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242章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242章

小说: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四川这个地界,只要是葛松道想要做的事,那么一定就会得到执行。
  不过他不免又提醒了两句:“大人,为了让他们照做,您要派大量的衙役、驻军,去灾民聚集区巡逻检查。一旦不照做的立刻惩罚,这样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严格按照要求做了,我们的目的才能达到。”
  “我知道了。”
  葛松道颌首答应了下来。
  柳铭淇道:“然后还是按照之前的老样子,无论是粮食还是蜂窝煤,这些东西都不要白给,让他们以工代赈。”
  “这个我晓得。”葛松道道,“一方面不让他们不劳而获,另一方面也是不要他们有多余的精力去做别的事情。”
  少年笑了。
  真不愧是葛杀神,对于防范有心人是很有一套。
  根本都不用别人说起,他就明白其中的奥妙。
  古代的赈灾从来都没有尽善尽美的,所以经常被人利用,也最容易出乱子。
  “殿下刚才说的这些内容,下官觉得可以写上一份,然后由下官帮忙呈递给朝廷。”葛松道又说,“如果这样的防疫措施能推广到全天下,减少大量的死亡,那殿下绝对是善莫大焉。”
  “好!”
  柳铭淇笑道:“其实不用葛大人说,我也准备给皇上写一份奏章的。有你帮忙递过去给阁老大臣们,自然更好。”
  柳铭淇对朝廷的影响力,连葛松道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人家可是堂堂正正的从二品大员,总督西南三省的封疆大吏,而且还是功勋昭著的能臣干将。
  这样的人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引得别人重视起来。
  ……


第358章 结果还更糟糕!
  帝京城,皇城。
  倾盆大雨不停的下着,连青石板上都积起了厚厚一滩水,来不及排出去。
  站在御书房的门前,景和帝满脸的愁容。
  站在他背后的赵寿一阵咒骂老天爷。
  你这是怎么了啊?
  皇上才过了几天安稳日子,又来?
  去年连续三次灾害,今年年初各地又有一次。
  满以为这就雨过天晴了,结果先是裕王世子预警长江水位异常,然后彻查时发现黄河水位一样的异常。
  这还不算。
  紧接着就是一阵铺天盖地的下暴雨,连续下了五天五夜都没有停!
  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赵寿想不通。
  景和帝更是想不通。
  身为一个皇帝,他是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但说到爱民如子、体恤民众的上面,他比父皇、皇爷爷等人做得都要好。
  为什么偏偏会遇到这么多的灾难呢?
  难道真的是上天觉得,我不是一个好皇帝?
  一想着这种连续的暴雨会对黄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景和帝都有些抑郁了。
  去年只是长江流域的一个段落——云梦泽出现了洪涝灾害,就折腾了好一阵子。
  按照铭淇的密奏所谈,今年如果黄河从陕西、山西开始泛滥,从京畿地区一直冲向山东,那可真是有得瞧了。
  陕西和山西好一点,去年至少没有受什么灾害。
  可山东真是倒霉。
  去年的蝗虫虫灾就起源于山东,山东西部遭遇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黄河的入海口也是在山东,到了最后一站,一定是波涛汹涌,天知道会有什么重大的损失!
  但是景和帝心中还有点安慰。
  第一个是京畿地区经过去年到现在一年左右的大肆修缮,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
  特别是各条河的河道修缮、清空淤泥、加固堤坝等等,更是在巫夜霜的带领下做得出类拔萃的好。
  黄河作为中华大地上的母亲河,当然是清理的重中之重,至少有五万人一年的时间都花费在这里了。
  景和帝可以毫不夸张的保证,现在的京畿地区黄河段,哪怕是再大一倍的灾害,也不可能对京畿地区造成任何伤害。
  第二个是今年京畿地区因为各种水利灌溉得力,预计会迎来一次巨大的丰收。
  如果京畿地区丰收了,那么就能救济一下山西和陕西。
  同时,预计最惨的山东,不幸中的万幸是,它下面就是江南区域,有了江南的就近支持,山东就算再苦也能熬下来。
  可是……
  黄河这边问题不太大,那长江呢?
  长江流域几乎经过了全大康的最精华省份。
  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
  看看!
  这些地方全是大康的产粮大省,都是富足的地方!
  一旦长江流域全面崩溃,不,哪怕只是一半,都会引来一连锁的反应。
  特别是这些省份,除了江苏以外,今年春节期间才刚刚遭受了一场暴风雪的灾害啊!
  才间隔了三四个月,又来一次重大的灾害,能经受得住吗?
  尤其是湖北、湖南……这都是多久的老伤号了?
  从去年到今年的几次灾害,哪一次没有他们?
  哪怕是江南遭遇这样的连续几次灾害,恐怕都得大伤元气吧?
  再经过这么一场巨大洪涝灾害的话,天知道湖南湖北得什么时候才能恢复过来!
  造孽啊!
  真是太造孽了!!
  景和帝想起了湖南湖北的接近两千万民众,就颇有些心疼。
  ……
  他正在这儿惆怅呢,身后的赵寿就小声的道:“陛下,几位相爷来了!”
  景和帝抬头一瞧,曹仪、南宫忌、马浩秋和钟昶四人,一起出现在了视线范围内。
  这么大的雨,他们几个还跑过来……
  景和帝心下顿时一沉。
  人都是这样。
  好的不灵坏的灵。
  四人到了御书房的屋檐下,自有宫女递上毛巾,帮他们擦拭脸上雨水。
  景和帝心头再是担心,此时也关切的道:“四位爱卿,先去里面坐下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再说。”
  “陛下……”
  钟昶只说了两个字,旁边的曹仪就轻咳一声:“也不急于这么一时半刻,进去再说吧!”
  几个人到了御书房里面,赵寿指挥着人端上了热茶,让他们喝了几口,急促的心情也算是舒缓了一些。
  景和帝坐在御书桌前,皱着眉道:“诸位爱卿,你们说这雨还要下几天啊?”
  “钦天监的人不是说了吗?最近两天的头顶乌云明显变薄了,雨势也有变弱的趋势。”马浩秋道:“微臣估摸着,再有两三天就顶天了。”
  “可这都下了五天了啊!”
  景和帝叹气道:“对了,寿昌和夜霜他们去查看黄河堤坝,结果怎么样?”
  “很好。”
  这一次回答得是曹仪,他坚定的道:“大小十五条河段,外加汴河、金水河、蔡河等等河流,堤坝都坚固无比,没有丝毫问题。”
  景和帝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略感欣慰的道:“这就好啊!”
  “之前不是有人说熊伯振和苗太升劳民伤财,耗费大量钱粮做一些无用功吗?”钟昶朗声道:“这得多亏了他们两个,不然今天咱们这京畿地区都得动荡,哪怕是帝京城,恐怕也有危险啊!”
  一旁的南宫忌微微蹙眉,显然觉得钟昶说得太夸张了一点。
  但如果他知道,未来的帝京城,恰好就是因为一次黄河改道,被彻底的掩埋在了地下,就不会觉得钟昶夸赞得过分了。
  景和帝点点头,“是啊!他们两个的确做得好……包括春节过后的御街修缮,我听说这么大的雨,御街上面仍旧是没有什么泥泞,还是比较容易通行的?”
  “对,这几天帝京城城里的各种物资运送,还多亏御街那宽敞踏实的街道呢。”南宫忌微笑着回应道。
  虽然是下着暴雨,整个京城却不可能陷于停滞。
  上百万人的吃喝拉撒,每天那么多个城门得进进出出多少车辆多少人?
  如果全部停了,京城要不了三天就得崩溃。
  如果没有现在崭新的御街,大家还是会艰难的干活儿。
  可有了崭新的御街,虽然是有暴雨连天,至少走在路上不用深陷泥潭,更不用担心马车走不了,还算能给人一点“我可以继续干活”的动力。
  景和帝沉吟道,“听说这里面铭淇又起了作用吧?”
  这次几个相爷都不晓得,大家的眼睛转向了赵寿。
  老太监低声回答道:“是裕王世子拿出了一个叫做‘三合土’的方子,然后巫小姐实验了一两个月,最后成功了,用在了御街的修缮上面,才使得御街这么牢靠的。”
  “哦!”
  景和帝眼睛一亮,“那么等到过后,可不可以用这种三合土修建更多更好的官道?甚至是把堤坝这些也全部重新修缮加固一番?”
  “可以是可以的……”曹仪斟酌着道,“不过陛下,现在还不是谈这个的时候。”
  “是啊!”
  景和帝脸色变了一下,然后深吸一口气,“说吧,我有心理准备了。”
  曹仪长话短说:“葛松道来了奏章,长江流域情况更加糟糕,四川也在连续下暴雨,成都有点顶不住不说,宜宾和重庆已经洪水泛滥了,很有可能这一次湖南湖北又要遭殃。
  这一点,和之前裕王世子的估计是一样的。可惜给我们的时间太短了,这么短短几天,不知道有没有作用。”
  景和帝忍不住苦笑。
  湖南
  湖北
  它们是犯太岁了吗?
  怎么什么坏事儿都有它们?
  其实朝廷也不算反应慢了。
  收到柳铭淇的密奏之后,景和帝马上就跟四位丞相商谈了起来。
  他们得知了唐古拉山和巴颜喀拉山的情况,立刻也同意景和帝用飞鸽传书的方式紧急告知长江和黄河的沿途各省份,让他们抓紧重视防止洪涝灾害的工作。
  因为此时京城也在下暴雨,如果用八百里加急的话,时效性根本比不上飞鸽传书。
  现在就是要争夺一刻一毫时间的时候。
  但即便是如此,大家也没有充足的把握,觉得能扭转乾坤。
  最多期望的是,越是下游的地方,洪峰来得越晚,他们就越能有时间准备,受灾情况能降到最低。
  景和帝还没来得及说话,钟昶就又道:“然后湖南湖北的飞鸽传书也到了……这两个省份也连日暴雨,持续了六天时间了。”
  马浩秋道:“山东、安徽、江西、江苏这四个省份也回了飞鸽传书,他们同样是连日暴雨,而且近期都没有停歇的样子。”
  景和帝脸色变得很难看。
  你说过多的雪水融化,引来洪峰也就算了。
  偏偏这个时候,这么多个省份同时天降暴雨,岂不是助纣为虐?
  显而易见的是洪峰得到极大的补充之后,很有可能冲垮数十上百个堤坝,淹没无数农田,使得无数老百姓无家可归,一无所有。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
  不仅仅是他脸色很难看,四位丞相也同样的郁闷。
  今年暴雪灾害之后,好不容易才松了一口气,这神儿还没有归位呢,就又来这么大一次灾难!
  论起灾难的波及程度来说,这恐怕是皇帝登基以来的最大了吧?!


第359章 光明正大的毒计
  景和帝很快便振作起来。
  身为帝国的皇帝,他就是所有人的主心骨。
  别人可以颓废和抱怨,他却不可能。
  因为如果连他都放弃了的话,帝国数千万受灾的民众该怎么办?
  他马上就问曹仪:“曹相,现在朝廷商讨的,到底哪几个省份最危险,最需要救援力量?”
  曹仪回答说:“四川有葛松道,我们完全可以放心。京畿地区也是安全的,陕西和山西两个地方因为在上游,地势比较高,也不用担心出太大问题。
  剩下的几个省份,应该是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为最重要的灾区。山东和江苏因为临近出海口,水系发达,受灾应该比它们四个省份要小一些。”
  南宫忌慢悠悠的补充道:“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湖北还是可以单独列出来的。诸位别忘了,在去年四月云梦泽水灾之后,他们持续了半年左右的堤坝修复和河道清理工作。
  云梦泽区域恰好是最危险的地方,这一次反倒是让他们有了准备,至少湖北的一半都保住了,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景和帝点点头,问他:“那你说我该高兴还是不高兴?”
  南宫忌想了想道:“苦中作乐吧!”
  你别说,这个回答挺有意思,让景和帝都摇头笑了起来。
  “好吧!”
  景和帝道:“那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至少准备好湖南、江西和安徽三个省份的赈灾事宜?”
  “臣下以为不仅仅是这样。”马浩秋道,“虽然曹相说的都对,但四川、山西、陕西、山东和江苏,朝廷总不能一点力都不出。还是要有所准备。”
  “那得多少钱?”
  皇帝都很头疼,“我们内库的银子根本不够用吧?”
  马浩秋淡淡的道:“内库的银子不够,可是如果加上陛下您手中的加恩令和度牒的钱,应该差不多了。”
  南宫忌脸皮子抽了一下,没有说话。
  在春节前后,皇帝先是高价卖了度牒,然后又让宗室们实行捐钱得到加恩令,使得自家孩子能升爵一等,保持住爵位。
  两笔生意做下来,景和帝一口气得到了两千多万两白银。
  虽然因为之前的暴雪赈灾用了几百万两,还有六部也分了一些去,但至少还剩下一千万两。
  景和帝倒是没有什么藏私的想法。
  不过他却有些疑惑:“这是要准备七八个省的用度,这点钱够用?”
  “够了!”
  马浩秋正色的道:“您这里出一千万两,然后户部再出一千万两,外加户部库房出一千万石粮食,各地库房再出五百万到一千万石不等,第一步也就够了。不信您问问南宫相?”
  景和帝立刻望向了南宫忌。
  南宫忌心头狂跳,但却很镇定的道:“户部出钱粮是不是太慢了?微臣觉得,应该让他们本地先做,然后等到条件合适了,再从户部调拨过去。”
  “不冲突。”
  马浩秋道:“至少是银子这方面,我们可以提前给付,这样各省便有充足的钱去买粮食……去年许多省份都获得了大丰收,麸糠绝对是够的。”
  景和帝转向了曹仪:“曹相以为呢?”
  曹仪笑道:“老臣以为两位相爷说的都有道理,一切按照皇上您的心意来决定吧!”
  钟昶眉头一皱。
  这个老家伙。
  居然到了现在还在打太极,想两方都不得罪吗?
  他钟昶可不是什么怕事的人,于是就拱手道:“启禀圣上,微臣以为马相的方法更加稳妥一些。不过这里面却还需要注意很多问题。”
  “什么问题?”
  钟昶深吸了一口气,道:“火龙肆虐。”
  他这么一说,南宫忌脸色一厉,旋即低头了下去。
  曹仪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马浩秋却是精神一振。
  至于皇帝嘛,他只有苦笑了。
  “臣以为,各地仓储粮食,或多或少都有问题,小的问题咱们就不追究了,但是……”钟昶提高了语气,“谁敢放火烧毁粮库,遮掩他们做的丑陋事情的话,朝廷绝对不能容忍,整个国家法规绝对无法容忍!”
  火龙肆虐这种东西,的确是很奇妙。
  平日里屁事没有,一旦要检查粮库里面的粮食时,火龙就会冒出来了。
  甭说是古代,现代不也有吗?
  这就说明了有些人的心有多么黑暗和险恶,有多么的难以填满欲望。
  大康朝立国八十余年,前后一共检查过八次的粮库,结果就出现了不下一百次的火龙肆虐。
  太祖的时候直接斩了两百多个官吏,后面的皇帝们对此也没有宽容,都是下了狠手,每一次都会杀掉一批官吏。
  可是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官吏出来,冒着生命危险来做坏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