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样的兵马数,还不到大同镇巅峰在册的三分之一。
他有钱又有人,还有山西巡抚蔡懋德的支持,大同府各方面稳步开展,越来越正规,最多到明年,可以开增商业税,与山东完全一样。
八月,在巡抚蔡懋德不停的上奏中,崇祯终于给丁毅封了爵。
崇祯愿意给伯爵,实在也是没办法。
因为这时国内兵事败坏,到处惨败。
五月,张献忠攻克庐州,江南大震。
七月,官军在朱仙镇大败,杨文岳免职,总督丁启睿逮下狱,李自成围攻襄阳。
八月,安庆有官军兵变,江南当地又乱成一团。
此外国内到处旱灾,蝗灾,各府告急,江南也在乱,都要朝廷赈灾,要钱要粮,只有丁毅的大同镇,向朝廷上缴税银不说,还进贡了所谓的高产作物。
虽然这作物现在种也来不及,但崇祯思来想去,终究还是给丁毅封了个伯爵。
这天下完封赐的圣旨后,崇祯心事重重来到坤宁宫。
坤宁宫是皇后所在,此时周皇后和女儿坤兴公主朱媺娖都在。
崇祯一进来,母女两人纷纷向他请安。
崇祯看了眼,发现母女好像在下棋,据说叫五子棋,也不知是皇宫中谁先传出来的,简单易学,朱媺娖也曾缠着他和他下过,他那有心情,应付了一局就没再玩过。
但周皇后和媺娖经常玩,他觉的也不错,至少媺娖不会出去调皮。
“皇上,国事繁重,您也要注意龙体。”周皇后柔声安抚他。
崇祯这几年很勤勉,每天觉都睡不了几小时,可是全是瞎折腾。
大明帝国被他折腾的越来越衰败,他自己心里有没有数不知道,周皇后估计是有数的。
周皇后是位聪明的女子,史称仁心贤德,自掌管后宫之后,特别节约,削减了不必要的花费,也不为自己的亲属在皇上那里乞讨恩泽。即使逢年过节,大臣命妇们入朝参贺,她所给的赏赐完全按照礼节规定,从不滥加施予。
周皇后这么懂事,情商智商必定超过崇祯,崇祯心里没比数,周皇后肯定心知肚明,只是不敢说,不好说罢了。
“朕今天让他得偿所愿,封他为镇北伯。”崇祯气乎乎的道,好像小孩子一样,似乎是很不情愿。
朱媺娖漂亮的大眼睛一亮:“是丁毅吗?”
“恩。”崇祯长长的嗯了声,然后摇头长叹:“大明上下,只有丁毅最能打,还能赚钱,囤田练兵无人可极,可是,他为何,为何………要学那祖大寿啊,朕向来视他为股肱之臣………他却不愿来京城见朕…………”
崇祯不觉的自己对不起丁毅,反而觉的丁毅对不起自己。
他仔细想想,丁毅刚起家时,自己破格提拔,对他推心置腹,还让心腹王承恩亲自宣旨,以示看重。
但丁毅官越大,却越不尊重自己,当然是丁毅的错。
他想来想去,自己也没错。
不料朱媺娖不知为什么脱口而出:“父皇每次召来大将就抓,或者军将们吃了败仗就杀,长此以往,大家自然都敬怕父皇………”
“媺娖”周皇后大惊,连忙喝住朱媺娖。
大殿里突然死一般的安静。
四周几个宫女和小太监皆瑟瑟发抖。
曾柔就站在朱媺娖身后不远处,此时脸色苍白,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她也万万没想到,朱媺娖居然敢说出这种话。
此时整个大明朝,也只有朱媺娖敢当着崇祯的面这么说。
原历史上她肯定什么也不懂,也不可能说出这种话。
但在曾柔常年累月的洗脑下,朱媺娖终于像个大人一样,说出自己想了很久的话。
崇祯脸色先是铁青,接着苍白,下一刻,他浑身颤抖起来,大明朝上下,从来没有人敢当着他面说出这种话。
“混帐,你,你在说什么?是谁,是谁教你胡说八道的?”崇祯气的身体发抖,但很快脸色变的通红。
你召来别人就抓,别人打败就杀,谁敢来京师啊?谁敢替你效命啊。
年轻的朱媺娖几乎一下子戮中他的痛点。
崇祯恼羞成怒,突然上前,叭,一个巴掌抽在朱媺娖白嫩的脸上。
大殿里顿时跪成一团。
“扑通”朱媺娖被抽的一屁鼓坐在地,她也又惊又怕,但她一手捂着脸,眼睛里全是泪水,却不狡辩。
“皇上息怒,媺娖还小,童言无忌,定是受人鼓惑………皇上息怒……”周皇后连忙跪在朱媺娖身边,心痛的搂着她瘦小的身躯,不停向崇祯求饶。
“快向父皇道歉,还不向父皇道歉?”周皇后拼命向朱媺娖使眼色。
朱媺娖抬头余光一扫,发现曾柔等人都在瑟瑟发抖,跪在地上。
“媺娖失言,请父皇恕罪,媺娖知道错了,呜呜”朱媺娖哭道。
“是谁,是谁教你的?是哪个宫女?”崇祯勃然大怒,抬头看向远处。
曾柔魂飞天外,身体都有点控制不住,差点瘫倒。
朱媺娖大急,脱口道:“儿臣不小心听到几个小太监说的?”
“来人。”崇祯转身咆哮:“把坤兴公主身边小太监,全部杖毙…………”
很快一队兵甲哗啦啦的远去。
曾柔背部全是大汗,脸色苍白不敢抬头。
看着女儿颤抖害怕的表情,崇祯脸色不自然的抽搐起来。
他缓缓平复心情,终于道:“公主失德,皇后你也难辞其咎,还请皇后息心教导………”
顿了顿后:“另……尽快替她择驸马……”
此时朱媺娖虚岁十三,崇祯决定,把她尽快嫁掉。
朱媺娖闻言,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差点想说,儿臣不嫁。
“臣妾遵旨”周皇后跪拜。
崇祯拂袖而去,出殿门后,想到刚才女儿说的话,越想越生气,简直怒不可竭,真想把传这些话的源头人物,全给杀了才好。
等崇祯一走,朱媺娖哭道:“母后,媺娖不想嫁,不想嫁,媺娖想永远陪着你。”她拉着周皇后衣袖痛哭。
“乖,媺娖听话,不要再闹了,你父皇金口玉言,即然下旨,已无法改变………”
“哇。”朱媺娖大哭,恼羞成怒的站起来,似要发火。
突然看到曾柔向她摇头,眼神示意。
朱媺娖犹豫了下:“我不听我不听,你们都不疼我了,呜呜……”
转身哭着跑去。
曾柔等两个宫女急忙跟上。
“你们好生看着她,若有差池,唯你们是问。”周皇后赶紧道。
曾柔边跑边应,追向朱媺娖。
主仆两人很快回到朱媺娖的寿宁宫平阳殿。
朱媺娖喝退其他人,只留下曾柔。
“曾姐姐,现在怎么办,父皇要我嫁人了?”
“陛下仍一国之君,君无戏言,公主千万不要硬着对抗,到时陛下大怒,派人严加看管,反而适得其反。”
“难道我就这么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我连自己嫁给谁都不能自己做主?为何帝王家都是如此?没有人在乎我的感受?”朱媺娖很生气道。
从小到大,曾柔三天两天讲故事给她听,小时候是童话故事,还是白雪公主这种,长大后渐渐就变成梁祝这类,她已经和沈初盈当初被丁毅洗脑一样,整天都想着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人。
“古来生来帝王家,皆是如此,身不由已。”曾柔叹道。
“我不甘心。”小小的朱媺娖握紧拳头,一脸不服气。
曾柔欲言又止,马上被朱媺娖捕捉到。
她双手紧抓曾柔衣袖:“曾姐姐你是不是有办法,快救救我,你也不想我嫁给不喜欢的人,而且连什么人都不知道吧?”
曾柔想了想,缓缓道:“公主莫急,陛下虽然开口,但选驸马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先暂时表示认同,我们再一起想想办法。”
朱媺娖眼睛瞪着曾柔,也仔细想了下,突然开口道:“姐姐你一定要帮我,我必不会忘了你。”
“奴婢一下会想办法的。”曾柔低声道。
朱媺娖一直盯着她,似乎在等她的回应。
曾柔想了想,深深吸了口气,鼓起勇气道:“就看公主殿下您,愿意走到那一步?”
朱媺娖几乎没有犹豫,突然一把握住曾柔的手:“我若想离开这个鸟笼,你愿意帮我吗?”
曾柔没有犹豫:“只要公主您开口,曾柔愿意为公主殿下做任何事。”
两人小手牵小手,双目对视,同时点头。
第729章 吃相不要太难看
崇祯十五(1642)年九月,在崇祯不停的催促下,孙传庭决定再战农民军,他以高杰为中军,另调总兵左勷、白广恩、郑嘉栋、牛虎臣等部出潼关入河南攻击农民军,李自成、王卫国、罗汝才率部迎击。
因为知道农民军势大,孙传庭相当谨慎小心,先派出另一位招安的农民军将领牛成虎作为先锋,诈败引诱闯军进入埋伏圈。
老实说,他这计策是不错,但他手上的明军已经不是以前自己囤练的秦军精锐,和闯军相比,他们反而更像农民军,闯军反而像是官军。
李自成部果然上当,中了埋伏,闯军扭头崩败,看起来要和上次被孙传庭打败高迎祥一样,又要完蛋了。
就在李自成下令撤退时,王卫国提议,将粮草物资、金银财宝赶紧抛弃,以阻敌军。
闯军把各种金银财宝抛得到处都是,一路跑一路丢。
这下好了,孙传庭的兵马很多都是原农民军投降,那里能看到这些东西,他们纷纷下马哄抢战利品,乱成一团。
此时他手下稍微精锐的有两部,一个是参加过松锦之战还活下来的白广恩,这老油条就比较聪明,看到闯军大败,不急于追击,在后面远远的跟着。
另一个高杰也是李自成的老兄弟,泡了李自成的老婆,知道和李自成是不死不休的局面,看到李自成大败,他拼命往前冲,想痛打落水狗。
因为后部都在捡财宝,明军中只有高杰一部追上,孤军深入,
退到冢头(郏县东北三十里)时,王卫国和李自成都看到只有高杰一部冲上,后继明军大乱,都在争抢珍宝。
两人相视一看,哈哈大笑。
王卫国更道:“俺看俺们,才算官军啊。”
李自大笑,当场挥手,组织反击。
此时他们的后队罗汝才也带着兵马到了,其余各部闯军也从败退之中速度恢复过来,重新整队,调头杀向明军。
高杰人少,闯军人多,瞬息被打的大败。
而后继忙于争抢战利品的明军几乎没有任何战斗力,“仓卒不知所为,且其胸腹率臃肿彭亨,不可俯仰,而马鞍如驼峰,亦不能驰骋”。
左勷、萧慎鼎二将带头逃跑。
李自成和罗汝才的部下却没有去争夺那些战利品,而是一路追砍明军,杀得明军大败惨败,损失了几千军队和大量马匹,副总兵孙枝秀战死,将校战死七十八人。
此时天降大雨,明军的粮食、被服都运不上来,饥寒交迫,抢老百姓柿园里没成熟的青柿子吃,故而此战被戏称为“柿园之役”。
孙传庭先胜后败,愤怒不已,决定严惩带头临阵脱逃的左勷和萧慎鼎。
萧慎鼎被斩首示众,但有人建议左勷却杀不得,因为他爹是左光先,出身榆林的将门世家。
左光先是明末农民战争早期给李自成造成最大打击的将领,而且家财豪富,在官场上根基深厚。
松锦之战前,洪承畴就罢了他的官,用白广恩代替。
虽然左光先已经被洪承畴罢官了,但孙传庭还是不敢轻易处置他儿子,让左光先赔马两千匹补偿官军的损失。
此时左光先已经闲置在家,在榆林姜让驻守的地方休养。
但他居然真的拿出两千匹战马。
可见当时左家在榆林的势力和财力有多大。
要知道丁毅在占领济州岛之前,也无法拿出那怕一千匹战马。
柿园之役后孙传庭发现了官军的巨大问题,当天天降大雨,但下大雨又不是只下到官军头上,也下到李自成和王卫国、罗汝才头上,为什么官军没饭吃,农民军就有饭吃?
这里面的问题可比单纯的军事失败严重得多。
孙传庭退回陕西后,决定拿出他之前清查西安三卫的办法,在全陕西推广,解决后勤补给问题。
只有解决了后勤补给问题,才能保证军队得到足够的训练,才能让军队有组织纪律性。
孙传庭“募勇士,开屯田,缮器,积粟,三家出壮丁一”,同时开始搞车营。
从明末明军与农民军和清兵各次决战的大势来看,在大型会战中使用战车,的确已经落伍了(除了丁毅的兵马外),但是孙传庭使用这种办法,是为了适应明军当时低下的战术水平。
车营的作用不光是抵御敌人的骑兵,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军队圈住,给他们安全感,别让他们满地乱窜。
陕西的精锐骑兵,在之前的历次战斗中,都让傅宗龙、汪乔年、丁启睿他们送给李自成了。
如果不用车营,孙传庭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保证自己的兵在面对闯军骑兵冲锋时不掉头逃跑。
而打败孙传庭后,李自成在农民军中声威大震。
因为前闯王高迎祥就是死在孙传庭手上的。
李自成趁势壮大,在王卫国和帮助下,他火并了贺一龙、罗汝才、袁时中,收编了贺锦、刘希尧、蔺养成,树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并在豫南楚北一带开科举、设立官府和卫戍部队、进行屯田,已经有了新朝廷的气象。
……………
十月时,孙传庭惨败在李自城手下的消息传到大同丁毅处。
而且他得知一个消息,隔壁陕西军界还有个大人物的,非常有钱。
多有钱?
为了救儿子,给了孙传庭两千匹战马。
这人正是榆林将门左光先。
明朝有两个左光先,一个是文臣左光斗的弟弟,一个是榆林将门左家左光先。
前者是现在安徽人,后者是陕西榆林人。
左光先这么有钱,能一次性拿出两千匹战马,丁毅的目光马上盯向了他。
要知道左光先这会可是闲置在家的啊。
原历史上,他在明年,才听到白广恩投了李自成,马上带着人从榆林跑出去,投靠李自成。
“榆林那边,现在什么情况?”丁毅这天召来情报司葛洪山问。
葛洪山道:“陕西榆林是九边重镇延绥总兵驻地,现在称为榆林总兵,总兵是姜让,也就是姜瓖他们的哥哥。”
“榆林有个地头蛇,当地人左光先。”
“左家是当地卫所出身,左父曾官至榆林卫指挥使。”
“左光先,从榆林卫小旗开始,历任总旗,千户,在崇祯初调到宣府深井堡守备,崇祯二年(1627年)在延绥巡抚岳和声的建议下,他被调回延绥镇教练火器。左光先在陕西期间,追随新任延绥巡抚(后升为三边总督)洪承畴围剿农民起义军,居功最多,被视为一员“枭将”,由功从游击累升至陕西总兵(固原总兵)。
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对付满清,左光先作为其部下亦随之赴任,充蓟辽总督标下中协分练总兵。”
松锦大战前,洪承畴不知怎么和这位爱将翻脸了,好像是左光先遇敌不前,让洪承畴失望,撤了他的职,让白广恩代替。
从此以后,明朝一直没有起用他,他就闲在榆林家中。
这样个闲职在家的原总兵,居然随便拿出两千匹战马给孙传庭,丁毅顿时就对他很感兴趣。
“姜让那边怎么样?”丁毅又问。
“大人赶走了姜瓖兄弟,山西巡抚蔡懋德向朝廷举荐两人为榆林副总兵。”
“朝廷还没有回复,据说朝中有人异议,那有一门兄弟三总兵在一个镇的,估计还是要调开他们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