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人们顶多在数量上有所隐瞒,但如果被查出来的话,至少都是十倍的罚金,大康朝商业氛围浓厚,但是这也是非常大的一笔税款,从上到下都很重视。
所以许多不是大买卖的商人,一般也很少偷税漏税,顶多就是少许看不出来的而已。
裕王老实、裕王妃又不屑作假,所以裕王府的每一项买卖,都如实的缴纳了税赋。
虽然亲王是五十税一,可架不住他们卖的商品价格高啊。
花香精油一个月就要卖五十万两银子,五十税一也有一万两税赋。
肥皂别看单价低,七月份便卖了六十万块、刚刚过去的十月足足卖了八十万块,税赋又是一万六千两白银。
单是这两样便有两万六千两税赋,一年下来就有三十一万两千两。
甚至为百官修建马桶系统这事儿,裕王府也是缴纳了上万两的税赋。
“本官其实更看好的是你们的白糖。”苗炎道:“只要原材料足够,一个月卖出上百万两都不足为奇。所以在这方面有什么要本官帮忙的,你可以直接说,只要不违反法令,本官肯定出力。”
不知道苗大人你当代言人行不行?
少年心中腹诽了一句。
但想起苗炎板着脸,拿起白糖打广告的样子,他又觉得好笑。
像是这样的代言人,肯定得被轰下去吧?
思虑过处,柳铭淇顺着杆子往上爬,“您说起这个,我倒是想起来了,白糖工坊需要进一步的扩张,这买土地的事情,还得麻烦您多费心。”
苗炎点点头,“没问题,本官会吩咐下去,你们谈不好就我来。”
“还有我们的生意安全、工人安全,这可也得防着别人。”
“白糖工坊不是在东城外的巡捕衙门旁边吗?我会让他们严加保护的,哨卡可以四面八方都设下,确保不成问题。”苗炎干脆的给出了方案。
顿了顿,他又道:“你们还要扩招工人对吧?这一次干活儿的人之中,有不少都是勤劳肯干的,府里都有记录,本官可以推荐给你们。”
“那就谢谢苗大人了!”
柳铭淇表示自己很满意。
并且觉得后世的官员就该跟苗炎学学,怎么在保证本方权益不受损失的情况下,积极的帮助投资商。
不要老是靠着贱卖东西来吸引人,这往往跟舔狗一样,舔来舔去,最后绝对没有好下场。
只要苗炎维持自己的人设,他说的话就能算数,同时也会让人相信他。
而这种稳定有效的支持,恰好就是商人需要的。
……
注:宋朝御街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南宋临安的御街,长度是十里,之前就有大大据此提出帝京城的御街太长,三十里不现实,或许用的就是这个数据。
但北宋汴梁的御街足有二十里(皇城南北长1300米、内城南北长2900米、外城南北长5800米),本书设定比帝京城汴梁大一些,故而加到三十里。
另外,御街宽500步也不足为奇,北宋御街本身宽便是380米,可见汴梁是多么雄伟繁华的都城!
第212章 三合土
看苗炎的样子,估计最迟在十二月就要开始做准备,最迟春天便会开始夯土修路。
柳铭淇回去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开始写关于自己想要实验的内容。
不是水泥,而是三合土。
水泥需要超高温来将原材料烧成粉末,如今的炉火还达不到。
况且水泥一出来就是大杀器,靠着它修路,帝国的道路不但可以四通八达,而且还经久耐用,减少大量的运输损耗。
无论对于作战,还是平乱,还是对于发展各地贸易,都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
这是直接可以颠覆古代历史的。
所以柳铭淇现在还不敢拿出来,免得朝廷诸公再次猜疑他。
直说了吧。
苗炎很有可能就是太子继位之后的副相之一,这样重点培养的重臣,一定会为太子扫平障碍的。
柳铭淇单做生意还好,不断的发明惊世骇俗的东西,让民众们崇拜和传诵,苗炎不把他钉死才怪!
做什么事情都要被苗炎这样的人盯着,你说柳铭淇会不会毛骨悚然?
因此,低调是有必要的。
身为穿越者,不必事事都出风头,快乐的过小日子就好。
三合土这种东西,就比较适合柳铭淇在御街道路重建上面提出意见。
其实秦直道和大康朝的官道,用的都是混合土,不一定是三合土,但效果不比三合土差。
好一点的三合土能用三五百年,但秦直道却用了接近两千年,堪称奇迹。
官道的用土方法、各种配料、人工工序要求等等,都是记录在案的。
柳铭淇现在就是要用自己知道的三合土,去和大康朝的混合土方法来混合,看看能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合土顾名思义便是用三种材料组成的土,效果最好的是石灰、粘土和细沙。
如果讲究一点,那就在里面加一定的糯米汁,或者是红糖。
古代福建的土楼修建得坚固无比,千年不毁。
许多人传说他们在建造的时候,不但用了三合土,还配上了红糖、蛋清和糯米饭,所以才有这样的效果。
并且客家还有“一碗猪肉换一碗三合土”的谚语。
可这应该是一种误传。
福建本来就多山,粮食从来都不够吃,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福建人出海到南洋,背井离乡的去挣扎生活了。
连吃都吃不饱,还能大量的用蛋清、糯米饭这样的宝贵资源来修建土楼?
要知道,整个福建可不是一座两座土楼,单是永定就有两万多座土楼,总共得消耗多少蛋清、糯米饭?
倒是红糖还有点可能,毕竟福建可是有名的甘蔗种植地,出产了大量的甘蔗。
便宜的甘蔗熬成红糖来增加三合土的粘稠度,这是比较可行又能说得通的。
再用另一个例子来说。
朱重八有钱吧?有人吧?
可他还是借了沈万三的钱,才能用糯米和桐油来增加金陵城墙的牢固程度,才能让城墙数百年屹立不倒。
但明朝像是这样的城墙,也就只有一座城而已,连朱棣迁都燕京之后,都没有再修了。
原因就是因为这样修建城墙的耗费太大,连皇帝都觉得承担不起。
不说土楼了。
虽然这种说法有误,可是蛋清、糯米和红糖三种材料配上三合土,一定是能极大的增加坚固程度的。
再加上明城墙所用的桐油,柳铭淇可以调配的材料就更多了。
但怎样配比才是最佳,却又是一个学问。
这里面牵扯到成千上万种配比方式,不好好的钻研一番不行。
可是柳铭淇也有办法偷懒,他最近不是有一个新的徒弟吗?
写好了大概方案,把巫夜霜叫过来,让她充当“柳氏门徒第二工具人”,完全的合情合理嘛!
……
连续奋战了两天,柳铭淇总算把三合土的原理和三种辅料功能原理,全都写在了小本子上面,交给了赶过来的巫夜霜。
巫夜霜本来是等着柳铭淇教给她怎么制造破除鬼门关的宝贝,结果没想到最先拿到的是这个——《史上最强三合土》。
看了一阵子,巫夜霜面无表情的抬起了头:“敢情这还是一个实验题材,根本没有实物?你是准备让我去做配比的?”
即便是在古代,一个东西用各种配比来调试,那也是再正常不过。
比如畅销已知世界的大康瓷器,便是因为千变万化的各种色彩和质地,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疯狂追捧。
连杜立峰家那么贫穷的宿雾国,国王都拥有三套完整的大康朝高档瓷器,用来当作镇国之宝,就更别说最疯狂的海外东瀛小国,大家比富的道具就是瓷器。
据说每年超过两成的瓷器,都是销往了那里,也为大康大大的丰富了商税成果。
柳铭淇笑着道:“霜姐你缺乏一些物理方面的常识,所以先拿着三合土先练练手,然后再做就可以了。
我不是之前跟你说了,至少要两三年你才能学得会么?这就是过程之一了。”
“那……好吧!”
解决鬼门关是巫夜霜的一个宿愿,特别是她明明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情况下,更是不会放弃。
既然柳铭淇这么说,那她就开始学着做,如若最后不行,她就打爆这个臭小子的狗头。
见到巫夜霜如此的干脆,柳铭淇也微微颌首。
他之前跟巫夜霜说,要教她做苦味酸炸弹,并不是开玩笑。
做物理和化学,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有定力。
没有定力怎么可能专心几十年的去研究?
哪怕智力不够,只是工具人,也会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人。
强大的工具人对于一个发明家是至关重要的。
当年特斯拉要有爱迪生那样一大堆的工具人,他会被坑得那么惨?
巫夜霜便是这样的人,做事不但有条理,而且肯吃苦,有定力,最适合柳铭淇传授物理和化学知识。
至于说两三年教她苦味酸炸药,要看怎么个说法。
如若只是按图索骥,只是教她怎么做,两三个月的就能全部明了其中过程。
但如若是要从头开始学习物理化学知识,真正弄明白原理的话,没有三五年还真不行。
既然巫夜霜知道三合土的用途,柳铭淇也就问了她问题:“霜姐,你说苗炎这一次能做成吗?”
“不知道。”
巫夜霜摇头,“如果是别的人,多半是没有这个毅力和能力的,但是换成了苗大人,或许能成也说不定。”
这就是苗炎几十年来展示的人设的力量。
如果没有他一向刚强认真、绝对不会敷衍了事的行事风格,他做什么事情别人都会先有一个怀疑的态度。
毕竟要重新彻底的修缮长达三十里、宽五百步的御街道路,绝对不是说说就行的。
不过苗炎说出来,那大家就晓得,他一定会去认真做。
哪怕是不成功,也绝对不会是他主观的原因。
况且苗炎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酷吏,他还是一个能吏。
一个简单的法家官员,是不可能治理得好一个城市的,他们通常都是做大理寺、刑部的具体一项事务。
苗炎能在帝京府这个帝国第一大城镇做了这么多年,而且深得民心,很有可能成为近二十年来第一个成为相爷的人,那人家被誉为“法家第一重臣”,也不是吹嘘的。
“依照苗大人的性格,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就要开始做了。”柳铭淇说道:“霜姐你只用负责怎么调配实验,所有的器材用具都是我这边提供,我会派助手去你那边,或者你自己找个地方当实验室也行,所有用度你找助手就行。”
巫夜霜哑然失笑,“我就跟方磊一样的,拥有无限金钱使用权了?”
方磊搞热气球的事情,大家都听说过,还知道这究竟有多么的花钱。
柳铭淇毫不犹豫的点头:“对,只要你有需求,什么都可以。”
“好。”
巫夜霜满意的拍了拍柳铭淇的肩膀,“你还不错,舍得花钱来做这些没用的东西。”
如若是巫夜霜一个人来弄,可能三五个月都不一定有什么成果。
但你要让她带着一批人,没有资金和材料限制的去做,同时几十组开始试验,那速度一定会加快无数倍。
所以在这个方面,有钱就是好,不吝啬花钱更是好。
“有没有用处,那得看怎么想。”柳铭淇道,“万一哪一天它就派上用场了呢?”
巫夜霜笑了笑,显然以为柳铭淇在说笑。
热气球是一个无聊的玩意儿。
三合土还勉强有点实用性,但你做出一种能修路的三合土,又有什么用处?
难道你还能用这些修建一座堡垒,然后你住进去呀?
宗室子弟要敢这么做,铁定会被御史弹劾。
她觉得柳铭淇是一个有着天马行空想象的少年,在有钱的基础上,喜欢发明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从而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天才才能。
殊不知,柳铭淇说的是有了三合土的基础,那么下一步做水泥也就容易多了。
水泥和三合土的区别,可不是很大呢。
对了,为了水泥,小爷我是不是要改造一下炼钢炉呢?
第213章 心碎了
太子回来了。
在奉命监督两湖地区赈灾粮食发放、各种工程进度三个月之后,在十一月的中旬回到了帝京城。
武英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副相钟昶,文渊阁大学士、内务大臣张翔,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王飞腾三人,率领一群官员,在帝京外城的南薰门,迎接了太子的归来。
钟昶还当众宣读了皇帝的圣旨:
“上曰:太子铭宇,天赋温文,行迹英奇,符采昭融,于两湖奉行救灾事宜,寄千万民众之疾苦为自身,数月辛劳,兢兢业业,夙兴夜寐。
虽小有瑕疵,但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朕以为古之圣者,不经磨砺无以为天下事,不遇挫折无以笃信义。凡成人圣者,无不承凡人之不能受之重。
望太子旦夕不懈,无畏险阻,爱民如昔。无愧祖宗之谟烈昭垂,付托至重,则为天下臣民之福,亦为太子之福矣!此诏!”
太子听闻圣旨之后,痛哭流涕,拜于城门之外。
此后几天,京城的众位民间丞相们,在茶馆酒楼纷纷讨论的便是这事儿。
“还能怎么说?皇上在为太子开解呗!”
“其实太子也压力大啊,因为前太子遇难的缘故,他二十七岁才第一次出京做事,能不表现得积极一点吗?结果没想到一出场就办了错事儿!”
“是啊,葛池葛大人死得多冤啊,太子斩杀了这样的好官,能心里不愧疚吗?现在皇上亲自当众宽容,为他打气,太子当然感激涕零啰。”
“不过太子还是不用担心的,寿王年龄太小了,根本不可能替代他的位置,我朝也没有这个先例。”
“可是他还要让群臣信服,让老百姓们敬服吧?就是这个急躁,让他出了事情!”
“不管怎么说,皇上都替他背书了,他之后在两湖区域又干得很好,听说灾民们都很喜欢他,都舍不得太子走呢!”
“贪官污吏都斩杀了一百多人,这个太子杀戮之心很强啊,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你在担心什么?朝廷的丞相、尚书们是吃素的?苗炎苗大人是吃素的?”
“对哈!有苗大人在,我们担心什么?肯定不会出乱子的!”
大家讨论得不亦乐乎,身处议论中的太子,却显得心情很好。
调整了一番状态,去和皇帝、群臣们交流之后,今天太子便在葬花楼宴请客人。
客人叫做柳铭淇。
柳铭淇抵达葬花楼的时候,侍女引他去的居然不是二楼,而是三楼!
三楼!?
三楼不是我家小姐姐的闺房吗?
当时少年心中就暗叫不好。
等到他更上一层楼,看到的不是最滴血的一幕,却也看到在一个很温馨的小厅里面,太子盘膝而坐,身边坐着的便是盛装的仇香。
两人虽然没有依偎在一起,可是那种亲密的态度,眼神的交流,都告诉少年,小姐姐有狗了!!
“咔嚓!”
“崩崩崩……”
柳铭淇觉得自己的心先碎了一地,然后又被狠狠的踩扁了。
尼玛!
原来传说是真的!
原来仇香一直没有青睐的人,就是因为她其实青睐的是太子!
陈老湿果然是无处不在啊!
都是阻碍小爷我和小姐姐好事儿的罪魁祸首!!
少年心中一阵吐槽,当他走过来正对两人时,脸上也却只能露出了诧异之色。
“铭淇常见殿下!仇香姑娘好!”柳铭淇对着两人抱拳鞠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