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什么炮弹?从来没听说过。
明军的炮弹如果不会炸,根本打不过他们的船。
但现在明军的炮弹会炸,对他们的船杀伤力极大。
第一艘船科克达号很快被明军逼停,双方在接弦,科乌斯从望远镜能看到,明军从北部船头一路杀到南部船尾,所有荷兰士兵也已经被逼到船尾。
很多荷兰勇士不得以只能选择跳海,而更多的人开始投降。
科克达号被攻灭只是时间问题。
在他后面的波特号也不好,明军只有一枚炮弹爆炸,但在波特号上引起大火,波特号上的人正在忙着救火,但很快,看到波特号伤害不大,明军后排战船又对波特号轰了一轮。
这时波特号刚刚和前排明军战船轰完,炮弹还没装好,只能默默承受一轮炮击。
明军的炮弹在他们船尾爆炸了一个,波特号的船身瞬息倾斜,两翼的炮都在滑动,船上更加的混乱。
明军看到之后,再次发动接弦战。
大事不妙啊,科乌斯终于肯定,明军的炮弹会炸,必须尽快脱离战场,不能和他们对轰。
可现在再想脱离战场,几乎不可能。
丁毅带来的一百多艘船,其中有近一百艘是朝鲜的,用来运人,并不参战,主要是吓唬人,和堵路用。
这些朝鲜船从西北方向切进来,然后开始在外围绕圈,按丁毅的意图,把荷兰战船正面给堵住。;
而皮鲁特和许尔显宋飞、西劳经他们的船又围住了科乌斯后面。
现在几乎是丁毅一百多战船,把科乌斯团团包围。
他想杀出去,真是比登天还难。
或者只能凭运气,祈祷明军打中他的炮不会炸,不会影响他的运动能力。
科乌斯决定脱离后,立马下令转舵,同时打出旗语,命各旗自由撤退(逃跑),试着往四面八方突围。
此时的东面,宋飞和班志富在一起。
班志富和许尔显都是尚可喜的旧部,亲信,且皆精于水战,后来许尔显被派到大员来,班志富一直跟着西劳经。
宋飞的船被击沉后,掉进海里,被赶到的西劳经战船捞起。
“荷兰鬼要逃了。”班志富笑道。
“烧他娘的,你们不是有烧的吗?为什么不烧?”宋飞喃喃道。
“丁大人想尽量得到这些船。”班志富长叹,回头看了看他甲板上。
他的船是五百料战船,但上面炮也不多,就四门,主要是空出位置,装了三台刚出产的小型配重式抛石机,这种小抛石机最远只能抛一百米,命中率挺高的,只要距离算到一百米左右就行。
他们用火油装在特制的木桶中,外面包裹着一层棉布,点着火后,用抛石机抛出去。
像他这样的船有五艘,按照打法,他们会五艘一起抛,专门打一艘。
十五个抛石机扔出去,只要有十分之一命中,对方的船肯定要被烧掉。
“再等等吧,看能不能拦的住。”班志富打出旗语,召集其他有抛石机的船与自己靠拢。
就在几艘船和班志富靠拢的同时,班志富看到哈尔特号完成转舵后,朝着他们的方向冲过来。
哈特号原是商船改装成战船,四个多月前又在巴达维亚又进行了第二次改造,他放弃了商船的动力,增加装甲和炮。
只见他异常凶猛,而且比较聪明。
冲向明军船阵时,第一次对轰,他左右两翼的炮都只打掉一半。
明军一艘被重创,一艘被轻伤。
接着又是两艘明军战船左右涌上,因为估计他们装炮弹要装一会的。
不料上面的指挥官很狡滑,左右两翼的炮只打掉一半。
接着又是一轮。
这轮打的更近,把明军一艘四百料船直接给打散了,好多明军跳下海去。
荷兰人哈哈大笑。
而且此时科乌斯看到哈特号的凶猛后,也跟在后面,想从这个缺口冲出来。
班志富脸色大变,马上下令:“就打那艘。”
他的旗语一打出来,其他明军战船纷纷让路。
他们五艘带抛石机的迎了上去。
抛石机距离短,他们需要不停的往上,接近。
哈特号毫不客气,炮声连连,想用炮逼迫明军让道。
但明军战船悍不畏死的冲上来,他们也没办法。
接近两百米时,有一艘明军的船被他们击中,好在伤势不重,继续往前。
到一百米时,又有一艘明军船被打中。
“打他们。”班志富厉喝。
嗖,一个抛石机扔了过去。
这抛石机配重好后,全力一扔就一百米左右,只要方向对了就没什么问题,只会因为风向风力才会有改变。
此时海上没什么大风,他们用力一抛,大概正好一百米。
砰,第一个就扔在对方船体右边。
距离刚好。
接着就见嗖嗖嗖,满天的火罐飞了过去。
第一轮火罐最少有三个打中哈登号。
扑哧,火罐一落地,立马形成雄雄大火。
“啊”哈登号上的荷兰人惊恐大叫。
他们试图用沙子和水来灭火,但根本没用。
因为抛石机扔起来比火炮快多了。
第二轮很快又扔了过来。
砰砰砰,更多的火罐在船上点燃。
五分钟不到,整个甲板上全是热火焚烧。
哈特号瞬息崩溃,荷兰人纷纷往海里跳。
“可惜啊,可惜啊。”宋飞看的摇头晃着,这船烧了真可惜,但是不烧吧,怕他们跑了。
这下好了,原本科乌斯是打算跟在哈特号后面突围出去的。
没想到明军还有这么厉害的武器。
其实海上打仗,很早就有船上扔火罐,各国也有应对之法,可这种落后淘汰的方式,荷兰人想不到明军还会再用。
而且以前船上只会有一两架大型抛石机,扔的比较远,命中率低。
丁毅改成小的,一艘船上放三到四个,靠数量来提升命中率。
哈特号被火攻一波拿下,极大的震憾了科乌斯和其他荷兰人。
他们一直以为在海上,只要船大和炮多就行,但郑芝龙几年前已经好好教训过他们,同样是用火攻,郑芝龙是靠火船去攻,即用很多小船装着易燃物质,靠近后攻击。
就和当年日本和丁毅海战用的方法一样。
而现在,丁毅用抛石机的火攻,比郑芝龙的更猛,更有威胁。
必竟他现在也是以船多打船少。
科乌斯看到哈登号被瞬息烧起,就知道大事不妙。
此时明军的船从四面八方围住他,那几艘扔抛石机的也缓缓向他逼近。
科乌斯绝望的闭起眼睛:“投降吧,我要带着兄弟们回国。”
他痛苦的道。
“司令官阁下,我们还能打啊。”边上的副官不理解。
此时战场上的形势并没有一边倒。
从上午打到现在,明军已被他们打沉了近十艘,因伤退出战场也有七八艘。
而他们还有五艘,其中有两艘三级战列舰,就算不和明军纠缠,也有机会突围冲出去。
“打不了了。”科乌斯摇头:“我们已经陷入重围,根本冲不出去,你没看明人动员了上百艘船堵住了我们的路,就算能冲出去,都要被明军的炮打中。”
“他们的炮会爆炸。”
“我们很可能,无法回家。”
副官一脸惨然。
没错,现在四周都是密密麻麻明军的船,明人用朝鲜的船直接拿来堵路,他们要想冲过去,必然要开炮轰掉这些船,虽然可以打沉这些船,但明军的炮会爆炸,只要船体被打中一炮,必然会有伤口。
他们能保证拖着爆炸过的伤口,航行超过一个月,逃回巴达维亚吗?
或许开到一两天就会沉都有可能。
“这些明军太阴险了。”副官怒吼道。
明军的炮弹如果不会爆炸,他们的船就算被打中十炮也未必有事,照样能回到巴达维亚。
科乌斯这时看到有明军的船又贴过来,即怕被他们炮弹打中,又不想被火烧,赶紧下令。
“投降吧。”
随着科乌斯的投降,丁毅终于获得大胜。
在没有郑芝龙的帮忙下,丁毅以一百多艘船(其中有朝鲜船近百艘,只是观战,堵路。)围攻荷兰人九艘战船,一举击败他们。
荷兰人被击沉两艘,万登号,哈尔特号,重创两艘,科克达号,纳尔号,另五艘受伤都不大,稍微微修修就能用。
随着他们的战船投降,藏在另一个地方的商船,也只能选择投降,上面还有大量的荷兰步兵。
其中有一艘商船试图逃走,但上面装了大量的粮食和兵员,那里跑的过丁毅的战船,追了半小时不到就追上,一阵炮轰,赶紧投降。
此战擒获七艘战船,商船十艘,得到大量重炮,重伤的科克达和纳尔号经过修复后也会能用。
同时得到荷兰海军炮兵三百,陆军近两千。
而丁毅损失也不小,被击沉十艘战船,受重创七艘,轻伤有二十多艘。
但他得到荷兰人十七艘船,完美弥补了他的损失。
原本损失惨重的宋飞的水师二营和许尔显水师四营变的更强,加上之前的台南号,他们每人将得到两艘三级战舰舰,这样丁毅在大员的水师已经拥有四艘三级战列舰,东印度公司最强的战舰都到了丁毅手上,可说,这次失败,对东印度公司来说是个无比巨大的损失,属于真正的千里送人头。
且再也不可能发动同样规模的跨海战役。
第549章 亚洲最强水师
科乌斯的投降对他和丁毅来说都是好事。
他身为天主教徒,不想士兵白白牺牲,而丁毅也想要他们的船。
此战一举得到东印度公司三艘三级战列舰,除了纳尔号需要修复,其余两艘都是完整的。
这样整个东印度公司四艘三级战列舰,全到了丁毅手上。
丁毅会把他们都留在大员,这样在大员附近,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水师或海军战舰会强过他,郑芝龙也不行。
郑芝龙当年打荷兰人和刘香,动员五十艘大船,一百艘火攻用小船,最后战果是击沉一艘,烧毁一艘,接弦俘获一艘,荷兰人其余的都跑掉了。
这次丁毅吸取教训,用朝鲜船堵住他们的退路,科乌斯果然无法跑,因为他知道跑不掉的。
丁毅的炮弹会炸,只要中上一发,逃出去都可能沉船。
科乌斯降后,丁毅大员水师拥有四艘三级战列舰。
这会他也是信心满满,对西劳经道:“当年郑芝龙打荷兰人和刘香,荷兰人只出动一艘三级战列舰,郑出动了一百五十艘,才打赢。”
“现在我们大员就有四艘,哈哈哈,真是爽啊。”
西劳经不满道:“丁大人,我的水师也需要三级战列舰啊。”
“放心,等长生岛的造出来,优先装备你的水师,相信我,我们的长生号,只会比荷兰人的更强大。”丁毅拍拍西劳经肩膀。
战后,丁毅带人登上了大员,他这次来有大把的事情要做,因为繁忙,恨不能分身几个用。
首先他运来了五百后金兵,和二千户蒙古人,共运来近一万人,回去后朝鲜人还会帮他们再运一次,还有两千户蒙古人等着运过来。
朝鲜人出动了一百多艘船帮他运人,做为回报,丁毅让他们带了十万斤砂糖回去,朝鲜人大喜,不停的感谢。
随行的朝鲜水师军将们,见证了丁毅打败荷兰人的历史,当他们和丁毅说话时,表现的无比恭敬。
临走前,他们说,原朝鲜王国与丁将军,能永保友谊。
十月十日,丁毅在休息一天后,带人先观看了大员的船厂和匠作局,听取了赵大山的汇报。
大员的船厂和匠作局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有旅顺大力的支持,加上这边也在到处收集人才,已经小有规模。
经过近一年时间,第一个船厂快要建好,目前可以进行简单的维修,最晚明年三月可以造船,只是现在造船工人和船匠比较少,加起来只有两百多人,造船速度肯定远远不如旅顺。
第二个船厂选址也好了,目前有一千多人在前期改建,等有人手了,会加正式动工。
大员匠作局火器部的工人加工匠只有一百多人,比船部的还要少,主要还是修炮,修铳为主,另在这边只造鲁密铳,铁甲,冷兵器,暂时不造炮和燧发枪,每月可产鲁密铳铳五十支,产量很低,主要是轮换使用。
目前赵大山手上有宋飞水师二营,许尔显四营,共三千人,五千步营,两千部落战士,兵马已经破了一万,算是丁毅手上最多的领兵大将。
过去近一年,赵大山不停的继续征服,扩大地盘,移民,目前治下人口达到六万五千。
新囤田为三万两千亩,加上原有的,共十七万亩。
这边月产砂糖为13万斤,主制白糖,月产八万斤,比起在荷兰人手上,效率大增。
另月产赤糖五万斤,赤糖主要销往明国,白糖主要销往日本和吕宋等地。
日本是白糖消费最大的用户。
产量这么高,是因为丁毅制定的政策和工作规范执行的好,所以比以前效率高了很多,工人们都是领薪水上班,上班时井然有序,也很认真。
但因为丁毅的糖绝大部份都不是卖的,这块其实是在贴钱。
他主要用糖来换取各种物资,包括人口,真正卖的,约只有四分之一。
但当初丁毅走时,给他的目标,到明年6月,人口达十万,粮田达十九万。
所以这两项目前都没达到,主要还是人口太少,人口少了,劳动力少,劳动力少,发展就慢。
丁毅自然不会训他,只能勉励,他是没想到这边移民有点难,不像登州那边,到处有流民。
广东福建这边的老百姓生活,普通比大明内陆各省要好,所以移民过来挺慢的,一切要靠粮田和银子来诱惑,现在主要还是靠商人们带来换糖。
好在这次丁毅带了近一万人过来,又抓了近三千荷兰人,岛上他所能控制的人口,终于达到八万。
赵大山告诉丁毅,这边囤田容易,太多地可以囤了,主要是一个远,二是有生番会打扰,所以他需要更多的人,好好征服和打击那些不肯驯服,又会反抗的生番。
按说赵大山手上兵马有点多,权也有点大,不过上次丁毅先后派来姚新汉和朱向阳,分担了赵大山手上的大部分权力。
朱向阳到了之后,为台南城知府,负责所有囤田,工匠,后勤、移民,教育等事务。
驻台兵马的粮饷也由其发放负责发放,打造的铳和兵器由其监督,若上交给赵大山的兵器和铳不合格,则找他问罪。
而赵大山不能干涉他所有的政务事情,只负责军事。
姚新汉和赵大山都是丁毅的老兄,但不喜欢打仗,一直在商业上做事。
姚新汉是新港城知府,负责大员的所有商业行动,包括治糖,运售,和来往船只的交易,登记,与各当地番族的交易等。
朱向阳还负责这边的教育,丁毅极为重视教育,加上当地土族比较多,所以到大员后第一件事就是创办学堂。
现在这边的学校有二十几个班级,当地小孩子(包括生番各族),七岁以上都要来上学,且免费提供三餐,晚上吃完饭再回家。
所以无论生番熟番都很愿意送小孩子来上学,这样他们成年人可以帮明人打工,赚钱,又不要带小孩。
学校里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差不多有七百多人,另有成年大班级,各族中愿意学汉语的都可以来学,明人中愿意识字的也来学,这也有两三百人,加起来近千人。
据朱向阳介绍,大部份来上学的生番熟番,基本相当于明国的官员贵族家庭(家里不愁吃穿),普通生番熟番都是靠自学,平时和明人在一起干活这