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皇帝让苗炎查得仔细一些,所以现在他们的话苗炎统统不信,得等到他们崩溃了之后,供述的供词才有用。
苗炎正在这么想着,那边的冯玉强便踌躇着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苗炎心头一愣。
冯玉强虽然不是法家的人,但这个翰林院掌院学士刚正不阿,杀伐果断,从来都是雷厉风行的。
为什么忽然说话这么犹犹豫豫的呢。
景和帝倒是没想那么多,抬手道:“你讲吧!”
“陛下,现在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传出去肯定是要朝野震动的。”冯玉强道,“想要安稳人心,臣以为您应该做一些准备。”
“比如呢?”
“比如……”
冯玉强一咬牙,“天子乃国家之本,太子储君为国之将来,传承有序乃是兴旺发达的基础,此言太祖也曾经说过,也有过预案。臣恳请皇上暂且下一道旨意,加封一位亲王世子为帝国亲王,以宽慰天下臣民之心。”
“放肆!”
马浩秋当即就呵斥了起来,“陛下今年才四十八岁,民间有六十老翁犹能让妻妾诞生子嗣的,难道陛下拥有后宫佳丽无数,还无法再生一个皇子吗?”
只有他一个人呵斥,别的人都没说话。
这让景和帝很是有点伤心。
特别是说这话的还是他视为良师益友的冯玉强说的。
他沉默了一阵子,道:“墨河,你何苦逼得朕这么紧呢?难道人就是这么的现实吗?”
景和帝心里很清楚,有皇子的皇帝,和没皇子的皇帝,那是两个概念。
有皇子的皇帝,那就是稳如泰山。
没有皇子的皇帝,那就是无根之萍,没有未来。
你连继承人都没有,别人还怎么尊敬你?
还不如去讨好那些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
所以景和帝才觉得,冯玉强是太现实了。
冯玉强叩首了下去,“陛下,臣与陛下相交超过三十年,在您的心中,臣就是这样的一个现实的小人吗?”
他反问了过去。
景和帝无言以对,或者说是沉默以对。
冯玉强继续道:“臣这是为了您着想,为了江山社稷着想,绝无半点私心……倘若陛下不信,臣愿意今天就致仕,回家养老。”
“你……”
景和帝皱眉了起来。
眼看局面很僵,曹仪不得已的站了出来,“陛下,您别怪冯大人,他其实也是已经为您着想了。”
聪明人很多,在场的每个大臣都是。
钟昶此时也朗声的道:“陛下,我等都是陛下的臣子,绝非见异思迁的逆臣。冯大人如果是那种人,他就不会说册立帝国亲王了,直接说册封太子,那岂不是更方便他去讨好储君?”
“是啊,陛下。”南宫忌也站了出来,“墨河只是用了权宜之计,只是为了安稳天下人心。帝国亲王而已,又不是太子,等到新的皇子诞生了,亲王就一直当亲王,谁还敢说半句?”
除了皇帝因为关己则乱,没有品味出这个意思之外,其余的重臣们,甚至包括赵寿,其实都听懂了“加封一位亲王世子为帝国亲王”的意思。
这不过是冯玉强的权宜之计而已。
哪怕是他再怎么的希望景和帝再生一个皇子,这江山的稳固却是要的。
况且帝国亲王这个称谓,在懂的人心中,完全就是一个备选。
只有那些什么都不懂的老百姓,才误认为他会是未来的皇帝。
其实只要不是被封为太子,那么在法定的地位上面,就没有任何的保障。
就跟南宫忌提醒的一样,顶多后来就一直当亲王呗,还有什么难的?
大家伙儿这么接二连三的解说,景和帝心中顿时舒服了很多。
虽然还是有些膈应,但总体来说也不怎么抗拒了。
谁叫他没有十多二十个儿子呢?
倘若儿子多的话,就不怕被来个斩尽杀绝了。
呵呵。
他的这个想法如果被柳铭淇知道,少年只会嗤笑。
想来陛下你不知道胡亥是谁。
更不晓得千古第二帝李二干过什么事儿。
思绪之中,景和帝终于是缓缓的点头,“那么……你们觉得谁合适?”
一群人面面相窥。
连苗炎这么硬的人,都不愿意第一个出头。
景和帝此时气笑了,“怎么?刚才不怕得罪我,现在你们倒成了哑巴了?……墨河,你第一个说!”
冯玉强硬着头皮,“陛下,臣以为礼王世子铭观殿下,文雅多才、宽厚待人,饱读诗书,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嗯。”
景和帝不置可否的继续点名,“曹相,你觉得呢?”
曹仪轻咳一声,“臣也觉得铭观殿下合适。”
皇帝继续点名道:“青古,你呢?”
钟昶道:“铭观殿下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马浩秋也这么说。
不过到了最后一个已经不是副相的南宫忌,他倒是说出了另外的想法:“陛下,臣以为铭观殿下很好。但倘若是挑选亲王,不应该只有一个人选,或者说,不能让大家觉得就是他了,就这么板上钉钉了,这种固有的印象可不好。”
“嗯,不错。”景和帝非常赞同。
如果只有一个亲王世子被封为亲王,那么他在这段空闲的期间,一定会得到大量的资源和关注。
会有许多人来投奔他,想要靠着他一飞冲天。
而这群人,将会成为未来太子最大的阻力。
倘若人太多的话,对大康朝绝对不是一个好事儿。
但是分成两个亲王就不一样了,相当于把投机的人分成两部分,自然而然就能减少他们的凝聚力,从而减小对未来太子的威胁。
“那么第二位是谁?”景和帝问大家道。
低头的赵寿嘴皮子一抽。
亲王世子就只有四个,现在还剩下三个,你说最合适的是谁?
果不其然,苗炎二话不说,直接推荐道:“裕王世子铭淇,虽然生性跳脱,但为国为民做了很多好事儿,且对于官场朝局没有半点野心。臣以为他最为合适。”
“嗯,铭淇啊……”
景和帝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不过本来铭淇就是会成为未来帝国亲王的,是要成为宗人府宗正的。这样做好像反倒是显得是因为凑数才找他的,哈哈!”
要说这么多的侄子里面,柳铭淇是最讨皇帝喜欢的。
而且他还是最不务正业的一个。
你说哪个帝国亲王世子,会那么积极热心的做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景和帝让他来做亲王,制衡一下铭观,是再放心不过。
原因太简单了,不仅仅是因为柳铭淇喜欢做机关之术,更因为他绝对是不喜欢任何的官场交际,平日里从来不和什么文人学子、官员之类的打交道。
景和帝是从自己的情感上同意,旁边的曹仪却是从理智上赞同。
丞相说道:“铭淇世子殿下也好,他是世所公认的圣人,既然是圣人,那就在道德品质上不能有半点瑕疵。未来太子出生,他倘若不积极主动的要求辞去亲王头衔,承认太子的唯一合法性,那全天下的文人都会骂他!”
“说的是。”冯玉强也很赞同,“想要做一个圣人,那需要隐忍牺牲的就太多了,把他架得高高的,自然他就不会不要脸。”
好嘛。
这是来道德绑架了。
不过景和帝却非常的高兴。
因为这又从另一个方面,来保证了自己未来儿子,也就是太子登基的权威。
“我了解铭淇,他是一个好孩子。”景和帝给柳铭淇发了张好人卡,“那就这么定了吧!铭观和铭淇两人都晋升亲王!”
“遵旨!”
一群大臣松了一口气的俯首听命。
在这个过程之中,大家就没有提到另外两位世子的名字。
肃王世子铭曦,这是一个呆子,最喜欢的是跟和尚谈经论道,沉迷于佛法。
要不是肃王妃给力,强行镇压的话,他恐怕早就出家了。
这样的人拿来作为太子候选,哪怕只是台面上的,朝廷都觉得丢脸,不合适。
怡王世子铭璟,武力值全京城第一,打遍京城禁军无敌手。
他不入选的原因恰好和肃王世子相反。
肃王世子是因为太不合适了,而怡王世子柳铭璟,却是因为太合适了。
一个武力值超高的亲王,也就是太子候选,一旦让他掌握了权力,一旦他有了野心,对于大康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到时候有几个将军能压住他?
万一要是有什么分裂反叛的事情发生,那么包括景和帝在内,那都是大康的罪人,是天下的罪人!
所以柳铭璟是绝对不可能入选的。
一丁点可能都没有!
……
第408章 爆了!
柳铭淇有早上锻炼的习惯。
为了以后的小姐姐们能得到幸福,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
加藤先生那样以两根手指取胜的方式,绝对不适合柳铭淇的人生观。
男人嘛,还是要靠自己的本钱才成。
他这儿正在练习深蹲呢,忽然就看到大管家田荣跌跌撞撞的跑了进院子。
“噗通!”
田荣就在台阶上都摔了一跤,衣服都摔破了。
但他一点儿都没管,急匆匆的继续朝柳铭淇奔来。
少年这才发觉有点不对劲儿,赶紧停下了动作,问道:“老田,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
“大……大事……不好啊!”田荣到了柳铭淇跟前,却是气喘嘘嘘的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皇上……亲王……太子……啊啊啊……”
他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居然遇到事情还说不清楚,简直自己都气坏了。
还是柳铭淇赶紧的拍了拍他的背,替他舒缓了一下神经,顺便让他喘气匀称了,田荣才得以组织起语言。
“殿下,仁王和寿王都已经薨了!皇上下旨,让您进宫,接受封赏,成为我大康亲王!!”
他这一次倒是简练,一句话说得清清楚楚。
可柳铭淇却呆了。
“这,老田你说什么啊?”他还去摸了摸田荣的额头,“没发烧啊,说什么胡话?什么轰不轰的……熊孩……寿王到底怎么了?”
他是真的没有听明白。
田荣见状一跺脚:“死了!两个皇子都突发疾病,病死了!!”
“啊!?”
柳铭淇只觉得一道闪电击中了自己,他也变得结结巴巴的了:“不是!寿王怎么……仁王怎么……不可能啊!不可能!!什么病?”
“我也不知道!”田荣拉扯着柳铭淇,“赶紧的,殿下,宫里的公公已经在外面等着了,您赶快准备一下吧!王爷和王妃都会跟着一起去!”
“好!”
柳铭淇闻言没有迟疑,转身就去换了衣服,跟同样慌乱又摸不着头脑的裕王和裕王妃一起,坐上了前往宫里的马车。
到了养心殿门口,少年才发现,几位王爷和王妃都到了。
但奇怪的是,年轻一辈之中,只有礼王世子柳铭观来了,其余的柳铭璟、柳铭曦等人,都没有在。
更让柳铭淇觉得诧异的,还有礼王看到他时,脸上有着一丝难言的复杂神情。
还没来得及多想,这边赵寿便打开了大门,“诸位王爷、王妃、世子们,请进吧,陛下在里面等着呢。”
养心殿并不是只有睡觉的地方,还有会客的大厅和书房等等。
如今景和帝召见他们的便是会客大厅。
进门之后,大家看到景和帝坐在了正中央的龙椅上,左边坐着的是太后,右边坐着的是皇后。
只不过他们三人的脸色都不好。
这也是废话。
两个皇子全部死了,谁能心情好?
就连来的所有人,脸上都是沉重和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
“参见皇上(太后、皇后)!”
“免礼,都在旁边坐下吧!”
寒暄之后,众人纷纷入座,眼睛都望着景和帝,期盼着他能把事情说个清楚。
景和帝先是长叹一声,才道:“事情你们大家都知晓了吧?”
身为宗人府宗正,肃王算得上是宗室之首,他皱眉道:“皇上,虽然他们都通知到了我们,但具体怎么样,他们一概不说,这究竟怎么回事儿?”
“铭宇和铭安都因为忽然得了急症,离我们而去了。”景和帝面无表情的道。
他说话就像是在背书一样,没有任何表情。
但就是因为如此,反而是显得他足够的悲伤,以及……以及这个回答纯粹就是假话。
肃王性格本来就很直,见状颇有些恼怒:“皇上,臣弟等人和您乃是一家人,难道我们一家人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吗?到底他们是怎么的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等天大的事儿,而且你还三四天之后,才告诉我们?这里面有什么隐情?”
景和帝看了他一眼,道:“你不要吼,朕也不愿意和你争吵。铭宇和铭安的病逝,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清楚了吗?”
肃王当然不服气,还想再说时,太后就开口了,“好了,老四,不要再和皇上争执了……这事儿就按照这个缘由算吧,别的不要多问了。”
“母后……”
“听我的!不要闹!”太后抬起了手,向下压了压。
“是!”
肃王再怎么的迟钝,也晓得了自己问不出什么了。
而且按照太后的说法,这应该就是对外公布的原因了。
只是他心中的疑惑却没有半点消减。
倒是礼王,从进来之后,眼睛就一直在柳铭淇和他的儿子身上转来转去,让余光瞟到的少年,颇有些不耐烦。
“既然如此,皇上您召集我们过来,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呢?”身为皇帝的同母兄弟,裕王赶紧岔开话题,想要打破这样尴尬的沉默。
“铭宇和铭安的离去,让朕非常的悲痛,但是身为大康的皇帝,朕需要考虑的是天下的子民们。”景和帝淡淡的开口说:“国无续存,则无根本。如今不但太子之位悬空,连皇子都没有了,传出去天下将会震动。所以朕要未雨绸缪,先立下两位帝国亲王,以备后续。”
“帝国亲王?”睿王一呆,“什么意思?”
他们几个就是帝国亲王,什么叫做“立亲王”?
倒是肃王反应了过来,“陛下,您是说……让亲王世子晋升为亲王……是铭观和铭淇两人吗?”
很简单。
今天到场的除了亲王和王妃外,可还有两位亲王世子呢。
数目正好对得上,也只有他们不是亲王。
怡王顿时心头震了震,望向两个侄儿的同时,心中也无限的失落起来。
答案很明显了。
倘若皇帝真的有这样的心思,那么人选就是他特意叫来的这两位,而不是还留在家里的两位世子。
倘若皇帝是要挑选,也应该是四个一起叫过来,让大家商量着定。
现在的情况是一目了然,别的话都不用多说。
老实讲,怡王并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和朝政扯上什么关系,但是他同时又觉得儿子有一身绝学,却只能吃喝玩乐过纨绔子弟的生活,实在是太浪费了。
可现在忽然有了这个机会,机会却和自己儿子一点关系都没有,怡王难免产生抱怨之心。
景和帝则是看了看柳铭观和柳铭淇两人,缓缓的点头:“朕和丞相他们商量过了,铭观和铭淇是最合适的人选。”
礼王赶紧站了起来,面露喜色的道:“臣弟叩谢皇上的恩典!铭观一定不负您所望,做好一个真正的帝国亲王,为朝廷贡献一份力量的。”
裕王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他讪讪的道:“陛下……铭淇这孩子也没有什么长处,更不习惯约束……要不就算了吧?”
“算了?”
景和帝没回答礼王,却是回答了裕王,“你说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