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263章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263章

小说: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让女儿以后不至于受苦。
  你要说,睿王府平日里是靠高利贷发家,结果在选择女婿上面却如此的认真挑剔讲究,实在是让人觉得惊讶。
  八姑没想那么多,女儿家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开心的单身岁月,还是最好的,能多潇洒一天是一天。
  柳铭淇却没有她这么开心,“你们别光顾着八卦,这一次恐怕会对我们大康伤筋动骨,不知道多少年才能恢复元气。”
  他没有接触更多的东西,可单是谈及户部已经全部烂掉,内务府也差不多的样子,便晓得大康实际上危机重重。
  要不是有几十年打下来的根基,要不是有景和帝前面二十年的风调雨顺,留下了足够的底蕴,就凭着这几年,便已经该是烽烟四起了。
  尤其是这一次。
  长江和黄河很少见的联手发威,两条水龙肆虐整个帝国腹部地区,带来的危害简直比十次边关大战都还要大。
  况且不仅仅是天灾,还有人祸。
  这一次大康从上至下的巨大贪腐案件,牵扯到了一个丞相、一个尚书、一个京畿总督、一个漕运总督、一个北方水师总督……另外侍郎七八人,员外郎、主事等无数。
  单是这些人,几乎就占据了大康五分之一的朝廷力量。
  倘若全部给清除掉,大康受到的伤害,绝对不比受到的天灾小。
  双管齐下的结果,便是大康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最虚弱的时候。
  柳铭淇看得出来的,有识之士都能看出来。
  可看出来又能怎么办?
  难道天灾不去管,把这群已经彻底腐化的人留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行的。
  这就是把天雷传递给了下面一位皇上,天知道引爆的时候破坏力会比现在大多少。
  犹如身体流脓发肿一样,倘若不把隐患消除,拖延下去迟早就是一同灭亡。
  所以哪怕是再怎么的伤筋动骨,景和帝和朝廷的大臣们,也一样会把这个脓疮戳破,让危机爆发出来。
  柳铭璟就是聪明人,他闻言苦笑一声:“你我担心又有什么用?我们是能变出钱财,还是能变出粮食?甚至连我们出点力都不行,真是无可奈何啊!”
  “你也不要这么的沮丧。”
  柳铭贵笑着道,“反正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咱们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给朝廷添乱,这就是能做到的极限了。”
  他说的倒是没错。
  宗室和勋贵从来都不在朝廷的计划之中,甚至于普通老百姓们来说,也就是冤大头罢了。
  他们有钱,可以做生意,可以赚钱。
  仅此而已。
  不过这群人如果作恶起来,却也是非常麻烦,就好像苍蝇一般。
  “不过这一次幸好,熊大人倒是逃脱了一劫,宝哥因此也恢复了原来的身份,倒是没有让好人蒙冤。”八姑跟着说道,语气中颇有轻松之意。
  几个被关押的超级大员之中,唯有京畿总督熊文庆在前几天便回到了京畿总督衙门,重新执掌权柄。
  对于这个决定,京畿地区上上下下的民众和官员们是和赞同的。
  毕竟熊文庆温和而又不迂腐,打击罪恶严厉却又不株连,敢于多给出很多福利给官吏们。
  这么多年以来,有着苗炎和他做比较,更多官吏们觉得,还是熊大人更好。
  不过可惜的一点是,大家也都明白,一旦熊文庆入阁之后,接替他职务的十有八、九是苗炎。
  接下来的日子,那些官吏的日子可不好过。
  “可熊总督被牵连进去之后,恐怕日子也不好过吧?”柳铭贵八卦的道,“听说南宫相这一次退下去,没有他的份儿,应该是刘仁怀顶班?”
  “嗯,我也这么听说的。”柳铭璟不以为意的道,“但是呢,不一定是刘仁怀啊。”
  “为什么?”八姑也惊了,“刘仁怀难道不够好?”
  “倒不是这么说。”柳铭璟发挥了他京城八卦中转站的能耐,分析道:“你们想啊,现在大康这么的风雨飘渺,粮食和税赋是最重要的问题。哪个地方的粮食和税赋最重要呀?”
  “废话,那不肯定是江南嘛!”柳铭贵道。
  “这不就对了嘛!”
  柳铭璟笑了,“江南那么重要,皇上敢在这个时候换人?别说是换了一个贪官过去,就是换一个本领不合适的人,也不能迅速的压服江南的那群富豪,还有官吏啊!”
  八姑恍然大悟:“所以说,只有刘仁怀继续坐镇江南,才是最妥当的!”
  看着他们明白的样子,柳铭淇也暗自点头。
  不得不说,这群京里的闲杂人等,讨论起天下大事还是有点道理的。
  如果换成了他是景和帝,他也不会让刘仁怀回来。
  你就继续坐镇江南,每年给京杭大运河输血,给周边省份以支持吧!
  唯有这样,大康的根基才不会乱掉。
  只不过,这就让刘仁怀郁闷了。
  好不容易等到一个丞相下去了,他却不能入阁,不能踏入人生的巅峰。
  江南虽好,那却只是天下一隅啊。
  京城虽然小,但管的却是整个五湖四海啊。
  正在少年思索之中,柳铭璟就问他,“铭淇,你说谁会顶替南宫相入阁?”
  “如果我是皇上,我选葛松道。”柳铭淇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啊!?”
  八姑和柳铭贵有点瞠目结舌。
  怎么是这个杀人魔王?
  但柳铭璟却笑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如今朝廷,缺不了一个手段强硬的人啊!葛松道是皇上手下最锋利的刀,现在正好是用他来威慑所有朝臣的时候!”
  历来京城的这些民间阁老们,都喜欢讨论天下大事。
  特别是对于怎么给官员们排位置,他们的兴趣极大。
  比如说入阁候补人选,几乎每一年他们都在排,乐此不彼。
  但这么三五年以来,无论怎么排名,江南总督刘仁怀、京畿总督熊文庆、西南总督葛松道,都是排名前三的。
  刘仁怀第一的位置无可动摇,葛松道如若不是杀戮太盛,第二肯定是他的。
  熊文庆最为四平八稳,本来这一次如果真的江南急需刘仁怀坐镇,那么顶替南宫忌入阁的肯定是他。
  熊文庆自己没有任何的污点,奈何京畿总督府出了上百个官吏牵扯进倒卖粮食大案之中。
  虽然最多也就是三个正五品的官员,且都不属于熊文庆直属,而是下属的下属们,但出事儿了就是出事儿了,没有任何辩解。
  因此柳铭淇可以肯定,朝臣们只能遗憾的错过刘仁怀和熊文庆,推选葛松道。
  没办法。
  人家资历和功绩都在那儿了,你敢把他后面的人提上来,那就是破坏了规矩。
  越是大官儿,就越是要维护规矩。
  维护规矩,就是在维护他们的根基。
  景和帝恰好也需要葛松道,因此自然是乐见其成,甚至是积极的推进。
  柳铭贵连连的摇着头:“啧啧,不得了,不得了,葛松道入京之后,恐怕京城里的纨绔子弟们,都得夹着尾巴做人吧?”
  柳铭淇却不同意,“葛松道的凶狠只针对外族,另外他的严苛也是针对不法。我们这些人,吃喝玩乐的小事情,他根本没有心思管。”
  “我也赞成。”
  花楼小王子柳铭璟发自内心的期望。
  开什么玩笑!
  如果宗室子弟连这点娱乐都没有了,那还能干嘛?
  天天搓麻将只适合那些中老年人,我堂堂男子汉,不该去和那些姑娘们多交流交流深浅长短吗?
  只有这样,才是不负我的少年人生啊!
  ……


第388章 东宫惨了!
  几个人边打麻将边聊天,不知不觉的话题又扯回到了太子的身上。
  “他们都在说,太子这次惨了,很有可能被废!”柳铭贵小声的说道。
  说话的时候,他还看了看四周。
  虽然此时在自家的别墅小院里面,可柳铭贵说着这么让人紧张的八卦,心中仍旧有点慌。
  慌乱的同时,又是止不住的兴奋。
  那可是太子啊!
  堂堂一国的储君,居然有可能被废掉,这是大康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事儿!
  八姑同样的瞪大着眼睛,小声说:“我也这么听说了,这一次户部和内务府的钱财凭空消失,据说又有太子的影子在里面。”
  “你们也够八卦了。”
  柳铭淇笑了出声,“太子又不是傻子,拼命的刨自己的根,对他有什么好处?”
  “可是他手下的人不会这么想啊。”八姑冷哼着说,“孙彬、林耀、沈明勤、朱哲……这些东宫之人,哪一个是好人?哪一个没有借着太子的名义到处捞钱?”
  “对!”
  柳铭贵也点头,“太子的名誉不大好,倒是有一大半是他们招惹的。”
  话说其实太子本身还是挺不错的,这一点无论是宗室还是勋贵,都不得不承认。
  但凡你有一点事情找到太子,那么太子只要能帮忙的,他都会帮忙。
  当然了,最多的还是用钱方面的事儿。
  太子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各种罪责加以袒护,不过用钱的方面,差个三五百两银子,你尽管找太子,他都会给。
  然后太子本身也不嚣张跋扈,从来没有听说过太子有欺负别人的事儿。
  这一点,他和他失去的哥哥——前太子铭浩很像。
  可是太子的手下们,比起之前太子铭浩的东宫所属,那就要差不少了。
  前太子铭浩的那群手下们,文武双全,非常的有才华和能力。
  铭浩做出那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政绩,一半都是靠了自己出色的东宫所属。
  可惜的是,这些东宫所属,除了零散的几个人之外,其余的全都跟着前太子铭浩巡视西北,死在了那场浩劫之中。
  一朝天子一朝臣。
  现在的太子东宫所属,都是和二皇子一起长大,一起做事儿的人,但给人的感觉就是差别非常大。
  大家对于东宫的不满意,多半都是由于这群人。
  事实上,爆出了“太子属意贪腐”的新闻后,绝大部分官场中人是不相信的。
  他们更多的推测,至少有大半,太子都是为了属下们背锅。
  持这一看法的,就包括了在座的四个牌友。
  说起了太子的属下,柳铭璟也有话讲,“呵呵,你们也想得太简单了!你以为单是他们几个年轻人就能做出这么大的事情来?错了!他们背后的人,也全都参与进来了,分这块大肥肉!”
  柳铭贵精神一振:“你是说漕运总督林镇远?豹骑卫大将军朱坤?”
  “岂止!”
  柳铭璟道,“还有前任孙相爷,还有沈家……一堆的名门贵族呢!”
  “嗯?”
  柳铭淇此时忽然插嘴了,“朱坤?我没听说有招他入宫啊!”
  “还没到那种程度。”柳铭璟道,“不过我倒是听人讲,有七千豹骑卫已经调到了西南总督府,听从葛总督的调遣,现下朱坤手里只有五千多人了。”
  “诸位相爷和大人们可真是小心呀。”柳铭淇笑了起来。
  豹骑卫乃是正儿八经的禁军九卫之一,也是野战部队之一,非常的凶猛。
  之前前太子铭浩遇刺,前任西北总督关讯昇拼命调集军队去绞杀马匪,其最大的主力便是豹骑卫。
  豹骑卫在那么几年时间里,简直是杀得兴起,直到今日,那边的普通人一看到豹骑卫的旗帜,都吓得两股战战,魂飞魄散。
  但他们也不是没有代价。
  他们当时的校尉、也是后来的豹骑卫大将军朱坤的大儿子朱平川,当时年仅二十三岁,便因为追杀草原盗贼太狠,深入草原之后,再也没有了消息。
  听说是遇到了沙尘暴,反正一队七百多人的豹骑卫军士,一个都没有回来。
  按照大康的军制,负责野战的禁军六卫,不包含后勤辅助人员,每军是二万五千人,总计十五万。
  这便是大康最精锐的野战攻伐力量。
  平日这十五万人分成了两部分,七万五千人分别入驻西北、北方、东北三大防线周边,护卫边疆。
  剩下的七万五千人留在京城。
  他们每两年更换一次,按照平均十八年的服役时间来算,每个地方都得去一趟,才算圆满。
  具体到豹骑卫来说,他们平日里留在京城里的军士是一万二千五百人。
  现在朝廷直接调了七千人离开,只剩下五千五百个豹骑卫在军营里面,即便是朱坤想要做点什么,也不大可能。
  况且朱坤根本也没有做半点的反抗,任由军士们被调遣而去。
  这倒不是朱坤很赢弱,而是他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抗拒。
  豹骑卫的军士已经被朱坤一手掌握,他们的生死发财落寞,都在朱坤的一念之间。
  但这又能怎么样?
  禁军九卫的所有家人,都居住在京城或者京城外面的三十里范围内。
  朱坤胆敢说一声“老子反了”,禁军们难道还敢跟着反?
  那么他们的家人一定第一时间被斩杀殆尽。
  所以,朱坤只要是想要反对皇帝,那么他的唯一下场就是被豹骑卫的军士们给乱刀砍了。
  之前不是没有这种事情发生过。
  二三十年前,有一位贪腐的将领都还不是想清君侧,而是想要杀掉清查他的吏部官员,就被底下一群军侯们给砍了。
  朱坤知道景和帝生性温和宽厚,只要自己不闹不垂死挣扎,而是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那么还会有一条生路。
  柳铭淇不晓得这一点,不过他也相信,大康一定能治得住这群骄兵悍将。
  说起来也奇怪。
  我大明和我大宋一样都是用文官治国。
  但是大宋到了最后关头,哪怕是南宋那么小的地盘崩了,都没有什么割据的军阀。
  但我大明呢?
  尼玛!
  崇祯死后,到处都是军阀,到处都是狼心狗肺的东西。
  这里面的治国理念和办法,的确值得深思。
  ……
  说起了太子的那些东宫所属,柳铭贵是深有体会。
  诚郡王是在柳铭淇之前,所有宗室里面最为有钱,做生意最为成功的一个。
  因此对于生意场上的事情,他们家懂得很多。
  以前柳铭贵或许不会讲,但是现在明显太子连自己都快保不住了,他的手下更是犹如落水狗一样,柳铭贵就敢说了。
  “要说太子的东宫所属,最为贪婪的还是孙彬。”柳铭贵道,“他们孙家本来就富贵,靠上了太子之后,孙家的生意发展了十倍,在河北可谓是横冲直撞,掺和了三十多种买卖,完全是地方上的一霸!不知道多少商人被他们弄得倾家荡产。”
  “不对吧?”八姑道,“孙家当年可是出了一位相爷,为什么那时候没有做,现在反而是孙彬这个孙子辈,闹得这么凶呢?”
  柳铭璟身为八卦小王子,也有一点能耐的:“孙相爷当年根基不稳,在先帝的年代就已经年龄偏大,到了当今圣上的时候,也是因为他年龄很大了,所以才让他在致仕之前,当了两年副相。但应该也是形式大过于实际。
  论起家族的底蕴,也是孙相爷回到了河北之后,才慢慢的形成的,不过孙相爷五年之后便去世,孙家也没有多么强横,只不过是趁着这个机缘,想要推荐孙彬成为太子所属。
  但当时的前太子身边人已经够多了,没有什么底蕴的孙彬便只能跟随二皇子,以为这样能保住孙家的富贵,也便是足够了。
  哪晓得忽然风云变化,二皇子变成了如今的太子,孙彬就是太子的潜邸之臣。所以孙家一下子就发了!而且随着太子的根基越来越稳,孙家就越来越成功!”
  柳铭贵接着他的话说:“实际上现在我们就知道了,孙彬是借用了太子跟六部的关系,大肆的打压别人,自己从中牟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