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丰臣遗梦 >

第161章

丰臣遗梦-第161章

小说: 丰臣遗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月二十八日,最上义亲三弟清水义清于米泽城起兵,作为先锋攻打山形城,蒲生秀行、上杉景胜领兵呼应;伊达政宗庶子也于当夜刺杀伊达政宗于仙台本丸,伊达家陷入混乱;

    十一月三日,最上义亲兵败自杀,秀保以清水义清为最上氏家督,继承山形十五万石,仍称山形藩,四弟山野边义忠继承米泽周边十二万石,是为米泽藩,庄内、由利等领地纳入天领,秀保派专人管理;

    十一月五日,伊达政宗次子打开仙台城门,迎接蒲生、宇都宫军进城,按照《推恩令》及《王土奉还令》,秀保将仙台藩六十八万石分成五份,其中天领二十万石,政宗四子瓜分剩余四十八万石;

    十一月中,反对大名相继被害或投降,十余藩被肢解至四十藩,仅剩岛津忠恒不愿投降;

    十一月二十日,岛津义弘召开评定,废黜忠恒家督之位,开城迎接丰臣军;秀保将佐土原藩肢解为三家,并没收西大隅为天领,“丁巳之乱”平息。

    永宁二年(1618年)

    四月中,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率军两万攻打抚顺城,后金大胜,连下东州﹑马根单﹑抚顺三城,俘获人畜三十余万;

    七月中,努尔哈赤又亲领大军从鸦鹘关入明,攻破了清河城,副总兵邹储贤所部明军被歼;

    七月二十一,岛津义弘病逝,其领地被纳为天领;

    八月初,秀保得知明军惨败,派遣长子河内光国及藤堂高虎往赴北京,提醒万历帝万不可轻视女真,万历帝是才感慨秀保之忠,听从秀保建议,加强边防,关闭榷场,避免重蹈覆辙,同时决定召集明军、女真叶赫部及日本任那驻军共计十二万攻打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与此同时,秀保动员军士两万,准备于图们登陆,百里奔袭,从背后偷袭赫图阿拉;

    永宁三年(1619年)

    二月中,由于秀保战前之建议,联军步步为营,刘挺也未如历史上那般贪功冒进,而是效仿努尔哈赤“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方针,采取碾压堡垒式作战方案,逐步向赫图阿拉靠拢;与此同时,岛清兴从图们登陆,与背后袭扰后金军,使得努尔哈赤首尾不得兼顾,伤亡惨重;

    三月初一,明军复克抚顺、清河;岛清兴于东州击杀皇太极;

    三月初四,明军完成对赫图阿拉包围;

    三月初八,红夷大炮运抵,全城被夷为平地;

    三月初九,努尔哈赤开城,爱新觉罗一族被屠,后金灭亡;叶赫部大肆屠杀后金遗臣;

    三月二十日,应秀保建议,大明决定加强对东北的控制,迁徙内地汉人往东北居住;此后十五年间,东北汉人飙升至五百万,足迹遍及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四月初十,为表秀保之功,万历帝宣布以亲王之礼待之,取消勘合贸易,准许两国自由贸易;

    五月初十,秀保亲往北京觐见万历帝,万历帝破例召见,秀保以一秘密告之,帝大惊,两人彻夜长聊。(未完待续。。。)
………………………………

大纲(永宁三年五月至今)大结局

    五月十二,秀保准备返回日本,万历帝挽留,秀保婉拒,帝遂遣百官送至城外,实乃尊贵至极;

    五月十三,阔别二十年后,万历帝决定上朝,一改荒怠,励精图治,朝堂上下无不惊喜万分;

    六月中,万历帝决心整顿吏治,治理朝堂党争,同时安抚流民,休养生息,重开海禁,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西方知识的学习和自主创新;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一直持续到五年后万历帝病逝,史称“万历新政”;

    八月初,万历帝敕封秀保为日本国王,同时按照国内亲藩为之定号“和王”,位同朱氏亲藩,朝臣多有上疏反对者,然帝异常坚决,百官只得奉诏;

    十月中,万历帝于京师为秀保修建和王府,另配备杂役府兵千余人,邀秀保每三年来京居住三月,秀保遣嫡子河内满国赴京谢恩,帝赏金百两,绸缎百匹;

    十二月初,应秀保之请,万历帝派遣儒学大家及门生百余人渡海赴日本讲学,秀保于每律令国兴建儒学馆一所,要求各家大名子弟入馆修学,每三年遣派品学兼优者五十人赴大明国子监深造,并且指明优先选派嫡子前往;此举被后世认为是强化明日交流和文化同化的开始;

    四年(1620)

    三月二十三日,水户藩主石田三成不顾身患重病,执意前往伏见觐见秀保,在得到秀保“扶持秀赖成为关白”的承诺后溘然长逝,秀保感慨秀吉时代的老臣一一辞世,悲怆之中作和歌一首寄托哀思;

    五月中,丰臣秀赖晋升为右大臣,河内满国晋升从三位大纳言,河内光国晋升正四位中纳言,秀保辞去左大臣之职,外界认为这是为秀赖晋升关白做准备;

    十月初。后水尾天皇驾临伏见,希望秀保担任太政大臣,秀保担忧引起秀赖不满,再次拒绝;藤堂高虎得知此事。暗中招来岛清兴和后藤基次商议;

    十一月三日,藤堂高虎将家督之位传予藤堂高次,自己前往伏见居住,与秀保诸子往来密切;

    五年1621

    四月初五,大阪一带发生地震,波及京都和伏见,京都御所因此受损,多名女官及大臣罹难,后水尾天皇幼子因惊吓过度,在逃难途中夭折;秀保遣人将皇族接往伏见暂住。天皇深感其忠;

    四月初八,天皇率众返回御所,傍晚,众人于御所后花园废墟中发现一块奇石,上以血书“清源归流”。侍女报之天皇,天皇不得解,乃请阴阳寮之阴阳师土御门一族前来查探;

    四月初九,阴阳师告知天皇,“清源”寓意“清和源氏”,“归流”乃是回归“主流”之意,综观之。乃是上天告诫天皇,应该让清和源氏回归皇室;天皇仍对之前丧子等氏心有余悸,遂对阴阳师之言深以为是,然清和源氏众多,应该如何做,天皇不得解;此时阴阳师告诉天皇。清和源氏分布各地,但是按照尊卑,只需将清和源氏直系请回皇室便足以向上天表明诚意;天皇听罢,立即遣人拟旨,命令秀保携嫡子觐见;

    四月十二。在和秀保一番商讨后,天皇颁布《皇籍奉还诏》,要求给予秀保及嫡子一脉皇族位分,秀保于伏见建宫,更名为保仁,是为“伏见宫保仁亲王”,嫡长子更名为满仁,嫡次子更名为利仁,秀保仍以亲王身份兼任征夷大将军,然秀保庶子仍以河内为苗字;

    八月初五,听从秀保建议,天皇决定改明年年号为“开源”,以纪念皇籍奉还这一重大事件;秀保增献山城四万石为天皇御料地;

    开源元年1622

    三月,秀保察觉皇籍奉还一事并未引起大名反抗,遂安心接受天皇诏令,继任太政大臣;

    五月中,丰臣秀赖到访,请求秀保为嫡子元服,秀保欣然应允,以“国”字赐之,是为丰臣秀国;

    二年1623

    三月十二,上杉景胜病逝,嫡子定胜继承新发田藩十五万石;

    八月四日,黑田长政病逝,嫡子忠之继承三春藩十五万石。

    三年1624

    七月十三,福岛正则病逝,家中发生骚乱,秀保出兵扶持嫡子继承家业,但由于违反《武家诸法度》,没收十万石知行,将为三十五万石;

    九月初六,高台院病逝,秀保将其与丰臣秀吉合葬;

    四年1625

    4。27毛利辉元病逝,秀保遣河内光国前往悼念,期间得知毛利辉元无嗣,遂奏请秀保,以满仁亲王次子继承毛利氏;

    五月八日,次子抵达广岛,岛清兴为其元服,更名为毛利元清;

    八月初八,万历帝病逝,长子继位,是为泰昌帝,秀保亲往京师朝贺,并奏请由满仁亲王继任日本国王;

    九月十九,秀保返回伏见,正式奏请天皇,卸任征夷大将军,以嫡长子满仁继位,同月,嫡次子利仁晋升正三位权大纳言;

    十月初八,后水尾天皇独子染伤寒夭折,皇嗣问题成为朝堂焦点。

    五年1626

    二月初七,丰臣秀赖晋升正二位左大臣,距离关白之位仅一步之遥;

    三月中,泰昌帝病危,临终前执意召见秀保,秀保得召,即刻动身前往京师;

    三月二十,秀保抵达天津卫,与此同时,后水尾天皇于伏见游玩时失足落水,伤重不治,与当晚病逝;满仁亲王得知消息,连夜召见藤堂高虎、武田胜亲及后藤基次等谋臣,众人皆以为此乃天赐良机,遂召见时任关白菊亭良季(秀保侧室菊亭持子长兄)如伏见宫,告知后水尾天皇殡天,菊亭良季大惊,不知所措;藤堂高虎建议满仁一不做二不休,矫诏称帝;菊亭良季深以为是,遂草拟遗诏,依计行事,史称“丙寅之变”;

    三月二十一,菊亭良季护送后水尾天皇遗体返回京都御所。召集诸公卿宣读诏书,满仁亦命令光国和利仁率兵进京“稳定局势”;朝堂之上,菊亭矫称后水尾去世前以秀保为皇太弟,令其继承皇位;公卿大惊。然敢怒不敢言,且后水尾失独子,以秀保为皇有益于提高公卿待遇,增强皇权,思忖之后对此予以默认;满仁大喜,当即派人前往大明迎接秀保回国;

    三月二十二,泰昌帝病故,委托秀保照顾天启帝,秀保婉拒,推荐袁可立、熊廷弼入京辅命;

    三月二十五。那须资吉抵达京师,将京都之事告知秀保,秀保无奈黄袍加身,只好返回京都;

    四月十五日,秀保于京都登基称帝。改年号为“皇统”,定伏见为陪都,立满仁为太子,利仁为伏见宫亲王;

    五月至次年三月间,秀保按照大名宗藩制度进行改革,史称“皇统革新” ;

    1敕封嫡子为内亲王,利仁为恭亲王;

    2敕封庶子为国亲王。河内光国为江(州)亲王、河内政国为势(州)亲王、丰臣胜国为浓(州)亲王、丰臣秀赖为摄(州)亲王;

    3敕封秀次、秀赖(庶子)、庶孙一脉子孙为郡王,丰臣秀房为爱知郡王、丰臣秀光(秀赖庶长子)为南郡郡王、毛利元清为沼田郡王;

    4敕封主要盟友及家臣为国公,宇喜多秀家为备国公、前田利政为贺国公、蒲生秀行为岩国公、德川忠直为总国公、池田利隆为越国公、浅野长晟为前国公、藤堂高虎为周国公、岛清兴为因国公;

    5二十万石以上、三十万石以下其他大名敕封为郡伯,如福岛高吉为明石伯、那须资吉为足羽侯;

    6十万石以上、二十万石以下大名敕封为城侯,如后藤基次为鹿岛侯、九鬼守隆鸟羽侯;

    7十万石以下大名无爵位,但若是王土奉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赐予响应爵位的待遇,如美浓本巢藩(八万石)主织田秀雄最先奉还领地,秀保于京都为其建造屋敷,给予郡伯待遇。

    此外,秀保还规定。郡伯或享有郡伯待遇以上的大名可与皇室通婚,大名间联姻需要奏明朝廷,否则当解除婚约。

    皇统元年1627

    五月九日,为巩固王权,秀保令以心崇传与藤堂高虎拟定《公卿诸法度》,法度规定:

    1强制将藤原氏分家合并为一家,由菊亭良季为藤原长者,分支回归本家;

    2规定从今往后,关白为虚职,只能从藤原氏、大阪丰臣氏、清洲丰臣氏三家中选出;

    3规定从今以后,征夷大将军由太子兼任,下设三护国将军,分别由恭亲王一脉、近江河内氏、伊势河内氏担任,负责维护各方治安,但兵权需由征夷大将军授予;

    4规定从今往后,左右大臣更名为左右丞相,左丞相以清洲丰臣氏、岐阜丰臣氏、周国公一脉优先,右丞相择贤能任命。

    《公家诸法度》使得《养老令》基本被废除因而被称为《皇统令》,公卿干预朝政的可能被基本排除,丰臣氏、河内氏在日本的统治得到极大程度的加强,此后历代天皇都在《皇统令》基础上进行修改,力图稳定统治的同时又能择优治国,影响深远。

    皇统十二年(1638年)

    七月十二日,秀保于朝贺归国途中病逝,享年六十三岁,大明、日本两国无不痛心疾首,后世上尊号“后清和天皇”。三日后,太子即位,为表孝心拒绝改元,这一惯例一直延续至今。

    ps: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大纲,就此搁笔,情非得已却无能为力,在此要向大家道个歉,之前说过,实在没办法,为了理想和生计只能如此,但是请大家相信,熊仔会在明年将这本书完成,大家拭目以待1

    在这里要感谢许多一直支持我的书友,舟舟、傻瓜、高手、大术士等等许许多多的朋友,我爱你们!有你们的支持,熊仔才能坚持到现在,相信我,大家一起努力!再会!


………………………………

第三三五章 孤城夜话

    驹寄城原为河田原氏居城,其末代当主河田原盛次作为芦名氏的家臣,曾在折上原之战后,在此凭借一己之力抵抗伊达政宗的进攻。但在奥州仕置后,并未得到本领安堵,因而被迫流落会津,成为了上杉氏的家臣,并在不久后因病去世,驹寄城也就此荒废。因此,当德川军抵达该城时,面对的只是一片断壁残垣、遍地萧条。

    夜已深,本阵内的熊熊营火将四周的阵幕映得犹如团团烈焰,德川家康静坐在这团烈焰中央,屏蔽了左右,只与本多正信窃窃交谈。

    “信浓那边情况如何?”德川家康话语间略显疲惫,两天的急行军对于他来说还是太过激烈,加之军队损失惨重,更是让作为当主的他承担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可以说,信浓在此刻已经成为他的一棵救命稻草,是翻盘的最后一丝机会。

    本多正信作为军师,这两日一直处于深深的自责中,当初自江户出征的八万大军,如今只剩下两万七千人,其中还有不少伤兵,一旦被丰臣联军追上,情况可想而知。因此,这两天他也一直密切关注信浓、越后和上野等地的动向,力求以最少的损失抵达信浓,完成军队的休整和扩编。

    听到德川家康的询问,本多正信立即回答道:“早些时候收到伊奈侍从(京极高知)的来信,说是已经率部进入小诸城,与日根野、仙石合兵六千,不日便按照主公要求进攻上田城。”

    “很好,”德川家康微微颔首,继续问道:“那康长呢,他从松本出发了么?”

    本多正信点了点头道:“石川式部也已率领三千军势北上,目前正屯兵葛尾城,待堀家大军一到,便对海津城发动总攻。只不过目前堀家的一万大军刚抵达饭山城,围攻海津尚需时日。”

    听到这,德川家康悬着的心放下了许多:“堀家目前是扫部当政,他沉稳持重且与本家关系匪浅,大可不必担心。倒是上田城的真田安房守实在让老夫难以放心……”

    “安房守目前拥兵两千,确实值得留意……”本多正信还没说完,便被德川家康打断了:“为将者,率兵不在多。安房守想必也已经得到我方桧原战败的消息了,可是却迟迟未有动静,实在让人背生凉意。”

    “我军在小诸城拥兵六千,足以震慑之。”本多正信不以为然,“况且小松殿还坐镇沼田城,那里也有近千守军,谅他不敢轻举妄动。”

    “沼田城……”听到这,德川家康激灵了一下,朝着本多正信问道:“沼田方面可有消息?”

    本多正信点了点头道:“两日前便收到小山殿的密函,说是近日除了安房守几次来询问伊豆守的消息外,并无其他异样。哎,也不知道伊豆守现在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