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官。
顶多柳铭淇就是当一个皇帝身边的智囊罢了。
哪怕是日后的太子继位,他也同样的做法,不可能让柳铭淇在朝中有什么影响力的。
因此,只要守住了这么两条红线,皇帝怎么会忌讳宗室联合在一起做生意?
没有军权没有朝政影响力,担心什么?能做出点什么?
要是做生意你都不让别人做了,那不是和前前朝一样,当成猪来养?
这太令人发指了!
所以皇帝一点顾忌都没有。
他直接说道:“放心吧!这事儿我知道了,我也会跟丞相们打招呼的。你们放心大胆的做,只要不违背法令,怎么做生意都可以!”
“谢谢陛下!”
柳铭淇开心的鞠躬道。
成了!
有了皇帝的背书,我的利益同盟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建立起来了!
恐怕皇帝自己也不知道,当这个利益同盟裹挟了大部分的宗室的时候,它会是怎么样一股力量吧!
颠覆朝政肯定不可能,但自保却是绝对绰绰有余的。
没有人愿意去招惹这样难缠的刺猬!!
第328章 一开始总是很贵的
“哇哇哇……”
说是迟那时快,八姑尖叫着就扑到了柳铭淇的身上,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一旁呆着的柳铭璟瘪了瘪嘴,心想这丫头也太不讲究了,有这么夸张的吗?
殊不知,这也就是在古代。
如果换到了现代,八姑是一定“啵啵啵”三连击的。
这倒不是什么暧昧,而是纯粹一种感激。
你如果是一个被软禁了二十年的人,一旦有机会走出牢笼,那么你一定也会这么感激那个救你出去的恩人的。
别说是拥抱和三连击了,就是直接脱光了躺下来谢恩,都丝毫不足为奇。
说是软禁,实际上有些夸张了。
大康规定的宗室子弟不能离开京畿地区。
京畿地区的面积非常大,就是一个省份。
古代绝大部分人连自己所在的州府都没有走出去过,更别说一个省份了。
但宗室子弟不一样啊。
你限制了他们不能出京畿地区,那他们就觉得是呆在牢笼里面。
区别只在于牢笼比一般的要大许多罢了。
可还是牢笼。
本来其实他们也不大愿意出去那些穷山僻壤。
但是我出不出去是我自己的事儿,你不能限制我出去,这就不对。
这便是几乎所有宗室子弟的想法。
就连现在的这几位亲王,年轻时也这么的不满过。
现在轮到了他们的子女们。
八姑就是这样一个喜欢热闹和好玩的女孩子。
在京畿地区的山山水水,她都和一群宗室贵族闺蜜、阮小秋等人一起去过。
但她就是没有看过外面的世界。
如今她年龄差不多了,该成亲生子,生一个来继承睿王府的爵位了。
虽然不能说什么不满意,但终究心中是有些惆怅的。
成了亲,她就再也不能这么洒脱了,就像是一个小孩子忽然长大成人一般。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柳铭淇跑过来告诉她,皇帝已经同意她跟着柳铭淇一起,去四川逛逛玩玩,你说八姑会不会喜出望外?
抱过之后,八姑恋恋不舍的放开了柳铭淇,并且越看他越觉得这弟弟很好。
“铭淇,没说的。”八姑拍着他的肩膀,“八姐我有好几个闺房密友,都是长得挺漂亮的小姑娘,改天我介绍你们出来坐一坐,大家喝喝茶聊聊天,说不定你就把她们给泡上了呢?”
“泡女”这个词是新型词汇,同样是柳铭淇说出来的。
虽然有些低俗,但简单明了又接地气,所以很多人都学了开来。
少年还没有回话呢,柳铭璟在旁边就酸了“八姑,我也缺女人啊!你怎么不说介绍给我?”
“去去去!”
八姑瞪了他一眼,“你好意思?你怡王世子花丛小浪子的名号谁人不知?人家好姑娘会愿意选你?当然是我们铭淇最好啦~~”
好吧。
这就是区别待遇。
柳铭璟耸耸肩不去和她争吵。
不过其实他内心也是很高兴更高兴,简直是充满了灿烂的阳光。
铭淇不愧是好兄弟,有这个好事儿居然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
虽然四川没有江南好,但这可是难得的出去游玩的机会。
只不过人太多了,就显得有点累赘。
如若是自己三人,再加上十几个侍卫,人少目标小,那该多好?
凭借着自己的武力,还有大柱和樊山作为辅助,遇上一百个山贼都没有半点问题。
但柳铭璟也就是想象一下而已。
他知道皇帝的担心。
出去的三个宗室子弟,哪一个出事了,都是天大的罪过,皇帝是要背负责任的。
再加上铭淇之前就被刺杀了一次,皇帝非常的杯弓蛇影,自然不可能让他们一行二三十人就出门。
八姑此时仍旧在兴奋之中:“铭淇,我们什么时候走?”
柳铭淇道:“我这边还要准备一下子,后天我们出发,你们看可以吗?”
“我没有问题。”
“我也没有问题。”
柳铭璟和八姑先后回答道。
“那好,你们也把自己的侍卫和婢女准备一下。”柳铭淇道,“八姐,这一路有点远,你可得把婢女带够,这是皇上要求的,他是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跟着我们一群大男人,要注意一些。”
“嗯嗯嗯!”
八姑白了白眼睛,却还是顺从的点头。
不带婢女的话,别说是皇上,就是她老爹都不会同意的。
……
回到了家里,柳铭淇去了别院制作烤烟的院落。
这一次苏禄国运来的烟叶,质量都非常的好。
不但是烟叶宽大,而且还比较有水分光泽而不腐坏,虽然经过了好几个月的海上运输,居然还能保持这种状态,非常不错了。
但是这样的烟叶并不能直接用,还需要烤制。
柳铭淇特意叮嘱了罗烈,让他们运最原始的烟叶过来,柳铭淇要自己烤制。
实际上柳铭淇也不懂。
不过他有着现代的一些经验和理论知识,再怎么的也比那些土人们做得好吧?
柳铭淇见过现代的烤烟房,所以他讲解了一下为什么要挂起来烤制,以及烤制的时候,温度和时间的不同,就会带来口味的不同。
他只是动动嘴。
下面的一群被挑出来的工匠们,便只能是多重的实验。
经过了十来天的初步实验,第一批的烟叶被烤制出来,烟丝卷成了香烟,交给了已经等不及的朝廷大佬们。
现在他们抽的便是第一个试验品。
而第二个、第三个的试验品还在继续之中,接着会给他们送去。
柳铭淇专门安排了人,要询问他们抽几种烟的感觉,并且确定哪种烟最受欢迎,最后再集中力量生产那一种香烟。
这恐怕也是史上身份最高的一群实验者了吧!
柳铭淇找到了过来监督制作烤烟的池三,吩咐道:“三儿,你赶紧把这些交代下去,然后准备跟我一起走。”
池三点头道:“我这边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了,明后天第二种的烤烟就能做出来,然后给丞相他们送去。上次烤制的不多,他们已经在催促了呢。”
“别惯着他们,该让他们等着就等着,白抽还敢催促了?”柳铭淇不以为意的道。
他可以吐槽丞相们,池三可不行。
池三只是问,“殿下,这么多的烤烟制作出来,我们定价多少合适呀?”
罗烈运来了二十万斤的烟叶,经过烘烤之后蒸发水分,再有一些坏掉的清除出去等等,估算大致上能得到十二万斤的成品烟丝。
现代的一杆烟烟丝大概只有零点七五克,不过人家还有一节过滤嘴。
单是那点烟丝卷烟,显得就太短了。
现在没办法做过滤嘴,所以柳铭淇很豪爽的做了一克的香烟,长度和现代加了过滤嘴的差不多。
以前给皇帝、高敬他们的,是一包十支烟。
现在烟丝这么多,就干脆像是现代那样的做了一包二十支的那种,这也算一种强迫症,非要和自己熟悉的东西一样。
连同那种包装方式都差不多。
只不过表面的图案不是中华,也不是黄鹤楼,也不是熊猫,而是变成了熟悉的裕王府的标识。
烟丝的原材料成本很少,都是罗烈送来的,柳铭淇也就是出了船只海运费用,以及送到京师的一系列运费。
这些钱折算下来摊薄到每一杆烟里面,都还不到一文钱。
至于说烤制和卷烟制作的工序和用料什么的,同样算下来没花多少钱。
现在顶天了也就是一包烟一百文的成本。
这还是小批量的在实验。
如果等着十万包、一百万包的生产,那么制作成本又会大幅度的下降,一包顶多是三十文。
柳铭淇说道:“还是按照一两银子一包吧!”
“好!”
池三对此没有意外,自家殿下定价的风格就这样。
一两银子一包并不贵,毕竟有二十支呢。
之前他还以为柳铭淇会做去年那种十支一包的香烟。
现在数量都已经翻倍了,算得上非常厚道了嘛。
这事儿柳铭淇早就认真的考虑过。
香烟一开始并不打算给太多普通人推广。
你别看十二万斤烟丝很多,可以做三百万包香烟,但京城里的朝堂大员、六部官员、禁军将领等等,加起来不下万人。
哪怕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喜欢抽烟,每人哪怕每天就抽一包,也就是三个月的量。
三个月之后哪儿来新的?
苏禄国那边已经竭尽全力供给了,人家最早等到中秋过后才能再有供应的,运到京城又是年底了。
所以柳铭淇根本不用担心没人买。
一开始价格是这样的,嫌弃贵不买算了。
这就相当于是现代的独占卖方市场。
我只有名犬香烟,还挺贵的,但是别的香烟就没有了,你就说买不买吧?抽不抽吧?
况且喜欢抽烟的人,从一开始就能接受它的价格。
那些不能接受这个价格的人,就只有等到柳铭淇在四川的栽种成功,大批量收获之后,把香烟做出高中低的三档出来吧!
最好的烟叶最贵,那些边角料和杂料,凑在一起就是最低档的。
那时候一包五十文钱的香烟都能做出来。
这也会是柳铭淇对海外倾销的主力!
……
第329章 一下子成了带团阿姨
三人各自回家准备,本来以为这是自己的事儿,可没想到风声晚上就传出来了。
问题不是出在他们自己身上,而是出在睿王身上。
睿王也不是故意泄密。
他也想着女儿可能就这么一次出远门的机会,所以就赶紧的准备。
然而,在专门去订购一辆豪华的大马车的时候,管家跟马车行的老板聊天,不小心的说出了芷雨县主要到四川去的消息。
正巧旁边就有一个宗室子弟也来取自己订购的马车。
他听到后就说给了朋友听。
仔细的再一打听,便有人晓得了柳铭淇、柳铭璟和八姑三人要出京去四川游玩的事情。
好吧。
也不知道怎么说成是游玩。
反正大家都这么讲,那就大家都这么认为了。
这下子有不少的宗室子弟就不干了。
凭什么我们不能出京,他们就能出京去玩?
我们也要出去玩儿!
结果他们去宗人府闹腾的时候,全都被肃王给按了下来。
“这是皇上允许的,他们也不是什么游玩,你们这些家伙给我老实呆着!”
肃王爷发威了,自然绝大部分的人偃旗息鼓。
可也有聪明的人,直接找上了柳铭淇他们三个,死缠着就要一起去。
你不让我单独游玩,那行吧!
我就跟柳铭淇他们一起去,这样该可以了吧?
理论上来说,这还真的可以。
人家都三人成团了,没有理由加成四个人就不行了吧?
问题就在于柳铭淇他们三个肯不肯加人。
你要说柳铭璟和八姑也忒没有义气了。
他们本来就不关心这些,见到人来堵门,立刻就卖了柳铭淇。
“啊?你说这个呀,这是铭淇申请的,顺带着在皇上跟前说了我,我就可以去了。”
“还不是铭淇的照顾?他说我马上就要定亲了,却还没出去玩过,就特意的邀请我一同前去呢!”
看看!
这两个还是人吗?
他们一点火力都不肯承担,让裕王府里里外外挤满了人。
外面不能进去的人,都是关系不那么到位的。
那些比如说几位亲王、和裕王、裕王妃关系好的朋友的儿女们,都能进去指着柳铭淇搔扰。
“铭淇,你是知道我的,我一直很向往四川这种天府之国的山山水水,我希望能在那里去熏陶一下自己的情操。难得这次有机会,你就带着我一起去吧?”
说这话的是礼王世子柳铭观。
这位以爱好文学著称的亲王世子,是几位世子之中最喜欢到处跑的人。
只不过他是和文友们一起去游山玩水,在山水之间朗诵诗歌,唱古曲,显得悠闲自在。
但柳铭观也没有出过京畿地区。
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束缚。
他同样最想去的就是江南,因为那里物华天宝,有着江南烟雨小桥流水,有着数不清的文人墨客和历史风景。
对于礼王世子来说,如果大康定都是在江南,那他基本上一辈子都不用想着出京畿地区了,这已经足够。
江南去不了,四川这个地方也是同样的人杰地灵。
消息一传出来,柳铭观马上就心动了,难得的登了裕王府的大门请柳铭淇带他去。
别的人不好说。
但柳铭观来提了,少年是不可能拒绝他的。
上次柳铭淇因为西邱村的拐卖妇孺事件,大开杀戒,杀死杀伤了两百多人,直接就被苗炎给抓到了帝京府巡捕大牢里面。
当时一大堆的法家官员,力呈上奏,要求将柳铭淇处斩。
然后一群亲王当然就不干了,都纷纷用各种方法去声援柳铭淇。
而堂兄柳铭观平日里和柳铭淇并没有什么交情,但在这个时候,他还是直接站了出来,带着他的那一群文友们,四下里窜连给柳铭淇声援,闹得文人墨客们都知道,引起了不小的影响。
虽然柳铭淇自己晓得,自己一定会没事儿——有皇奶奶在呢,谁能杀了我?
可人家的这份情,柳铭淇必须领。
不领情不记恩的人,还像什么话?
所以柳铭淇只能点头应允。
“好的,我去跟皇上说吧!铭观你放心,应该没有问题。”
在他之后,肃王世子柳铭曦也登门了。
这位佛门的信徒,跟柳铭淇并没有多少交情,甚至于上次西邱村事件,他还说了几句柳铭淇杀人太多的话。
但人家的父亲是谁?
肃王啊!
柳铭淇不怕肃王的严厉和不留情,但柳铭淇却记得,当时在朝堂上面,为了给自己脱罪,肃王一个人硬怼十几个法家子弟和六科给事中们,一分一毫都没有退让过。
因此柳铭淇还是同意了。
“我去说,应该没问题。”
……
这么一连串的关说下来,第二天下午,柳铭淇就很是有些愧疚的递给了景和帝一张清单。
上面写了一共二十五个的名字,都是他,或者爹娘推脱不过的宗室子弟。
景和帝一看就乐了:“怎么?你们这是宗室子弟集体出去放风啊?这么多亲王世子、郡王世子的。”
“小臣不也是没有办法嘛。”柳铭淇无可奈何的道:“一个个的都推脱不了,我又能怎么办?”
皇帝难得看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