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大人怜悯!”
这下子又是所有人一起行动,一起拜伏下去。
“如果本官不许呢?”苗炎沉声道。
众人沉默不语。
苗炎心里很明白,他们肯定也是有对策的。
不说别的,单说只要把粮食随意卖给别人,那么这些粮食就成了私粮,再也不涉及到买卖,他更加无能无力。
只不过这一招实在是太遭人恨了,不但苗炎,皇帝也会记恨他们,所以他们一般情况下不敢做。
真要逼急了,那么做完这一笔就拿着大笔大笔的银子退休,也不是不能考虑。
一笔能赚上百万甚至几百万两银子,有什么险是不敢冒的?
“四千石。”苗炎忍住怒气,再报了一个数字。
可底下的人还是没有应。
他们现在也明白,这是到了谈判的最关键阶段,一旦退让,保证会被苗炎吃得死死的。
“三千石。”
“……”
苗炎此时真的是怒了。
一家三千石,也不过是三十六万斤,二十家也才七百二十万斤,即便加上了其余的小粮铺,也不过是一千万斤不到。
帝京府有三百多万人,但至少两百多万人是不从事耕种的,所以他们每天都必须要吃买来的粮食。
如果遭灾了,那些农民们同样会没有吃的。
算下来一天一千万斤,仅仅够大家吃饭,仅仅够那些酒楼、早餐铺子做生意的,一点存货都不会有。
要是少于这个数目,恐慌就会不断加大,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可这群唯利是图的商人,居然连三十文一升的价格都不满意,还不肯卖,真是岂有此理!
他真恨不得直接叫人过来,把这群人全部砍头示众。
本官真的不适合跟别人谈判啊!
向来为别人所怕的苗太升,此时心中有着深深的无力感。
对付这些商人,可比对付那些恶徒们要困难十倍!
收回了思绪,苗炎一字一句的盯着他们道:“一天两千石,价格四十文一升,每人限购三升。如果谁不同意的,现在可以走了。”
苗炎的最后一句话,大家只当作没听见。
走?
前脚走出门,后脚恐怕绣衣卫就来了。
从苗炎此时有点沉不住气的表现,大家也明白,可能这就是他的底线了。
排在前五的粮食商人们互相看了一眼,默默的点了点头。
“既然大人都这么说了,我们还能怎么样呢?”罗江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代表大家发言:“唯有毁家纾难了!”
毁家纾难?
你们也配?
苗炎握紧了椅子的扶手,冷着脸道:“那么从今天下午开始,就请诸位开始开店吧!放心,帝京府巡捕衙门的巡捕们从出库开始就会跟着,会帮忙维持好秩序的。”
维持秩序?
怕是来监督我们吧?
众人心中冷笑了一声,心说你这位府尹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做隔行如隔山啊!
不过表面上他们还是恭恭敬敬的。
但在退出去之前,沈如虎又多问了一句:“大人,我们这也算支持朝廷了,那么商税是不是也可以免征呀?”
“滚!!”
苗炎再也忍不住了,直接站了起来,“赶紧给本官滚出去!你们以后别落在本官手上!!”
苗黑子发火还是挺吓人的。
沈如虎讪讪的一笑,一溜烟的跑了。
众位粮食商人跟着退出的同时,心中还有些遗憾和不忿。
我们为朝廷做了这么多事情,居然商税都不免,也不减除一些,真是太吝啬了!
……
第86章 筷浮落人头
苗炎进宫的时候,正好看到柳铭淇很无奈的坐在御书房外面等着。
他只是跟柳铭淇行礼过后,便没有理会少年。
在他眼里,这种毛头小子根本不值得他去注意。
一会儿过后,景和帝终于空出了时间,在送走了副丞相钟昶之后,他同时接见了苗炎和柳铭淇两人。
“坐吧!”
两人进来时,景和帝正在喝茶,他苦笑着说:“没想到事情忽然来得这么着急……幸好也是没有耽搁皇太后的寿辰,不然我可是罪大恶极了!”
“这也不关皇上您的事情,还是天灾的原因。”柳铭淇笑着道,丝毫没有等候了两个时辰的不耐烦。
“咕噜!”
景和帝的肚子,忽然就响了一声。
侍立一旁的赵寿总算找到了机会:“陛下,您从早上一直忙到现在,还没有进午膳呢!再忙总得吃点东西吧?”
“我哪里有空吃东西?”景和帝想也不想的摇头。
“可是您不吃,裕王世子殿下也不能吃啊。”赵寿道,“他两个时辰之前就来了,一直饿着的呢。”
景和帝一听,倒是有点不好意思,看了看两人:“你们都没吃东西?”
柳铭淇和苗炎都摇摇头。
苗炎一直在和粮食商人周旋,弄完之后直接就来了,哪里有时间吃饭?
“那好吧。”
景和帝颌首道,“赵寿你去让送几份餐过来,不用太复杂……另外再来三杯奶茶,要冰冻的。”
“遵旨!”
赵寿大踏步的跑了出去。
景和帝伸了伸懒腰,从御书桌后走了出来,“太升,你那边怎么样了?”
柳铭淇是有事情禀报,苗炎身上却有重大任务,他当然要先问正事儿。
苗炎难得的苦笑了一声,把今天的交锋经过说了一遍,末了道:“陛下,您让臣去判一百个案子,都比和这群无良的商人打交道轻松。”
“哈哈哈!”
景和帝难得看到这个干臣吃瘪,笑声之中,心情都要好一些。
况且苗炎带来的是好消息。
他一边走着,一边赞叹道:“其实还是太升你的威名起了作用,不然换成了另外的人和他们谈,他们更不容易就范的。
这下子好了啊,每天至少有六百万斤粮食卖出来,加上之后朝廷的卖粮,至少这一个月是能安稳度过了啊!”
景和帝高兴之余,忽然便看到了柳铭淇瘪了瘪嘴。
“铭淇,你这是什么表情?难道苗大人做得不够好吗?”皇帝顿时有点不高兴了。
“呵呵。”
柳铭淇笑了笑,“单纯从谈判来说,苗大人的确是劳苦功高……但是这些粮食能不能落在实际上呢?”
“为什么不能?”景和帝反驳道:“有巡捕们跟着查看,有绣衣卫暗中盯着,还有那么多老百姓看着,他们能耍什么花样?”
“如果这么想的话,那就太不成熟了。”
柳铭淇这话一出,景和帝立刻就想发火,所以他赶紧又道:“如果我是那群奸商,我出库的时候就可以做手脚。”
“怎么做?”
“很简单啊,我在箱子下面做一个隔板,放一些石头进去,或者直接在米袋里面塞石头。一起称重的时候看起来是两千石,结果只出货一千五百石甚至更少。
到时候卖的时候有人买一升、有人买两升,总共几万个人来买呢,他们几十家分店,每家分配的数量不一样,巡捕能算得出总数来?他们又不是计吏!能尽职尽责的看着卖光,已经不错了。”
听到柳铭淇的假设,不仅仅是景和帝目瞪口呆,苗炎也是瞪大了眼睛。
如果两人会骂脏话,此时已经骂出来了。
柳铭淇看到他们那副没有见识的样子,心中难免有些得意。
皇帝又怎么样?
瞧吧,这就是没看电视剧的结果。
景和帝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对已经回到身后的赵寿道:“马上叫高敬来一趟。”
“是!”
可怜的赵寿,才跑回来,此时又得跑到门口吩咐宦官。
苗炎虽然没有说话,可此时脸上却是火辣辣的。
他本以为哪怕自己不擅长,也已经做好了一个大事儿,为几百万帝京府居民的安稳生活做了重要的贡献,结果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大坑等着自己。
他都不用去问那些粮食商人,就知道这群只爱钱的混蛋,一定会这么做。
“四十文一升啊!”
“四十文一升啊!”
苗炎仰天长叹,“为什么都已经涨了一倍多,他们还如此的不知足?陛下,天下商人可比那些贪官污吏要可恶多了!民风不纯,都是他们的错!”
好吧。
法家向来就不喜欢商人,苗炎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如今对商人是更加的厌恶了。
“咳咳!”
景和帝本来也想点头称是,结果想起勋贵和宗室子弟全都在做生意,自己这么一骂,不但骂了他们,连自己都在骂,那可不好。
所以他转了一个话题,“铭淇,我倒是要夸奖你一下!你们妙味楼做得很不错,京城内外的老百姓可都是在夸奖你们呢!”
说起这个,景和帝心头又有了一丝欣慰。
因为妙味楼门口贴着的告示上就说了,是为了“响应皇上的号召为大家做事儿”,也给他添光了,至少老百姓同时也在夸皇帝。
“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为他们做点应该做的事情,倒不算得什么。”柳铭淇故作谦虚状,“我们能做的有限,更难的还是朝廷诸公们,怎么来处理这一两千万的灾民们。”
“是啊!”
景和帝点点头,心绪又有点沉闷。
这边苗炎倒是被他们勾起了话题,就问道:“世子殿下,我对你们做的事情有不了解的地方。为什么你们会提前赈灾呢?现在蝗虫还没有来呢,不怕把老百姓们的恐慌情绪提前引发出来吗?”
“这个消息是瞒不了人的,与其自欺欺人,说老百姓们不会相信,还不如早点做好准备。”柳铭淇回答道:“本来就是事实了,藏着掖着有什么用?我们越早做出反应,就越能早点抑制恐慌,越能防范于未然……苗大人您不也一样,要求他们今天下午就开业卖米吗?这是一样的道理。”
苗炎颌首,“那么为什么要很麻烦的做熟食?直接卖米给他们不行吗?当然了,这样你们亏得更多。”
“这个你就不懂了,其实我们也有小心思的。”柳铭淇摊开了手,“如果直接卖,一个人买半斤米粥和五个大馒头的米面回家,你觉得对他们有多大用处?”
“大概就是一斤粮食的样子,用处不大。”苗炎很坦然的道。
“对了,我们的底子本来就很薄,家里现在就只有一万石的大米和麦粉,如果三升、五升的卖,一下子就能卖完。”柳铭淇道:“我们想多撑几天,所以才做吃的给他们。
再则说了,卖给他们吃的,也正好避免别人囤积居奇。他们可以买到粮食之后卖给别人,难道还能把米粥和馒头放几天,再卖给别人啊?”
“呵呵。”
认真听着的景和帝不觉笑了,指了指少年:“铭淇,这种馊主意,只有你能想出来!”
苗炎也点了点头,拱手道:“世子殿下心怀百姓,谋略有方,下官佩服!”
能让苗黑子讲一句佩服的话,柳铭淇心头也是很高兴的,也因此原谅了不会说话的皇帝大伯。
“所以陛下,小臣今天过来,恰好也是从我家赈灾带来的灵感。”柳铭淇道。
“你说!”景和帝摆手道。
“赵公公,麻烦你让他们送一大盆米粥和一双筷子过来一下。”柳铭淇先对赵寿道。
都不用景和帝吩咐,赵寿连忙答应着,又跑去吩咐。
说来也凑巧,刚好这个时候,外面已经送来了三个精美的五层漆盒,外加三杯冰奶茶。
赵寿拿来放在桌子上之后,景和帝先喝了一口冰奶茶,露出了爽利的表情:“铭淇,你的这些小玩意儿之中,还是冰奶茶最好啊!夏天喝一口,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宦官已经帮着柳铭淇把几层格子打开,一层装着米饭、三层是两荤一素的菜肴,最底下还有一层装着汤水。
少年拿着筷子就先吃饭,闻言道:“那是因为陛下您年龄不小了,您看看宫里宫外的年轻人们,谁不是更喜欢冰淇淋的?”
苗炎正在喝着奶茶,闻言差点没有呛着,“世子殿下,对陛下说话要恭敬。”
景和帝自己笑了起来,“好了,太升,这是在私下,没事儿的。我还不愿意天天听到那些恭维话呢!”
苗炎迟疑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不再追究。
柳铭淇心中不免想道,别看老苗很能干,但实在是太无趣了,皇帝多半不喜欢这样的臣子。
就像乾隆一样,谁不知道纪大人好啊?可他就偏偏最钟意和大人。
三人都在吃饭,柳铭淇这样的年轻人一会儿就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景和帝和苗炎都慢悠悠的,显然是很有章法。
在皇宫里面吃饭,还是和皇帝一起,柳铭淇也不求什么吃饱了。
他示意宦官把餐具收起时,那边外面的两个宦官已经抬着一个诺大的盆子,站在了御书房门口。
赵寿点头让他们进来。
柳铭淇没等景和帝开口,自己便走到了他们的跟前,伸手拿到了他要的一双崭新筷子。
然后少年便直接把筷子扔进了盆子里。
景和帝看得眉头一皱,边吃边道:“铭淇,你搞什么?浪费粮食可不好!”
都这个份儿上了,景和帝自然觉得粮食忽然珍贵起来。
柳铭淇微微一笑道:“陛下您请看!这筷子浮起来了,对不对?”
“对!”
景和帝伸头看了看,点头。
“如果这一次两湖地区朝廷施粥是这样的话,那么相关的官吏就该斩头了!”柳铭淇说。
“为什么?”
“因为我们要给他们立个规矩。”柳铭淇道:“历来赈灾粮食,都会被一层层的官员们用各种手段吞下,十成有七成能发放到灾民的手里,已经算是幸运了。
多少老百姓喝了清如水的稀粥,却还是饥饿难耐,最后只能饿死在施粥蓬周围?
面对这种情况,朝廷应该怎么检验赈灾的口粮是否合格呢?
查验的人就扔一根筷子进去,筷浮落人头,绝对错不了。”
景和帝被柳铭淇前面的几句话弄得有些不自在,但最后的一句话,却是让他眼睛一亮。
看着粥盆里面浮起来的筷子,他嘴里念道:“筷浮落人头……筷浮落人头……”
苗炎此时却精神一振。
他干脆饭都不吃了,起身走出来,对着景和帝一躬道:“陛下,裕王世子的提议非常好,简单有效,让人能记忆深刻!倘若真的这么严格实施,那些下面的官吏们,一定不敢肆无忌惮的!”
苗炎是法家子弟,对于这种简单粗暴的检验惩罚标准非常喜欢。
而且一说出来大家就能懂,又有震撼力,真是好极了!
片刻之后,景和帝缓缓的点头,“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筷浮落人头又有何妨?”
……
注:筷浮落人头乃是电视剧《天下粮仓》的片段,编剧说我大清有这样的律法规定,秀才翻了好多页度娘,也只看到一个讲“嘉庆10年浙西水患”的时候,有过这样的一类说法,并无史书明文记载。
第87章 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上)
景和帝是一个仁慈宽厚的皇帝,这一点不用怀疑。
但是再怎么的仁慈宽厚,也会有底线。
在面对上千万灾民的生死存亡的时候,他也不会介意用雷霆手段,将那些贪官污吏们杀掉一批,杀鸡儆猴,让赈灾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几千人哭,总比上千万人哭的好。
听到他说出如此强硬的话,苗炎倍感欣慰,躬身道:“陛下圣明!”
景和帝脸色有些惆怅,却又不得不问:“铭淇,你觉得在京城有没有必要这么做?”
柳铭淇想也不想的摇头:“不到万不得已,朝廷不应该让他们不劳而获,否则以后每次大小灾难,他们都要期盼着朝廷救济,那么是救济的好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