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遗梦-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这次大洗牌,整个日本的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但改易、安堵、减封、加封这些措施,并不足以实现秀保的计划,真正的重头戏,似乎还在后面。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四三三章 第三势力(上)
一眼望去,大幅加封的多是丰臣秀吉时期的旧臣,且以尾张派居多,但实际上,部分之前不甚起眼的大名也因为各自的战功分得一杯羹。
锅岛直茂,留守北方城有功,特加封藤津一郡四万三千石,知行升至肥前(佐贺)四十万石,步入四十万石大名的行列;
细川忠兴,原有丹后领地二十八万石,因桧原的战功,以及家臣在杵筑城的死守,秀保特加封十一万石,转封至丰前小仓,成为继加藤清正、锅岛直茂后,九州第三大势力;
小西行长,桧原合战中劝降了上杉景胜,理应加封,秀保决定将其占有的肥后中部四郡加封给加藤清正,作为补偿,将更为肥沃的萨摩北部四郡交给小西行长,如此一来,他便由原来掌握肥后半国二十万石,成为了地跨肥后、萨摩,拥有知行二十八万石的大名,成为九州岛上第四大势力。
说完了九州,再说说东国地区。
织田秀信,在秀保抵达美浓之前,他的领地北囊飞驒,东抵信浓饭田城,西临近江坂田郡,南抵尾张,是该地区最大的势力。按照约定,秀保为其加封了西美浓五家的领地,但因为擅自进攻飞驒等地,原本应允的岩村城被秀保纳入了藏入地,并由河尻秀长担任城代。如此一来,他的知行从十二万三千石增加到了二十八万石,比之前他擅自打下的四十一万石知行要少上十三万石,确实让这位织田氏的当主惆怅不已。
织田秀雄,本是织田信雄的嫡子,本是越前五万石的小大名,丹羽长重起事时,他跟随前田利政出兵镇压,最终攻破丹羽长正守备的胜山城,成为压垮丹羽氏的最后一根稻草,迫使丹羽长重投降。出于制衡织田秀信的考虑,秀保将其加封转封到了美浓本巢城,知行八万石。这座城池地理上如同嵌入织田秀信的领地的钉子,位置十分重要,在织田秀信与织田秀雄不和的背景下,这样的安排可谓巧妙。
真田昌幸,表里比兴的信州狐狸,此番他和真田信繁可谓是战功赫赫、光芒四射,秀保按照之前的约定,将他的知行从三万八千石,提升到了十二万七千石,获得了信浓小县、佐久、更级、植科四郡及上野西吾妻郡的加封。如此一来,他北边是堀秀治,东面是减封到上野半国的佐竹义宣,西面是被外放的七手组组头速水守久,成为秀保掌控甲信、上野地区的一个重要据点。
有马丰氏,本是远江九万石的大名,但是因为“骏远三国人一揆”时站在秀保一边,促成了对大森氏等亲德川豪族的剿灭,且在出兵会津时对东海道安抚有加,避免了骚动的出现。且出于监视石田三成和结城秀康的需要,秀保将其加封转封到了上总的久留里城,成为拥有十八万石知行的强势大名。消息一经公布,有马丰氏不禁感恩戴德,后来事情的发展也证明,秀保的这番安排确实是必要的。
九鬼嘉隆,作为早已臣服于秀保,并担任水军大将的大名,嘉隆和守隆父子在秀保麾下作战勇猛,朝鲜、北陆战场均立有战功,因而获得了伊势东度会郡五万石的加封,正是步入十万石大名的行列。
除此之外,近畿作为丰臣氏的根据地,大部分大名都获得了加封,但这些大名大多是小大名,加封规模也不过一两万乃至几千石,且多是转封到畿外,便不再一一赘述。秀保这么做,一是厘清近畿犬牙交错的局势,为今后布政施政铺平道路;二是强化对近畿的控制,避免丰臣氏的中枢地区再生枝节;三是加强对大坂的监控,确保秀赖和淀姬的一举一动都能被自己知晓,不能让片桐且元这类家伙再挑拨生事。
上述大名虽然同是加封,且规模较之前的大大名十分逊色,但加封的比率确实十分高的,特别是东国的大名,加封的知行少则是原来知行的一倍,多则三倍有余,这很明显包涵了秀保对他们的器重和拉拢。秀保明白,给一个五十万石的大名加封五万带来的效果,远不如给一个两万石大名加封四万石来的深远,秀保将这些小大名提拔起来,也是制衡传统强势大名的手段之一。
当然,要说最主要的手段,当属接下来的新封大名。
此次,秀保共提拔家臣、陪臣、豪族为大名二十七家,比本领安堵的大名还多,且提拔力度也是不容小觑的。秀保明白,传统强势大名是要安抚的,地方传统大名是要拉拢的,但这些大名身上还是存在很多的未知数,为了确保将来天下的安定,他必须提拔一批“白手起家”的有功之臣,不论是家格、知行还是地位,都不能在他们身上吝啬,必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恩典,牢记自己的“知遇之恩”,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命。这些新晋大名,就是秀保眼中的“第三势力”。
首当其冲的当属藤堂高虎,他和岛清兴在秀保继任大和丰臣氏当主初期,便是秀保仰仗的左膀右臂,后来的一系列事件中,大多有他从旁为秀保出谋划策。虽说后来后藤基次、小宫山晴胜等人也开始崭露头角,但他大和丰臣氏第一智将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之前,他的领地包括两部分,一是秀保给予的伊势大津城,二是秀吉在世时赏赐的美浓北方城,合计十二万石。此番,秀保大笔一挥,将其知行翻了三倍,成为拥有长门、周房两国知行三十九万八千石的大大名!除此之外,秀保还给予他山城、近江等地养老料五万石,如此一来,他的知行仅比排在第十位的福岛正则少六千石,身份也由一介陪臣,变成了坐拥两国的国主大名,且还位列大和丰臣氏中枢重臣之首,可谓是名利双收,这也正是秀保展现给世人的,对于忠臣,他向来是不吝啬的。
论谋略有高虎,论武功有左近。岛清兴,这位和藤堂高虎齐名的老臣、重臣,功勋显赫,但同样面临着后辈的挑战,那须资吉、福岛高吉、小笠原忠清等都有着不亚于他的勇猛,且战功同样卓著。但秀保是知恩图报之人,继任家督前期,正是岛清兴的忠诚和勇武,让他在一次次的骚乱中化险为夷,这份功劳是值得铭记和重赏的。为此,秀保决定将他从拥有伊势长岛、尾张胜幡十万石的重臣,提拔为坐拥因幡、但马、隐岐三国的国主大名,知行更是提高到了三十七万五千石,虽说比藤堂高虎略有逊色,但岛清兴却已经是心满意足、感激不尽了。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四三四章 第三势力(中)
除去两大重臣,秀保麾下的其他家臣也多借此机会,摆脱了陪臣的身份,一跃成为在大坂拥有话语权的大名。
当初秀保降服德川氏,并在沼田城招待天下大名时,前二十席中有五位是秀保的家臣,除去藤堂高虎和岛清兴,还有福岛高吉、那须资吉以及青木俊矩。
其中,福岛高吉坐在左侧第五席,仅次于四席的毛利秀元,与右侧的蜂须贺家政相视而坐,可以说是大和丰臣氏最为年轻有为的将领,也是受到了秀保的足够重视。不仅如此,他还是福岛正则的侄子,藤堂高虎的养子,早前作为汤原战场的主力,成功抵挡住德川军的多次进攻,成功牵制住了榊原康政的军势,使其不能南下支援德川主力,后又在追击战中屡屡立功,获得加封升格当之无愧。但是之前他在沼田城内,对于福岛正则的态度表现得优柔寡断,让秀保着实感到失望,因此,最终只将他从大和多闻山、伊贺柏原八万石加封转封到了东播磨(三木)二十万石,与宇喜多秀家分掉了整个播磨国。
有人觉得,福岛高吉加封了十二万石已经是该谢天谢地了,但反观和他几乎是同时发迹的那须资吉,就不会再有这种想法了。同样是大和八名臣之一,那须资吉在沼田城时位于右侧第六席,比不上福岛高吉,在此之前,他的封地也不过是纪伊岩室、手取两万一千石,仅是前者的四分之一。虽说他桧原歼灭了井伊赤备,后又在追击战中英勇阻击德川军主力撤退,为大军到来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但仅凭这些功绩,还是超不过福岛高吉的,可恰恰就这如此,他却被秀保给予越前(福井)二十万石的大封赏,相当于翻了十倍,与福岛高吉知行相当;更主要的是,他受封的越前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周边不仅有前田利政、织田秀信这样需要监视的地方豪强,还有郡宗保、松浦秀任等对秀保心怀不满的外放大名。
秀保将那须资吉安置在这些势力中间,足以表明秀保对他的信任,二十万石的大封赏更是希望通过提升他的地位,来制衡和削弱与福岛氏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福岛高吉,这也可以说是秀保对后者的失望情绪的体现吧。福岛高吉虽说耿直,但却不傻,他应该知道秀保这么做的用意,接下来该何去何从,是他需要考虑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至于曾经的左侧第九席青木俊矩,虽说也是位列大和八名臣,但含金量可就十分一般了。他和福岛正则、那须资吉不同,在开战初期并未独领一军,而是跟随岛清兴一同监视川北的各路大名,虽说后来也参与南下追击德川军,但终究无太大建树。不过念及其父青木一矩、其子青木久矩都是秀保依仗的家臣,但考虑到青木氏作为大和丰臣氏谱代家臣的代表,秀保还是对他给予了肯定,将他从纪伊入山、粉河五万石转封到了三河(冈崎)十八万石,坐镇松平氏的发迹地,也算是一种器重和荣誉吧。
同样因为是谱代而受到封赏的,还有桑山一晴、杉若氏宗、本多俊政、堀内氏善、铃木重时、岸田忠之等十余位家臣。其中,除了桑山氏继任当主桑山一晴获得了上野(馆林)十八万石的加封外,其他虽说都提升到了大名格,但多是五万石以下的小大名。毕竟,如今秀保的站位更高,想的也更为长远,那些能力不足的传统谱代势力必须削弱,自己一手提拔的新进家臣将是下一步重点提拔的对象。
谱代说完了,接下来就要说说那些秀保提拔起来的后进之才了。
首先是后藤基次,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朝鲜、在北陆道都充分发挥出一名“智将”该有的出谋划策、操控全局的能力,是大和丰臣氏一干家臣中,难得的能与藤堂高虎平分秋色的“智多星”。不过由于出仕时间较晚,顾及其他大名和家臣的看法,秀保最终给予他南萨摩(鹿儿岛)十五万石,准许他将岛津氏的本城作为居城,成为为秀保镇守西南边陲的重要一员。
当然,除了对他能力的认可,秀保也是出于实际考虑:虽说岛津氏转封到了南日向,但岛津家与萨摩、大隅国的豪族、地头关系紧密,盘根错节,必须要有重臣坐镇,才能保西南安定。而后藤基次早先出仕黑田氏,对九州的情况十分熟悉,由他出马恰到好处。此外,九州的加藤清正、锅岛直茂、细川忠兴、小西行长都不是秀保的心腹,实在难以让人放心,将后藤基次安插在此处,加上大隅一国成为自己的藏入地,多少也算是给九州上了一道保险。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黑田如水父子,当初被自己赶出家门的后藤基次,如今成为了和自己知行相同、平起平坐的大名,不知心中作何感想呢?
和后藤基次一样,小笠原隆清也是在庆长之役时加入秀保麾下,他和长子小笠原忠清,一个死守御东山,扭转近畿战局;一个担任“任那总代官”平定了朝鲜南部一揆,后率水军登陆江户湾,最终迫使江户开城。这般功绩足以使秀保兑现当年的承诺——信浓(松本)十八万石,南信浓筑摩、伊那两郡的加封,阔别信浓数十年的小笠原氏,终于实现了御家再兴,小笠原父子无不对秀保感激涕零。
同样实现了回归故土理想的还有小宫山晴胜,不,此时他已经在秀保的应允下,用回了之前的名字——武田胜亲,领地也从纪伊转封到了甲斐,获得了山梨、巨摩两郡十二万石的加封,并得以将甲府作为居城,名门武田氏终于在十八年后实现了复兴。至于德川家康于武田旧家臣秋山虎康的女儿(也是穴山信君的养女)所生的那个孩子,虽说早早元服并正式采用“武田信吉”的名号继承武田氏,但在秀保的强硬要求下,他被迫改回德川氏,由于体弱多病,在跟随德川家康前往大坂的途中便去世了,武田胜亲的正统性再也不存在哪怕一丝丝的威胁,这对于秀保维持在甲信地区的统治,是非常重要的。
九州名门大友氏,表面上是在国东半岛实现了复兴,再次成为独立大名,但这全是凭秀保的努力才得以成事,因此,大友义统在此后紧跟秀保步伐,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听从秀保调遣,这已与秀保家臣无异。在九州战役中,他率领家臣与岛津氏鏖战,尽管损失惨重,但获得的回报也是可喜的:丰后速见、久珠两郡(杵筑)十万石加封。在秀保的支持、家臣的努力以及自身的顽强奋战,大友氏最终在北九州重新占有了一席之地。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四三五章 第三势力(下)
现阶段,秀保将自己麾下的大名(家臣)按照亲疏远近、能力大小、臣服先后等因素,暂且分成如下三类:
一是在秀长去世前便侍奉大和丰臣氏的家臣,他们毫无疑问算是谱代,战后也就成了所谓的谱代大名,表面上地位是比较高的,至于实际地位和重视程度,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二是秀吉在世、秀保发迹之前归顺的大名和豪族,这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在“骏远三一揆”中表现亮眼的几家豪族,除去有马丰氏外,足洗义先和西尾俊实也都获得了丰厚的奖赏,前者从骏河转封到越前大野,知行从五万石加封至十二万石;后者从三河转封到陆奥中村,知行从四万四千石加封至九万石。相较几年前仅有几千石知行,如今的待遇足以让他们对秀保感激不尽。而秀保自然也愿意用这些较早归顺自己的大名来管理藏入地、监视外样,毕竟大部分谱代家臣的能力实在不敢恭维。
三是秀保担任后见到上杉氏起兵之间向秀保臣服的大名,这里要注意是臣服,诸如织田秀信、真田昌幸这类大名只是与秀保是一种类似合作的关系,并非完全的臣从,至于战后是否俯首称臣那倒另说,当时他们还是与秀保保持一定对等关系的,因此不能算作秀保麾下的大名。
这段时间不过两年,归顺大名虽说较少,但还是有的,也算是赶上了末班车,例如苗木城主河尻秀长(战后主动要求“王土奉还”,以秀保家臣的身份取代森氏成为岩村等东美浓地区代官)、大田原城主大田原政清(由七千石加封至两万三千石,下野第二大势力)、狭山城主北条氏盛(相模足柄、淘绫两郡四万九千石加封转封,关东名门实现了御家再兴)之流都是在这一时期站队秀保的,他们虽说并不能像前两类一样获得十数万的封赏,但也是实现了各自的夙愿,因而甘心成为秀保安插在地方豪强身旁的“眼睛”。由于这类大名数量较少,随着秀保的威信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