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110章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第110章

小说: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是排戏忙,戏外也有很大的干扰。
  凡是裕王府书坊卖出去《梁祝》,书籍扉页的都有一张书签,上面写着在十月初一的晚上,京城最有名气的十大戏楼之一的过仙楼便会初次上演《梁祝》。
  所以这几天的时间里,人们对于过仙楼的坐席票,也是热切的追捧。
  凡是自认有点手段的人,都直接找到过仙楼的主人想要拿票。
  可过仙楼自己都没有票,全部的票都被萧素琴给掌握着,他们只不过是签署了连续十场的演出协议而已,属于萧素琴包场的性质。
  这样的合作方式以前就有,另一种就是戏楼直接聘请这些戏团来演,给他们固定的报酬,然后戏楼盈亏自负。
  通常有本事有名角儿的就是自己包场子演出,或者和戏楼合作,拿到主动权。
  那些差一点的,反过来就要依靠戏楼的名气来吃饭,自然最大的好处就得是戏楼得到了。
  戏楼票价也是有讲究。
  便宜一点的,一张椅子一杯茶,远远的坐着听一场,价格也不过两三钱银子。
  贵一点便是自己包下一桌靠近戏台的贵宾席,用现代化来说就是VIP包厢性质,再加上水果干果茶水等等,十两都不在话下。
  如果是戏曲九仙的戏,贵宾席一桌五十两也不稀奇,位置最好的一桌,一百两的天价也有过。
  萧素琴也没有藏着掖着,早早的便把票给拿了出来,有钱便能买到。
  《梁祝》的第一场现在看起来也是疯狂的受追捧,最便宜最偏远的位置都是五两银子一位,最贵的前面十桌开价一百两,都仍旧是一票难求。
  过仙楼笼统才能坐三百多人,哪里够那些官宦小姐、贵夫人、有钱票友们抢的?
  于是弄得萧素琴只能带着戏班子躲到了别的地方进行最后排练,生怕被他们找到,堵着门要票,影响她排戏。
  ……
  等到她走了,柳铭淇想起刚才的情形,不觉摇头一笑。
  关于本来柳铭淇只是想着一个话本连女主角的写真都没有,实在是不够好。
  再加上素老板本来就长得很漂亮,虽然不如仇香小姐姐那样的倾国倾城,但绝对也是万众挑一。
  如此佳人的画像,放在最后一页,让看到悲剧爱情故事的人们,见到祝英台的美丽动人,自然心中难免思绪万千,从而对故事有着更深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还没等到《梁祝》戏剧开始上台表演,人们心中便已经有了祝英台的模样儿印象,别的什么人都不正宗,天然的就不会让他们有代入之情。
  这便是另一种形式的防伪。
  为了雕刻素老板的相貌木板,柳铭淇自己在萧素琴和钱英排戏的时候,自己坐在下面就开始画素描。
  他不是美工类别的学生,不过从小观察力强,而且也因为物理需要画大量图稿的缘故,也学习过素描,画她的头像并没有什么难的。
  大康朝和另一个时空的古代一样,没有发展出油画和素描的方向,而是发展成以抽象、山水、神拟为主,自然就不写实。
  于是世间第一张写生画便出现了。
  当萧素琴拿到样本,看到最后一页自己的宜嗔宜喜的头像时,本来就因为看书涌现的万千心绪,一下子都化作了对柳铭淇的深情,甩都甩不开。
  她以为这是柳铭淇借这本书,这张图,来表达对自己的爱意。
  这才有了素老板胆敢去苗炎的地盘状告苗炎的举动。
  实际上,少年想得并没有那么多,他只是在做一个商业的策划宣传而已。
  而《梁祝》正版之所以卖得如此好,最后一页素老板的精细画像,也有一部分的因素——别的仿冒伪劣书籍,根本就没有那么认真的去刻画,粗劣的拿着书页纸来摹印,只能是让画像模糊不清,失去了美感。
  不过阴错阳差的误会也好,至少让这一对小儿女的心思都公开了,不像是以前那样爱在心头难开。
  说起来柳铭淇也是一个嘴炮王子,刚来到这个时代时,信誓旦旦的想要开后宫,要娶十个八个的天仙老婆,但都快大半年时间了,却一直都没有动作。
  哪怕是遇到了酷似吖吖的仇香小姐姐,柳铭淇都没有想过用各种手段追她。
  由此想来,柳铭淇上辈子成为资深单身狗,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
  ……
  资深单身狗脑海里只是晃了一下萧素琴的事情,转眼便抛在了脑后。
  他固执的认为,自己应该到了十八岁才娶老婆,在此之前耗费了阳气,对未来的幸福生活不利。
  况且如今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首要的是搞定鬼门关,然后家里的各种生意也还没有走上正轨。
  要忙活完了这些,才有空想别的东西。
  柳铭淇转而就骑着马儿,出了皇城,到达了位于绣衣卫衙门旁边的裕王府工坊。
  池三此时正在忙碌,听说柳铭淇来了,赶紧迎了出来。
  “你知道我们家的《梁祝》话本用的纸张,是谁做的吗?”柳铭淇边走边问。
  “是造纸工坊里面一个年轻人,叫做汤二虎,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池三道,“他做出这种纸,给我看了后,我觉得还行,就开始用来印刷了……那几天殿下您不是官司缠身嘛,我就暂时没跟您说,后来事情一忙,又忘记了。”
  “这可不应该。”柳铭淇批评道,“任何的发明创造都不是小事儿,如果因为你的疏忽,我损失了一个发明的天才,那就是我们裕王府的损失。”
  “是,我错了。”池三赶紧低下了头。
  “知道错就好,这个月扣一千两银子吧!”柳铭淇道。
  池三睁大了眼睛:“天哪,殿下,一千两?您不如杀了我!”
  “杀了也好。”柳铭淇点点头,“本来我准备过两年就让你和小萱成亲的,现在看来,她可以找更好的良人了。”
  小萱也是府里的丫鬟,和池三一起长大,称得上青梅竹马,也是池三很喜欢的女孩子。
  听到这话,池三忍不住了,赶紧求饶:“我错了我错了,殿下您说什么都算数。”
  说是这么说,但他脸上还是露出了肉疼之色。
  一千两银子啊,要是回去跟爹娘说起,肯定被打死!
  幸好自己每个月都存了私房钱,稍微把缺的一部分补上,倒是不会引起怀疑。
  柳铭淇可不管这家伙的肉疼。
  身为和田荣同一级别的工坊主管,池三这个月应该能拿到三千两银子,扣除一千两对他影响不大,也就是让他长个记性罢了。
  少年挥手道:“现在去把汤二虎给叫来吧。”
  “是!”
  池三点点头,不一会儿便带回来一个比他还要瘦小的少年。
  柳铭淇愣了愣,望向池三:“他是咱们家的?”
  池三给了肯定的回答,“他父亲是跟着二管家做事的,母亲在府中做打扫,都是自己人。”
  想来也是。
  现在虽然各个工坊的人手都很紧张,甚至于不少侍卫和家中的中年妇人都塞进来了,可却还是一个外人都没有招。
  不仅仅是裕王一家三口,大家都担心如果招了外人,把这些秘密泄露出去,别人都大规模仿制了,裕王府的好日子便转眼消失了。
  尝到了大坨分金的日子,谁都不想再过以前的那种小康生活。
  “二虎,你多大了?”柳铭淇忍不住问道,“过了十四了吗?”
  汤二虎挠挠头,“殿下,我今年十三。”
  “十三岁怎么跑这儿来了?”少年有点不满意,这不是在雇佣童工吗?
  “府上缺人手,而且我来这里也就是帮着打点杂,并不会干粗重的活儿。”汤二虎很聪明,还会转移话题,“殿下,您是来问我做的印刷纸的事情吧?”
  “对。”
  柳铭淇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说说看,怎么做到的?”
  汤二虎道:“我知道几种木浆是按照一定比例配的,就琢磨着,既然混合纸浆能配出柔软的,那么肯定就能配出坚硬的。
  所以我空闲下来的时候,便自己拿着那些纸浆开始配比,这么做了上百次的实验之后,便得到了这种印刷纸。
  正巧孙四叔不是要做雕版印刷吗?我想看看自己的纸合不合格,所以就拿过去让他试用一下,结果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俗话说,实验出真知。
  物理和化学不像是数学,数学坐在桌子前,拿着笔和纸就能开始计算。
  搞物理和化学,都是要靠动手,才能做出成品来。
  汤二虎善于观察,又有实验的条件,这么大胆的实践之下,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成果。
  有想法,还能动手,更能坚持到成果出来,这便是很了不起的。
  柳铭淇沉吟着道:“你实验了这么多,只做出这么一种新的纸张来?”
  汤二虎不好意思的回答,“这一种最成功,其余的几种都有点不如人意,好像没有多大用处。”
  “不不不,从来没有白做的东西。”柳铭淇却是来了兴趣,“你把那几种纸张拿过来我瞧瞧!”
  ……


第169章 新的纸张
  转眼之间,汤二虎便把自己做好的几种纸都捧了过来。
  摆在桌面上时,单凭肉眼便能看出其中的不同。
  有黄褐色、有淡黄色、有月白色、有白色……
  柳铭淇拿起了笔,在每张纸上都写了一个字。
  结果差别一下子就出来了。
  有的纸张吸墨很快,散墨也快,显然不适合书写。
  反过来说,根本不怎么吸墨的纸也出现了。
  也有的纸张在写上字之后,墨的颜色反而是更深,可偏偏这种纸又很厚,用来做书写也是有些累赘。
  见到柳铭淇的实验好像都没有效果,汤二虎挠着头道:“殿下,这几种纸我做出来,自己都觉得不大满意,怕是让您失望了。”
  少年哈哈一笑,“有什么好失望的?发明创造哪有一次就成功的?有些人做了千百次都没有成功呢。你这一次做出了上好的印刷纸,那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
  顿了顿,他对池三道:“三儿,汤二虎有功,这个月奖赏一千两银子,全府通报夸奖!”
  “是。”
  池三点着头,转而对惊喜得瞪大了眼睛的汤二虎道:“二虎,你可真厉害啊!这下子汤叔汤婶也是扬眉吐气了呢!”
  一个月能拿到一千两银子,在如今的裕王府已经是小主管一级的,就造纸工坊的主管,一个月也才一千两银子。
  汤二虎因为年龄小,过来只是打打杂,所以一个月拿的是最低的两百两银子。
  比起普通的王府来说,肯定要好,但谁会嫌钱多呢?
  在大康朝,能不能挣到钱,可绝对是评价一个人的硬指标。
  然而惊喜还不仅仅于此。
  柳铭淇又道:“给汤二虎拨几个人,每个月研发资金不限,让他多制造出各种可以用的纸张来。”
  “是。”
  池三再次答复,心中就有点羡慕了。
  二虎明显就是要起飞的节奏呀。
  关键人家才十三岁,就这么发展下去,那还得了?
  府中总管的位置,肯定有他的一个。
  少年跟着叮嘱道:“嗯,要老实听话的,告诉他们,不能因为二虎的年龄小就轻视他,不然就回府去干杂活儿,不要再来工坊了。”
  “我知道了。”池三郑重的颌首。
  一旁的汤二虎,直接被这接二连三的喜讯冲昏了头脑,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还是池三推了他一把,他才醒悟过来,赶紧的叩拜了下去:“小仆谢谢殿下的厚爱,我一定好好努力,为咱们裕王府贡献更多的力量,让裕王府越来越好!”
  “好!”
  柳铭淇满意的道,“认真的干,做出的成绩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也更加的光宗耀祖,成为裕王府最优秀的人之一!”
  在这个古代就是好啊,这些王府里的奴仆都和主人是一条心,根本没有想过什么反主自立,或者直接把主人给坑了。
  有着朝廷制度,有着儒家和法家的规矩,几乎是没有人敢,哪怕是乡下地主家里的奴仆,也极少有加害主人的事件发生。
  王府好,就是他们好,这一点早就刻入了所有奴仆们的心里。
  “现在用来写字画画的纸,在我看来,都有不少的缺点,你去给我造出一款纸来。”柳铭淇道:“这种纸要比较容易吸墨,质地要绵韧,纸张色泽要光洁,最重要的是要不蛀不腐、墨韵万变,你按照这种要求去做吧!”
  “是。”
  汤二虎答应着,可嘴里却提出了要求:“殿下,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要申请去咱们京城周边的山脉去,多寻找一些树皮和木材,以及别的材料,看看怎么来混合制作。”
  “当然可以。”柳铭淇回想着未来的那些工艺和原料,追加道:“材料不要局限于原有的东西,我觉得诸如稻杆、稻草这样的东西,也可以加入到其中试一试。”
  “哦,我去试一试!”汤二虎来了兴趣,连连的点头。
  十三岁的他,来到了工坊之后,看着工坊里的各种产品,对于柳铭淇这样的天才是无比的崇拜。
  自己的偶像这么说话,他自然就会去认真考虑,而不先怀疑一番。
  少年也不会告诉汤二虎,如果这种纸发明出来了,那么他就会和自己一样,被写入“纸张行业”的青史。
  甚至于汤二虎的比格还会更高。
  因为柳铭淇让他去做的这种纸
  在后世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
  宣纸
  这个几乎代表着中国古代书画巅峰的用纸,以及在现代还是最重要的书画用纸的宝贝,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的符号。
  它比起之前的麻纸、皮纸、毛边纸、锦纸,优点多出太多。
  唯一的缺点,那便是不能作为写小篆小字,不能用于印刷书籍。
  因为宣纸的吸墨和散墨能力太强,适合作为挥洒作品所用,而不是工工整整的写字。
  只要宣纸一被做出来,可想而知的是会在书画界掀起多大的浪潮。
  不但裕王府会赚得盆满钵满,更会被千秋传诵。
  如此的好事儿,本来柳铭淇准备以后空闲下来,自己再慢慢的尝试。
  现在有了汤二虎可以全身心的投入,那他也不会嫉妒贤能。
  作为现代人,当然明白什么叫做“人力有竭”,一个人是做不了所有的事情的。
  做一个优秀的裕王府CEO,柳铭淇要学会人尽其用,才能将这个家业做得越来越大。
  当然了,宣纸的出产地在宣城,跟茅台酒在茅台、瓷器在景德镇差不多,都有特定的地理位置,才能做出这种纸张来。
  柳铭淇不一定要做成另一个时代的宣纸,这样太复杂也太折腾,不适合现在的环境。
  可他也充满了信心,说不定汤二虎便会给自己一个惊喜呢!
  ……
  裕王府的工坊现在面积是越扩越大了。
  之前是买了一百亩的地,拆除了几十上百家人,现在又陆陆续续拆除了三十多家,把面积扩充到一百五十亩左右。
  没办法。
  马上要开工的白糖工坊,便划了一大片地去,考虑到未来新产业的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展,多买一点地来存着是最好的。
  大家也愿意把房子卖给裕王府,他们价格给得高,而且还能让他们远离绣衣卫衙门,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儿。
  从工坊里面出来,柳铭淇都能看到不远处正热火朝天赶工着的厂房。
  随着裕王府工坊越做越大,这么一两百人在这边的吃喝拉撒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所以连带着有不少做生意的小贩,也摆摊到了工坊门口。
  一开始他们还胆战心惊的,生怕恶名在外的绣衣卫来驱赶他们,可绣衣卫军士在巡逻的时候,只是看了他们一眼,便转身离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