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269章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269章

小说: 明末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马福塔说,看到自家铳兵最少打倒数百明军。
  骑兵当时想冲上去,但丁毅的步营太多,有一万多人,密密麻麻,马福塔想到皇太极的命令的是撤退,终究还是打消了冲一阵的念头,他留下一队近千兵马垫后,带着余部速度往西撤。
  可丁毅兵马太狠; 大清一千精锐垫后,朝鲜一万兵马都未必能打赢,但他们面对的是丁毅的兵马。
  对面铳兵上前; 噼里叭啦几波齐射,上千精锐当场崩溃,这下他们东路撤退的主力也开始溃逃,大伙争向往西逃。
  北面的部队还好点,北面是丁毅的骑兵,清兵比骑兵多,清兵缓缓后撤,明军缓缓押上,也不冲锋,双方好像很有默契,保持距离的移动。
  有部下问劳萨,要不要冲阵明军?明军骑兵才千骑。
  劳萨想了想,还是摇头。
  此时他们已经决定撤兵,现在反冲,毫无意义,对面要是和以前一样,转身就跑怎么办?追还是不追?
  东江镇的骑兵,以前见到他们骑兵就逃,已经是常态化。
  劳萨也很会用兵,让精骑在前,步营先撤,精骑押阵,对抗明军骑兵,本来撤的好好的,也有条不紊。
  但突然几百匹马骡从明军后阵冲出来,拖出一堆火炮。
  没一会儿,轰,明军的炮就响了,炮弹像雨点似的落到他们步营中。
  清兵步营顿时就炸营了,前面押阵的骑兵也不敢呆,转身跑的更快,北部清兵也在没多久就崩溃。
  南部的清兵就不说了,这边是皇太极御营所在,大部精锐和主力还有火炮全在这边。
  结果明军战船先到,一阵42磅巨炮轰击下,这边就先是大乱,各部乱哄哄往北跑,想远离北岸,很快也演变成一场溃败。
  此时的皇太极肯定很郁闷。
  他的一声撤退,居然会引起三方溃败。
  如果他换个命令,各部集合与明军决战,反而不可能这么溃败。
  但眼下更换命令已经不可能,而且皇太极真没打算和丁毅死磕。
  因为这次入朝,他一共才带三万多兵马,却不知道丁毅有多少兵马。
  以他和丁毅数次交手的经验,没有十万兵马,最好不要擅自与丁毅开仗。
  尤其丁毅还有朝鲜援兵在身边的情况下。
  眼下三方溃败,大清兵也都往西逃,皇太极又惊又怒,赶紧再次下令。
  “豪格呢?”
  有人道:“肃亲王已经带兵上去了。”(豪格于去年被卦为和硕肃亲王)。
  皇太极心中暗骂,赶紧下令:“让他顶着,给我顶半个时辰。”
  “嗻”
  皇太极在这边收拢败兵,开始后撤。
  四周大量的辎重,抢来的粮草都不要了,因为来不及拿。
  他下令全军带上四日粮食,先往定州撤。
  前面豪格刚聚起五千精骑,对着明军步营先迎了上去。
  对方上万步兵密密麻麻,开始他不敢冲阵,示意保持距离,最远距离骑射。
  顿时,嗖嗖嗖,双方一边是连绵箭雨,一边是不停的铳声。
  可丁毅的铳打的比他们远,大清骑兵不停的被打下马来,豪格看的又惊又怒。
  他这人也是容易冲动的暴脾气,眼看自己不停损失兵马,对面明军却没什么损失,豪格大怒之下,准备不管命令,带骑兵强行冲阵。
  就在这时,有哨骑赶到,跑到豪格身前,低声道:“皇上有令,让你兵马顶半个时辰,还请肃亲王先回,另派大将统令。”
  豪格顿时知道,父皇要保他的小命。
  他冷静了一下,看着明军密密麻麻的步营,终于决定算了。
  “阿尔津”豪格叫来阿尔津,下令他指挥,带两千骑绕过明军步营身后去冲阵。
  阿尔津没有犹豫,立刻点齐兵马分了出去。
  豪格又叫来色勒,令他点一千骑绕明军左翼冲阵。
  他带余下两千骑不到,且战且退,缓缓后退。
  明军看到清兵冲阵,果然暂停,不再逼迫。
  豪格突然看到对面明军的右翼,哗哗哗,同时往左一转,数千人令行禁止,如同一人,同时转向,场面极其震憾。
  “这丁老鼠,怎么练出来的?”豪格看的破口大骂,心中也是佩服的不得了。
  现在他是明白了,为什么大清与丁毅部屡战屡败,实在是丁毅的兵马,真是精锐。
  此时的丁毅当然也在明军阵中。
  他身边诸将围绕,营正以上基本都在。
  这种场面的战场,除了丁毅总负责外,各营千总,把总就是实际的指挥人。
  他们要做的很简单,看到有清兵冲阵就结阵防守,清兵不冲,就步步进逼。
  铳兵打铳,就这么简单。
  马跃看着战场,喃喃起来:“这次兵带少了呀,不然把皇太极包个饺子就爽歪歪。”
  陈有时不动声色想了想,道:“真要把他包饺子,非和咱们拼命不可,就算灭了他们,也不划算,咱们练点兵不容易。”
  肖永秋也道:“清兵有三万多人,要是一起来冲阵,就算咱们打赢了,也要死伤惨重。”
  “兄弟们说的有道理。”马跃好像想到什么,赶紧道。
  丁毅这时已经看到清骑在冲阵,前面步营都停下防守。
  他赶紧下令:“传令前面,打崩这两股清骑兵,进逼不要太紧。”
  “让袁有才骑兵也不要逼太紧。”
  “诺。”大伙明白了丁大人的意思,这是要放清兵走了,事实上他们只有一万多人,根本不可能留下这股清兵。
  此时前方铳声炮声不停的响,四周更是喊杀声冲天。
  豪格让清骑冲了两阵,自然被丁毅的步营打的惨重。
  但两部清兵也算勇猛,冒着燧发枪冲到丁毅兵马六十步内,射了几波箭雨后,也杀伤了丁毅的兵马,最后撤走时,两部清兵损失近三分之一,战场上到处都是清兵伤员的惨叫声。
  崇祯十年四月,明军在南汉山城附近大战清兵。
  先把清兵前期专门用来围点打援的岳托部给引诱打掉。
  然后选择无炮的北部和东部攻击清兵,迫使清兵退向西侧。
  皇太极惊慌之下,不敢与明军决战,边打边退,率全军撤向定州,并在最后演变成一场大溃逃。
  一路上清兵几乎不敢停留,先退到定州,再退往义州,所有掠夺的粮食物资也全部丢弃,生怕被明军包围歼灭。
  四月六日清兵逃回义州,皇太极出发时的三万多兵马,再集合时,只有两万三千多人。
  其带进朝鲜的上百门火炮,辎重装备,损失殒尽。
  皇太极又下令放弃义州,回到本国国土。
  前面让多尔衮占据义州,是为了攻打朝鲜做前站,此战之后,皇太极知道已经不可能再打下朝鲜,当下果断放弃义州。
  满清二次征伐朝鲜之战,以失败结束。
  而皇太极再次惨败于丁毅手上。


第589章 逼杀
  当然,这次与其说是败在丁毅手上,不如说皇太极未战而先退,不想与丁毅决战。
  事后,回到盛京的皇太极被很多贝勒大臣们置疑。
  当时的情况下,如果集合兵马与丁毅决战,并不一定会形成这样的溃败。
  但皇太极反问; 当时的现场,你们怎么知道丁毅有多少兵?
  这货打仗极其阴险下作,若有三四万兵马四面合围,我大清可能全军覆没。
  所以说,皇太极说的也有道理。
  被明军突袭的情况下,若是其他部明军; 清兵自然毫不犹豫必上前决战。
  可丁毅这斯不是正常人; 清兵以前与他多次大战,每次以多打少,先进攻都是惨败,更别说这次被丁毅伏击了。
  当时那情况下,不管谁在现场,第一个念头肯定是要把兵马带出去,撤回来。
  由此可见,此时满清上下,都已经被丁毅打怕,大部人遇到丁毅都是不战就想着退。
  四月下旬皇太极带着残兵退回盛京,他回去了大概五天后,岳托带着一百多残兵败将也逃回盛京。
  盛京的清兵看到他们时,简直不敢相信。
  一百多人比明国的叫化子和灾民都要惨,身上都没一件完整的衣服。
  他带领数百精锐从安谷岭翻下后,赶到南汉山城时,清兵已经大败。
  接着他们夺路狂奔; 往国内跑,此前惨败的朝鲜兵马却来劲了,他们多次被朝鲜其他道兵马袭击,一路逃亡回来,就活下一百多人。
  其余的要么被杀,要么被抓。
  这要换成以前,他带一路两千精骑出战,只有一百多人回来,肯定要被严惩。
  不过这次皇太极也惨败,反而安尉了他一番,并没有治他的罪。
  至此,大清攻朝之战终于结束,清国虽然兵员损失不多,但两位勋贵,扬古利被杀,硕讬被抓,加上火器营损失惨重,可以说是老奴起兵以来最大的惨败。
  攻朝之战的惨败,让皇太极的威望也严重受损,同时孔有德也深深感觉到,丁毅当天所和他私说的话,将来或许真可能实现。
  但攻朝之役也有亮点。
  清兵这次新造了鲁密铳,在和丁毅的铳兵对射后,效果也不错。
  虽然清兵受限于距离和威力,对射落下风,但也打死打伤好多明军铳兵。
  而此战,清兵只带了两百杆鲁密铳一千鸟铳。
  皇太极看到成效,心中愈发认定,少造炮和甲,多造鲁密铳,是可以和丁毅一较长短的。
  ……………
  4月4日清晨。
  南山汉城城门大开,朝鲜君王李倧带队,站在城门口恭迎明朝援军。
  当丁毅骑着马,带着诸将上前时,李倧深深的弯下腰,低下头。
  “大明下国李倧,见过丁大将军。”
  与此同时,哗啦啦,朝鲜文武官员,俱同时跪服于地,满脸虔诚,高声齐呼:“拜见大明上国大将军。”
  朝鲜举国之兵被大清打的落花流水,无数的财富和国民被掠夺,数以万计的士兵被杀死,当他们在大清的铁骑下瑟瑟发抖时,丁毅用火炮和火铳,狠狠教训了清人。
  李倧和朝鲜上下终于见识了丁毅的力量有多么可怕。
  他们心悦臣服的向强者表示了尊敬和顺从。
  东江诸将这时都跟在丁毅身后,看到一这幕时,大伙由心感觉到骄傲。
  这是一国之君,在向他们的丁大人表示臣服。
  陈有时本来以为,按丁毅的风格,定会立刻从马上跳下来,满脸微笑的扶起李倧,说着王上勿需多礼,快起身之类的客气话。
  没想到丁毅骑在马上一言不发,冷冷看着朝鲜诸人。
  李倧低着头,明显感觉到丁毅的冷漠,顿时感觉双腿有点发软。
  此时他们城门大开,城中守军也以为战斗结束,都放松的警惕,而大股的明军就在丁毅身后,若丁毅突然翻脸,一声令下,恐怕朝鲜上下都要倒霉。
  “丁………丁将军?”李倧小心的抬起头,颤声道。
  “我听闻……”丁毅沉声道:“此前清国英俄尔岱与你国金瑬,崔鸣吉,多次谈判,你们密谋求停,向清人苟和?意图出卖我的援军?可有此事?”
  李倧大惊,扑通一声,居然当着群臣的面直接跪下。
  四周群臣哗然。
  大明虽是上国,李倧也是君王,虽不能自称朕,但可称自寡人。
  丁毅虽是明国大将,李倧也不需向他下跪的。
  “大王。”几个朝鲜大臣纷纷上前,意图扶起李倧。
  但李倧双腿发软,身体软瘫,一时间那里扶的起来。
  他不是要下跪,是被吓的双腿发软,站不住。
  “没有的事,我国上下一心,誓死抗清,若要求和,岂会死守南汉山城,李将军可不能听小人之言。”李倧要哭了。
  金瑬和崔鸣吉在历史上就是投降派,也的确在这次围城中,多次要和英俄尔岱谈判,但李倧极力拒绝,死守待援,最终大败清兵。
  可金瑬和崔鸣吉主和的事,的确有,李倧也心虚啊。
  因为他知道,这两人私下肯定会和清国联系,他装作不知道,也是为了留条后路,万一明军打不过清国,议和还来的及。
  “金瑬崔鸣吉何在?”丁毅突然大声道。
  他每说一句,身边有翻译用朝鲜语大声复述。
  朝鲜人群中一阵喧然,不用丁毅去找,刷,很多人转头看向金瑬和崔鸣吉。
  丁毅怒道:“清国蛮夷,残暴不仁,用铁骑践踏你的国土,用屠刀杀死你的子民,而你的大臣,未战先想和,要让你做亡国之君,让诸位做亡国之臣,此等不忠不义,卑鄙无耻的奸人,还留着干什么?”
  “大王。”金瑬和崔鸣吉纷纷向李倧跪倒,哭着叫着。
  金瑬在原历史上就表现不好,清兵征服朝鲜后,李倧因怒而赐死了他儿子,罢了他的官,崔鸣吉更是一心议和,被国内唾骂。
  眼下看到明朝丁毅大声斥骂两人,现场好多朝鲜大臣都幸灾乐祸。
  因为历史上这个时期的朝鲜,还是向着明朝的多。
  此时李倧满头大汗,已然明白丁毅的意思。
  他抬头看看向丁毅,看到丁毅眼中的浓浓的杀机,不由心中一寒。
  他不顾金崔两人的求饶,突然站了起来:“来人,把他们拿下。”
  “大王。”两人在惨叫中,被兵甲拖了下去。
  丁毅一进南汉山城,先进行了一番清扫,逼着李倧把此次主和投降派,全部砍头。
  大朝奸金瑬和崔鸣吉为首的,更是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一时间,刚刚打胜的朝鲜国内,掀起腥风血雨,主和派被斩杀一空,无数人头滚滚落地。
  历史上朝鲜会被清兵征服,就是因为这些投降派起到作用。
  想当年隋朝时间,杨广三征高丽都以失败告终,清兵的三万大军,怎么着也不如杨广百万大军吧。
  如果他们开始就决心死战,王室成员往后方迁移,同时坚壁清野,以空间换时间,每城坚守,不打野战,皇太极打到后面没有粮,且战线太长,就肯定要退。
  只因求和派是李倧上台的功臣,所以李倧重用他们,在他们劝说下,李倧左右摇晃,未能第一时间做出最好的决定,最终被清国征服。
  丁毅借这次机会,逼着他把主和投降派全部斩杀,让朝鲜彻底与清国断绝来往。


第590章 不管他们有没有这么干
  4月7日,在用几天时间清理完主和派后,丁毅随李倧来到朝鲜王都汉城。
  李倧在汉城王宫以盛宴,宴请了远征帮忙的明军将士。
  席间,丁毅与李倧也谈到这次远征的开支费用。
  丁毅称明军在江华岛,和安谷岭,还有南汉山城三处地方与清兵决战; 死伤无数。
  李倧赶紧道,小王已经准备好二十万两白银,望将军笑纳。
  丁毅立刻表示不高兴。
  李倧到是打的好算盘,历史上,满清征服朝鲜,掠得的人口物资不算,金银之物就价值百万以上; 另有世子和一位王子及所有诸大臣都送子为质。
  然后朝鲜各大臣为赎回自己的儿子们; 俱花费重金。
  同时还规定了以后每年的岁币,每年要给大清多少银,多少粮米。
  之前在双方私下的谈判中,满清都曾提到。
  丁毅脸色不善,借着酒意,缓缓道:“我听闻,建奴与你们私下的条约里,每年岁币为银二十万两,粮米二十万石?”
  李倧脸色涨的通红,这条约他当然没有同意,也没有和清人继续和谈,可原历史上,他后来确实同意了。
  我每年为你节省二十万银,二十万石米; 你居然只给我二十万?老兄弟,你这有点不地道吧?丁毅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更别说没有丁毅过来,朝鲜的损失,至少数百万以上。
  李倧想了想; 也没敢现场答应,他低下头,轻声道:“待小王与诸臣商议后,再给将军答复。”
  “嗯。”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