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敷奏这时想撤退了,但又说不出口。
换成其他明军,徐敷奏肯定理都不理,转身带着兵马走了,但这可是丁兄弟的人马啊。
“罢了罢了,三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徐敷奏一咬牙,决定留下。
徐敷奏说完这句后,就听到身后有大量的喧哗声,回头一看,王卫忠的兵马已经在构建阵地。
“怎么打?”徐敷奏问。
王卫忠沉声道:“他们必须要过河,这是必走之路。”
“咱们会用火炮和火铳,狠狠的教训他们,但火炮和火铳,总有要休息和打不响的时候,这时,我要徐总兵你的兵马冲上去,把他们打回对岸。”
“好,没问题。”徐敷奏道。
王卫忠愿意和徐敷奏一起来打,也是因为徐这几年都是驻守登州附近,他的兵马还是丁毅的人去训练的。
所以算是战力比较强,换成其他明军,王卫忠当然不敢和他们在一起,到时一打就跑,只会连累他们。
徐敷奏的兵马,不但是丁毅帮忙训练,且卖了大量的鸟铳给他,虽然不如鲁密铳,但肯定比其他明军要强,可以说是低配版的东江军。
此时王卫忠这边共计兵马六千出头,徐敷奏也有自知之明,全军让王卫忠指挥。
王卫忠共带了36门6磅炮,4门12磅炮,全都摆在清水泊以东。
清水泊是个大湖,往南有两条支流,一是北阳水道,一是淄女水,一条河通向青州,一条河通向临淄。
这两条河都有好几十里长,清兵好不容易走到清水泊附近,眼下再回头绕过北阳水道走青州再往临淄走是不可能的,那要走很多回头路。
而且他们带了大量的人畜和马车。
关键丁毅可能在后面追,他们往南走回头路更容易碰到丁毅。
而往北的唯一条路,就是清水泊以东。
这边距离海边不到五里,王卫忠兵马就堵在清水泊以东。
王卫忠左边是莱州湾,右边是清水泊,两边都是河海,都不要防守,只要守着前面就好。
跟丁毅打仗久的旅顺兵将们,都很会选战场,用丁毅的话说,有河就要利用河,有海就要利用海,没河没海,就要利用树林,如果连树林也没有,就只能利用自己的大车。
只要有东西利用,就能减少防守面。
如果在野外,他们六千兵马防守四面八方,每面用到的兵马就少了。
现在王卫忠左右两边和后面都不要守,六千兵马全都可以用在正面防守。
这就是优先选好地形的好处,更是他学自丁毅的选阵之法。
王卫忠此时正不停下令,安排兵马,徐敷奏的人也在被调动。
徐敷奏骑以马上,在旁边观看学习,心中触动也深。
当年丁毅刚到旅顺,他是参将,王卫忠还是个小小把总,连和他说话的机会都没有,眼下,都可以指挥他了。
但人家跟着丁毅打了那么多胜仗,无论经验能力,都比他强啊。
现在随便选个地方,只要一面迎敌即可,不服都不行。
他看到王卫忠先把所有大车一字排开,全放在第一线,王卫忠带了六十辆大车,每辆车之间会有留空隙,放一门炮,所有六磅炮都放在一线,四门12磅炮则在后面五十米。
这样他用大车和火炮拉起一条四百多长米的防线。
这样最东边距离海边不到四里了,且很多坡路,高低不平,这保证清兵骑兵冲锋,只能在这三百米内,但步兵可以从四百多米外绕过来。
徐敷奏三千兵马中有一千五百是刀枪盾兵包括,被王卫忠全部放在东边,以防清兵步兵从东侧绕过。
徐敷奏自己带着五百骑兵也会亲自到了东侧督战。
他还有一千左右的鸟铳兵跟着丁毅的铳兵。
他的鸟铳全是丁毅专门为其打造的,质量比明军的好太多,只是射程和威力比鲁密铳差点。
王卫忠本身有一千五铳兵,加上他的一千,就是两千五铳兵安排在四百多米的防线上。
王卫忠全军都是鲁密铳,每米站一人,一排大概四百多人,共站了五排,还余下几百放到最东边。
王卫忠另有八百枪盾兵分两排站在他们中间,在对面射箭时,可以帮忙挡箭。
余下的炮兵都在最后。
此时枪盾兵正在忙录,徐敷奏看到他们很多人从身上摸出钢棍,用铁铲钉到地上,钉好之后,再用绳索拉起来,形成拌马索一样的东西,但这里比较短,每两根钢棍牵一棍绳,大概距离是二十米左右。
在明军身后三十米处,到处都是,拉的一条一条。
原来王卫忠想挖坑的,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冬天土地太硬,只能先拉起拌马索。
他的枪盾兵个个都带着三根钢棍,用来固定盾牌的,近两千钢棍被钉在地上,形成密密麻麻的拌马索。
清骑一会就是打破了他们的车阵,再往后冲,又要花费一段时间来冲这些拌马索。
在这些拌马索的再后面,大概五十米外,明军把原本大车上的很多粮食,衣被帐篷等全部御下,堆积起来,又有人去后面砍树,再堆起第二道,四百多米长的防线。
一旦第一条守不住,就退向第二条。
王卫忠还带了大量的火油,徐敷奏发现他让人把火油放在第二条防线,徐敷奏脸色微变,他感觉如果明军守不住第一条,姓王可能直接把第二条烧了,用来阻挡清骑。
果然不其然,他的一队兵马五百人,被王卫忠安排去身后一百多米外的丛林里砍树枝去了,要求全堆在第二条。
第二条防线更长,第一条才四百多米,第二条有六百多米,几乎把整个东面都给堵住了。
王卫忠这时走到炮兵那边,大声道:“一会打起来,先打清兵的大炮,一定要先把对面大炮给轰了,没有命令,不准打步骑,另,必须要有十门炮留着。”
第633章 强攻
随着王卫忠的命令,整个明军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
王卫忠这时考虑的难点是,建奴的红夷大炮比他们打的远,他们这边最远的就是12磅炮,且只有四门。
真正对轰,会很吃亏。
果然,炮兵千总张其栋向王卫忠道:“头,咱们得筑炮兵阵地。”
王卫忠扰扰头:“不是挖不动吗?”
“挖不动也得挖,清兵有红夷大炮,打的比咱们远。”
“如果不想办法,很容易被他们的炮打崩的。”
纪律再好的兵马,也经不起炮轰。
浑河之战就是个例子,丁毅的兵马如果只挨打没反击,一样会被轰崩。
“那就想办法。”王卫忠道。
清兵红夷大炮走的慢,还在后面,正好给他们时间。
张其栋很聪明,很快想到办法,清水泊就在边上,到河边挖泥。
此时河面没结冰,河水里的泥还是能挖的动。
然后用沙袋装好,再堆叠在火炮前面,为延伸炮火射程,抬高炮的仰角,还要把炮垫高。
沙袋同样能防对面的炮,且效果在这个时代是最好。
当然,这样提升的射程还是有限,必竟6磅炮火药用量和炮管设计,基本固定了他的射程。
抬高之后,唯一的高处,就是炮弹落地后,也许会多跳远一点。
为加快速度,他们还不停的伐树,把树和布袋结合,当在大车四周,相当于临时筑栏。
徐敷奏看的目瞪口呆,终于发现丁毅兵马的厉害。
他们什么都有,铲子,锯子,斧子,伐起树来特别快,还带了大量的布袋,用来装泥石。
他们挖土挖到一半,突然有人惊叫起来,原来发现河边有大量的鹅卵石,这样更好,有士兵不顾严寒,直接下水去摸。
然后一袋袋装起来,再在上面覆层土,竖树木后夹在其中。
徐敷奏看了一会,感觉如果清兵再不攻,给王卫忠一两天时间,他能建起一堵石墙。
尼娘的,他不得不服。
王卫忠在那边干的热火朝天,多尔衮也在心急如焚。
因为怕被明军炮轰,他们都在二里以外。
虽然这个距离也在火炮射程,但一般没人会在这么远用炮打对方几个人,很容易被躲,更不容易打中。
多尔衮一边观察明军,一边焦急的等待。
因为距离远,明军具体在干什么,他不知道,但他知道,不能给明军时间布置战场。
“孔有德呢,炮呢?还有多远?”他急道。
他们有五万大军,三十一万人畜,几千辆车,连绵出去几十里长。
前锋到了清水泊,后队可能还在青州刚出来。
红夷大炮又沉又重,自然落在最后。
孔有德不在身边,大伙面面相觑。
“来人。”多尔衮马上叫来几个亲随,让他们去看看火炮在那。
“没有炮就不能攻了?”豪格怒道:“当争取时间,先攻一波再说。”
多尔衮看了他一眼,没有吱声。
前锋全是正白旗和镶白旗,都是他的兵马,他才没那么笨,让自己兵马去强攻丁毅部。
“稍安匆燥,明军火器凶猛,又有准备,咱们现在,兵马还少。”杜度劝他道。
现在他们陆陆续续到了才五千人,还有几万人在后面呢。
这后面的人,有人要保护掠来的财富,有的要看着掠来的人畜,还有要保护火炮,那这么容易全集合起来。
正因为他们抢的人畜和财富太多,拉长了队部,也给了王卫忠拼命构建工地的时间。
终于,在多尔衮看到明军足足一个多时辰后,清兵第一波小型火炮,十五门到了现场。
孔有德和上千汉军也到了现场。
此时清兵差不多集合了有三万人马,还没来的,都是有任务的。
“其余的炮要什么时候到?”多尔衮问。
孔有德道:“最少还要两个时辰。”
“叭”多尔衮狠狠对空中抽了一鞭,等不及了,立刻就打。
以他对丁毅的了解,丁毅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即然派人拦在前面,丁毅的兵马,肯定会来。
正如王卫忠所料,多尔衮不想和丁毅死拼,只想带着人赶紧走。
但要想走过去,必须要打败眼前的明军。
此时清兵们不时的有哨骑到前面试探,主要是观察明军数量和阵型安排,他们不怕明军的炮,但不敢接近一百五十米内。
后继兵马正在聚集,准备进攻,炮兵们也在准备,估算距离。
孔有德这时道:“明军的炮射程和我们相似,咱们小炮少,怕打不过他们。”
“不管,一旦下令进攻,你们的炮就要打起来,打他们的炮。”多尔衮不管,他打算一鼓作气,不能给明军再拖延时间。
“嗻”孔有德无奈。
最好的方式,是要等后面的红夷大炮到了之后再攻,现在不能筑火炮阵地,就是拼伤亡。
以前他们和丁毅学着,用沙袋堆叠来筑阵地,但现在天寒地冻,连对面明军都没有筑起来,他们更没有办法。
可他们没有望远镜,不然也能看到明军的大车之间,火炮前面,都差不多快围起一个围墙了,各种沙包木头充斥在其中,用来增强防御。
前面打探观察的清兵是正红旗的马甲,共有十骑。
带队的叫哲布库,还是豪格的家将。
他领着一队骑兵上前,主要是观察明军阵型和大概人数。
但明军用大车挡着,又看不到后面,那里能看清人数。
好在之前明军从河对岸出现时,他们看了个大概,估计有五六千人。
这会他越走越近,突然发现明军马车中间和前面好像有很多障碍物,还有熟悉的布袋,这天寒地冻的,明军那挖的?
哲布库越看越越想看清楚,情不自禁的马有点往前。
“当心。”身后有部下提心,别离太近。
“无妨。”哲布库心想,咱们大规模冲锋,明军容易打,我这单人独马的,那这么容易?
驾,他也不顾部下劝说,猛的一个加速,骑着马像箭一样冲向前。
明军阵中顿时一片哗然,很多人探头。
王卫忠自然也看到了,哈哈大笑:“谁把他打下来,赏银十两,升一级。”
他话音刚落,阵前好多铳打的好的,纷纷起身。
那哲布库马跑的飞快,时左时右,不停变化位置,似乎在向明军展示他精湛的骑术。
没一会功夫就跑进明军一百米内。
这时王卫忠的铳兵们都很沉住气。
战场上打密集的冲锋阵型,有时都不要瞄,只要位置不打高就行,但是现在打单个的,大伙都沉着气,瞄的很认真。
突然。
砰,现场有人开了一铳。
接着,砰,砰,砰,条件反射,好几铳打响了。
王卫忠的铳兵们奇怪的扭头看去,原来是徐敷奏的一个铳兵,沉不住气,先打了,然后徐敷奏好几个铳兵都打了。
结果自然一铳没打中。
徐敷奏顿时脸涨的通红。
他的兵马都是丁毅的人帮他训练,平时训练时,他也经常去看,听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不要急着打,更不要听到声音就打。
因为普通明军很容易听到声音,就情不自禁的打出去。
没想到训练了这么久,还是有人会犯这样的错。
主要是他的兵马几乎没打过仗,没有实战过,自然容易激动。
“哈哈哈。”这时对面清兵一阵嘲笑,哲布库更加的得意了。
“吼,吼,吼。”大量清兵在后面高喊,为他助威。
多尔衮也脸露不可思议的表情,回头看看部下们:“难道不全是丁毅的兵马?”
“刚刚看到有个徐字旗,后来被撤掉了。”有人道。
“徐敷奏?”豪格道:“可能是登莱总兵,徐敷奏的人。”
“那就好打了,如果有一半是徐敷奏的人就好打了。”杜度等人大喜。
整个明朝,除了丁毅的人马,其他明军在他们眼里全是狗屎。
这要不是丁毅的人马,刚刚他们几百骑就敢冲上去打。
众人话音刚落,突然。
砰,砰,前面数声铳响。
哲布库身体晃了晃,一秒钟后,扑通,从马上栽倒下去。
此时距离明军阵地前,大概是八十米左右。
“哇吼”轮到明军欢呼。
清兵们一个个如丧考妣,鸦雀无声。
突然,架,明军最东侧靠海岸附近,一骑冲了出来。
顿时,清兵们好像都知道要干什么,纷纷破口大骂。
那骑冲到哲布库身前,扑哧,一刀把他头砍下,然后插在刀尖上。
“虎。”明军大笑,大叫。
“虎。”
“虎”
“虎”
明骑举着他的头,在阵前左右奔驰,车后明军不停欢呼,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清兵其余的哨骑纷纷跑回来,又惊又怕:“主子,明军车前有堆障碍,好多袋子。”
多尔衮这会气的脸都青了,谁让那哲布库擅自去前面挑恤明军的,这不是送人头吗?
这下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士气。
“把哲布库全家,贬为奴隶。”多尔衮怒吼道。
豪格一言不发,脸色也很难看。
孔有德正站在炮兵身边,炮兵们费力的把炮往前推。
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地形稍微高点的地方,距离明军阵地大概两里,正好在他们炮击射程内。
但这个距离,炮弹打到那位置,威力也会消弱。
可没办法,再往前,明军的炮更厉害。
孔有德也知道,明军那小炮射程,也大概在这距离,到时,就是看谁打的比较准。
他们炮少,所以清兵肯定会吃亏。
就在这时,身后有人快马过来:“和硕睿亲王问,还有多久能上阵地?”
孔有德忙道:“一顿饭。”
那人回身而去,不一会又跑了过来:“王爷说,半顿饭不到,炮营十抽一,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