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95章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95章

小说: 明末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伙面面相觑,只能希望如此。
  当天,后金没来攻。
  丁毅又多做了些准备,必竟前期他已经在这里做了些工程。
  而他的兵马也很快汇聚到南关口。
  此战,丁毅除了曲海波的守兵没动用,其余六营兵马全部调动。
  总计枪盾兵两千五,铳兵两千,五百骑兵,一千炮兵。
  兵力分布为,6营全部和8营一部共计六排枪盾兵,六排铳兵,每排两百人,十二排总计两千四百人,与河并齐站立,他们右边就是河,后面是城墙,只要防守前面一面。
  在他们左边,是1营和3营的五排枪盾兵,五排铳兵,每排两百人共计两千人,成竖队防守6营和8营的左侧。
  这样1营3营背靠着6营8营,左边是自己的墙,只要防守正前面。
  6营8营背靠着1营3营,右边是河,也只要防守正前面。
  两个大阵,形成一个正方形。
  丁毅带两百炮兵在两个大阵中间。
  这些炮兵眼下没炮,都用箭,必竟之前丁毅就是训练他们用箭的。
  另有八百炮兵,一百多铳兵在两个堡上负责开炮,拿枪拿铳防守。
  张经五百骑兵待命,在堡中。
  兵力分配好后,丁毅马上人让人用石灰在地上划了很多线条。
  按丁毅要求,全旅顺眼下只有一千铁甲,俱先给铳兵穿。
  枪盾兵每人带两个盾牌。
  背出去时可能有点沉,但丁毅只打算守,不打算攻,出城后放在地上,就不会累了。
  所有的一切很快布置好,他们就在静静的墙后等着后金军。
  第二天一大早,有张经的骑兵从远处跑回来。
  “来了来了,差不多有一万人左右。”
  “好像是两白旗的后金兵,还有大量蒙古人,汉军。”
  众人神色凝重。
  “都有了,起立,背枪,齐步走。”随着徐威的声音,丁毅全军缓缓出发,离开堡门。
  很快在外面按昨天画下的线条,站在各自的位置上。
  右边方阵,右靠河边布置,左边方阵背靠右边方阵。
  两个方阵形成正方形,丁毅和弓手,及几位大将进入中圈。
  于是每排两百明军,共十二排左右的两个长方形阵形,背靠背沿河边摆好。


第212章 观阵
  明军的阵型列好后,丁毅带着两百弓箭手在两个大阵中间,他也没骑马,只是让亲兵队长向怀来牵着,因为不想被当成靶子,等会如果打败了,再骑马跑还来的及。
  “把徐威叫过来。”丁毅这时道。
  亲兵很快把徐威叫到身前。
  丁毅想了想,缓缓道:“一般情况下,后金兵比较狂妄自信,会按照咱们选的位置开打。”
  “但万一,我是说万一,万一他们不按咱们选的位置打,而且形势对我们不利的情况下。”
  “我随时会下令退回旅顺,放弃这里。”
  “到时,你这个营,要给我狠狠的顶住。”
  “保证全军安然撤回旅顺,这样才能保住咱们的根基和地盘。”
  徐威没有犹豫,当即叩拜,大声道:“请大人放心,那怕战至一兵一卒,8营都不会后退一步。”
  丁毅没再说什么,轻轻扶起他,拍拍他肩膀。
  徐威转身而去,脸色凝重而自信。
  赵大山站在丁毅身边,他拿的也是弓,必竟是弓手,而且不用上前肉搏,比较安全。
  “丁头,你说后金会是谁为主将?”
  丁毅想了想:“上次打破旅顺的是莽古尔泰,这人很会用兵,而且会动脑子,如果是他,比较麻烦,不一定会按照咱们的来。”
  “但这次来的是两白旗的,可能是阿济格,要是阿济格带兵,就好多了。”
  阿济格这人自已觉的有才,其实水平很一般,打仗的时候,更多的依靠个人勇武。
  而且这人和皇太极不是一条心,未必肯拼命。
  丁毅甚至隐约感觉这次阿济格来的不急,给了他充足的时间准备。
  若是换成莽古尔泰,说不定半夜三更,悄悄的把兵马带进复州,接着第二天凌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向南关口。
  如果这么打过来,丁毅肯定来不及调集兵马,南关口绝对要丢,只能死守旅顺口。
  而这次阿济格来的可慢了。
  丁毅嘴角边浮起笑意,这家伙,可以打交道啊。
  正在丁毅和身边诸将谈话之时,远处有兵马也缓缓出现。
  率先出现的是明军几个哨骑,只见他们疯狂往这边跑,后面追着几个后金骑兵,看到这边明军已经摆开阵仗,那几个后金兵也不追赶了,在后面吹呼大叫,似乎在嘲笑明军骑兵亡命而逃。
  张经的骑兵大部现在都是在堡内,他本人跟着丁毅,眼下看到,满脸通红,十分丢人。
  他的骑兵和后金兵遇到,基本都是逃,打起来必输,很没面子。
  “让他们嚣张一两年,将来咱们的骑兵,肯定要碾压他们。”丁毅安慰张经。
  张经也没办法,主要是没地方让他们练兵,而且骑兵也很难练,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练起来的:“大人放心,我们会狠狠操练的。”
  “操练是一方面,实战也是一方面。”丁毅道:“等咱们骑兵多了,可以找别人先练练。”
  他们说话时,前面出现了大片蒙古骑兵。
  这些骑兵骑术很好,一边骑马,还能一边射箭,比后金兵的骑射更好。
  蒙古骑兵之后,是三千汉军,大部分是步兵,有一千骑兵。
  然后是一千多的明人百姓,推着好多盾车。
  最后才看到五个牛录的两白旗精锐。
  后金兵近一万人马,很快出现在丁毅他们对面。
  双方此时距离五里左右,勉强能看到对面的阵形。
  但丁毅这边地势高,看对面更清晰。
  后金兵这时停下,人马朝两边分开,后面的两白旗慢慢往前。
  阿济格,多铎,多尔衮三兄弟并肩缓缓向前。
  多尔衮这时才十八岁,多铎十六岁,都很年轻。
  三人很快来到阵前,然后大概觉的还是太远,阿济格大手一挥,号令全军继续往前。
  “十二贝勒,当心明人的炮。”李永芳带着儿子李率泰从汉军中过来,提醒阿济格。
  “这边又没红夷大炮,慌什么,就算有,也不容易打中。”多尔衮虽然年少,但已经初露锋芒,比起多铎和阿济格,看起来更有气度。
  事实上他比皇太极还重视汉人,平时他学习汉文化,结交汉臣,与李永芳等汉将关系都挺好,皇太极死后,他比皇太极更重视汉臣,为大清定鼎天下打下基础。
  阿济格点头,示意大军缓缓上前,但依然是蒙古军在前,汉军在中间,两白旗在后。
  一直到两里地外,他们也选了个山坡停下。
  这山坡有点高,几人勉强能看到对面军阵。
  只见明军阵容严整,纹丝不动,一看就知道是精锐兵马。
  多尔衮脸色马上微变:“果然是精锐,这个丁毅,很会练兵啊。”
  扎巴就跟在后面,做为和丁毅打过两次的手下败将,他被阿济格也叫来了:“主子,丁毅这家伙阴险下作着呢,我看明朝上下,领兵大将里,他最下作,最无耻,一点大国风度都没有。”
  “明人还自称天朝上邦,这家伙简直把明人的脸都丢尽了。”
  多铎还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兵者,诡道也,没什么不对啊。”多尔衮笑道。
  扎巴顿时无语。
  “我去看看,你们别动。”阿济格突然道。
  “。。”众人无语。
  驾,阿济格纵马,单人匹马冲出大营。
  后金这边一片哗然,而对面明军依然一动不动。
  眼下正是夏季,今天天气还有点热,众人骑兵过来时,还算有点风,现在停下,马上就开始出汗,热的不行。
  穿铁甲的人,更是闷热。
  明军那边,丁毅也发现了问题,好在他早有准备,挥手:“补水。”
  众明军纷纷坐下,赶紧喝水,所有人脚下都放了装水的皮袋。
  “动了动了,明军动了,我还以为真是木偶不会动呢。呵呵。”多铎笑道。
  阿济格骑兵到了阵前,距离明军一里左右,然后左右横跑,也不靠近,原来是在打量明军阵型。
  明军这边马上有人问丁毅:“要不要放炮?”
  不用,丁毅摇头,这样根本打不中。
  “他在干啥?”赵大山奇怪道。
  “他那边地形低,所以跑近点,看我们阵型。”丁毅心想,怎么历史上打仗,没听说有谁这么看的,上来两军就是干。
  看来阿济格这人,也不是没脑子的啊?
  “学学人家,打仗不要瞎干,干之前,先看看对方阵型。”丁毅借这机会和诸将说个道理。
  大伙都默默的点头。
  “他能看到我们地上石灰划的线吗?”张经问。
  “当然看不到,这么远,地上草这么高。”赵大山白了他一眼。
  “看到也没事,他也不知道这是啥意思。”向怀来插了一嘴。
  他以前不敢插嘴的,但赵大山现在是他妹夫。
  赵大山嘿嘿一笑,赞赏似的看了他一眼。


第213章 三面齐攻
  阿济格沿着丁毅大阵左右跑了两个来回,还跑到左边棱堡和大门外看看了看,居然不怕炮击。
  想必也知道大炮很难打中自己。
  又或者,确信丁毅不想炮击他。
  跑了两圈后,也觉的有点渴了,驾,骑兵回到自己阵中。
  他先下马,然后摘掉沉重的铁甲头盔,从马背上摘下水袋,喝了两口水。
  “这天这么热,怎么打仗?”他喃喃道。
  四周诸将默不出声。
  “唯有速战速准。”阿济格说罢,看向四周诸将。
  后金各牛录额真,汉军佐领,蒙古领军都在。
  “明人墙内不知有多少人,墙上大概几百人,墙外有四千左右,前排枪盾,后排看不到,应该就是你们说的铳兵。”
  “每排两百人左右,侧面也是。”
  “他们阵型摆的很好,东面是河,我们无法攻,西边是他们自己两百人,南面是城墙。”
  “所以我们能攻的,只有北面和西边两边。”
  “这丁毅真会摆阵,只让出两面让咱们攻,大伙都说说,怎么攻?”阿济格也不先说自己的意见,问大伙。
  扎巴立马道:“当一鼓作气,全军一涌而上,决不能给他们任何机会。”
  他在徐大堡就是犹豫不决,军令拖滞,白白让丁毅灭了一个牛录,现在想想,还在吐血。
  上次南关口一役,他全军一起压上,差点打赢了,要不是汉军先崩,他上次就能打败丁毅。
  李永芳若有所思,却不说话,阿济格观过明军军阵,自然心中有了注意,那轮到他们来说。
  不料儿子李率泰突然也道:“为何我们要攻?”
  四周哗然,所有人古怪看向他。
  阿济格也很有意思的看向他。
  “丁毅这人打仗很有一套,而且诡计多端。”
  “他们列了阵,不代表我们要去攻。”
  “不能让他选战场,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
  “南关口一线,好多地方能进旅顺,咱们不从这边走,到别处走。”
  扎巴一听,好像有道理,不由高看了李率泰一眼。
  李永芳暗暗瞪了眼儿子,示意他别多话。
  阿济格脸色不好看,他想了想,森然道:“明军列阵邀战,咱们不攻?回去,如何向大汗交代?”
  大金向来自负,没有不敢攻的堡,没有不敢野战的敌军。
  当年浑河,川军浙军列阵,后金一波打不下,两波,两波打不下,三波,硬是用人命打赢了。
  因为老奴觉的,后金不能输,不能退,也不能绕,要么不打,要打一定要赢。
  现场后金的牛录额真们纷纷点头,表态支持阿济格。
  连多铎也道:“去旅顺的路上,也就有两条大道,这里最适合大军交战,走别的地方,也难走呀,有些地方,咱们这么多兵马施展不开呀。”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多尔衮想了想:“咱们兵多,要不兵分两路,分一路走另一边。看他们怎么办?”
  李率泰立马道:“我愿领汉军走另一路,直取旅顺。”
  阿济格有点恼火了,老子才是主将,什么时候轮到你来说三道四?
  我客气客气,你们还当真了?
  这次皇太极让他领兵,还是带两白旗,他本来就不高兴。
  尤其是阿敏被拿下后,镶蓝旗全归皇太极了。
  老子要今天战死,恐怕两白旗也要归皇太极。
  就算今天打赢了,两白旗死伤惨重,皇太极心里肯定爽飞天了。
  阿济格再想想丁毅当天的话,越来越觉的有道理。
  “都不用说了,此战,我自有主张。”阿济格一挥手,示意大伙闭嘴。
  李率泰欲言又止,茫然的摇头。
  他心想,若是莽古尔泰在这领兵,定然会听取他的意见。
  阿济格环顾四周,朗声道:“明人已经列阵,我大金只有以力破之,这才能让明人知道,咱们大金才是天下第一的精锐。”
  众后金牛录额真,齐声喝好。
  “兀突。”
  “在”蒙古人兀突抱拳道。
  “一会你带三千蒙古骑兵,攻其正面(北面),我观对面大概只有五六排枪盾兵。”
  “你们一鼓作气,一定要撕开缺口。”
  “嗻”
  一般来说,骑兵不愿意硬抗队列整齐严整的步兵,但对面只有五六列,人数比他们骑兵还少,自然可以一战。
  “额附”阿济格又向李永芳。
  李永芳赶紧抱拳。
  “你汉军分两部,一千骑兵冲其西面一千步兵跟上,另一千步兵带明人百姓一千余,直接攻堡。”
  “嗻”李永芳也领命。
  李率泰和多尔衮这时正好对视一眼,觉的阿济格这打法也不错。
  同时攻明军三个方向,让他顾此失彼。
  但是,你们后金兵呢?
  “我大金各牛录,分居在北面和四面……”
  阿济格再令,把两白旗五个牛录分成三部。
  两个牛录在蒙古骑兵身后,两个牛录在汉军后面,一个牛录在攻城的后面。
  只等前面撕开口子,后军立马掩上,一举击溃眼前的明军。
  阿济格这样也算倾尽所有兵马,以雷霆之势压上,看起来毫无问题,也就是先要死些蒙古和汉军,这也正常,大伙跟着后金打仗,基本每次都这样。
  阿济格说完后,所有人,包括李率泰也觉的没问题,可以干。
  “全军补水。”阿济格这时脸色严肃,厉声道:“一会进攻号令一响,有进无退,谁敢后退,斩。”
  扎巴想到上次遭遇,赶紧道:“汉军容易崩,当下严令,无军令敢退,必斩,逃回来也是死。”
  阿济格马上点头:“可以。”
  蒙古军和汉军领军纷纷动容。
  呜呜,长长的牛角号声响起,后金大兵开动,往三边分开。
  李率泰带兵攻明军军阵,他父亲攻城,但两父子都不打算上前,安排汉军其他军将突前,他们在后面督战。
  李率泰看着明军军阵,突然骑马跑到阿济格身前:“十二贝勒,能不能给我五辆楯车,我必能攻破明军军阵。”
  阿济格大怒,刚才他就话多,还敢提怎么打?
  “楯车用来攻城的,几时要用来打步兵?野外没有楯车,你就不敢和明军野战了吗?”
  李率泰被骂的狗血喷头,他硬着头皮道:“对面明人的铳很厉害…上次有两三百铳,这次怕是更多?”
  “比浙军还厉害吗?老子没见过明军的铳?”阿济格破口大骂:“滚。”
  李率泰灰溜溜的逃走。
  阿济格在后面吐口水,心情不爽。
  他观察过明军军队,北面两千人左右,西面也是。
  他安排五千兵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