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255章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255章

小说: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和帝平日里的性格偏软,在苗炎这种刚正不阿又头铁得很的法家大臣面前,向来不敢硬气的。
  如今却是难得的刚了一把。
  赵寿领旨往外走,没想到才刚刚踏过门槛,就撞到了一个冲进来的千牛卫校尉。
  “哎哟!”
  赵寿直接往后仰去,要不是门口还站着两个宦官,手疾眼快的拉住了他,他直接就能仰面倒地。
  都这把老骨头了,很有可能直接摔掉半条命!
  饶是如此,赵寿还是吓了一跳。
  他正想看看是谁这么冒失,那边的校尉也吓住了,望着惊骇未定的赵公公,只能下意识的张嘴道:“陛下,杨涛的供词到了。”
  “嗯!?”
  正坐在御书桌前,郁闷的喝着冰奶茶的景和帝,闻言手中的奶茶杯都掉了下去,溅湿了自己的衣袍。
  他却管不了那么多,倏的站了起来,“拿来!快拿来!”
  旁边的一群大臣们也是面面相窥,这么几天都没有消息了,说是没有一点进展,此时却忽然说拿到了供词?
  被这么多大佬盯着,校尉有些亚历山大。
  他讪讪的道:“不,不在我这里……苗大人亲自来了,他还在后面呢……微臣只是提前一步前来报讯的……”
  曹仪听着不觉好笑:“没供词你跑来一惊一咋的干什么?”
  “我……我……”校尉说不出话来。
  景和帝此时的心情倒是好了起来,挥挥手,“好了,你这也算一功,给你记下啦!赶紧去叫苗炎快点……他就不能坐轿子吗?”
  皇帝这就在开玩笑了。
  苗炎这种一板一眼的大臣,肯定不可能会这么放肆,直接在宫里坐轿子前行的。
  即便是柳铭淇这种大咧咧的人,上次在治疗寿王的时候,不也是靠双腿跑的吗?
  也只有年老体衰的大臣,皇帝紧急召集之时,才会给予他们坐轿子的优待。
  不然几公里走下来,都不用说话了,直接躺着歇息一两个时辰再讲吧。
  ……
  不管怎么说,在大家的焦虑等待之中,苗炎施施然的进了御书房。
  熊文庆距离他最近,发现这位帝京府衙门的老大身躯微微有些发抖。
  走累了?
  熊文庆心里嘀咕道。
  可苗炎却并不是因为累。
  他一进门就双手合拢,拜道:“陛下,臣有重要事情禀告,恳请陛下屏蔽所有无关人等。”
  御书房里面有皇帝和大臣们,也有一些宫女和宦官。
  不过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老人,可靠得很。
  平日里景和帝讨论什么,都不会避讳他们。
  苗炎也知道这个规矩。
  不过这一次他忽然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皇帝的心里也有些发懵。
  旋即他点了点头,“除了赵寿之外,其余的全部退出三丈之外……张勤!”
  千牛卫校尉张勤就站在门口,听得清清楚楚的他赶紧回道:“臣在!”
  “你负责看管,凡是有胆敢偷听的,全都打入天牢。”
  “是!”
  随着张勤的回答,一群宫女和宦官都退出了御书房。
  都不用张勤怎么叮嘱,他们全都直接退出了花园。
  张勤微微点头之际,也命令一群千牛卫军士们退到五丈之外,背对着御书房,开始了紧急的守卫。
  房门已经关上。
  一时间,御书房变得冷清起来。
  特别是那股子压抑的气氛,更让人有些难受。
  景和帝长出了一口气,“太升,有什么话就说吧!你问出来什么了?”
  他不着痕迹的看了看南宫忌,发现这位老相爷还是老神在在,并没有半点慌乱之色。
  苗炎也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才道:“陛下,臣恳请您听了之后,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要生气,气坏了身子!”
  景和帝沉默了一下,颌首回答:“朕不会的。”
  听到这话,最沉不住气的王飞腾,脑门上沁出了大颗大颗的汗珠。
  到底是谁啊!?
  王飞腾胡乱猜测之中,苗炎拿出了一份文书,双手捧着,示意赵寿拿过去给皇帝。
  “陛下,杨涛供认的幕后主使人,是……太子。”
  “啪嗒!”
  苗炎一字一句的话说出来,刚刚接到文书的景和帝,直接手一软,文书落在了地上。
  他的脸色刷的一下,全白了。
  一群相爷和大臣们更是瞠目结舌。
  曹仪直接出声呵斥:“苗炎,太子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他就是未来帝国的皇帝,什么东西都是他的,他搞这些有什么用?”
  丞相问出来的问题,犹如救命稻草一样。
  景和帝蓦的精神一振,“是了!苗炎,太子是白痴吗?自己偷盗自己的东西?真是荒缪!那个杨涛污蔑储君,真该五马分尸!!”
  面对老大和老二的斥责,苗炎没有半点慌乱的表情。
  这位法家重臣抬头道:“陛下,曹相……太子一天没有成为天子,这天下的所有东西都不是他的……正是因为想要成为天子,所以他就更要想方设法的做一些事情……要做事情,不就需要钱吗?有什么来钱是比卖粮食更快的?”
  “放肆!”
  景和帝倏的站了起来,指着苗炎痛骂:“苗太升,你怎么审案的?这种污蔑你也能相信?你,你……你……”
  皇帝的脸色已经从刚才的苍白变成了现在的潮红。
  可是骂人的话还没有几句,他就蓦的一颤,整个人软软的仰面倒了下去。
  身旁的赵寿早就时刻紧张的观察着他,见状一把搀扶住了他,同时凄厉的喊了起来。
  “陛下!!”
  ……


第377章 请你们去死
  曹仪不愧是最稳重的人。
  虽然平日里他的话语不多,存在感也不强,但关键时候这个帝国的官员第一人,就展现了自己的风范。
  哪怕是皇帝昏了过去,到处都是六神无主的时候,他都冷静的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包括严厉封锁皇宫,暂时不许任何人进出。
  直到景和帝醒来,宫里的气氛才没有那么的僵硬恐慌。
  但严厉的封锁仍旧在继续。
  宫里的任何人都禁止和外界联系,皇宫只能进,不能出。
  但凡有敢和外面私通消息者,无论是谁,一律下天牢,没有半点情面可讲。
  这方面,曹仪的决定得到了太后的全力支持,白大总管拿着太后的手谕就守在了曹仪身边。
  谁敢说曹仪做得不对,太后手谕就会甩到他的脸上——在皇上还不能恢复处理事务的情况下,太后懿旨是有着非常大权限的。
  可却还是有例外的。
  深夜的时候,每天都要前来装夜香的马车,缓缓的驶入了隆宗门附近一处偏僻的围墙围起来的场所。
  这里的地下便是皇宫的抽水马桶排泄管道的终点。
  所有的污秽都集中排放到了这里的超级大铁桶里面,然后每天由宫中的宦官捞出来装进桶里,让马车给拉出城外。
  别的东西可以不清理,但这些污秽是必须要清理的,否则堆积个两三天,肯定会满溢出来,弄得臭飘十里。
  负责此事的,都是内务府的专员,也算得上皇室的仆人,一直都是固定的那么三五十人,没有变化。
  因此,查验了身份和马车之后,千牛卫还是正常的放行了。
  黑夜之中,虽然有油灯的照耀,可是谁也没有看见,就在交接夜香桶的时候,有一个宦官把一张纸条顺势塞到了其中一个车夫的手里。
  车夫什么话都没有说,若无其事的结交完毕,又在经历了检查之后,若无其事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但是等到交班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他却马上把纸条打开,自己用极细的笔誊抄了两遍,随即从隐秘处抓出了两只信鸽,绑在了它们的腿上,将两只信鸽迅速的放飞了出去。
  信鸽在微微发亮的天空中飞翔着,很快便消失了踪迹。
  ……
  四个多时辰过后,正是下午时节。
  荆州这几天才经历了暴雨,洪水冲垮了堤坝,周围一片汪洋。
  荆州的地势很重要。
  它在湖北的南部地区,又可以辐射整个湖北,又可以方便下一步去近在咫尺的湖南岳阳。
  况且荆州就是长江上的一个重要支点,这里遭遇的洪灾最为严重。
  太子当然是要挑最严重的区域来赈灾的。
  抵达了荆州后,太子忙得一塌糊涂,每天天没有亮就出门,深夜了才回来,常常是匆忙的吃口饭就睡觉,洗澡什么的从来没有想过。
  他都这么忙碌,底下的人就更加的拼命了。
  特别是上次太子在湖北湖南的蝗虫赈灾,恩威并施,让无数人都为之崇拜和敬畏,所以令行禁止,做事情非常的高效。
  太子舍人孙彬本来在监督着城里的粮食运送,忽然间看到沈明勤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归禹兄,大事不妙!”
  到了他跟前,沈明勤急促的说了这么一句。
  孙彬暗叫不妙,赶紧把他拉到了一边,“怎么了?”
  沈明勤递了一张纸条给他,“宫里一号谍探递出了消息,你看看吧。”
  一听“宫里一号谍探”,孙彬便心头一跳。
  这个埋伏在宫里的一号谍探,可是他们好不容易才埋下的钉子之一,也是最接近皇帝的人。
  倘若不是最紧急的事情发生了,这个谍探绝对不可能直接递出消息的。
  他拿过来仔细一瞧细细的字体,眼睛立刻就瞪大了。
  实际上上面也只有一行字,写得非常简单。
  “粮食倒卖案主犯驿已招供,皇上晕倒。”
  就这么十几个字,让孙斌倒吸一口冷气。
  一号谍探不知道主犯是谁,也不知道御书房里面发生了什么,但他清晰的把所能感知的情报准确的传了出来。
  别人不晓得,难道孙彬还不知道吗?
  杨涛!
  户部储粮仓场司老大杨涛,肯定是把太子给供出来了!
  好哇!
  这家伙真的不怕死?
  不怕自己全家老小全部一起上路?
  但是这样的念头只是存在于孙彬的脑子一瞬间。
  下一刻,他便恐慌了起来。
  “怎么办!?”
  孙彬望向了沈明勤。
  他们做的事情,他自己知道。
  倘若是曝光了来,性命绝对难保。
  “我还能怎么办?”沈明勤看了看远处站着的人,又把孙彬给拉到了外面,才道:“我们运道如此的不好,只能指望殿下救命了!”
  他说的运道不好,是如果这一次不是因为出现洪水灾害,皇帝根本不会认真的去清查粮仓。
  孙彬点点头,“你准备怎么说?”
  “先找一下李高霂吧!”沈明勤道,“只要李高霂能帮着我们说话,以殿下的性格,一定没问题的。”
  “可是这一次……事情闹得太大了,我们还……殿下真的愿意原谅我们?”孙彬有些迟疑。
  “他不帮着我们怎么行?我们拿的钱,有多少是用在维护关系上面的?还不是为了殿下?”沈明勤道,“况且殿下如果不帮我们这些肱骨之臣,以后他怎么当皇帝?谁愿意帮一个随时能放弃手下的君主?”
  “嗯,你说的有理!”
  孙彬点着头,又叹了一口气,“真羡慕李高霂啊!他自己不用涉入这些事情,完全就没有了半点的干系。”
  沈明勤道:“谁叫人的命好,从小和殿下一起长大,又有个好老爹呢?”
  李高霂便是李帆,李帆的老爹是吏部尚书李秀泰,吏部天官的威风,又岂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哪怕是曾经身为副相的孙彬的老爹,也比不上的。
  “把朱哲也叫上,收钱的时候有他,出力的时候不能没有他。”
  “嗯,还有在京里的林耀,也得算上他一份。”
  “好!”
  ……
  两人商量着,赶紧的去找了在另一边忙碌的朱哲,三人一起到了李帆的跟前。
  李帆非常的忙碌。
  他主要负责整个粮食和银子的调派,可以说工作繁忙程度仅次于太子。
  见到他们三人找上门来,李帆有些不耐烦:“有事情赶紧说……礼信,你那边的疏通工作怎么样了?别让太子一直催促!”
  三人面面相窥,还是沈明勤轻咳了一声:“高霂,你把他们都叫出去吧!”
  大堂里面还有不少属官和文吏在忙碌,李帆闻言眉头一皱,张嘴想要说什么,却还是先挥了挥手,“你们先去前院休息一刻钟。”
  “是!”
  一群属下一窝蜂的跑开了。
  等到他们走光,沈明勤上前把那张纸条递给了李帆。
  李帆只是扫了一眼,眼皮子就跳了:“糟糕!这下子太子难做了!”
  他起身道,“户部储粮仓场司那边给了太子不少的孝敬,我们也在中间担了干系,这可是撇不开呀!”
  “高霂兄……”
  孙彬沉不住气,说道:“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根本不是孝敬的问题,我们早就牵涉其中了,那些大规模的粮食倒卖,都是我们……我们用殿下的名义,和杨涛商量着做的。”
  李帆:“!?”
  他倒吸了一口冷气,旋即勃然大怒:“你们怎么有这种狗胆?你们究竟倒卖了多少粮食?”
  “大约……大约……”孙彬支支吾吾了一阵,道:“大约六千多万石吧!”
  “六千多万石!?”
  李帆破口大骂道:“全天下一年的实物粮食税赋也才八千万石,你们就敢倒卖六千多万石?你们自己想要死就算了,还要拉着太子殿下一起死?”
  别看李帆平日里瘦瘦弱弱的,可发起火来非常的狰狞,把三个人吓了一跳。
  “我们也不是想着给殿下笼络更多的人吗?”朱哲战战兢兢的道,“这条线上户部、吏部、兵部、工部、京畿总督府、漕运、河道、地方……等等,囊括了上百个大臣,他们可都是一直支持殿下的!”
  “放屁!”
  李帆呵斥道:“殿下要你们做这么大的事情了吗?我们只要做到和大部分的人友善,并且施与一些恩惠就够了!
  殿下是天子,是储君,用得着花这么大力气去笼络自己的臣子?我看是你们想要自己疯狂敛财吧?!
  朱礼信,你比起当年你的大哥真是差远了!你们全是为了自己利益不顾一切的人!”
  三人同时色变。
  孙彬道:“殿下每一次赔给那些老百姓的钱,难道少了?几十万几十万两的给,不想办法搞钱,我们难道有金山银山啊?”
  沈明勤也沉声说道:“高霂兄,你可别冤枉我们啊!你也知道的,我手底下的那群江湖人士,都非常桀骜不驯,哪一个是好笼络的?不靠着大笔大笔的钱财,他们会给太子卖命?他们是最没有尊卑观念的!”
  李帆微微一顿。
  沈明勤手底下有一批秘密的人手,都是从江湖上搜集而来的奇人异士,囊括了许多特异的技能,更搜集了各种大量的情报。
  曾经太子就笑称这是小型的绣衣卫。
  而召集这批人的主意,却是李帆出的。
  一开始沈明勤等人并不同意,觉得这样有点太过麻烦,要是被绣衣卫查到了,岂不是很糟糕?
  况且太子也没有必要这么去拥有这部分力量啊。
  但李帆坚持,太子也默许,所以沈明勤就被调去统领他们,执行各种命令。
  这些江湖人士的花费,的确是很大的一部分开支,所以太子才不得不允许他们去做一些买卖。
  原本李帆以为他们就是打着太子的名义去捞取一些资源,做做信息差的生意,为太子的笼络人心赚取费用的同时,也最多自己中饱私囊一下。
  没想到这群人居然这么过分,一口气盗卖了六千多万石粮食!
  想到了这里,李帆冷冷地看着他们:“我要求的,和你们现在做的,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