味楼的人可是辛苦得很,我们府中能用上的老婆子都派过去了。再加上肥皂工坊和花香精油工坊的用人,一下子显得裕王府的人手严重不足,我爹娘都准备再看看怎么招募人手呢。”
  “这挺好的。”景和帝点点头,“现在虽然蝗灾已经过去了,但许多人都失去了一年的生活着落,你们多招募一些人,自然就能帮助许多家庭度过难关。”
  大康朝的皇帝从来不怕勋贵宗室们有很多的家丁、帮佣,这些根本就没有一点武力值,拿来造反的话,无疑是一个笑话。
  裕王府本身就是所有亲王府之中,佣人家丁最少的一个,才三百多人。
  即便是他们增加到一千多人,也不算最多的,甚至好几个做生意做得大的郡王和公爷,府中的人数也超过了两千人呢。
  柳铭淇对于景和帝的想法表示了赞同。
  从现代经济学来说,从一个家庭雇佣一个劳动力,那么就能保证一个家庭的温饱,带动他们的消费能力,从而增加市场的经济活力。
  虽然一个这样的个体太微小,但如果是十万个商人都多雇佣一个人,那经济活力的增加是非常可观的。
  甚至在这个古代,一千人的雇佣,能撬动起来的经济活力,也是不可小视的。
  可惜君权至上的国度,法律并不能完善,法家的终极梦想——限制君权还没有实现,所以现代的许多经济活动,都没有办法在这里实现。
  说完了粮食的事情,景和帝又想起了另一个事儿:“你们兑换蝗虫的举措,也同样在实施?”
  “当然。”
  柳铭淇有点得意的道:“现在许多民众在买了米粥和大馒头之后,都会主动的多要一袋炸蝗虫回家。说是家里的小孩很喜欢这样的零嘴,吃起来挺开心的。”
  景和帝听着也乐了,“要是我们有足够的人力,全部把蝗虫抓下来,然后送给小孩子们吃,倒是一件功德呀!”
  顿了顿,他忽然又板起了脸:“铭淇,你小子可千万不许拿来给念妤吃,不然我饶不了你!”
  “咳咳,我是那种人吗?”少年大喊冤枉,“公主也是我的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我也担心她吃了会肚子不舒服啊。”
  好嘛。
  敢情柳铭淇不拿炸蝗虫来,是因为担心小公主吃了肚子疼,倒不是没这个想法。
  景和帝也难得说他,走着走着,忍不住叹气道:“你说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忽然出现蝗虫成灾的事情?而且还如此的难以抗拒?难道真的是老天在谴责我失德?”
  “肯定不是。”
  柳铭淇斩钉切铁的道。
  他心说,也就是陛下您不懂科学,不然我这个物理学和化学博士就可以给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蝗虫会泛滥成灾的问题。
  用专业化的说法来讲,化合物4…乙烯基苯甲醚(4…vinylanisole,4VA)对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定位蝗虫锥形感器中的嗅觉受体OR35是4VA的特异性受体。
  不过这种理论算是提出来了,但彻底解决方法却还没有出来,不然也不会有非洲几百亿的蝗虫泛滥成灾了。
  但无论怎么说,这和皇帝失德、老天惩罚一点关系都没有。
  见到柳铭淇回答得如此斩钉切铁,景和帝欣慰不已。
  这小子平日里惫赖不说,还非常的毒舌,但心底却还是很好的。
  “但是话说回来,我这个皇帝还是挺失败的。”景和帝道,“继位三十年以来,看起来是国泰民安,但无论是全国各地的粮仓,还是户部里面的银两,都从来没有充足过。
  想到以前圣人在世的时候,粮食多得都放得生霉了,铜钱存得绳索都放得烂掉了,那么的盛世繁华,我怎么就看不到呢?”
  柳铭淇倒是了解景和帝的心情。
  只不过景和帝没有说得更加详细。
  他父皇只是继位短短几年时间,便因病去世了,而他祖父因为穷奢极欲和到处征战打仗留下来的大坑,就结结实实的压在了景和帝的身上。
  多亏景和一年到二十年之间,大致上还算风调雨顺,朝廷中能臣干将又不少,多方努力之下,总算是把有点破碎的山河给重新弥补了起来。
  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结果最近的十来年,到处都是灾害频发,虽然不是那么的致命,可也造成了皇帝说的那种情况——没有余粮余钱。
  因为每存了一点,就马上会有灾难到来,把存货用得差不多。
  如此循环之下,大康朝表面上看起来还不错,实际底子却有点虚。
  就拿最近七年来说吧,西北遭遇大干旱、广东遭遇水灾、福建遭遇台风、云梦泽遭遇决口、山东到两湖区域又是严重蝗灾……稍微命不硬的王朝,说不定就跟我大明一样,走向了不归路。
  幸好这些年西北边疆、西南边疆和东北边疆都没有打什么大战,总体来说还算平和,不然朝廷的财政绝对堪忧。
  用现代的话来形容,大康朝像是一个快乐的单身汉,吃喝不愁,可是要遇到结婚买房买车,那就完全傻眼了。
  “灾难总是会有,不过只要能战胜它们,就是一个好事。”柳铭淇字斟句酌的道:“在我看来,熬过这些苦日子,美好的日子就要来临了。”
  他想起了自己的红薯。
  有了红薯就能解决吃的问题。
  古代人只要有吃的了,那一切都稳当,一切苦都不是苦了。
  可景和帝不知道,他还以为少年在安慰他,不觉摇头一笑。
  这些日子虽然很艰苦,但却和铭淇说的那样,除了去战胜它,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可是肩负着一万万多民众的希望啊!
  柳铭淇见状就道:“其实陛下您也别心急,这盐商们向来豪奢挥霍,与其让他们糟蹋钱,不如经常割点他们的肉,朝廷自然便能宽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