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寿来了精神,“您说清楚一点呢?”
柳铭淇道,“倘若是想要保住太子,那么就把太子身边所有的人抓出来顶罪,全部杀了!特别是那个林耀!”
柳铭璟在旁边一愣,你这是和漕运总督的公子多大的仇啊?
少年继续道:“然后把罪责都推给他们,同时让全天下大肆宣传太子在两湖赈灾的辛苦,以及斩杀了那么多贪官污吏!要把太子被蒙蔽和一心为民的形象同时竖立起来!
老百姓是善良的,他们多听几次这样的宣传,自然就会选择原谅太子,只去恨那些奸臣!”
赵寿眉毛动了动,脸上露出了一丝欣喜,“还有吗?”
柳铭淇都没说放弃太子的话。
所有人都是这个想法,放弃太子简直是疯了。
除非太子大逆不道,不然都可以约束管辖,否则就是动摇天下的根基。
柳铭淇道:“如果还不行,那就进一步加大宣传那些乱臣贼子的罪恶,让老百姓们有更多谈论的话题,从而不是只盯着太子不放。同时给予受灾民众们以补偿,双管齐下,这些隐患就更容易消除。”
“嗯,好!”
赵寿忽然停了下来,对着柳铭淇一鞠躬,“殿下,谢谢您……对了,熊校尉应该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重新执勤了。”
第二句话赵寿说得小声一点,但还是让柳铭璟喜上眉梢。
他没有回答熊文庆的问题,直接换了另一种方式说出来,却正好是柳铭璟最想得到的信息。
于是柳铭璟赶紧趁热打铁,“赵公公,您说这一次关系到南宫相和王尚书,他们会怎么样?”
赵寿一阵头疼。
你真是得寸进尺啊。
这样的问题也是我敢回答你的?
所以赵寿低下了头,继续往前走。
柳铭璟早知道了是这个结果,却也没有灰心丧气。
毕竟自己最大的依仗,根本不是皇帝,而是皇奶奶啊!
……
大家很快便到了思浩殿。
得到消息的长乐公主,早就等在了台阶下面,看到了柳铭淇就飞快的跑了过来。
“淇叔儿~~”
小公主重重的投入到了他的怀里,却是一副想哭的样子。
“怎么了,这是?”少年吓了一跳。
他抬头望向后面的恭王妃和一群宫女宦官时,发现他们也是一脸的懵比。
小公主用快哭的语气道:“淇叔儿~~皇爷爷这几天生病很严重啊……你是神医,赶快救救他吧!”
旁边的赵寿听到这话,心窝里都是暖暖的。
果然长乐公主是最值得疼的。
柳铭淇这才想起来,自从自己救了熊孩子后,长乐公主对他的医术就佩服得五体投地,简直觉得自己的淇叔儿无所不能。
没有人告诉单纯的小公主,陛下是因为什么昏倒的,这个事情太复杂,不适合她去明白。
所以才造成了小长乐觉得皇爷爷生病了的假象。
少年抱着小公主,摸了摸她的秀发,“你放心好了,淇叔儿保证你皇爷爷没事儿!他只是操劳过度,做太多的事情了。最多……最多一两个月,他就能恢复了!”
“哦,那我要经常去看望他。”长乐公主恍然大悟的道,“上次皇爷爷都夸奖我按摩得好呢!”
瞧着她摩拳擦掌的样子,柳铭淇也没有多解释,或许这样才最好吧。
思索之间,柳铭淇带她到了安置滚滚的车前,示意旁边的千牛卫打开了帏布。
“哇噢……”
长乐公主顿时眼前一亮,“这是什么动物?好可爱啊!”
滚滚本来就是萌神!
现代社会那些见多识广的人,无论中外,全都狂热喜欢它。
狂热到了什么程度?
苏格兰想要公投和英格兰拜拜,英格兰说,那好,你把我们帮忙申请的两只滚滚还回来,不能在你们那里养了。
苏格兰人:“!?”
还尼玛有这样的操作?
好吧好吧,惹不起,我们不投票了。
看看!
如此奇葩的事情都能因为滚滚而发生,就更别说是对小孩子们的威力了。
这个笼子里的是一只幼年滚滚。
长乐公主伸手想要去摸它,却看到它懒洋洋的滚到了另一边,不搭理小公主。
“嘻嘻,真是好玩!”
长乐公主来了兴趣。
眼看着她想要跑下去摸它,柳铭淇赶紧抱紧了小丫头,“念妤啊,它们刚刚才被抓回来,野性未脱,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教,才能变得温柔好玩,你现在可别忙着和它们近距离接触。”
“哦,我就摸摸它的毛都不行吗?”长乐公主有点嘟嘴了。
“现在还是不要了。”柳铭淇弹了弹她的小脑袋瓜子,“现在你就远远的看着,过段时间,你就让两个小崽崽陪你玩儿。”
“好吧~~”
长乐公主并不是不通人情的人,相反的她还很温和,喜欢替别人着想。
更别说讲这话的是自己的淇叔儿,一定没有错。
……
夜晚时分,湖北境内,一处小城外面,竟然扎营了数百个帐篷。
旗号打得非常多,除了有羽林卫之外,还有骁骑卫、虎贲卫的旗号。
即便是夜里,数百名斥候还是放出了十里以外的距离。
营地外面千步之内,没有半点的阻碍物。
营地中间还有一群群的侍卫们在不断的巡逻。
在这个时候,一只信鸽趁着夜色,悄悄的降落在一个帐篷的外面。
不一会儿,一个瘦削的书生从里面走了出来,悄悄的把信鸽带回了自己的帐篷。
片刻之后,里面传来一阵压抑之极的叫声。
声音里面包含的情绪之多,竟然拿不出半个词语来形容!!
……
第381章 涌动
此时已经到了七月的中下旬。
各地洪涝灾害仍旧在肆虐之中。
虽然四川境内已经渡过了危机,但是湖北、湖南等省还在挣扎着。
山东这样的黄河入海省份,也正在遭受第一轮的洪水冲击。
在送了漕运总督林镇远、北方水师总督张公栗上了船之后,熊渠卫大将军李南渊已经率领一万熊渠卫,奔赴了山东,就近的维持秩序。
朝廷诸公给他发来的第二道指令便是,一切有可能的暴动都要提前消灭,不能有半点动荡。
山东本来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地方,前朝的第一个反抗暴政的起义军,便是出自于山东,在太祖平定山东的时候,这里大大小小义军上百股。
这些年山东还算是比较风调雨顺,可忽然遭遇这样的灾害,如果被有心人利用,怕也是很麻烦。
消灭危难于无形,才是朝廷诸公最希望的。
这也是他们派李南渊过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不仅仅只是为了林镇远和张公栗。
多亏江南现在还很稳。
江南总督刘仁怀又用了去年的那一招。
他拿着一千万石的粮食,兑换了整整五千万石的麸糠,发往了附近的各个省份灾区。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了朝廷态度的不同。
之前发给东北防线的,可全都是大米和小麦,没有掺杂半点麸糠。
而给救济灾民的,却要麸糠和粮食混合。
这是一种很现实的做法,更是一种无奈之举。
要是粮食足够,谁不愿意全给大家吃大米小麦啊?
偏偏现在灾害那么多,如果不节省点用的话,以后再来一趟、两趟、三趟这样的事情,恐怕大康就得烽烟四起了。
刘仁怀从一开始其实不大喜欢这样的“粮食换麸糠”的做法。
可蝗灾之后的大雪灾,又要出一大笔粮食的时候,之前的做法便让刘仁怀感到庆幸不已。
如今又是比蝗灾和雪灾更大的洪水灾害,刘仁怀更是感谢老天,幸好没有之前那么的铺张。
否则的话,现在哪怕是江南都拿不出什么粮食了。
裕王世子殿下的这个方法,从道德上来说还无法评定,不过从实际效果来说,却是最为恰当的了。
也不仅仅是刘仁怀。
聪明人的想法都是一样。
南宫忌上奏,恳请从现在就开始把秋粮发放给西北和北方防线,让他们心头安稳。
今年因为修建水利、加强了灌溉,京畿地区已经获得了大丰收,正在陆陆续续的收割呢。
虽然粮仓里面的存粮很少了,但等到这两个月粮食收入进来之后,还是能供应很长一段时间的。
戴罪立功办事儿的南宫忌和王飞腾两人,又在宫里召开了户部官员的会议,让他们开始用仓库里剩余的粮食,去兑换商人们手里的麸糠。
其实商人们的麸糠也是从老百姓手里收来的。
老百姓们倒是很高兴,以前根本算不上钱的麸糠,现在居然还能卖出价格了。
这些麸糠兑换下来,还得给湖南和湖北送过去。
本来很熟悉两湖区域的太子如今被召回来了,新派去的监督官员又要重新适应,朝中大臣还有点担心,他们能不能迅速的处理情况呢!
……
景和帝现在还躺在床上,不过他的精神恢复了很多。
这两天晚上,他最宠爱的李淑仪和王昭媛两个妃子,都跑来挨着他睡。
虽然是睡素瞌睡,但这样的陪伴却很有效果,至少是有安神的效果。
朝中大事,这几天都是曹仪等人商量着处理,最后只不过是每天下午时分,来给皇帝汇报一番便足够。
但景和帝也要看一些奏章,了解一下救灾的具体进展。
如今他便是在看西南总督葛松道的奏折。
此时,赵寿悄悄的走了进来。
好一会儿过后,景和帝放下奏折,才看到了他。
“哦,回来啦?”景和帝道,“怎么样,铭淇带了什么回来?念妤开心吗?”
“回禀圣上,裕王世子殿下带了四只食铁兽回来,无论大小都显得憨态可掬,长乐公主一看就很喜欢。”赵寿道,“不过世子殿下说了,还得多训练一阵子,让它们脱了野性,才能和长乐公主一起玩儿。”
“嗯,这也是对的,可别伤害到了念妤。”景和帝微微颌首。
他旋即看到赵寿一脸欲言又止的样子,便道:“他是不是又干了什么荒唐事?”
“不,不,没有。”
赵寿赶紧摇手,然后一咬牙,跪了下来道:“只不过老奴请殿下说了一点对于当下……当下事件的处理办法。”
景和帝眉头一皱,有心要发怒,可忽然瞧到跪着的老太监那花白的头发,心下里莫名的一软。
“赵寿啊,你可是知道,太祖有过严令,宦官干预朝政,任何人都能斩之无罪?”景和帝幽幽的说道。
“陛下……”
赵寿俯首到地,“老奴从来不敢对朝政多言,可这是皇家的家事儿啊!关系到您和太子,老奴就算是万死,也想要消解一下您的忧愁烦恼!”
提到了“太子”两个字,景和帝不觉烦躁起来,“有什么好说的?难道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能什么罪责都没有吗?做梦!他必然会受罚!!”
赵寿不敢说话。
等到景和帝发泄了一阵,他才怒气未消的道:“那你倒是说说,铭淇说了什么呀?”
赵寿赶紧道:“殿下说了,倘若想要保住皇上和太子的威望,应该把太子身边的那群小人抓了,审判他们的罪恶,然后全都斩了。同时宣传出去,让老百姓们知道是他们假借太子的名义来做坏事儿的!”
“放肆!”
景和帝一听就恼了:“这个混蛋小子!就知道干这种投机取巧的事情!没有太子的首肯,他们单独能干这么大的事儿吗?哦,现在好了,从犯全部杀了,然后栽赃给他们,就保住太子?太子有这么金贵吗?有这么无辜吗?”
赵寿头都不敢抬起来,不过还是硬着头皮继续道:“倘若这都不能转移老百姓的目光,那就把该杀的那些贪官的罪恶全部披露出来,让老百姓们有更多的谈论话题。然后同时再加强对赈灾的宣传,如此双管齐下,太子的事情自然就会渐渐淡了。”
“呵呵。”
皇帝冷笑了一声,“滚出去!”
“是。”
赵寿磕了一个头,灰溜溜的退到了外面。
不过他此时的心情却还不错。
不管怎么讲,他都把话给带到了,皇帝的心中也就有了一个底,知道有这么一个办法。
他可不晓得,在他出去之后,景和帝的脸色阴晴不定,显然是陷入了纠结之中。
柳铭淇的法子是够无耻的。
但回过头来说,对于太子、对于这个天下来说却是最好的。
不然难道还真的让铭安当太子啊?
只不过,不收拾一下这个肆意妄为的太子,皇帝的心中又不甘心。
真的要是太子如此无德,以后他自己成为皇帝了,天下岂不是都得被他弄得民不聊生?
思索纠结之间,景和帝眼睛忽然看到了葛松道的奏章。
他的眼睛顿时一亮!
……
内城,立新客栈。
京城里面客栈成百上千,立新客栈是里面风评很好的一家。
干净、卫生、清雅、舒适、便捷……
除了价格有点贵,这个位于御街旁边的、拥有十几栋小楼房间的客栈,别的什么缺点都没有。
最关键的是,大康朝建国八十一年,从立新客栈走出去的状元有七人、榜眼十三人、探花二十五人、三榜进士共有两百多人。
就冲着这个好兆头,许多有志于科举考试的才子们,就喜欢在这里居住。
当然了,他们都得是有钱人。
没钱的只能随便去找个客栈,甚至还得找一份临时工来干着,筹集生活费用。
古代的科举考试可不像是现在,你在每个省、在自己的家乡考了就行,然后统一来排成绩。
古代科考,考取童生、考取秀才是就近考。
但到了举人,就得去省府所在地考试。
到了贡士变得去京城考,最后的一级进士,也同样是在京城,而且是在金銮殿上考。
你要是在京畿地区生活,那么考取贡士和进士就很方便。
但如果你是广东、贵州这样的偏远地方的人,那就非常麻烦了,最少都得提前半年准备,很多干脆提前一年准备。
这也是为什么科举考试三年一次的缘故了。
你要是赶得急,许多人都来不及参加考试。
而这些举人们抵达了京城,肯定不是科考的前两天才抵达,所以他们有着大量的空余时间来继续学习,等到疲乏的时候大家一起谈诗论道,好不爽快。
立新客栈里面有许多花园和楼阁,平日里在这里文戏的才子们很多,可以足不出户便能享受悠闲自在,这也是立新客栈的优势之一。
不过,今天在立新客栈里面,却没有半点悠闲的气氛。
上百个学子们聚集在了一起,大家的脸上都有着兴奋和忐忑,但更多的还是一脸的大气凛然。
“人都到齐了吗?”一个二十多岁的黑袍儒生,站在石桌上,四处展望道。
“长凤兄,还有大概一二十个人没到。”旁边一个面如冠玉的年轻人回答道。
“不管他们了!”黑袍儒生看了看旁边的时刻,“我们现在就出去吧!”
“好!!”
一群人兴奋的握紧了拳头。
“诸位!”
黑袍儒生抬手示意他们安静:“我们今天面对的,可不是什么小人物,而是帝国的太子,未来的皇帝陛下!我巩长凤无志于官场,所以不怕……但你们大部分都是想要步入官场的!请你们想清楚今天这么做的后果,如果担心的话,尽可以退去!”
“退什么退?”又一个微胖的年轻人吼道:“遇到这种事情,我辈读书之人都不能站出来,还读的什么圣贤书?……裕王世子殿下说过,‘生,我所欲也,义,我亦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