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银币出来后,天下也基本稳定了,连百姓都有的吃,现在百官们基本都是拿银。
事实证明,盛世官员们的薪水都愿拿银,乱世则喜欢拿粮。
如果官员和兵士们像大明朝一样拿粮,丁毅这四千多万石粮,根本不够支付的。
好在现在大伙都拿银,而丁毅手现在最不缺银,他前期各种收刮就弄了两三亿银。
后来开始铸造新币,换取全国百姓手上的黄金白银,现在国库里不知有多少黄金白银被他换来了,并且还在继续。
但不得不说,因为大伙拿银子的多,有了消费能力,国内的物价最近有点小小的上涨。
“截止到今年十二月份,户部国库和天下各省库存粮一千一百万石。”
“财政部存银二亿一千多万两。”
说到这里,丁毅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看了群臣一眼,毕竟大部份银子都是前期抢来的。
他是硬生生靠前期抢钱,支撑起新成立的大乾帝国。
群臣们显然没空考虑丁毅哪来这么多钱,大乾哪来这么多银子。
他们纷纷受到震撼,无不面露狂喜。
特别是那些经历过大明苦难的明臣、明将们,新的大乾,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活力和富有。
而且大伙还知道,现在天下只有山东、太原、济州等几个地方在收商税,明年开始,全国都要展开征收商税,国库收入更加的可观。
前面这些钱都是丁毅抢来的,其实不算什么,后面的税收才是一个皇朝稳定的基础。
第848章 北伐和子弹
因为财政部说了,今年仅海外交易,旗税,加山东等地的商业税,收入为一千七百二十万两。
这其中郑芝龙贡献极大,让出了旗税,这也是他封侯的基础。
一千多万听起来很多,远远超过明朝,但大乾朝现在两百多万官吏和军队,仅靠这点收入肯定是养不起的,所以明年全国商业税的推广是重点,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当天朝政上还有几件事没说,丁毅以钱币换天下的银子,仅这一年里,全国就换到两亿多两的银子,可铸几十亿的银币。
另每年从大澳、日本、安南等抢掠到的白银黄金都是以数百万计,相比换银,这块收入丁毅现在都有点看不上。
还有他丁家自己的财富,算皇室内库,也没有说。
而换银不是长久之计,按丁毅给的期限,明年六月就停止换,以前的白银就不能流通,只能当货物。
他估计还有大量的白银黄金藏在民间,明年还能换个几亿回来。
他手上现在白银黄金堆积如山,却不可能疯狂乱铸,不能超发货币投放到市面上,这样容易引起通货膨涨。
丁毅一方面要稳住物价,一方面准备投入到安南、吕宋,用大量的白银和欧洲和东南亚国家展开商货,赚取国外的银子和金子。
仁德元年对丁毅来说,是历代开国皇帝以来日子最好过的一个。
他的帝国财富为历代之最,他丁家的个人财富也可以说是历代之最。
封赏结束之后,各地官员可以在京城逗留最长半个月,拜见朋友,拜见圣上也好,然后就要各自回自己的地盘。
且按朝廷现在规定,巡抚是四年一换,总兵也是四年一换,且每年都可以回家(或回京)一次。
距离京城和家乡较近的巡抚和总兵,每年有一次年假,为十五天。
距离京城和家乡较远的巡抚和总兵,每两年有一次年假,为一个月左右。
像广东,贵州,安南等的巡抚和总兵,基本都是广东、福建本地人,所以还算比较近,没事你们也不用到京城了,不然两个月假都不够。
当然了,你们要不休假,可以拿双倍薪水补偿。
所以后来好多巡抚和总兵都不休假了,休啥假,很多人的家人都跟在身边,到哪休去?
仁德元年年尾,各地巡抚和总兵纷纷离京,回自己驻地。
临走前,辽东伯尚可喜上奏,说蒙古诸部以前动不动袭扰边境,还投靠满清,请求出兵北伐,严惩各部,并请缨北伐。
尚可喜的奏章一上,北部的总兵们都来劲了,纷纷上奏,要求北伐,要求统兵。
其实在丁毅灭掉满清之后,蒙古各部狼狈而逃,然后很快纷纷派使求和甚至有求降的。
丁毅当时都没空搭理他们,暂时以不追究,稳住蒙古人。
之后他全力整顿国内,平定安南和云南,还客气招待了来京的蒙古使者。
丁毅登基时,蒙古人也派使者来贺,献上重礼。
或许他们以为,丁毅已经忘了以前的事。
丁毅收到大量的奏章后并没有立刻做出批示,而是留中不发。
第二天,‘天下事’开始大篇幅刊登蒙古从元朝开始,对中国做的恶,一直到明末对大明的各种袭扰,与满清共击大明和对抗大乾等所有的恶事。
京师和天下人看到天下事报纸的划写,人人义愤填膺,民间怒声一片,大伙都叫着要北伐。
朝中连一些前明的文官都支持北伐。
因为现在大乾朝国力蒸蒸日上,拥有雄兵百万,粮食有余,军饷用之不尽,繁盛超历史任何一朝。
丁毅没急着回应,因为很快进入仁德二年,也很快接近新年。
仁德二年(1647)春节为二月五日。
春节过后,连各省都有大量的奏章要求北伐。
其中辽东巡抚李率泰称,前明曾在黑龙江山海口奴儿干地区(今俄库叶岛附近)设立奴儿干都司,同时还开通了东西两条驿道,保证文书传递、贡赋粮饷的运送。
又言,北方边防纵深,有无数百年老树可以造船,盛产海东青、各种貂皮,矿产资源丰富,当重新纳入大乾领土。
几日后,’天下事‘报纸重述了前明对奴儿干地区的相关政策和变化。
前明成祖时期,永乐七年升奴儿干卫为奴儿干都指挥司,简称奴儿干都司。
奴儿干都司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至库叶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和图们江上游,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叶岛的广大地区。大致包括了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东北部分及以西俄局部、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及以北,上扬斯克山以南。库叶岛上设立襄哈儿卫、兀烈河卫,辖区内广置卫、所,作为都司所属的地方军政建制。
在奴儿干都司建立前后,1403—1409年(明永乐元年至七年),陆续在松花江、嫩江、鄂嫩河、精奇里江、亨滚河和乌苏里江流域设立130余卫,到万历年间(1573—1620年),奴儿干都司辖区内增加到卫384、所24、地面7、站7、寨1,通称384卫。
巅峰时期,前明的统治的地盘比后世要大很多。
但到了后代无数学者吹捧的大明贤君仁宣之治时代,宣宗继位后,宣宗以休养生民为念,不再继续发展成祖的扩张事业,在天下全盛之时施行收缩政策,他先宣布放弃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使大明一年少了几百万石的粮税。
接着认为奴儿干都司于黑龙江口,辖区远至南西伯利亚,其地极北苦寒,道路不便,内迁奴儿干都司于三万卫(今辽宁开原),于是前明在东北方向的扩张停滞,大致为直接管理辽宁,对以东和以北的女真部落以羁縻卫所制度进行统治。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女真卫所为明朝戍守边疆,按时朝贡赋税,至万历年间东北卫所增加到384所,女真族也越来越强,在原历史上,最终导致灭亡了大明。
李率泰的奏章切中要点,就是当年前明放弃奴儿干都司,让女真人越来越强,最后差点灭亡了前明(他认为前明的主要部队都是被女真打掉,最后才被李自成破京师。)
所以强烈建议,重新夺回这些地区。
更言,北方虽然苦寒,愿为大乾驻守北方。
与此同时,大乾很多北方总兵,纷纷上书,要求打蒙古,打黑龙江。
群众呼声强烈,丁毅只能顺应民声。
二月中旬,丁毅召内阁商议后决定,成立大乾黑龙江省、蒙古省,同时传檄蒙古各部,和黑龙江地区女真各族,顺应天命,内迁辽东,凡有不从者,天兵所至,片瓦不存。
满清被灭后,蒙古各部逃回草原,都还是在原来的地盘牧守,一边观看中原变化,一边想和大乾求和,丁毅都没理会。
黑龙江女真各部被满清几次征伐,不服的都远迁,服的都跟着满清干了,然后现在被灭。
所以黑龙江地区的女真族现在很少,有的也是在深山老林不出来,要么在更北的远方。
丁毅的诏书根本就是做做样子,这边诏书读完,北方各地已经整合了兵马开始行动。
昌平总兵王卫忠、山海关总兵李定国两人率四万兵马打蒙古。
沉阳部兵李率泰、锦州总兵吴三桂,率四万兵马打黑龙江。
大乾总共动员八万战兵,十二万战马,其中打蒙古这边是每人双马。
李率泰和吴三桂另带了两万辅兵,数千辆大车,打算和深山中的女真族打长久战。
战争动员从二月底开始,然后大量的汽油弹,各种装备,粮草,汇集到两地。
王卫忠与李定国三月出兵草原。
李率泰和吴三桂四月出兵黑龙江。
………………………
仁德二年三月初,丁毅来到京师工部匠作司火器局。
前年六月,李忠义他们就造出了膛线。
但受限于弹丸装置速度,并没有大规模推广,之后丁毅画子弹(米涅弹),匠作局的工程师们,用了一个月时间想出了办法,两个月后就能批量制弹子弹。
他们把子弹分两部,前面的铅制弹头和后面的软木分开造,然后手工组装。
手工组装很快很容易,只要按一下就可以。
普通的儿童或妇人一天都能装几千个。
因为铅制弹头上面有螺纹,需要车床车出来,新子弹的制造速度,是远远低于原先的铅丸。
但是用线膛枪后的射程和准确度又远远超过燧发枪。
原本一场战斗需要打二十粒铅丸来结束战斗的话,用新子弹也许只要打十发就结束了。
匠作局还是采用了流水性作业,用大量的车床制造弹头,然后再用木塞进弹头里。
最多时,他们有一千部小型的车床在同时开动,有三千人在参与制造弹头。
每天可以制造六万子弹。
但后来李忠义发现车床损耗也挺快的,这样干的效率不行,每过一两个月,车床都要维护一下。
然后又想出了模具式,制造模具们,把融化的铅直接灌入,立马形成一枚铅弹。
第849章 雷酸贡和纺织机
当然,这样出来的铅弹还需要手工打磨下,此时普通的妇人,不是工匠也能参与,稍微打磨就能成形。
通过这样的改进后,他们现在日产新子弹还是在六万左右,但对车床没什么损耗,车床主要用来车木塞了。
这个数据和后世比起来自然差远了,但对现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差不多够用。
以一个月造一百八十万子弹来说,足以应付一场五万支线膛枪参加的战役了。
但五万支线膛枪在这个世界上,完全是无敌的存在。
而丁毅还想再改进,比如他所提出的雷酸贡。
“雷贡也做出来了?”丁毅这时兴奋的问。
“应该是吧,皇上来看下呢。”李忠义嘻嘻笑着,带丁毅去看新制的雷酸贡。
做为一个穿越者,丁毅当然知道雷贡又叫雷酸贡,仅看名字,就知道和贡(水银)有关。
但还有什么成份合成的,丁毅前世真没研究过,也没细看过。
但雷贡又叫雷酸贡,那肯定有酸嘛,然后会爆炸,那就是有易燃物,酒精。
丁毅好歹能记住这三样东西,但这三样怎么来的,就全靠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自己试验了。
匠作局的工程师们,经过多次测试,最后有个欧洲人先合成了硝酸,然后与贡生成了硝酸贡。
再经历无数次测试后,试验室还爆炸了数次,伤了好几个人,经历了一年多后,终于确定了与酒精(乙醇)合成的雷酸贡。
听起来有点简单,工程师们为合成乙醇、硝酸、硝酸贡,到最后一步雷酸贡,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试验。
好在有丁毅提供的三种物质为参考,让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于是原本到1799才被发明的雷酸贡,提前一百多年产生了。
整个发明经历了一年多时间,这还是由丁毅提供了三种物质为基础的条件下才发明的。
可以想象到,后世那些科学家,完全靠自己摸索,没有参考,想合成一样新物质,要么靠运气,要么靠天赋,非常不容易。
李忠义他们已经试过雷酸贡的特质,的确很容易爆炸。
下一步就是用来制造雷贡火帽,一旦雷贡火帽制成,枪械的发展又进入划时代的进步。
线膛枪的射速将再次得到大幅的提高。
从火器局出来后,丁毅又跟着李忠义来到匠作司科技局。
这边的人都是从大员迁移过来的,原大员造蒸汽机的所有人,全迁移到这边。
目前共有技术人员一百多个,在雷酸贡的制造中,有这边的科学家们也提供了意见,帮了大忙。
自从蒸汽提水机发明后,科技局的人进一步将它利用到机床上,从而制造了压力铸币机。
按照这样的发展,将来可以提升动能,甚至可以整片的铸造板甲。
但丁毅不打算推广板甲,现在已经进入火器时代,板甲已经没什么作用,而且他大乾的武器领先全世界,完全没有必要制造板甲。
所以丁毅还是想把蒸汽动力运用到火车和轮船上。
波耳,米托,叶阿土,费蒂尔等老同志都亲切的拜见了丁毅。
“皇上,这边请。”波耳兴奋的带着丁毅往河边走。
科技局的地盘边上有条河,也是专门用来测试将来的船的。
此时在河边的一幢房子里,他们已经造好一个足有后世坦克那么大的蒸汽机。
“这么大?”丁毅看的目瞪口呆。
“这是测试品,主要是测试他的动能。”波耳道:“可以根据比例而缩放。”
蒸汽提水机已经面世一年多了,经过一年多的改进,现在的动能已经大幅提升,但还是不够拉动大车。
科技局做了试验,装了五十石粮食重量的大车,现在的蒸汽机就无法推动。
“要高压。”丁毅下意识道:“还得在压力上面想办法。”
世界上第一台推动机车在轨道上走的,就是高压蒸汽机。
“你们再造个轨道,仅用大车阻力非常大,难怪你们推不动。”丁毅兴致来了,立刻叫人拿上图纸。
李忠义也知道丁毅经常兴致或灵感来了就会画图,果然早就准备好。
丁毅画了火车和铁轨。
“有了轨道后,一方面可以固定方向,一方面降低阻力,蒸汽机的就可以推动大车了。”
匠作局直接用大车上装满东西,肯定推不动啊。
“皇上每次的想法,都让人耳目一新。”米托也佩服道。
好在丁毅脸皮厚,坦然自若。
丁毅让匠作局先造一百米的轨道,然后用蒸汽机带动箱子试一试。
当然,最主要还是要改进蒸汽机,增强动力。
其实蒸汽机有单缸双缸甚至多缸之分,但丁毅不懂啊,只能全靠工程师们自己琢磨。
好在他集中了这个时代亚洲和欧洲的顶尖科学家,不像后世那些科学家都是一个人孤身奋斗。
接着丁毅又看了科技局很多新的发明。
这边专门研究制造新机器。
新的车床,钻床,镗床,刨床,最让丁毅惊奇的是,他看到了新的纺纱机。
早期在旅顺发展时,丁毅为节省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