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遗梦-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明显,宇喜多秀家选出的这些人,只有蜂须贺家政算是尾张派,其他大名有的是秀吉在世时一手提拔,有的本来就是地方一霸,与秀保的瓜葛相对较少。这些人进入中枢,可以尽可能地制衡秀保的力量。
当然,为了让自己提名的人选尽可能地名正言顺,宇喜多秀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相较之前五大老都是外样大名,在下以为新递补的大名必须有谱代,且需要考虑与丰臣氏的渊源以便利用。蜂须贺家算是太阁在世时的重臣,深受信任;岐阜织田氏与丰臣氏关系千丝万缕,且手握美浓要地,至关重要;伊达氏作为东北第一大名,也是需要拉拢的。因此,在下提名上述三家递补大老。至于细川等四家,在下既看重他们与丰臣氏关系密切,又知晓他们善于内政,这才向诸位建议,由他们担当奉行。当然,具体由谁递补,还是需要大家商量着来。”
说罢,宇喜多秀家望向秀保,虽说料想到秀保不会全盘接收自己提出的人选,但究竟有多少变动,这还是值得期待的。
“备前宰相真是思虑周全啊,右府刚提出来,您便说出了这么多人选。在下真是钦佩。”浅野长政怪里怪气地说道。
“实不相瞒,在下确实思量了好久,此番右府问了,便顺道说出来了。”宇喜多秀家报之一笑。
“实在不是有意与殿下作对,不过在下觉得,大佬奉行制度弊端太重,是时候废除了。”前田利政慢悠悠地说道。
“你说什么?废除?!”宇喜多秀家大惊失色,他不敢相信,同为大老且知行比自己还高的前田利政,会主动提出废除大佬奉行制度,“他是疯了么?这至高无上的权力,他难道真的不在乎吗?”
对于宇喜多秀家惊讶的表情,前田利政丝毫不理会,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桧原之战始于大老作乱,这次大坂骚动又是奉行所为,经历了这两件事,殿下还觉得这个制度可以维护天下安定,保证丰臣氏武运长久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四二一章 当仁不让
“但这是太阁生前定下的制度,岂能说废就废?”宇喜多秀家不甘示弱,直截了当地说道:“能登守刚才说,两次动乱皆是因为大老奉行作乱,可动乱的平定不也是依靠我们这些大老奉行么?凡事都要从两面看,切不可片面。”
“殿下此言差矣,”前田利政当即纠正道:“这两次动乱,若说参与平叛,不仅是你我,这天下的大名也都或多或少参加了。但若说真是依靠谁,我想殿下心里也该清楚,只有右府殿下,不是么?”
说罢,前田利政便向秀保恭敬地欠了欠身子,后者则微微颔首以示回应。见此情况,宇喜多秀家一时语塞,竟半天说不出反驳的意见来。
“能登守所言极是,太阁殡天后,历次动乱不都是由右府带头平定么,就连波及备中、美作的那次骚乱,也是右府居中指挥平定的,黄门殿难道不记得了?”浅野长政见缝插针,趁机向宇喜多秀家发难。
浅野长政口中的“备中美作骚乱”,外界更多称之为“宇喜多骚乱”,不过碍于宇喜多秀家在场,他不便明说罢了。可这却仍是刺痛了宇喜多秀家的伤疤,联想到当时的窘境以及如今宇喜多家的衰落,他似乎瞬间失去了和秀保等人争执的勇气和底气。
经过那次骚乱,宇喜多家的重臣绝大多数战死或者流放外地,此后虽说宇喜多秀家仍保有五十七万石知行,但由于缺少良将,人心不稳,即便全领动员也难以得到有效指挥,此时的宇喜多家实力大概只相当于二十万石左右的大名,他也因此被秀保要求留守大坂,而没有一同前往会津。随后,面对毛利氏的咄咄逼人,宇喜多秀家没做抵抗,拱手让出了大坂城,这其中虽有其他原因,但本身实力的羸弱却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面对浅野长政的质问,宇喜多秀家着实有些心虚:“是啊,我连自己的家事都没处理好,怎么还有资格留任大老?还有资格商讨这个制度的存废?可若真是废除了大老奉行制,今后岂不是右府一手遮天?与其这样,倒不如取折中之策。”
想到这,宇喜多秀家面向秀保说道:“天下砥定确实离不开右府,在下也是感激不已。但贸贸然废除大老奉行制,会不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在下觉得,可以先保持现有的架构,即不递补新的大名,也不急于废除这一制度,待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决断。”
这是宇喜多秀家能想到的最后一个办法了,虽然不能将自己心仪的大名递补进中枢,但只要自己还在,这个制度还在,今后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目前大老奉行联席会议中仅剩的三个人中,却有两人直截了当地表示反对。
“殿下,恕在下直言,仅剩两位大老,一位奉行的联席会议,究竟有多少存在的意义,究竟还能发挥什么作用?在下和弹正心意相通,意见相同,那便是尽早废除这个影响天下稳定的制度,以免再生事端。”前田利政语气坚定,丝毫没有对大老之位的留恋,这让宇喜多秀家吃惊不小。
“能登守说的没错,”浅野长政也随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早先大老、奉行总共十人时,便有大名心存不满,认为自己实力远在部分大老奉行之上,为何要久居人下。现在殿下想只留三个人,不是更会激起地方强势大名的反感么?之前五大老中三人知行一百万石以上,两人五十万石以上,倒是勉强让其他大名敢怒不敢言,现在呢?最多不过是能登守家八十三万石,在下更是只有三十八万石,有何能力去命令、去掌控其他大名、特别是那些战功显赫,骄纵强横的尾张派呢?”
“若黄门殿不舍这大老之位,在下也能理解。不过请恕在下无能,不能在这大老奉行联席会议中与您共事了。”说到这,浅野长政朝宇喜多秀家深深鞠上一躬,看似礼貌,实则是表明态度,划清界限。
“两位大人误会了,在下绝不是舍不得这大老之位!”面对这种情况,宇喜多秀家连忙解释道:“在下只是担心,没了这个制度,今后如何管理天下?难道仅仅是依靠右府么?”
“依靠右府又如何?!”前田利政大声反问道,“德川、上杉、毛利皆不是右府的对手,现如今,右府作为少主后见治理天下亦是名正言顺,有谁胆敢质疑?”
“在下并非怀疑右府的能力,只不过政务繁重,单凭右府一人,如何招架得住?”宇喜多秀家并不愿和秀保对立,因此想出了这样一套说辞。
但浅野长政和前田利政铁了心想通过这件事向秀保示好,因此在废除大佬奉行制这件事上毫不妥协,浅野长政更是表现出异常的“大度”来:“殿下这就多虑了,在吾等看来,不管是大老还是奉行,都只是一个称呼,吾等皆是为丰臣氏、为秀赖少主效命,难道不是大老、不是奉行就可以事不关己,独善其身么?今后右府当政,吾等仍然可以像现在这般从旁协助,反倒是没了大老、奉行之名,会少些牵绊,今后会轻松不少啊。这点在下说的可有道理?”
浅野长政这话是说给宇喜多秀家听的,可最后脸却转向了秀保,秀保微笑地点了点头,顺势向在座众人“保证”道:“弹正所言真是折煞在下了,今后不论谁主政,都当尽心竭力,秀保我也不会例外。当然,若是真由在下暂代秀赖管理天下,必然需要诸位的协助,秀保在此先谢过了!”
“这难道是默许了?!”宇喜多秀家对秀保的回答既是震惊又是失望,他没想到秀保会这般直截了当地表露自己的想法,“看来权力真的会让人改变的。”
见宇喜多秀家没有接茬,前田利政就赶紧接了上来:“殿下就不要推辞了,天降大任于能者,你主政那是当仁不让,今后这天下安泰就有劳殿下了!”
今天,前田利政和浅野长政一唱一和,为秀保主政出尽了力,秀保自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如今,众人都亮明了态度,道明了想法,就等着宇喜多秀家进行最后的表态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四二二章 秀家离心
经过一番争辩,直到此时,宇喜多秀家才若有所悟,原来前田利政和浅野长政心中早就打好了算盘,此番就是想借机向秀保表忠心,至于自己,则是成了他们功名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虽说被如此对待,宇喜多秀家却很难怨恨任何人。首先,是他自己选择站在秀赖一边,当然,此时的秀保和秀赖并非对立,但他在秀保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竭力维护秀赖的权威,秀保得如何大度,才能容忍他在今后的中枢中部占据一席之位?
其次,比起平定北陆、支援御东山的前田利政,荡平关东德川氏老巢的浅野长政,宇喜多秀家的功绩就黯然失色了。世人皆知道,当初他能成为大老,不过是因为自己秀吉养子的身份,以及对丰臣氏的忠心罢了。如今,有秀保这样一位出自丰臣分家的强势大名主政大坂,宇喜多秀家的处境就显得格外尴尬了。在这种情况下,他非但不和前田利政、浅野长政保持一致,反而与两人针锋相对,这种情况下,秀保又如何能留他?
综上,此番能被前田、浅野两人利用,被秀保疏远,怨不得别人,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非要在这个不恰当的时机,提出不恰当的问题。
既然局面已经明朗,宇喜多秀家还能做什么呢?坚持己见?那只会增加秀保对自己的不满,闹得不欢而散,且以多数票的优势强行通过解散大老奉行联席会议的决议;随波逐流?经过之前几轮交锋,自己的态度已经完全摆在秀保面前,此时即便调转船头,积极拥护秀保独掌大权,恐怕也不会获得秀保过多的信任,将来即便仍能进入中枢,地位也远在浅野、前田等人,乃至秀保家臣之下,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边缘化。
赞成与否,结果都不乐观,可相对前者,后者似乎还有“挣扎”的机会,待到秀赖长大成人,事情兴许还会有所转机吧。想到这里,宇喜多秀家决定“韬光养晦”,以一时的忍耐,换取秀保掌权后的宇喜多家的安稳。
“诸位大人所言极是,方才是秀家思虑不周,如今天下刚刚安定,百废待兴,正是需要政令归一、权力集中的时候,右府在大名中素有威望,此番又平定三大老的叛乱,立下不世之功,执掌中枢实至名归。因此,在下也赞成废除大老奉行制度,拥护右府主政,尽早还天下富饶安泰。”宇喜多秀家转过身,郑重其事地朝着秀保拜伏道。
秀保见状,赶忙将他扶起,诚惶诚恐道:“殿下这……哎,秀保何德何能啊,天底下资历在秀保之上的大名不在少数,贸然主政,恐不利于天下稳定啊。”
“殿下此言差矣!”宇喜多秀家还没有“表演”完,前田利政便再度“抢戏”了,他将双手撑在面前的地图上,激动地反驳道:“确实,资历在右府之上的大名不少,可比能力,比忠心,您可谓是无出其右,说句不恰当的话,德川、毛利、上杉资历够深吧,可他们能主政吗?当初太阁采取大佬奉行制,不就是防止这些有资历、有能力的强力大名不轨吗?因此,在下以为,如今普天之下,没有谁比您更适合主政大坂了,况且太阁殡天前任命您为少主的后见,这不就更是名正言顺么?”
“是啊,还请殿下不要有顾虑,只管带领吾等,尽早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歌舞升平吧。这不仅是太阁的夙愿,也是秀长公一直期望的呀。”说着说着,浅野长政一度哽咽,“秀长公在世时,便被天下和太阁所倚重,如今殿下之功绩,足以让九泉之下的秀长公欣慰吧。”
“既然如此,在下也只好尽力而为了。”此时,秀保倒也不顾及一旁脸色苍白,神情凝固的宇喜多秀家,严肃认真地说道:“今后吾等皆当以少主为重,以丰臣氏为重,以天下苍生为重,继承太阁遗志,打造一个繁荣昌盛的日本!”
“哈哈,吾等敢不尽力!”前田、浅野二人率先叩拜,宇喜多秀家稍有迟疑,但也赶忙跟随,且不管他心中是否愿意,这个姿态是他必须表现出来的。
商议完毕后,秀保便招待三人前去用早膳,自己则在大廊下和一众家臣聊起了刚才发生的一切。
“这么说,黄门心中确实有所不甘?”听完秀保的复述,藤堂高虎颇为好奇:“臣万万没想到,太阁殡天以来,本家搭救了他那么多次,却换来这样一个结果,好在其他两位大人挺身而出,否则,这次会谈很可能陷入僵局啊。”
与不久前不同,此时秀保却是想开了不少:历史上的宇喜多秀家,这位长寿的备前宰相,不也正如刚才这般的性情中人么,被秀吉抚育长大,备受宠爱,但凡是有点良知,都会全力报答养育之恩的,况且宇喜多秀家父亲早逝,太阁就如同他的亲生父亲,对秀赖的感情、对肩上的责任更是重视程度超过常人。
好不夸张地说,如果宇喜多秀家坐上秀保现在的位子,他想的绝对是如何说服家臣和大名在秀赖成年之后继续效忠他,而不是秀保现在这般野心初动,左右为难。
当然,宇喜多秀家的意气用事,注定了他不可能达到秀保这样的成就,也注定了他今后的日子断不会平静。
秀保在这次会谈之前,确实给他想好了一个不错的位置,但经过这件事,秀保也是打算重新考虑考虑了。
“高虎,你觉得能登守和弹正是‘挺身而出’?”秀保微笑道:“他们不过是见风使舵罢了,不过现在我也不能苛求什么,毕竟资历尚浅,还需要这些家伙从旁协助呢,有些事情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是啊,看来是臣之前多虑了。”说罢,藤堂高虎便侧过脸,朝身后挥了挥手,只见一名蒙面武士从走廊拐角处走出,在向秀保和藤堂等人鞠躬后便转身离开了,这期间,一阵脚步声也是由近及远,最终消失在走廊的尽头。
见此一幕,秀保不禁心里一怔,他瞪大着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藤堂高虎:“难不成你刚才想……”
藤堂高虎先率众家臣向秀保叩拜,紧接着神情严峻地回答道:“有些事,主公下不了手,只能由臣等代劳了。在此紧要关头,任何一点差错都不能有,否则,不仅是大和丰臣氏,这天下,将再次陷入动荡和混乱。事前未禀报主公,臣请赐罪!”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四二三章 迫不得已
“赐罪?!这是高虎你一人的主意还是……”秀保问道。
“是臣的主意。”后藤基次和小宫山晴胜异口同声地抢答道。紧接着,小田原隆清父子、福岛高吉、那须资吉等重臣也争先恐后地向秀保“承认”刚才的事情是自己所为。
倒是以心崇传静静地坐在一旁,双目紧闭,搓着手中念珠嘴角微动,这让秀保有些好奇:“大师就不说点什么?”
此时,以心崇传方才缓缓睁开双眼,语气随和地对秀保说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确实参与了,不过诸位大人争抢的厉害,贫僧就想着晚点再向主公请罪。”
“晚点请罪?”秀保顿时哭笑不得,“若是连一心向佛的崇传大师都参与了,那还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