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铭淇点了点头,“我看了一下秀山府的资料,从唐知府你入主以来,几年的时间里,他们的产销量就增加了五成,这也是秀山府如今越来越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我想问问你,你真的懂怎么让他们提高产量吗?还是这个成绩只是你顺势而为的?”
听到柳铭淇说起了自己的政绩,唐友保精神一振:“当然是下官的功劳,他们之前无论是种植、收割、制作、售卖……等等环节都有着很多的弊端,我花了两年时间,才把这些事情给理顺,从此让他们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否则为什么我说涨价,他们就要涨价呢?这是以下官马首是瞻啊!”
柳铭淇微微颌首。
实际上这个消息昨天张万财他们早就跟柳铭淇说了,包括董简也说了唐友保的作用。
这个不奇怪。
能在葛松道的眼皮子底下,成为四川第三大纳税大户,唐友保没有点本事怎么可能一直坐在这个位置上。
唐友保不晓得,正是因为他有这个功用,柳铭淇才放了他一马。
不然桐油重产区这样的位置,怎么可能容忍一个贪官来担当?
“我想要秀山府桐油三年之内产量翻一番,你能不能做到?”柳铭淇转而就问。
“三年翻一倍?”唐友保当即摇头,“不可能!殿下,这桐树最少都是三年生植物,种植之后,三年之内开始采摘桐籽榨油,但一开始它的产量不会很大啊!至少要等到五年成熟期才行。”
“我知道困难是有的,但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怎么显得出本事?”柳铭淇摇手:“如果你能做到三年桐油翻番,我保举你当四川巡抚,怎么样?”
“四川巡抚?我都五十三岁了!三年之后五十六了!”
“五十多算什么?还是壮年!你当一任四川巡抚之后才不过六十来岁,运气好的话,还能捞一个尚书衔致仕,这不是光宗耀祖么?”
当官的人,就没有想退下来的。
哪怕是七八十岁了,都还想再为天下辛苦二三十年。
唐友保喜欢钱,也喜欢权,当年他也是堂堂翰林院出来的人。
如今虽然只是一个知府,但心中还有残存的梦想。
听到柳铭淇的这个保证和鼓励,他心动之余还有点不敢相信:“殿下,您要说您杀了我,我相信您有这个能力。但是朝廷大事儿,特别是一省巡抚的任命,可不是您一个亲王能干涉的吧?”
“你知道苗炎吧?”柳铭淇问。
“当然知道。”
“苗炎当初做漕运总督,就是我推荐的呀。”柳铭淇指着自己道:“只要你有本事,我推荐出去的人,他们都很相信的……对了,还有廖石聪,没有我说话,他能当兵部尚书吗?”
唐友保一听,明显的就意动了。
苗炎从帝京府府尹,一口气连升两级到了从二品的漕运总督,这升官速度真的是惊人。
想一想柳铭淇和苗炎的密切关系,以及苗炎到任之后柳铭淇的各种支持,还真的不像是说谎。
况且德王这么一位大人物,能为这个事儿撒谎吗?
以后传出去,他还做不做人了?
唐友保殊不知,其实他还真就是被忽悠了。
苗炎的就任漕运总督,是景和帝让柳铭淇在几个人选之中建议了一下。
而廖石聪的兵部尚书,和柳铭淇一点关系都没有。
现在柳铭淇就是忽悠着唐友保把事情做了再说。
日后真的能达到自己的要求,保送他一个“桐油总督”,也不是不可能嘛!
随着日后桐油在船运上面、工业机械上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专门设立一个正三品的总督,一点儿都不为过。
这正三品的总督,不就和四川巡抚差不多了嘛!
思索了再三,唐友保终于还是上了贼船:“殿下,那下官就试一试吧!尽量能达到您的要求!”
“好!”
柳铭淇一拍手:“现在你该知道,为什么我要留下这五百万两银子给秀山府了吧?需要官府做的各种配套支持,各种修路、开荒、指导等等,都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
唐友保点点头,“资金充足的话,下官倒是可以多做一点尝试。不过殿下你也得答应我,桐油的订单绝对不能少!一旦他们发现桐油滞销了,那积极性可就大受打击了!”
柳铭淇哈哈一笑:“你就给我大干特干,能弄多大的规模就做多大规模!以后只愁桐油不够用,绝对不愁它泛滥掉价的!”
这一点少年可没有说谎,直到到了现代,全球百分之七十的桐油仍旧是我国出品,而且向来都是供不应求,价格挺不错的。
柳铭淇这么一保证,唐友保算是彻底放下了心。
因为柳铭淇的小妾和外公家里,都是海运商贸的大户。
只要他不断的给那些船厂大单子,那么桐油的需求量就会很大,自然没有丰收贱卖的道理。
商人嘛,最重要的还是在乎他们能赚多少钱。
只要能赚取更多的钱,官府再稍微的支持他们一下,这些商人一定疯狂的开始扩张。
自己要做的,就是好好的推动便行了。
“如此的话,下官就要拜托殿下的关照了!”唐友保站了起来,鞠躬道:“请殿下不要负我!”
“放心放心!”
柳铭淇拍着胸口道:“唐知府,你只要能把桐油产业继续发展壮大,你就是我大康的功臣,我不会忘记你的功劳的!!”
唐友保是个贪官没错,但他同样是一个能干的官员。
柳铭淇从来不怕别人喜欢钱,他只怕那个人又贪财又是一个蠢货,那才叫做无可救药!!
第943章 苗炎撂担子了?
跟柳铭淇来的时候动静不大相比,少年离开的时候,更加的低调。
和唐友保商量完毕,再把董简继续留在这里看守着一群秀山府的官员,柳铭淇晚上的时候便坐船离开了秀山府。
从他抵达秀山府到离开,少年只花了二十四个时辰都不到的时间。
但此时的秀山府和昨天相比,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
其中的效果,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展现,但秀山府的广大民众们,却是不会忘记这位救苦救难的好王爷。
从秀山府到淮安,这一路便很简单了。
一路从沅江转到大运河就行。
时间也花费得不多,仅仅是五天过后便抵达了淮安。
为了尽早做事情,柳铭淇路过了洞庭湖和岳阳都没有怎么停留,倒是有点枉费他写“岳阳楼记”的绝世篇章。
自从有了柳铭淇的“岳阳楼记”,那个本来不怎么出名的岳阳楼,如今早已是文人墨客必须要去打卡的圣地。
不去岳阳楼上站一站,不去大声背诵几遍岳阳楼记,那就不是读书人。
倘若柳铭淇要去了岳阳楼的话,那肯定是一番百年难得一见的热闹场面。
当然了,淮安最近也是热闹得很。
八月份便是漕运船厂交付四桅帆船的日子。
不但是海上女王来到了淮安,柳铭淇的小舅徐东平来到了淮安,更有许多想要瞧一瞧这四桅帆船的具体情况的海商。
另外还有不少竞争对手——各大船厂的老板和技术人员们,也都蜂拥着跑了过来。
幸好淮安城比较大,不然也容纳不下这么数千人。
柳铭淇想要在秀山府低调一点,但在淮安却要张扬一些。
他本来就是为了四桅帆船来站台的,就是要表现出对四桅帆船莫大的底气,这才能让别人对四桅帆船也有底气,从而有购买的想法。
所以等到他抵达的时候,陈小薇还给他准备了一个盛大的迎接仪式,让所有人都知道德王来了。
而少年的侍卫队也很给力,穿着统一盔甲的他们,特意在码头上就骑上了准备好的骏马,那股子威风凛凛的杀气,一下子就喷涌了出来。
特别是那群吐蕃兵们,其中大部分都是真正经历过死战的人,只用他们看别人一眼,那个眼神就让人觉得心惊肉跳。
但是大康人并不怕他们。
因为这些人是德王的侍卫。
怎么可能有德王驯服不了的蛮子?
的确也是如此。
虽然西旦顿珠他们看起来很凶恶,但是一路走过去,却没有半点逾越和失礼,反而民众们因为他们的彪悍而大声欢呼着。
他们可没有忘记,去年倭寇来入侵的时候,大家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像是这样凶悍的军人们,越多越好,这样才好打那群豿日的。
一番折腾下来,小舅、陈小薇和柳铭淇便来到了在淮安府城外的一处别院之中。
因为柳铭淇的护卫就有五百多人,城里也没有这么大的地方安置,所以还是在城外好一点。
对于淮安这样的大运河上最重要的交汇点,城里城外的区别其实不大。
因为太多的船只从这里经过,所以商人们为了方便,通常都会把家安在城外,然后他们的仆人、护卫、伙计们等等,也挨着居住。
一个商人就代表着上百户的人家,十个商户就是一千户……
久而久之的,弄得城外比城里都还要繁华热闹。
毕竟城里是有宵禁的,城外却没有。
那些商人们多的是醉生梦死、铺张浪费的,这样也从另一个方面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江南的这么多著名城池里面,淮安没有什么历史底蕴,但是凭借着它在大运河上面举足轻重的位置,所以也能排到前五,有时候还超过了金陵城。
……
这处别院是第一大盐商贾子明的。
他儿子贾小明便是江南第一个购买裕王府豪华马车的那一位,和池三儿非常熟悉,两人还称兄道弟的。
别看池三只是裕王府的家生子,但现在人家已经是德王府的大主管了。
从身份地位来说,比起贾小明只高不低。
但池三为人处世向来圆滑,不但没有看不起贾小明这种“乡巴佬”,反而是给他在京城里的吃喝玩乐提供了不少的便利,这就让人傻钱多的贾小明非常高兴。
当然了,贾小明一直也是很讨好池三的。
也不仅仅是池三,更重要的是池三背后的德王殿下。
别看这个小胖子是一个吃喝玩乐样样来的纨绔子弟,但为人处世也算是大气,性格除了豪奢一点,也不算坏。
他也有着自己的野心。
老爹贾子明虽然是天下第一盐商,但从目前的情况下,盐商已经不是以前最吃香的行当了。
最厉害的还是裕王府的各种商品售卖,可惜的是,目前为止全都是宗室商会在统一卖,别的人,就算是勋贵都插手不进去,更别说贾小明了。
但他却一直没有放弃,努力的跟池三处好关系,等待着时机。
这一次柳铭淇下榻的别院,便是贾小明知道了柳铭淇要来,早早的便收拾好的。
贾子明这样的盐商,哪怕是一个别院,都不可能敷衍了事。
柳铭淇进来之后先是到处转悠了一圈,看完了这边的楼台亭阁,才回头在外面的一处凉亭坐下。
“要不怎么说浪费呢?”柳铭淇对身边的小舅和陈小薇道:“这些人如果肯把浪费掉的钱,放在做生意上面,或者去开拓新的商路上面,咱们大康应该早就已经更加繁荣昌盛了吧?”
“你这话就说得太冠冕堂皇了。”徐东平怼了一下侄儿,“人一辈子累死累活的,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自己开心么?赚了钱不享受,难道一辈子过得紧绷绷、苦兮兮的?那就没有了奋斗的意思了啊!”
柳铭淇哑口无言。
他总不能告诉小舅,现在欧洲那边很有可能正在进行三千年未有之大变革,我们一旦不加倍努力的话,很容易就被他们后来者居上,从而沉沦数百年,都一直没办法超越吧?
当别人举国都在积极的打造大船,发展火枪大炮,积极去掠夺各种资源供自己继续发展的时候,你却在这里吃喝玩乐,还觉得世界和之前千年一样,这么一涨一消,还用多少年就会被人家甩得连影子都看不到?
这个世界,可没有书上写得那么温馨啊。
你不强大起来,就算是一条虫,也要欺压到你身上来,蹂躏你整整数十年。
陈小薇却在挺柳铭淇,“如果别人说这话,我会觉得他是在装圣人。可这话是殿下您说的,我却相信您的一片赤诚之心。”
徐东平好笑的道,“你们是两口子,当然你要向着他啰。情人眼里出西施嘛!女人眼里出潘安,也是很正常的。”
陈小薇和柳铭淇的事情,只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
连擒海伯这一家都被隐瞒着,所以徐东平不晓得其中的奥妙。
所以他不知道,陈小薇这样赞叹柳铭淇,完全是出于公心。
至少陈小薇所知的所有人之中,像是柳铭淇这么家世显赫的,像是柳铭淇这么有钱的,像是柳铭淇这么有莫大威望的,像是柳铭淇这样写诗词小说风靡全天下的……这样的男人,可从来没有一个像是柳铭淇这般克俭真诚纯粹。
别说是像柳铭淇的,就是只有他十分之一能力的男人,都已经快要膨胀得飞上天了。
哪怕是唯一一个稍微有资格和柳铭淇相提并论的五万柳铭璟,那在京城里面的风评可是一言难尽的。
……
“苗炎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不在淮安?”柳铭淇问道,“这么关键的时候,他这个主人不在,这不是开玩笑吗?”
徐东平道:“没办法,通惠河河段那边出了很麻烦的事情,听说是发生了非常恶劣的灭门惨案,一个船运商人的一家老小、包括仆人们,七十八口人全被杀得干干净净,牵涉到了十几个漕运官员和当地官员。遇到这么重大的事情,苗炎只能亲自去了。”
其实这么一个案件,看起来有点耸人听闻,但相对于漕运衙门的四桅帆船交付,以及可能影响的几百万两银子生意来说,都是小事儿。
可是苗炎是法家子弟出身,对于这样丧心病狂的案件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况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了漕运衙门的不少官吏,里面的各种情况盘根错节,复杂得很。
只有苗炎这个漕运总督兼暂待钦差大臣的封疆大吏,才有资格去全面调查。
而且有了苗炎在场,所有的人都不用担心恶人的靠山太硬、打击报复什么的。
不存在!
天下任何一个懂点事理的人都知道,就算是皇帝,苗炎也敢去调查和处罚,他硬顶皇帝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经常弄得皇帝下不来台。
上一次,德王和武王还不是犯的什么大罪,苗炎不差点把他们给杀了?
所以,苗炎亲自去处理,才是最快解决问题之道。
可是这也出现了一个问题,现在苗炎这个主人不在,漕运船厂的交货和各种事宜,又该怎么处理呢?
……
第944章 阴谋策划中
陈小薇对于这些官员,并没有什么好感。
哪怕是苗炎,她也是平淡处之。
倒不是因为她明面儿上的身份是德王妾室,而是因为之前陈家受到了太多的委屈,使得她对官方都失去了期望。
要不是亲王不会涉及朝政,陈小薇可能都不会愿意找上柳铭淇。
柳铭淇这儿正好在问她:“小薇,你来的时候,苗炎还在吧?”
“在!”
陈小薇轻轻颌首。
“怎么样,这个苗黑子没有吓着你吧?”柳铭淇道。
“苗大人虽然不苟言笑,但却也并不是黑面严苛。”陈小薇看着少年,忽然一笑:“殿下你这不是被苗大人处罚怕了吧?”
“我会怕他?”
柳铭淇不屑一顾,“我这是尊敬他,像是这样的好官,是我大康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的!我表现得越是怕他,越是敬畏他,那么别的人就会以我为教训,对苗炎多一份尊重和信任,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