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更不会觉得裕王妃抛头露面是对他的羞辱。
有些男人是这样。
自己挣不了钱,又不想要妻子去挣钱。
生怕妻子超过了自己,或者翅膀硬了就给自己戴绿帽子,或者直接跑了。
自尊心越强的无能人,最喜欢这样。
裕王不但没有去指责裕王妃,还积极的给她做好了后勤工作,时不时的就听她聊起哪些哪些不如意,哪些哪些不够好。
众所周知。
倾诉是夫妻关系的重要维系工具。
一旦夫妻两人有了事情,却瞒在心里不愿意说,那么他们就已经有了裂缝了。
迟早有一天这个裂缝会化成深渊,直接埋葬婚姻。
哪怕是在古代,离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却也可以养成假面夫妻,一辈子都形同陌生人。
裕王妃性格强势,裕王稍微弱一点,而且还懂得关心人,这样的婚姻关系,便是最好的互补了。
所以柳铭淇也晓得,老爹老娘一直非常的恩爱。
于是看到这一幕,他丝毫不惊奇。
不会问“为什么专门有婢女精油按摩,老爹你这种业余选手却要给老妈按摩”的话。
“爹,娘!”
少年走上前去,打了个招呼:“我听说娘你最近身子有点不舒服?这是怎么了?”
裕王妃闭着眼睛回答:“我没有不舒服,身体好得很呢!”
裕王在旁边笑着说:“你娘也就是有点辛苦和焦虑罢了。”
“焦虑?”
柳铭淇讶然道:“我们现在这么好的家庭环境了,娘你还焦虑什么?”
“就是因为太好了呀,所以我不大适应,而且心里有点慌。”
说到这儿,裕王妃睁开了眼睛,看了四周,发现最近的侍女都在十几米开外,附近就只有自己这一家三口。
她叹了一口气,忧郁的道:“我儿你知道我们家里现在到底有多少钱了吗?”
“不知道。”
柳铭淇的回答很干脆。
裕王妃给气笑了,瞪了他一眼,又瞪了自己男人一眼,“看吧!这就是你的儿子!一模一样!老娘我为了这个家累得死去活来的,敢情你们什么都不知道,都不关心呀?”
裕王讪讪的笑了笑,不敢搭话。
柳铭淇现在是有点明白了,他试探性的问道:“娘,你是不是觉得钱多了让人心慌,生怕这是在做梦,梦醒来就又回到老样子了?”
裕王妃点点头,“有点这个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随着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大,越来越富裕,几年的时间就能成为全天下最富有的人了,说不定十几年之后,皇上都没有我们钱多,那时候又该怎么办?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呀?”
“我跟你说了不会的。”裕王耐心的安抚道:“皇兄是一个厚道人,太子的品性也很好……”
“呵呵,太子的性格可跟皇上不一样。”裕王妃马上打断了他,“太子一口气在两湖区域杀了一百多人呢,这能和皇上比?皇上最多就把他们流放了!”
“娘,这个你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柳铭淇忍不住反驳道:“在那样灾民遍地的情况下,一两千万人就像是一个火山一样,一旦处理不好就要爆发。
两湖地区不但是我们大康的粮仓之一,更是链接着四面八方,东面儿是江长安徽,南面是贵州,西面是四川,北面是京畿地区,是所谓的九省通衢之处,地势非常重要。
万一那边有什么的乱起来,距离京畿地区最近也就是两三天的路程,又该怎么办?所以太子狠下心,杀了那群贪官污吏,不就是很好吗?
您看看那些人,居然穷凶极恶的去抢灾民手里的那么一点点粮食,哪个不该死?要是换成了是我,我杀得更厉害!”
裕王妃点点头,又摇摇头:“我知道这个道理,其实也是对的。但你也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处理反应出来的一个事实便是,太子远没有当今皇上那么的宽厚。
皇上可以容得下我们富可敌国,太子继位后呢?宗室太有权了不是好事儿,宗室太有钱了也不是好事儿啊,你说对不对?”
“哪里可能!”
裕王对此有不同的意见:“之前的八十年时间,宗室里面不是没有出过富裕人家。就拿现在的诚郡王来说吧,都说他的家里起码有七八百万两银子,可这么多年,受了那么多次灾害,也没有见皇上打他的秋风呀!
既然太祖不要宗室参与朝政,那么皇上和朝廷就要给予别的方面的优待,这是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惯性的规矩,即便是皇上也不可能打破,因为这就会有巨大的反面效应,很有可能引发不可预见的灾难。
所以朝廷大臣们也一定会反对皇上这么做。我们大康的朝廷和前朝不一样,皇上从来不掌握绝对的权力,丞相们甚至能封还皇上的命令,而圣旨更是没有丞相们的同意都不能颁布。
在这种限制之下,朝廷大臣们就不是皇上的应声筒,他们也有自己的权力需要维护。毕竟如果今天不反对皇上针对宗室乱来,明天皇上就能针对他们乱来,剥夺他们的权力,你说他们能忍?”
裕王妃和柳铭淇同时听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所谓的老实人?
真是再聪明不过了啊!
这些朝廷最顶层的权力纠葛关系,在他这里分析出来,完全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虽然柳铭淇通过后世的历史经验,知道大康朝就是这样的制约权衡关系,但身为局中人的裕王,居然也能察觉到这些,那就真的很不得了了。
见到妻子和儿子的样子,裕王苦笑着道:“我今天说这个,一方面是让夫人你宽心,另一方面也是让铭淇宽心。放心好了,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就算撞死在太庙,也会给我们家讨回公道的。”
柳铭淇倒吸了一口冷气。
老爹你这是要逆天啊!
堂堂帝国亲王撞死在太庙,这是多么严重恐怖的事情?
哪怕是皇帝恐怕都会受到万夫所指,并且从此失去人心,再也没办法服众了。
还是那个道理。
你连帝国亲王,自己的至亲都能逼死,还有什么事情是你不能做出来的?
在这个文人治国的天下,忠和孝都是一样的重要,一个逼死亲王、称得上对祖宗不孝的皇帝,还有什么资格坐在那里执掌天下?
裕王妃却是听得慌了,赶紧拉住裕王的手:“胡说八道!怎么可能有那一天?再说了,就算有那个时候,难道还能少了我们的俸禄?以前我们一家人就足够吃喝了,以后也肯定是这样!钱财乃是身外物,根本不用在意。”
裕王妃只是喜欢挣钱的感觉,还有想要为子孙后代多存点钱。
但绝对不是爱钱如命的那种人。
相比起自己的男人和儿子,钱连屁都不算!
“就是。”
柳铭淇笑着道,“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家人都在一起,然后吃饱喝足,没病没痛,有点闲钱就很好了。我们最差也是这样的条件,哪里用得着想太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根本不值得爹你去这么做。”
听着妻子和儿子的安慰,裕王心中一片温暖。
他点点头:“放心吧,我也是想要让你们安心,大概率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裕王没有说自己会放弃,这是因为一旦真的发生了,他一定会据理力争,不可能让自己儿子和妻子的苦心努力就这么白白的损失的。
这不是说什么亲王,而是一个一家之主的男人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裕王妃没有听出来,柳铭淇却是听出了他话中含义。
少年笑着道,“你看看,我们在这里谈论着,就好像真的未来太子要抄家裕王府一样!这都是没影的事情嘛,不过是娘因为赚钱太多,所以心里上下有点失衡,患得患失罢了!”
裕王妃白了儿子一样,忍不住道:“你们两个猜一猜,我们家现在有多少钱?”
裕王顺着她的意思,猜道:“应该有两三百万两银子了吧?不然你不会这么的焦虑。”
柳铭淇却是更加懂一些,毕竟他是那个定价的人。
他猜道:“大概有五百万两银子?”
裕王妃蔑视的看了这对父子一眼,“没出息!我们家产才这么少吗?我是这么容易被吓倒的吗?告诉你们,我们的家产已经突破一千万两白银了!”
“啊!?”
裕王和柳铭淇同时惊呼了起来。
……
第323章 赚钱太多也害怕
看到他们两父子瞠目结舌的样子,裕王妃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看吧!你们比我好得到哪里去?”裕王妃讽刺道,“刚才还说我呢,现在你们呢?自己是什么样子?心里慌不慌?”
老妈果然是有毒舌的能耐啊。
柳铭淇苦笑了一声,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的裕王就惊呼了起来:“夫人,这,这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的?”
“不就是你儿子的白糖和蜂窝煤生意爆赚了吗?”裕王妃道:“这两个月的时间,每个月收入都是超过了三百万两银子,再加上以前的累计,当然就超过一千万两银子了。”
裕王吞了吞口水,忍不住道:“蜂窝煤一个才两文钱的定价!我们难道不是亏损,或者是堪堪保本的?”
“呵呵!”
裕王妃道:“你儿子做生意控制成本很厉害,用超大规模的生产和出货来摊薄成本,别看一个蜂窝煤我们一文钱都赚不到,可每天五千万个蜂窝煤的出产,我们的纯利润就达到了两万五千两!每一天都是这么多!”
“嘶……”
裕王倒吸了一口冷气。
实在是太吓人了!
大家都以为儿子这个蜂窝煤根本不赚钱,一个半斤重的蜂窝煤,才两文钱,天底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况且两个蜂窝煤工坊现在一共雇佣了五六万人,每个人每天一百文的工钱,外加三顿饭,干得好了还有奖励。
大家都认为,所有的工钱都是从那两文钱的收益里面扣出来的。
按照这种计算,根本就没办法盈利,完全是赔本赚吆喝。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大家都纷纷膜拜我的儿子,以为我儿子是一个真心照顾老百姓的圣人。
结果没想到,蜂窝煤居然有那么多赚头!
“其实本来赚得没有那么多的了,因为有三万帝京城内外的工人每天要接送到四十公里外的第一工坊工作,这笔的运输费还是比较可观的。”柳铭淇补充道,“但皇上不是看咱们做生意实在太亏了吗?我跟他说还有赚,他都不信,硬逼着内务府把煤炭的价格打到几乎相当于白送,所以我们又挣得多了。”
“唉!”
裕王叹着气,望向妻子道:“你的担心是对的,这些钱,真是多得有点烫手啊!”
“你才知道啊?”裕王妃有些傲然的道:“我能忍这么久,是不是已经很厉害了?”
“非常厉害!”
“娘你是天下第一!”
两父子连忙拍着马屁。
裕王妃满意的点点头,“正好大家都在,正好说起来了,你们也说说,以后我们该怎么办?这样下去的话,恐怕迟早都会出问题。”
“是该好好的琢磨一下策略了。”裕王也是附和了起来,“虽然铭淇自己的圣人光环很能挺住,可问题在于这个没办法庇佑后代啊!到了那个时候,一旦铭淇也不在了,他们能守得住家业财产?”
他这一次也不再固执了。
裕王明白,这笔钱实在是太烫人了。
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就累计下来了上千万两银子。
随着以后生意越来越大,每年都会入账至少上千万两银子,十年就是一亿两!
这是什么概念?
只要你没有背着宗室的这身皮,任何一个皇帝和官员,都无法无视你的存在。
他们时时刻刻都提防着你,想要把你的资产减少,收纳到户部库房里面。
那些盐商不就是这样的吗?
每一个朝代,有事情第一个被开刀的不是他们吗?
盐商的生活犹如烈火浇油,虽然旺盛,却难得有善终的。
连盐商们都如此了,一个比所以盐商们加起来还要富裕的人,该会是怎样的下场?
宗室的皮恐怕都不怎么管用啊!
那样就算是丞相、六部尚书们,也会琢磨着打秋风之类的。
诺大个朝廷,就算把金山银山搬给他们,也不会够用。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现在就开始商量好了怎么应对,总比以后忽然遇到时再想办法要好得多。
柳铭淇点点头。
你不说古代的沈万三是什么样的下场,更严重的汉代初期的那些富豪们,只要你成为豪强,马上就会把你迁移到关中去,离开你的老巢,自然就没有了根基,从而慢慢的衰弱了。
这也是为什么汉初发展得那么顺利的原因。
现代不也一样吗?
马粑粑和小马哥,还有国民粑粑,这些人不就是因为站在了风口浪尖,所以每一件事情都会被人抓出来放大观察吗?
一旦有了什么事情,立刻板子就会落到他们的身上。
为富而不仁。
这是我们这个华夏族群铭刻在基因里面的信念。
以前柳铭淇是没有机会成为上层社会的人,所以并不关心这个。
现在落在了他身上,他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
那么需要怎么才能规避这种弊端呢?
其实也不难。
永远的和一群有实力的人站在一起,成为一个难以撼动的利益集团,那么就不会被毁灭。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文人士子。
只要是通过读圣贤书出身的,那么都算得上是一个群体。
哪一个朝代把这个群体给全部灭了?
就连刘邦、朱重八这样最讨厌读书人的人,不都也最后妥协,不得不用他们来治理国家吗?
朱重八玩得更离谱。
有段时间刑部里面五成以上的官员全都是上堂之前脱掉枷锁,审案完毕后自己又给自己套上枷锁——犯人审犯人,你听说过吗?
当然了。
柳铭淇不能归类到文人士子里面去,虽然他是圣人,可没有真正经过好几代的稳固,这种护身符在最危急的时候并不能保住家产。
想要真正成为万人之师,还需要有更多的表现。
一篇《劝学》可以奠定他的比格,可以保证他不会受到重大的压迫。
但是就如刚才裕王所说,他的后代呢?
这种加持效果就很弱了,恐怕面对如狼似虎的朝廷,是一点抵抗力都没有。
柳铭淇明白,那些温室里的小花,没遇到事情还能作威作福,过着快乐日子。
一旦遭遇了凶猛的变故和压迫,他们马上就会畏缩恐惧,根本没有任何拼命的心思。
所以为了子孙们着想,柳铭淇通过一系列的古今中外的现实经验,想出了这么一个“和强者们站在一起”的办法来。
“我觉得吧,既然已经到了发展规模很大的地步了,那么我们就应该在船上捆绑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来做生意,一起赚钱。”柳铭淇道,“以后动我们就是动他们,这样当然就会引发极大的反弹。”
“你准备捆绑哪些人?”裕王妃问道。
“几位亲王伯父们肯定是要捆绑的,另外宗室里面做生意很能干的人,也可以联合起来。”柳铭淇道:“甚至于发展到了一定地步之后,我们可以宣布大家都拿出一部分份额来,交给宗人府,由宗人府去发给那些生活窘迫的宗室们。”
裕王皱眉道:“你这是要把宗室一网打尽?”
“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就不用了,顶多在他们快饿死的时候,给一口饭吃就行。”柳铭淇正色的回答道:“我们只需要团结最优秀的那群人,只要这么几十户、上百户的宗室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