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您找我?”他一脸的急匆匆,显然是小跑过来的。
“嗯。”
景和帝闭着眼睛,淡淡的道:“最近铭淇在干什么?”
“德王殿下一般呆在家里,钟相的儿子钟彬经常过去,他们在搞什么叫轮胎的东西,好像是和之前的弹簧一样,用在马车上的。”周明道,“我们的人没有发现有任何的异常,就是简单的做东西。”
皇帝笑了,睁开眼睛道:“上次他说了,要带太后出去玩儿,这些东西肯定是为改进马车颠簸而坐的……这孩子啊,还是很有孝心的。”
周明不敢接话。
下一刻,皇帝又把刚才柳铭淇说的都跟他讲了一遍,道:“这事儿我是不大相信,但铭淇这孩子说的,我还是有点担心……你找人密切的查一查,认真一点。”
“遵旨!”
周明点头。
“对了,我还没问你怎么想的呢?”景和帝道,“你认为他们这一次来,是不怀好意吗?”
“老奴认为,他们对我们不怀好意又不是第一天了,他们什么时候不想着要入主中原?”周明说道:“但您要说这一次他们就是有什么疯狂的目的,或者这两年就要来进攻大康,也不大现实!因为我们大康虽然这几年很受苦,但基本的实力却没有受到损耗。各大边军、驻军、禁军九卫,都没有任何的损失,他们愿意来碰个头破血流吗?”
“嗯……”
景和帝赞赏的道,“我也和你想的一样……赵寿,你呢?”
他在问一直站在身后没说话的老太监。
赵寿迟疑了一下,还是咬牙道:“陛下,老奴觉得德王不但是一个有福气的人,而且他还很有运气。对于这个事儿,我们应该更慎重一点,比如说去赎买酒精回来。慎重虽然会造成虚惊一场,但总比最后出事儿好吧?”
听到他的话,景和帝眉头不觉皱了皱。
倘若是以前的话,他听这话完全没有想别的,反而会高兴。
但是现在听,怎么听怎么觉得不舒服。
“周明,还是按照我们刚才说的做吧!”皇帝一挥手,“记得不能遗漏任何的情报。”
“遵旨!”
周明行礼之后转身离开了。
景和帝的身后,赵寿心中黯然叹息了一声。
作为伺候了景和帝三十一年的他明白,经历了两个儿子被杀的变故之后,皇上已经不是以前的皇上了。
德王殿下越是出色,越是能干和关心国事,就越是会让皇帝猜疑。
他在怀疑德王殿下这段时间的表现,一直是在作戏,实际上还是窥视皇位。
虽然皇上一直避免自己这么想,他也想相信德王,但内心深处的执念和恐慌,还是让他不自觉的就会怀疑和猜忌。
唉!
赶紧让嫔妃们生下皇子吧!
只要有了皇子,陛下便不会胡思乱想了。
如此德王殿下的一身本领和才华,才不会浪费掉啊!
……
第473章 妖言未必不能惑众
说来也凑巧。
周明刚刚离开,高敬便一脸沉重的来觐见。
景和帝一边喝着参茶,一边听着他汇报情况。
“陛下,臣最近在京城里听到了很多的流言……”高敬有些吞吞吐吐的,“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有什么不好讲的?难道这段时间流言还少了吗?”景和帝不以为然的道。
京城老百姓本来就是最跳脱的。
因为身在天子脚下,和贵族当官儿的怎么都能八竿子打到一点亲戚关系,所以他们底气比谁都足。
历来就没有他们不敢讨论的事情。
今年从九月份以来,大家伙儿吃瓜就吃得很爽了。
特别是对于两位皇子先后离奇死亡,更是议论纷纷。
甚至景和帝都听说了,有人谈及,会不会是仁王被贬之后,觉得寿王是一个威胁,想要铲除他从而成为唯一的皇位继承人,结果成功了之后,自己却莫名其妙的死了。
这样的讨论,真是无限接近于真相。
幸好这种言论并不占据主流,大家讨论得更加离谱的都有,因此也基本上大家都是胡言乱语,聊天吹牛而已。
从太祖开始,大康从来不禁止老百姓们的言论。
所以从来没有我大清这种,你聊着聊着,忽然就有着衙役密探请你去衙门坐一坐的情形。
景和帝听得多了,也不会在意。
但即便是他这么说了,高敬还有点支支吾吾,这便让他有些讶然,也有些不耐烦。
“快说!”皇帝放下了参茶碗,不悦的道:“难道还有什么更能打击我的吗?”
两位皇子死亡的事情,高敬自然是知情人,他甚至知道得比景和帝还要多。
故而他也听懂了皇帝的意思,便只能硬着头皮道:“是这样的,京城最近忽然出现了一大堆关于德王殿下的流言,也可以说是诽谤污蔑。臣已经到处查找和搜寻,却没有找到流言的来源。”
不枉费柳铭淇一直和高敬拉拢关系,他说的最后半句话,已经是在给柳铭淇辩解了。
景和帝笑了笑,“不是一直在说宁王的吗?怎么说起了铭淇了?来,讲吧!”
“是!”
高敬道:“谣言主要来自于几个事情。第一也是之前老百姓们谈过的,德王乃是儒家和法家尊崇的圣人,他不为太子、登基为皇,那么就是违背了天下民意。”
景和帝点了点头:“继续!”
“第二个,老百姓在说啊,裕王府那个蜘蛛网一样的销售网络,非常的奇怪。如果不是想要收买人心,为什么会白白让利给宗室呢?这不明摆着想要团结宗室,让所有的宗室支持他成为太子吗?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老百姓不知道为什么,都晓得了曾经在鬼门关发生的爆炸事件。他们觉得德王私自制造这么威力巨大的爆炸物,是不是想要图谋不轨,一旦您不选择他。他就会铤而走险……”
下面的话,高敬再怎么也说不下去了,那实在是太大逆不道。
可景和帝还是把意思听得明明白白。
他不动声色的道:“你觉得呢?”
高敬回道:“第一条的圣人言论,实际上一直都有,只不过现在忽然声音高了起来,不足为奇。但让微臣觉得有些诧异的是,第二三条的言论,好像明摆着是故意离间陛下您和德王殿下的。”
“具体说说。”
“是!”
高敬又继续道:“那个宗室销售网络的确是笼络了太多的宗室,上百家有实力的宗室都囊括进去了,但如果说这个就是笼络人心,那是最站不住脚的。
首先德王殿下已经跟陛下您报备过,而且这里面赚到的钱,会拿出一部分交给宗人府,用以给那些贫困宗室的补贴。
然后这个蜘蛛网络是在……在宫中发生大变之前,倘若说在那个时候德王便有这样的心思,那他未免太可怕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德王想要继承大统,那么他去讨好那些没有什么权力的宗室干什么?不该是让丞相们入股,让九大禁军大将军入股,让六部尚书、五大总督入股吗?这些人才是有资格去讨论谁能继承大统的人呀!”
景和帝微不可闻的颌首。
这一点,他乍一听就不相信。
铭淇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开诚布公的说了一下宗室商贸的意义,他都觉得挺好。
这样不但能让宗室们生活得更好,以后发展得好了,说不定还能减轻历任皇帝的压力——要是遇到吃不起饭的宗室,太后、皇后等后宫主脑,是一定会给一些钱财的。
虽然一个家庭给得不多,但几十、上百个家庭过后,每一年给,那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如今宗室的宗人府已经把任务接过去了,那这笔开始就不用内库承担了。
比如说今年,今年是这种宗室商贸实行的第一年,宗人府便收到了七十万两的分红。
裕王府是按照给每家人的出货量,然后让他们缴纳一成的利润,这样谁都没办法作假。
包括裕王府在内也都缴纳了。
但因为宗室联盟是从五月份开始筹建,满打满算都才半年的时间,居然都能有七十万两银子,那么一年下来岂不是有一百五十万两,甚至更多?
当然了,哪怕是两百万两,对于皇帝的内库收入来说,都不值一提。
不算之前每年就有的矿山皇庄收入,每年的加恩令都起码是几百万两银子呢,还有高价的度牒也是旱涝保收五百万两。
可有了这笔收入,宗室这边可以自己办的事情就多了,那些穷困的宗室子弟家庭,就能过一个肥年,免得他们又大过年的就跑到皇宫哭诉,惹得娘又跟着流泪伤心。
这样就挺好。
景和帝觉得可以一直这么的办下去。
有能力的宗室吃肉,没有能力的宗室喝汤,非常合情合理。
高敬看着景和帝淡然的神色,心中放下半块石头的同时,又说起了第三个留言。
“至于第三点那种威力巨大的爆炸物,微臣没有见过,也不知道到底如何。”高敬平声的道,“不过根据当时在场的绣衣卫回报,它的确威力不小,而且极其神秘,好像能在水中爆炸一样……这一点,陛下您应该最熟悉。”
景和帝迟疑了一下:“倘若真的他能大量制作这种爆炸物,而且爆炸威力比你想象的还要大呢?”
“那就不能让他做了。”高敬斩钉切铁的道。
“可不可以收起来把秘方交给工部?”景和帝问道。
“绝对不行!”高敬俯首道,“德王殿下实际上更靠谱一些,但工部那边却有许多人可以接触到这个东西,一旦有谁被收买了,比如说有叛逆之心的份子,比如说室韦、西羌的人,那对我们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嗯……”
景和帝也赞成了他的说法,心中也默默否定了自己的设想。
工部不是一个四处漏风的筛子,不过的确是有不少人能接触到这个机密。
一旦这些人向别人说了,那么秘密就保不住了。
还不如让铭淇守着……嗯,和他一起做的还有铭宥和霜丫头,听说还是分开了程序来做,并不知道全过程,应该也是比较保险的。
“现在他们还有重大的用处,和鬼门关有关。”景和帝斟酌着说:“等到两三年的时间过去,炸得鬼门关彻底消失之后,我就让铭淇封存它。”
高敬早就知道鬼门关两边在花大价钱重新修建河道了。
本以为皇帝是想要彻底绕开鬼门关,没想到居然是为了消除鬼门关?
联想到他说的德王制造得威力巨大的爆炸物,高敬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还是为了这个的!?
但直到离开的时候,高敬都觉得不可思议。
数千年来都没办法解决掉的鬼门关,能这么轻而易举的解决掉吗?
……
高敬离开之后,景和帝继续闭目养神。
就在宫女宦官们以为他都睡着了的时候,他忽然平声问道:“赵寿。”
“老奴在!”赵寿弓腰上前道。
“这四个谣言要是都放在一个人身上,那是什么意思?”皇帝淡淡的问道。
“应该是有人刻意为之的。”赵寿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你认为是……是铭观吗?”
“不会。”赵寿摇头,“宁王殿下本性纯和,和陛下您有点相像,他是做不出这种事情来的。”
“哼!”
景和帝忽然冷哼了一声,“不是他,但总有人想要兴风作浪啊!他们以为这么做,就会让我猜忌铭淇,从而毁掉我宗室的蛟龙吗?”
赵寿没有搭话,因为这是皇帝在自言自语。
说完这句话之后,景和帝便没有再问他了。
就在赵寿想要起身后退时,冷不防的景和帝又幽幽的叹息了一声。
“只不过铭淇啊……太优秀了啊……以后我的皇儿,能不能压得住他呢?”
皇帝的声音很轻很轻,但赵寿仍旧能听得清楚。
听到这话的赵寿,浑身一震之余,又有点毛骨悚然。
他默默的低下头退后,当作自己什么都没有听到。
这种事情,自己没办法掺和,没资格掺和,更不能掺和。
※※※※※※
从皇宫里面出来,柳铭淇的心气儿一直都不顺。
他总觉得这些草原人和番外小国有点不对劲儿,而景和帝的不以为然,更让他警惕起来。
回家后,少年又把田荣叫了过来。
“老田啊,咱们的香烟还剩下多少?”少年问道。
“这个月走账的时候,应该还剩下十多万条。”田荣说道,“这香烟是非常的畅销,在官场中人和年轻的勋贵宗室子弟,还有朝臣们的儿孙们之中,都很是受欢迎。
但最受欢迎的地方还是在商场上。每天晚上的戏楼、花楼、酒楼等等地方,必然是香烟大行其道的地方。
这也就是殿下您要我们暂时不往外出售,不然徐家的舅老爷他们,早就要求往江南大批量的发货了!就现在,咱们还被宗室的人堵在门口,想要多要点香烟,卖到外地呢。”
之前罗烈从他的苏禄国运来了二十万来斤的烟草,被柳铭淇他们制成了三十万条的香烟。
这些香烟每包都要售价一两银子。
结果投放到了京城里之后,却还是呈现了供不应求的疯狂销售局面。
原因在于一开始的名人效应。
经过裕王府雇佣的闲汉们宣传,大家都知道这种香烟是皇上和丞相们都喜欢抽的。
然后那些追求风潮的年轻人,又看到第一纨绔南宫丘成他们在抽烟,当然也就跟着效仿。
一旦效仿起来了,香烟这东西便没有多少人能停下了。
就连南宫丘成也是如此。
已经没落了的南宫丘成,如今当然不敢出来浪了。
他现在唯一的爱好就是呆在家里和妻妾们唱唱戏、打打麻将,顺便做些愉快的事情。
除此之外,他最经常的就是抽烟,一烦躁了就抽烟。
这香烟还是柳铭淇免费送给他的,不然依照这种频率抽烟,估计又有御史要弹劾南宫相爷私藏财产了。
王志如比南宫丘成还要颓废,据说就一天到晚在家里饮酒,经常和被软禁在家的前户部尚书王飞腾吵架。
不过王家却也比南宫家好。
因为王家大公子王良信已经从大理寺调到了帝京府衙门,并且破格提升了两级,成为了帝京府治中,仅次于帝京府府尹和帝京府府丞。
许多京城的民间阁老们便谈及了,王良信肯定是着重培养的下一任帝京府尹。
别看他今年才二十九岁,但培养实际锻炼几年也就三十四五岁了,苗炎不就是这个年龄担当帝京府尹的吗?
现在由阁老葛松道为他保驾护航,但葛松道是不可能一直担任帝京府尹的。
如今唯一要看的,便是王良信能不能拿出法家官员的气魄来,别说是赶上苗炎和葛松道两人,就是能有他们的七八成气魄和能力,那这个帝京府尹的位置都能坐稳了。
假以时日,王良信未尝不可以比他老爹还要厉害,直接入阁成为新一代的法家领军人。
有了王良信,哪怕是王家已经落魄,谁又敢真的轻视他们?
转到眼前来。
柳铭淇限制烟草的传播,主要就是因为烟草的后续不够。
想要大规模种植,发展到供应全天下的地步,没有个两三年都不可能。
更别说柳铭淇主要是想要做出口,想要卖到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必要那么积极的推广。
先把京城的市场大好基础,口碑传出去之后,其余的后面再说。
一直都有卖的货物,比一阵火爆后便没有后继的东西,要更适合商业的良性运作。
可是,今天柳铭淇又要做出改变了。
他对田荣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