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崇拜的对象。
杨明也很崇拜柳铭淇,原因在于柳铭淇在发明创造上的巨大成就。
别的不提,杨明发家致富的肥皂,就是柳铭淇做出来的。
当时除了他杨明慧眼识珠之外,还有多少人知道肥皂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更别说之后还有花香精油、厕纸、白糖、大白兔奶糖等等产品了,个个都是能爆赚钱的东西。
杨明有点眼馋这些东西,想要提出经销,却根本没有得到允许,但是他也不气馁,觉得有了肥皂就已经保底足够了。
说起来,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柳铭淇。
在杨明看来,柳铭淇长得不算是多么英俊,顶多算是清秀,脸还有点圆,不过身材高大,一看就是经常打磨自己身体的人。
“殿下!”杨明进门就鞠躬问好,“一直承蒙您的关照,让小民能做肥皂这个买卖,小民感激不尽!今后小民也一定以您马首是瞻,竭尽全力为您做事情的!”
他是害怕柳铭淇说点什么不好的东西,所以先行把态度表明,姿态放低点。
柳铭淇闻言一笑,“先坐吧!”
“是!”
杨明在柳铭淇旁边坐下了。
然后少年才说,“杨老板最近做肥皂,可有什么心得?”
杨明想了想,坦言道:“肥皂运送到边市的时候,五两银子一块不算太贵,可到了草原的城池里面,那些大官贵族争相抢购,让这些草原商人把价格标高到了十几两银子一块,小民觉得太高了,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肥皂的市场。”
“哦?那你觉得怎么样的肥皂市场才是好的呢?”
“小民以为,应该是帝京府这边的买卖才是最恰当的。”杨明道:“一两银子一块,价格对平民百姓有点贵,可是稍微富裕一点的还是能买得起,从而增加了使用人群,就会使得肥皂的生意越来越长久。那些太贵了的肥皂,依靠的人群太少,恐怕不容易持久。”
“既然你这么想,为什么没有去到西北草原,自己来进行兜售?”柳铭淇问道。
“小民当初也是这么琢磨的,可是第一次因为没有什么经验,而且是倾尽了所有的现款才买了三千块去卖,想着快点回本,又怕中途出现意外,所以直接在边市上卖掉了。”
说到了这儿,杨明一阵叹息,“然而现在想起来,我应该胆子再大一点,直接进入草原的!”
柳铭淇道:“为什么?”
杨明回答说:“因为有了第一次,那些草原上的商人们就尝到了甜头。从此之后他们绝对不会允许我去草原上卖,破坏他们的市场和利润。
一旦我再这么做了,那就真的有可能发生意外。茫茫草原延绵千里,出点什么意外实在是太容易了,您说我有这胆子去搏命吗?”
当然没有。
放在大草原上,虽然洗劫杀害商人的事情很少,毕竟他们也不敢把商人全部得罪,西羌、回鹘,还有许多大部落,都严厉禁止这样的事情发生,被抓到直接就是剥皮抽筋。
可因为私人仇怨杀掉人的,简直是不要太多。
别说是他了。
就在自己的境内,还有两千羽林卫守护着呢,前太子铭浩都被马贼偷袭死于非命。
这夸不夸张?
离不离谱?
但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
柳铭淇也懂这些。
没有实力的小商人,在哪里做生意都是困难的。
只有不断累积了资源人脉和财富,才能慢慢的做大,然后生意就越来越顺了。
杨明不是一个类似于乔家老板这样具有开拓精神的商人,但他终归是这个天下,胆子比较大,心思也比较活的商人。
所以如果给他十年八年的,京城里的大商人,肯定有他这么一号。
可惜他没有这个时间和机会了。
柳铭淇沉吟了一下,道:“今天我叫你过来,是因为有个事情要提前知会你一下。”
提前知会?
杨明的眼皮子跳了跳,恭敬的道:“殿下您说。”
“我们很快就要整合整个儿的买卖网络了。”柳铭淇道:“就像是蜘蛛网那样,每一个地方有固定的经销商,他们负责把东西卖给这个区域的小经销商,从而形成由上至下的统筹管理。”
“如果这个经销商管西北的经销,是不是裕王府所有的商品他都能拿到?”杨明眼睛亮了起来。
“对!就是这样。”柳铭淇颌首道:“不管是现在的肥皂、花香精油、白糖和蜂窝煤等等,还是之后我们新推出的东西,都会通过这些经销商去卖。”
“那小民能成为一个区域的经销商吗?”
杨明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柳铭淇,差点连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原来裕王世子叫我来,是有这个意向?
那岂不是我成为了其中的被考察份子,所以他才跟我说的?
然而,在他的满心期待之下,柳铭淇摇摇头:“这些经销商都有人选了,你不行。”
“啊?”
杨明的心一下子就跌落到了谷底。
他几乎是不能承受这样的打击,瞬间整个人都差点瘫了。
“为什么?”杨明握紧了拳头,双目都红了:“殿下!我为什么不行啊?我做得这么好!不,我不要大的区域,只要一个小的区域就好,我只要能去西北的嘉峪关外面交易就可以……像是之前一样,可以吗?”
他现在慌了,连“小民”都不自称了。
但是那股子迫切和激动,仍旧是非常的强烈。
柳铭淇还是摇头,“这一次能够成为区域经销商的,无论是省份,还是大型的府城,都是宗室人员,你们外人不能参与。”
杨明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那不是县城级别的就可以吗?我可以的!小点无所谓!”
柳铭淇说道:“那也不是我去直接插手的,你如果有意思,到时候等到你要去的地方经销商人选确定下来了,就可以去直接找他。”
杨明直接就很失望。
如果没有了柳铭淇去插手,他又有什么优势和别人竞争?人家又为什么会答应把好地盘给他?
这些都需要额外付出很多的钱财和精力,还不一定能成功。
小商人真是太苦了!
看着他精气神都几乎被抽走的样子,柳铭淇心头微微一笑。
不把你打击得受到重创,我怎么好谈后面的事情呢?
轻咳了一声,柳铭淇道:“杨老板,我觉得你与其去找一个不怎么靠谱的希望,不如换一条路走。”
“换一条路?哪有那么容易?我刚刚付出了心血,结果就……呃!?”
杨明忽然间精神一振,再次望着柳铭淇:“殿下,您的意思是……”
“你是聪明人,所以我也不说废话了。”柳铭淇道:“我们府中现在急缺人手,你又是能干的人,不如加入裕王府如何?未来你获得的好处,一定比你现在大多了。”
“啊!?”
杨明目瞪口呆。
他想不到柳铭淇给自己指的路居然是这个?!
加入裕王府,成为裕王府的人?
他马上心思开始活动起来。
这个方案明显的是有利有弊。
首先说坏处。
那就是加入了裕王府之后,自己便没有了自由做生意的权利,需要听从裕王府的安排,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事。
另一方面,自己的收入虽然稳定,可却也不能像以前做生意那么的多,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得到十万两银子的酬劳。
当然好处也很多。
有了裕王府这层皮,自己出去做事肯定方便,不会受到什么欺负。
然后每个月也是旱涝保收,并且听说裕王府的一群主管、总管们领的年底分红特别多。
有裕王世子招揽,自己进去之后,肯定不可能是做小兵,至少要给一个主管的。
以后升到了上面,待遇还会更好。
不仅仅如此,进入了裕王府,自己的子孙后代也就有了保障,不会有吃不起饭的困境。
但是他们也同样生生世世捆绑在了裕王府里面,不能有自己的快活生活。
一想到这个,本来已经有些心动的杨明,还是又倾向于了另一边。
自己辛辛苦苦的挣钱,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快乐的享受吗?
成为他人的奴仆,怎么算是享受?
他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抬头起来时,已经有了决断。
“殿下,承蒙您的厚爱,但我还是想要自己来拼搏,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打下一片前程来。”杨明面带愧疚的道:“所以恐怕我要辜负您的好意了。”
柳铭淇微微有些意外,却也觉得情理之中。
终究还是抵不过对自由的向往啊。
杨明怎么也算是能挣了十来万银子以上的商人了,又长期在外面跑着,心早就野了。
这样的人,并不会愿意来裕王府干活儿。
就跟那些跑生意做了上千万买卖的,你让他去一家公司,哪怕是五百强的公司,一年收入一百万,他都觉得不打自由。
更别说那些有想法的人,对于卖身为奴的事情还是很抵触的。
特别是他们子子孙孙都要依附在裕王府的情况下,完全都不能自己做事儿。
这么一年时间以来,愿意加入裕王府的,都是一些走投无路的灾民,或者是听从皇帝指派而来的那些羽林卫军士们。
这些渴望平凡安稳生活的人,才是未来裕王府培育自己中坚力量的源泉。
“好吧!”
思绪过处,柳铭淇点点头,“你是我们第一款肥皂商品的第一个经销商,因为这个缘分,所以咱们也好聚好散……你这儿出去,就拿着我写给你的条子,去仓库买一万块肥皂吧!”
“啊,这……这太感谢您了!”杨明有点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高兴。
一万块的肥皂,运到了西北的边市,起码都能赚三万多两银子呢!
这都要取消经销资格了,还能白白让自己捡这么多钱,裕王世子果然如同传闻中那么的厚道!
……
第326章 关于定价的一系列问题
“儿子,你说白糖的建议零售价到什么地步合适?”裕王妃问道,“这段时间的产量比较多,但出了京城之后,价格就上涨了。
到了京畿地区之外,一包一斤重的白糖能卖三两银子以上。而到了江南,你大舅他们卖五两银子一包,都是供不应求,一下子就被抢光了。”
裕王妃把儿子找来,商谈一下即将定价的事情。
她心中早已有了盘算,想要说服柳铭淇。
柳铭淇问道:“娘你的意思是,定价在一两银子一包的白糖建议零售价,还是低了吧?”
裕王妃点头道:“对,我知道咱们的成本低,即便是从浙江、广东和福建运来的甘蔗,加在一起,总成本也不过每斤白糖二钱银子。
但是这个价码定得太低了,让中间环节的经销商都没有什么赚头的话,他们会乐意帮我们卖货,然后乐意和我们捆绑吗?
别忘了,我们赚钱靠的是大批量的数量出货,而他们的利润,尤其是小经销商的利润,都是靠一包一包堆积起来的!”
“啧啧!”
柳铭淇讶然的看着老妈,“娘,你现在越来越有商号总掌柜的风范了啊,分析得这么仔细清楚。”
“那当然!”
裕王妃微微一笑,“所以我的建议是,咱们降价到八钱银子出货,而建议零售价是三两银子一包。这么一来,就能保证经销商们都有钱赚,然后就能为我们巩固销售渠道,扎扎实实的把产品推销出去。”
瞧着裕王妃满口都是现代化的词汇,柳铭淇颇有成就感。
没错。
这些都是跟着柳铭淇学的。
裕王妃用习惯了之后,觉得简单明了,还能很好的表达意思,所以果断的推广了开去。
不仅仅她在说,府里的人也都习惯了这些新兴词汇。
柳铭淇颌首回答道:“这样的价格我倒是没有意见。可比如贵州、广西、锦州这样的偏远地方,也才卖三两银子一包的话,恐怕他们赚不了多少钱啊。”
裕王妃道:“这些地方山高水远,我们也管不着,只要他们能卖出去就好。反正这些地方都不是我们的主要市场,不用太在意。”
这倒是说得很对。
现在的广西、贵州和锦州等等偏远地方,人都不是很多,这边的市场,加起来都比不上金陵府、杭州府这些超级大府。
所以不能面面俱到的地方,就不要管,你也没办法管。
柳铭淇又说了一个后世经常发生的情况:“同样的情况,如果这边的经销商卖得贵,那么别的经销商会不会拿着自己的产品去他那边卖,争取多赚钱呢?”
后世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俗称就是串货。
即便是后来有了防伪码严厉打压,也还是挡不住经销商们赚钱的心。
裕王妃道:“我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你有吗?”
瞧瞧!
关键时候还得靠你儿子。
柳铭淇心中得意,面上却是一本正经:“我觉得啊,就让他们去竞争。如果有了别的地方的便宜货过来,那么别人就都买别人的货了,他的价格自然熬不住,然后就降价了。”
“万一降价还是挡不住呢?”
“这怎么可能?大家的成本都差不多的,你运送过来不用花运费人工啊?按照建议零售价来卖,哪儿的利润都差不多。”
“嗯……这也是。”裕王妃说道:“那我们该不该惩罚这些人呢?”
“该!”
柳铭淇道:“凡是发现了这样的行为,无论是任意涨价的,还是串货卖到别人的区域的,都给予警告,而且减少给他们的供应量,让他们少赚钱。”
裕王妃道,“他们不会闹吗?”
柳铭淇摇头,“闹归闹,但我们要保持公平公正,事先跟他们说好,谁违背就受罚。这样大家才会对我们服气,愿意以裕王府马首是瞻,不至于拿着我们的好处,最后还不愿意听话。”
“好,白糖就这么办吧!”
裕王妃在纸上写下了这些注意条款后,又开始和儿子讨论起了第二个问题。
“肥皂的价格也需要这么来定吗?”她问道。
“我觉得肥皂这种物资更加偏向于生活所用,所以价格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柳铭淇道:“我们出货价可以直接下降到三钱银子一块,建议零售价变成二两银子一块。”
“你这傻孩子,这不明摆着说我们的成本更低吗?”裕王妃点了点儿子的脑袋:“先把出货价放到五钱银子吧,建议零售价还是二两银子,肥皂需求量很多,他们还是有挣的。等到下一步产量再次翻倍后,我们再第二次降价。”
“也行。”
柳铭淇表示了同意。
肥皂的制造成本更加便宜,才二十文一块。
即便是出货价下降到了五钱银子,都还是二十五倍的利润。
也就是肥皂的产量不足以铺遍全天下,不然这才是最赚钱的生意。
接下来裕王妃又说起了第三种:“厕纸降价多少合适?”
“够了!”
柳铭淇赶紧打住:“娘,先就这两样降价吧,厕纸不能降。”
裕王妃很是奇怪的道:“咦,我说你这孩子怎么如此奇怪?让我降价让利于民的是你,现在又不让我降价了?”
少年解释道:“厕纸的生产是需要大量的木材的,木材的生长不易,还是悠着点的好。”
前几天他才在琢磨着要环保,结果要是因为大量生产厕纸而导致民众们砍伐很多树木,那岂不是又在做无用功?
就目前来说,京畿地区的木材商人们,已经往伏牛山、太行山这些地方开始了砍伐。
短期肯定没事,甚至一二十年都没什么问题。
但问题在于三五十年之后怎么办?
如果扩大规模,木材商人能十年之内把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