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遗梦-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幕昂苡锌赡艽叫惚6渲校绱艘焕矗约旱募苹崾茏瑁惚6宰约旱奶刃诵硪不岢鱿窒谋浠5乱阎链耍仓荒芫补燮浔洌馐焙蛞恢秩宋顿尬椅闳獾母芯踉俅斡可闲耐贰
随着时间流逝,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御殿内外灯火通明,装扮一新,内侍们端着美酒佳肴往来穿梭,殿内堂前熙熙攘攘,各路大名也都按照约定的时间三五一群地来到御殿外。
那些在本次征伐中立有大功或者实力较强的大名的席位被安排在大广间之内,与秀保同堂而坐,那些实力稍弱或未有建树的大名则安排在廊下就坐,再不济的则被安排在屋外的露天场地中就坐,即便如此,场地周围也用印有五七桐家纹的阵帷包围起来,周边点上篝火,气氛丝毫不逊于屋内。
毕竟是大战之后的首次正式的宴席,秀保也非常重视,他让藤堂高虎全权负责此事,万不可有半点疏漏。同时,由于此番邀请了德川家康,为防不测,秀保特意要求入席的大名皆不得携带兵器。考虑到沼田城御殿空间有限,秀保决定除了个别陪臣被允许入席外,绝大部分大名只被允许只身前往,秀保此番也不过就携带了岛清兴和藤堂高虎入席,家康则被允许携榊原康政前往,上杉景胜本想携直江兼续入席,却被秀保严词拒绝,最终也只能独自前往御殿。
前后不过两刻,大名们便基本落座,就在此时,德川家康在藤堂高虎的指引下来到宴会现场,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和榊原康政来到了早期被告知的席位坐下。这是秀保右手边一个中间稍靠前的位置,坐在他前首的是曾在桧原跟随福岛正则击溃酒井家次的大和众总大将岸田忠之,坐在他对面的是曾在若松城外两次倒戈的田中吉政,而上杉景胜却是在他前面三个席位坐下,这让榊原康政很是不满,家康心中也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主公,右府实在是欺人太甚,那岸田忠之是什么货色,居然能坐到本家前面,实在是可恶!”榊原康政贴在家康耳边,甚是不满地嘀咕道。
确实,这岸田忠之在战前不过是秀保麾下的一名家臣,虽说知行达到了一万石,但毕竟还是一名陪臣,连他都能坐在自己上首,榊原康政不满也是情理之中。
“不可如此无礼,”家康用余光瞥了岸田忠之一眼,见他正和其他大名说笑,稍稍松了口气,转而对榊原康政说道:“战前,他确实只是一名知行刚过万石的陪臣,但经此一役,回京之后必然受到重赏。你要知道,他是协助福岛侍从击溃过本家前锋的,且在追击战中也立下战功,吾等能坐在他的下首并不算是坏事,甚至说也算是不错的了。你再想想那土佐守,心里是不是会好受些?”
家康口中的土佐守,正是土佐一国的国主长宗我部盛亲,此人率领的土佐军团先是在猪俣村被上杉军打得丧失战力,后又在古川神社临阵倒戈,害得丰臣联军大败,守将毛利胜信也因此痛失两子近乎只身逃跑。
虽说当时获得了家康的嘉奖,并得到家康的允诺获得半个四国岛的支配权,但人算不如天算,不到半天时间,德川军便由攻转守,这位土佐守也被迫编入德川军作战。在二十四日清晨的突围中,长宗我部盛亲没有跟上德川军主力,在小桧山西南一带被丰臣联军包围被迫投降。
秀保本是想将他囚禁,回大坂后交由联席会议商议处置,但毛利胜信为子报仇心切,竟不顾守卫劝阻,于当天深夜伙同几名来自九州的大名将他从地牢拽了出来,活活溺死在马厩的水槽里。
事后毛利胜信等人主动向秀保请罪,秀保听从藤堂高虎等人的建议,既没有处罚他们,也没有赦免他们,而是要求其在接下来的作战中将功赎罪,至于最后如何处置,待回京后再做定夺。
就这样,一个知行二十二万石的国主惨死在了马厩里,也算是战国乱世、成王败寇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家康之前并不知道此事,而是刚进门时藤堂高虎“一不小心”说漏了嘴。
家康对此惊愕不已,但也对自己没有遭受为难而暗自庆幸,毕竟,这次大战的主谋怎么算都和自己脱不开关系,若要排个顺序,那也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这都要看秀保和大坂剩下的几位大老和奉行的意思了。
因此,对于榊原康政的埋怨,家康不以为意,反而出言相劝,此时让他最在意的,并非自己的所在的席位,而是上杉景胜的位置。
“会津中纳言坐在你我上首三个席次,康政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德川家康小声询问道。
显然,榊原康政只顾着身边的岸田忠之了,并未留意上杉景胜,经家康这么一提醒,他顿时一脸惊愕,自顾自地分析道:“应该是顾及到中纳言早本家一步投降吧?”
“仅此而已么?”家康依旧眉头紧锁:“你再仔细瞧瞧,他和本家的位置有何不同?”
“这……臣实在看不出,就来餐具貌似都是一样的,并未有何不同。”榊原康政观察了许久,最终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只有一个人,看到了么,只有一个人前来!”家康用近乎嘶哑却又低沉的嗓音冲着榊原康政低吼道。
“这,这有什么问题么?”榊原康政一脸茫然,在他看来,一个人两个人并无什么区别,这么安排,也许是避免殿内太过拥挤,又或者是直江兼续临时有事不能参加,并无什么不妥。
“当然有关系,而且是很大的关系!”家康顿时两眼放光,深深地叹了口气道:“看来,右府这次是决心要保会津中纳言了。”
………………………………
第三八四章 忠犬和猛虎
德川家康突如其来的一番话,着实让榊原康政一头雾水,他当即恭敬地说道:“臣愚钝,还望主公赐教。◢随*梦*小◢。1a”
德川家康先是环视一周,见周遭大名都在聊天,无暇顾及这里,这才小声对榊原康政说道:“方才在门口,我遇到直江山城守了。”
榊原康政一听,脸上露出一丝疑惑:“这么说来,山城守不是因故缺席?”
“没错,当时你正在和藤堂民部寒暄,没有看到那场面,虽说听得不太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山城守是想随中纳言一同入场的。”家康眉头紧锁道:“当时看的很清楚,岛左近亲自将山城守拦在门外,中纳言虽然停留了片刻,但最终却只能独自一人进入会场。至于山城守,最后也只能悻悻地离开了。”
“照您这么说,不让山城守出席,乃是右府有意为之?”榊原康政反问道。
家康微微颔首:“没错,不然岛左近怎敢这般强硬?”
“可这是为什么呢?主公又是怎么从中看出右府是想借此保住中纳言的?”榊原康政甚是不解:“岛左近把山城守拒之门外,明显就是驳了中纳言的面子,臣实在看不出右府究竟想干什么。”
“若是只看到表面上这些,确实会觉得右府是想给中纳言难堪,毕竟在若松一战前,上杉家是拒绝了右府的提议坚持死守的,这无疑是挑战了右府的权威,若换做是老夫,也定不会饶过他。将他的家臣拒之门外,倒也无可厚非。”德川家康语速舒缓,似乎是想给榊原康政足够的时间去消化他所说的话。
“可恰恰是这件事,产生了一些难以察觉的疑点。”德川家康提醒榊原康政道:“依你之见,本家、上杉家和田中家在本次会津征伐中对右府的丰臣联军造成的影响孰轻孰重?”
“第一自然是本家,上杉军虽说在前期牵制住了丰臣军主力,但敢于野战的却只有本家,此外,本家的军势最盛,前期对右府本阵造成的威胁也最大,因此,毫无疑问是会津征伐中对丰臣军触动最大的一方。”榊原康政如此分析道。
“照你的意思,本家第一,上杉氏第二咯?”德川家康问道。
榊原康政郑重地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上杉氏即便最后不投降,造成的影响也是排在本家之后,毕竟实力差距显而易见。至于田中氏…”榊原康政望了望坐在对面的田中吉政,不屑地说道:“这家伙怎能和两大老相提并论,其实也怪他命不好,若是一开始便坚定站在右府一边,现在的位次兴许还要往前挪不少呢,可在若松城外他一反再反,虽说最终获得了右府的宽恕,但看他现在的位次,应该也不能本领安堵了。”
“你分析的很有道理,”德川家康欣慰地点了点头道:“没错,我们三家都是败军之将,按照造成的影响来说,本家第一,上杉氏第二,由于土佐守溺死,田中氏勉强可算是第三。可是你看,这和当前的座次对应么?且田中家都被允许携一名家臣出席,为何单单上杉家孤身一人?”
“也许是右府厌恶山城守吧?”榊原康政考虑道:“不论是之前的《直江状》,还是后来唆使中纳言拒绝议和,都是和山城守有关,右府厌恶他不让他进场也是情理之中。”
“这并非主因,但却是右府想给我们看到的,他当着众人的面,派人在门口阻挡山城守进场想必也是有意为之。在老夫看来,他就是想造成这种自己厌恶山城守的假象。”德川家康分析道别:“这应该是为战后的处置做准备吧。”
“主公的意思臣似乎有点理解了,”榊原康政试探性地问道:“您是觉得右府有意想制造这种和山城守对立的紧张局势,以便回京后‘自然’地将其除去?”
“没错,就是想‘自然’地将他除去,”德川家康笑了笑道:“不过事情没这么简单,若老夫没猜错,他是右府是想借此机会将中纳言起兵的罪责都推到山城守身上去,有了现在这种对立情绪,到时候如何严厉处置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可是臣不明白,右府为何要保中纳言,而他允许臣陪同您出席的目的又是为何?”榊原康政对家康的这番话将信将疑,他实在是找不出秀保要保上杉景胜的原因。
“准确地说,他不是在保中纳言,而是在为战后进行布局。”德川家康分析道:“早先老夫和右府交谈时便能听出,他对战后自己能保持多少威信以及尾张派能否听命于自己心存疑虑,这就注定他不会一次便将这些反对他、反对丰臣氏的强力大名全部消灭,他需要借助这些大名的力量来制衡尾张派,以便达到一种平衡。当然,这是他在麾下家臣成长壮大起来之前的一个不得已的选择,不过短时间内,他确实还需依靠这些被他打倒的大名,其中也包括本家。上杉氏在东北乃至信越一带还有威名,留下他们,能对当地的大名特别是战后将要转封到此处的尾张派大名起到不小的震慑作用。”
“不仅如此,若是右府保了中纳言,一方面会换取上杉氏的感恩戴德,今后他必将竭诚奉公,进而由丰臣氏治下的大名转变成大和丰臣氏治下的大名,你我都清楚这种改变对大坂和郡山方面来说意味着什么。另一方面,经由此事,右府的仁慈宽厚也会在大名之间传颂,这也是提升大和丰臣氏威信的极佳手段。”
“照您这么说,这可是一石三鸟之计啊!右府若真是想到这些,那实在是太可怕了!”榊原康政不禁大惊失色:“可是臣还有一事不明,右府为何单单只让中纳言独自出席,而本家却是允许携带家臣?”
“因为,右府需要的是一只能帮他看家护院的忠犬,而不是随时可能反咬一口的猛虎。这点你能体会么?”
“忠犬…猛虎……主公您的意思是,上杉氏是将会是大和丰臣氏的狗,而本家在右府眼中还是一只猛虎么?”榊原康政脸上露出一丝惊恐。
“在若松损失了绝大部分家臣,如今若是再剪除了山城守,那上杉氏对右府来说,便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而本家则不然,虽说损失惨重,可家臣团特别是谱代重臣仍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这无异于一只受了重伤但爪牙俱在的猛虎,右府是不会像对待上杉氏般对待我们的。因此,从这次宴会开始,我们就要做好被强力打压的准备。”
………………………………
第三八五章 殿上争执
“可是主公早些时候不是已经和右府达成和睦了么,他怎么会……”对于德川家康的分析,榊原康政很是钦佩,但他还是不愿相信这样一个事实,特别是家康单凭位次和直江兼续的缺席就揣测出的这一切,更是他不想面对和承认的。{随}{梦} щ{suimеng''lā}
“康政你可别忘了,和睦分很多种,投降、臣从、同盟、划地自治、各据一方都算是和睦的形式,上午老夫与右府达成的和睦虽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投降和臣从,但也注定了本家与大和丰臣氏之间地位的差距。”德川家康回想起之前与秀保的对话,以及宴席前秀保将结城秀康叫走之事,心中也是惴惴不安:“看来在右府眼中,本家即便战败,却仍是对丰臣氏具有一定威胁的,之所以被安排在这个位置,可能也与右府下午与秀康的谈话有关。”
“您的意思是秀康殿下会将与您的对话和盘托出?”听完家康的分析,榊原康政对此也隐隐有些担忧。
“以秀康的性格,这也并非不可能。”家康沉思片刻,细细回想道:“之前老夫与藤堂民部和右府分别对话,得出的结论是右府想利用本家打压那些首鼠两端的大名,以便扩大大和丰臣氏的势力,因此料定他短时间内是不会对本家过度打压的,这也是我决定向他请求与秀康叙旧的原因。可他先是召见了秀康,现又将本家安排到这样一个位次,老夫实在是不清楚他是何用意,他难道真敢在这里就把本家打趴下么?”
“主公,依臣之见,右府兴许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树立自己的权威,刚才那些也许是您想多了……再说了,秀康殿下已经答应您了,臣以为右府不会不顾及他的面子的。”榊原康政勉强挤出一个微笑,似乎是想让家康放宽心。
“老夫还是那句话,人为刀俎啊,现在不论右府怎么想,都是吾等改变不了。”德川家康无奈地摇了摇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就在这时,秀保却在藤堂高虎和岛清兴的陪同下款款走入大殿。
在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秀保昂首挺胸,气定神闲,甚是泰然地在大殿上首坐定,若非那张俊俏的脸庞,众人完全看不出这竟是一名年仅二十一岁的少年。
看到秀保这般气宇轩昂,英俊不凡,在座的大名无不啧啧称赞,就连一向粗鲁桀骜的福岛正则也不禁感慨道:“真没想到,太阁殡天后,丰臣氏还能出这样一位少年英豪,看来丰臣氏的江山可以永固啦!”
“说的没错,遥想当年,太阁二十一岁时还只是给信长公拎鞋的一名小姓呢,可右府这个年纪却已成为天下最有权势之人,实在是让人激动不已啊!”作为秀吉生前的至交、蜂须贺正胜之子的蜂须贺家政,在秀吉殡天后一直担心丰臣氏会家道中落,从天下之主的大位上跌落下来,但是桧原一战中秀保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凝聚力却让他重拾信心,再次对丰臣氏充满希望。此番他接替长宗我部盛亲成为四**团的总大将,先是成功拿下了歌川庄,后又及时支援福泉寺,确保了秀保本阵的安全,因此在本次宴席中得以与福岛正则相邻而坐,这是对他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他今后在丰臣政权中所处地位的确定。
然而,方才还是一脸兴奋的福岛正则,听完蜂须贺家政的话,脸上却露出一丝不悦:“阿波守,你也算是丰臣氏的老臣了,说话可是要注意点,特别是在这种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