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可惜了,师父这一次回去之后,恐怕是再也不能出来了。
朝廷里面的那些丞相们,对师父如此英明神武,一定会非常的忌惮,不愿意他再出风头。
可他们明明知道,师父对那些权力……准确说是皇位,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只能说这些人还是太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这对于大康来说,其实是一个无可避免的损失呀!
……
被方磊惦记着的柳铭淇,现在正在一艘船上。
这艘船没有开往登州港,也没有开往连云港,而是在越过了辽东半岛,进入了黄海区域。
准确的位置就在百济半岛的边缘。
他只是乘坐一艘船从辽东湾出发,但出了辽东湾之后,数十艘大大小小的船就蜂拥着过来,护卫着他一路向东北方向而去。
如果长年在这个区域讨生活的人,看到这外面护卫的这些船,肯定会吓得魂飞魄散。
因为船上的旗帜是一条条灰色的恶龙。
这便是渤海、黄海区域非常有名的大海盗集团——苍龙军的舰船。
大康水师平日最经常打击的就是这些海盗,苍龙军更是重中之重,屡次被打压。
那为什么现在苍龙军还要护卫柳铭淇的船舰呢?
柳铭淇又是去干什么呢?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
在下午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柳铭淇的船便停了下来。
穿着斗蓬,戴着斗笠面具的柳铭淇通过甲板,上了一条非常庞大的巨舰,几乎都快比上了柳铭淇设计的四桅帆船。
才走过来,柳铭淇便看到了一个剃了齐根短发,肤色黝黑,只是穿着一身短褂的健壮男子。
这么冷的天,男子还是穿得这么少,身体可真是强壮得厉害。
见到了柳铭淇,健壮男子蓦的弓腰道,“阁下,欢迎您来到我的船上!这是我的无尚荣幸!”
柳铭淇微微一笑,“辛苦了!”
“不辛苦,里面请!”健壮男子也没有多话,领着柳铭淇就往里面走。
大柱、樊山和索玄都跟在了柳铭淇的身后。
直到柳铭淇进了其中一个房间,他们才站在了房间外面。
健壮男子也没和他们多说话,只是守在门口,一声不吭。
这艘巨舰上面,实际上没有多少人。
至少现在是如此。
更多的人都在外围船上。
甚至于去接柳铭淇的那些船上的海盗,都不知道自己接的什么人。
苍龙军里面,只有健壮男子,和那个房间里等候着的人,才晓得其中一切玄妙。
柳铭淇进去之后,看到的是一个站立在桌前的老人。
他身边还有一个在煮着茶的小壶,茶水还在冒着热烟,显然是刚刚在喝茶。
在柳铭淇取下斗蓬和斗笠后,老人拱手鞠躬,认真的行礼道:“化外蛮夷,百济亡国之人,村野匹夫李如玄,见过大康太子殿下!”
“李大人客气了,请起!”柳铭淇虚抬了一下,笑着道:“能在这里见到你,可真是难得的事儿啊!”
这位李如玄,自然就是室韦的百济大臣李如玄,那个百济有名的贵族。
虽然百济被亡国了几十年,但他们仍旧被室韦深深的忌惮着,哪怕是这位百济大臣李如玄,深得室韦人的信赖,也没有例外。
该有的防备是一个都不少。
包括他的二儿子李瑜,都被派到了三皇子耶律飞扬的身边当侍从,也有着人质的意思。
柳铭淇一听说了百济的事情后,通过对另一个世界的高丽半岛情况的分析,早就得出了李如玄肯定不是甘心当走狗的结论。
于是,今年年初的时候,柳铭淇就找到了陪同耶律飞扬去大康帝京府的李瑜,和他秘密商议了一些事情。
李瑜当然不可能柳铭淇一说,他直接纳头就拜,答应和柳铭淇合作,把自己家推翻室韦残暴统治的计划说给他听。
没有那么简单。
也没有那么天真。
柳铭淇同样如此。
柳铭淇只不过是想要让李瑜带一句话给他背后的那位百济大臣李如玄,让李如玄知道自己的诚意。
陌生人的关系,都是通过一次次的接触,一次次的合作,渐渐的建立成朋友、盟友的。
为此,他给了不少的好东西给李如玄的大儿子李松——也就是刚才接柳铭淇的那个健壮汉子。
他的苍龙军得到了大量的紧缺物资,比如肥皂、白糖、花香精油、蜂窝煤等等,狠狠的大赚了一笔。
这样既能让李家扩充实力,也能让李如玄对柳铭淇有信心,从而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要不是开年之后大康和室韦在辽西走廊疯狂作战,裕王府和李家的生意还能再多做几次,李家获得的利益更加大。
柳铭淇相信,自己现在做的铺路,哪怕是五年、十年都没有关系。
总有一天这些铺垫会成就胜利的果实。
等不及的应该是李如玄才对。
因为他都五十三岁了。
李如玄是肯定不可能把复国的重任压在两个儿子身上的,一是压力太过重大,二是两个儿子的能力恐怕不足。
无论是经验火候,还是各种策划谋划,都不可能和李如玄自己相比。
果不其然,在前几天柳铭淇策划整个儿辽东半岛策略的时候,他顺手给李如玄发了一封飞鸽传书,要求两人见一面,谈一谈。
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会面。
……
第674章 培养二五仔小弟
两人客套了一番,旋即坐在了桌前。
李如玄给柳铭淇倒了一杯茶,又感慨道:“得知了殿下想要和老夫见面,我其实是很惊讶的,却又非常想要见一下您这样的少年英雄,天生圣人,以及算无遗漏的战场天才!”
“如今李先生你见到了,却又没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不是觉得有些失望?”柳铭淇小口的喝着茶,随意的道。
“不不不!”
李如玄摇摇头,“单是您今天过来的方式和气魄,就足以让老夫刮目相看,敬佩不已了!俗话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却是如此深入龙潭虎穴,如此信任老夫,真是让我感动又惭愧啊!”
柳铭淇担心李如玄心中有顾忌,所以提出了自己只坐一艘船过来,去李如玄控制的地方见面。
李如玄都被少年的这个提议给惊呆了。
他可是知道,现在柳铭淇是多么的炙手可热。
单凭着对倭寇的致命一击,就足以让他扬名天下。
更别说他还亲临锦州城,牢牢的守住了锦州城不说,还给予室韦联军极大的杀伤。
倘若现在自己把柳铭淇给绑了,送到室韦或者是东瀛,获得奖励之丰厚,肯定会超乎自己想象。
当然李如玄也不可能为了奖赏就去出卖柳铭淇。
静下心来,李如玄对柳铭淇拥有如此勇气,感到了深深的敬佩。
拥有如此单刀赴会的勇气,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这也是促使了李如玄愿意和柳铭淇会面的重要原因。
包括了刚才的李松,他对柳铭淇的尊敬也是发自内心的。
为了不辜负柳铭淇的信任,李松派出了自己最信赖的心腹舰队去护卫柳铭淇,生怕如果这位大康太子有什么损伤,那就真的是百口莫辩,同时也是他自己人生的耻辱。——人家大康太子都把安全问题交给了你,你却办砸了,你这样的人,一辈子都会被人看不起!
听到李如玄这么说,柳铭淇微微一笑:“我是信得过李先生的人品,而且我觉得,你和我一样,都是做大事儿的人!当然不会拘泥于这些小问题。”
李如玄哑然失笑,“殿下您这么说,老夫倒是想要否认都没办法了。”
事实便是如此。
想要李如玄来到这里,和柳铭淇商谈事情,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事情。
不仅仅是柳铭淇需要单刀赴会给他表明态度,还因为他一旦来了,就代表着他就要把自己的野心彻底的展示出来——你一个室韦的忠臣,跑来和大康的太子殿下会面,这是什么意思?
如果换在三个月之前,李如玄是根本不会答应和柳铭淇见面的。
因为在那时的他看来,大康经历了辽西走廊、倭寇入侵江南、西羌和回鹘入侵西北的打击,一定会一蹶不振很多年。
但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情况和他预想的有了很大的不同。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倭寇被杀得丢盔弃甲,五十万人入侵江南,最后能回去的不过是十二三万而已——这还包括了中途他们搬运财宝和撤离伤员的那一批。
反过来说,大康的江南虽然受创很深,但却没有伤及到根本,两三年就能恢复如初。
然后还有回鹘和西羌,别看打得那么热闹,结果却根本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连陕西都进不去,更别说威胁大康的京畿地区了。
乞颜……
乞颜就是一个笑话,喊得最凶,结果却最不出力。
南诏……
南诏连一个笑话都不如。
也就是室韦打得顺利一些。
不过经历了大康的拼死抵抗,室韦的死伤也很多。
依照李如玄的判断,打下锦州城和宁远城,室韦总死伤应该也是在三十万人上下。
只是这里面超过三分之二都是附庸部落的军队,室韦的核心力量损失并不大。
所以李如玄在接到柳铭淇的信件后,还是很有点迟疑的。
真正促使他下定决心的,还是柳铭淇在信件中所说——“当信件抵达时,我们已经在锦州城大获全胜,并且不日将解围宁远城。”
还真是这样!
从锦州城下溃逃的附庸军之中,就有百济的军队。
李如玄的心腹逃出生天后,第一时间便给他传了一封飞鹰传书。
飞鹰传书比起飞鸽传书要快得多了,所以几乎是头天晚上收到了柳铭淇的信件,第二天上午李如玄便知道了锦州之战的最终结果。
如此的超级大逆转,让李如玄对柳铭淇敬佩又忌惮,却也同时下定了和柳铭淇会面的决心。
……
两人会面肯定不是说废话的。
柳铭淇很忙,李如玄同样也是很忙。
三两句试探的话语之后,他们便商谈起了正事儿。
“殿下,我们百济很苦啊!”李如玄沉着脸,一脸苦涩的说道:“百济地广人稀,还经常被室韦征召去四处打仗,而且每年还得负担很多的粮食征收……我虽然苦心经营,却也只能维持现状!要不是殿下您今年的雪中送炭,我们恐怕真的是不行了!”
柳铭淇笑了笑,“百济的情况我知道,我也很同情你们!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要你们自己有斗争的信念!只有你们表现出这样的决心和魄力,我们大康才好支援你们啊!”
李如玄正色的道:“请殿下相信我们,我们百济什么都缺,但却不缺复国的勇气和骨气!我们是一定要把室韦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国土的!”
这一点少年自然是相信的。
百济人可以归顺中原王朝,但对于蛮夷们是归根结底的看不起。
他们渴望着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个半岛上面,像是李如玄这样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中原有句古话,叫做靠人不如靠自己。”柳铭淇平声的说道,“而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想来李先生也都明白。我们大康肯定愿意全力支援百济,但百济也是需要付出一些东西的。”
李如玄讶然的看着他,脸上表情很是悲伤,“殿下!对于中原上国来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深得老天垂怜的地方。帮助我们百济,只需要付出一点点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就可以让我们这些亡国之人获得新生!您这样说起来,实在是让我们很伤心啊!”
“不用伤心,也不要多想,我说的只是等价交换而已,甚至于你们还要更加占便宜,不会吃亏的。”柳铭淇摇摇手,“其实我也知道你们很困难!但是如果什么东西都不拿回去,我们国内很多地方也没办法交代。所以一些不值钱的特产还是要的,但我们给你们的,肯定更多呀!”
不值钱的特产?
李如玄不觉有点牙疼。
是个人都知道,百济的特产是什么。
您这一上来就把我们的特产说成是“不值钱的”,这不是明摆着大砍价吗?
我们的各种兽皮、人参、鹿茸等等山珍海味,不但在室韦很受欢迎,在大康也是卖得起价钱的好东西呀!
思绪一闪而过。
柳铭淇说得有点过分,不过李如玄却是早有所料的。
因为在柳铭淇展现出自己的谋略打仗天分之前,他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发明家和商人。
裕王府的商品卖遍了整个天下,甚至是域外都很受欢迎,这里面绝对少不了柳铭淇的操控。
一个这么聪明的人,和你谈生意,你觉得你能占大便宜的话,那就未免太天真,太不懂事了。
李如玄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早已经不会天真,他考虑的事情一向很实际,很踏实。
所以他只能说道:“殿下,我们百济一定竭尽所能将他们珍贵的特产拿出来,只求大康能看在我们百济世代学习中原文化、以中原文化为尊的份儿上,多给予百济一些支持!
此则我百济数百万老百姓幸甚,也必将为大康减轻后方压力而做出必要的贡献啊!不然我们转眼就被室韦灭了的话,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如玄说话软硬皆施。
一方面是求着柳铭淇看在百济文化皆学自中原的份儿上,多保留一点中原文化的传承。
另一方面他又说得很清楚,百济崛起之后,必然会迎来室韦的疯狂攻击。
如果挡不住,那么一切就皆休,也无法为大康减轻压力了。
柳铭淇倒是很赞同他的说法。
咱们不能光看高丽人在我大清之后多么的可恶,在大清之前的上千年时间里,高丽都是我大中华当之无愧的第一小迷弟,比东瀛还要全盘接受、全盘崇拜。
如果我中原大王朝一直强盛,那么高丽一定会是我们最忠实的小弟,没有之一。
可惜的是,我大清自己不争气,高丽又被老美选做了在亚洲的代理人,大规模的扶持他们,给他们输入成千上万种高科技技术,从而让他们在短短二三十年就急速发展,远超了我们中原。
从而高丽就有了那样畸形的自尊,事事都否定我们的影响,并且自我陶醉,想要成为儒家文化在亚洲区域唯一的正宗传人。
废话少说。
从这个结论来看,柳铭淇觉得培养一个百济没有问题。
至少百济比室韦好吧?
至少百济可以分担一部分草原部落的压力吧?
哪怕不是室韦,别的草原部落崛起之后,百济一定是首当其冲的那一个。
辽、金、元、清的发展轨迹,都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哪怕李如玄什么都不付出,柳铭淇都准备要发展他们成为自己的下线。
让百济人和室韦人多多的干架,最好打得两败俱伤,这才有利于大康的发展。
李如玄不知道少年心中的想法,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要输出百济的资源,以此来换大康的支援。
搞政治的人都不是傻子。
真金白银才能体现出合作的诚意,几句话就能让人家大笔大笔的给你物资资源,那简直是做梦。
了解到了李如玄的心思,柳铭淇正好顺着说道:“放心好了,上一次不是给了你们那些东西吗?这儿开春之后,就继续都有,你们想要多少有多少!而且价格和我们在帝京府卖的一样!”
“真的?”李如玄惊喜交加的道:“什么都有?”
“对。”
“那好,您看趁着这个时候,给我们来一千万个蜂窝煤行不行?”李如玄道,“我听说您已经在江南建立蜂窝煤工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